蹭茅台热度,信阳毛尖就能跟着火?可别忘了那个“匹凸匹” 2月16日晚间,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0362.HK,简称:信阳毛尖)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公司英文名由“Xinyang Maojian GroupLimited”更改为“China Dragon Moutai Group Limited”,并采纳“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好一个“国龙茅台”,这个热度蹭的,完全是连块遮羞布也不留啊,“茅台集团有限公司”,虽然从名称角度来看,或许不算侵犯“茅台集团”的知识产权,毕竟,它的前面还有“国龙”两字。但是,如此不顾一切地蹭茅台的热度,是否已经到了不需要尊严的地步。 实际上,像信阳毛尖这样为了蹭热度而不需要尊严的上市公司,也不是一家两家,最典型的,莫过于那家一度叫过“匹凸匹”的A股上市公司。那是2015年5月10日晚间,多伦股份抛出一份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的公告,公司拟将名称变更改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 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为什么会改成这样的名称,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正是互联网金融冒头、P2P最疯狂的时刻,多伦股份的经营者,为了蹭热度、吸眼球,就想到了更改公司名称,以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主意,试图以此来改变公司运营状况不佳的局面。 殊不知,一家企业经营状况如何,靠的并不是名称,而是实力,包括技研开发实力、产品开发实力、市场营销实力、企业管理实力,等等,一句话,就是要有市场竞争力。名称取得再好,只能起到一时的眼球效应,但决不能长久,只有把实力与名称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而多伦股份改名匹凸匹后,除了借着当时股市的疯狂,得到几个涨停之外,很快地就回到了原点、打回了原形,出现了持续下跌,并在此后的股市震荡中一蹶不振。更为可笑的是,改名匹凸匹后,公司曾公开宣称,要做互联网金融,投入到P2P行列之中,而那时的多伦股份,连一个懂得互联网金融的人也没有,也没有能力高薪聘用互联网金融人才。 无奈之下,2017年7月30日晚间,已经因为连续亏损被打上“*ST”的匹凸匹,再次发布公告,拟将公司名称由“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岩石股份”。原因是,公司已于2017年3月29日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继续为负值,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实际上,改名没有多长时间,岩石股份也被打上了“ST”,此后又与酒挂上了钩。 殊不知,在改名匹凸匹前,这家公司已经已经多次改名。如果将打上“ST”等一起算上去,有人做过统计,一共改了12次名,还会不会改名,真是天晓得。如此不遗余力地改名,且蹭上了P2P的热度,企业还是苟且得很,并没有因为改名而发展起来。那么,信阳毛尖蹭上茅台的热度,就能变得更好吗?就能让自己变成一家能够像茅台一样在市场受到投资者欢迎的上市公司吗? 显然,这是又一家只会造势、不会经营,只会在名称上做文章、不会在竞争力上下功夫的企业。如果一家企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名称上,而不去注重内涵和实力,怎么可能获得发展呢?纵然能够产生一时的效应,至多也是眼球效应,而不是企业效应。真正的企业,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是不会在名称上做文章的,而会高度重视企业的内涵和声誉,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名称,把企业名称做成价值很高的无形资产。凡是要改名称者,只要不是客观因素所致,都是经营状况不佳、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就像那些不好好努力过日子、却想摸个转运墙、抽个转运签就想过上好日子的人一样,太迷信主观愿望,却不重视个人修养。 所以,对信阳毛尖这样的公司,投资者一定要十分注意了,千万别去碰。如果碰了,谁也无法保证,它就会像狗皮膏药一样沾在手上,撕也撕不下来。对企业来说,只有那些实实在在抓技术、抓产品、抓市场的,才会有出路,有竞争力,有投资价值。信阳毛尖,至多是又一个匹凸匹而已。 谭浩俊
“剪刀第一股”来了,老字号能否焕新春? 2月2日,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挂牌上市申请成功通过,成为资本市场中的“剪刀第一股”。 这个消息似乎令人振奋?但风口浪尖上的“张小泉”,百年老字号光环之下,涌现出更多的却是担忧!400年的辉煌是否能续写?犹未可知…… 自公布创业板IPO计划那一刻起,“张小泉”上市的真相,就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百年老字号,真的只为“剪”一把资本主义的羊毛? 1 400年老字号成功闯关IPO “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兴,南有张小泉。”在中国的刀剪界,张小泉向来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张小泉”这一品牌与杭州有着十分深厚的关联。 相传在明崇祯年间(1628年),皖南黟县制剪高手张小泉带着儿子近高来到杭州,开设“张大隆”剪刀店。因采用浙江龙泉的好钢作原料,打磨工艺精湛,样式精美,经久耐用,从而远近闻名。 后因生意火爆致同行艳羡,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种冒牌的“张大隆”剪刀店。 无奈之下,张小泉遂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将招牌直接改用自己的名字,挂牌“张小泉”。在清乾隆年间,张小泉因为品质上乘,被钦定为“宫廷御用剪”。到了近代,“张小泉”依然十分活跃,频频亮相国际展会,其中包括1909年南洋劝业会、192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巴拿马博览会、首届西湖博览会等,并获得相应奖项。2006年,张小泉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 张小泉巨大的品牌效应,引起了浙商们的注意。2007年,富春董事长张国标带领富春集团,以1.2亿元的价格收购张小泉集团70%股权。 截至IPO前,张国标、张樟生和张新程三人合计持有张小泉71.83%的股份,成为后者的实际控制人。其中,张国标和张樟生为兄弟关系,张国标和张新程为父子关系,本质上“张小泉”品牌仍在,但接收人已非张小泉传人。 图片来源:招股书 除了张氏家族成员,张小泉的前十大股东尚有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鼎川物联财务总监金燕、复星国际旗下的亚东北辰等、万丰锦源实控人陈爱莲等,这些人均是张国标的浙商朋友圈成员。 “张小泉”目前的掌门人,是张国标的千金张新夏。这次,这间百年老店又将迎来自己全新的节点——成功叩关IPO。 2 自制还是代工? 从业绩上看,张小泉在过去几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4.10亿元、4.84亿元和2.51亿元。2017-2019年度的归母净利分别为4841.62万元、4380.85万元和7230.07万元。 此外,张小泉的生产模式除了自主生产之外,更多的来源于OEM代工生产。张小泉表示,“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能无法满足销量持续增长的情形。通过外协加工的方式,满足下游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报告期内数据显示,张小泉在自产产量方面,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产量分别为851万、933万、985万、501万,OEM产量分别为1849万、3039万、2981万、1746万。 图片来源:招股书 虽然张小泉招股书中坦承,“在OEM采购产品品类上的生产规模效应不及OEM外协厂商,因此同类产品的自制成本高于OEM采购价格”,但自制模式的毛利率比OEM模式更高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2020年1-6月为例,当期,自制剪具、自制刀具的毛利率分别为41.53%、50.85%,分别高于同期OEM模式2.03和9.18个百分点。 追求更高的自制毛利率或是张小泉募资提高自制产能的部分动因,而张小泉更为看重的是,“将关键技术更多地应用于自产产品,提升公司产品技术含量的平均水平,从而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 在这条赛道上,知名品牌如双立人、苏泊尔、爱仕达、瑞士军刀等在消费者中均已占据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间在产品开发、品牌知名度提升、及渠道布局等方面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而作为老字号品牌的张小泉,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可能仍然是它积累多年的品牌价值。 3 老字号尚能饭否? 这几年,“国潮热”兴起,一批“老字号”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 在目前的A股市场,据统计有50家左右老字号上市公司。不过,其中也仅有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具有“垄断属性”的企业,自上市以来市值涨幅惊人,也成为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核心资产。其它大多数公司,比如156岁的全聚德、350岁的同仁堂等等在资本市场表现平平,股价也是跌个不停。 这一点,商务部的一个统计数据也能予以佐证。统计称,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1128家企业中,只有10%呈现蓬勃发展局面,40%能维持盈亏平衡,剩余50%的企业要么惨淡经营,要么持续亏损。不过,这并不能妨碍老字号登陆资本市场的雄心。 据统计,目前仍在排队IPO的老字号企业还有300岁的德州扒鸡、99岁的五芳斋、50多岁的澜沧古茶等等。 确实,资本可以助力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但真正打动消费者的还是靠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目前来看,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的老字号企业,大都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机制、营销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当然,老字号企业上市的优势在于长期的品牌积淀。不过,随着消费群体的变迁,如果这些品牌不能与新兴消费人群有些链接,那其优势反而成为发展的桎梏。这就要求老字号企业,在获得资本的支持后,突破原有的固化认知,在品牌形象上努力年轻化,在产品策略上推陈出新,如此一来,或许可以借助资本之力走出发展的困境。 也就是说,老字号企业必须在品牌、营销、商业模式等方面,讲出新的故事,如此一来方能获得新消费人群的认可。 400岁张小泉登陆资本市场,究竟是成为下一个茅台还是狗不理呢?是我们拭目以待。 素材综合自:IPO早知道、财经资讯榜、都市快报 乒乓一言
深圳再一次拿出真金白银,扶持辖区民营及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实施2022年民营及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扶持计划。主要包括对实施IPO、新三板挂牌、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其注册地迁入深圳市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以及迁入深圳市的外地优质上市公司给予奖励;以及鼓励支持小型微型企业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银行贷款,对其银行贷款担保费给予补贴。 据悉,拟境内上市且已完成上市辅导的企业,最高可获得150万奖励;外地上市公司迁入的,可给予不超过500万奖励。而在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方面,每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额可达30万元。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此举旨在促进民营及中小企业规范发展,提升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市场拓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百万奖励支持改制上市 文件显示,此次创新发展培育扶持计划主要包括2类资助项目——改制上市培育资助和小型微型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 其中在支持企业改制上市方面,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其注册地迁入深圳市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以及迁入深圳市的外地优质上市公司给予奖励。 据了解,该类项目为事后奖励。专项审计是否符合资助条件,根据专项审计结果,综合年度预算规模确定资助计划。对于三种不同的适用情况,奖励金额在50万至500万不等。 一是对拟在境内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已经完成上市辅导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的奖励;对直接在境外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给予最高不超过80万元的奖励; 二是对已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对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在挂牌奖励基础上再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 三是对外地优质上市公司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对按照市场运作原则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外地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项目的申请单位,必须是在深圳行政区域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法登记注册的民营及中小企业,并需满足以下三大要求之一: (1)项目单位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拟在境内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已经完成上市辅导的,或已直接在境外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境内证券交易所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含科创板),境外上市不含柜台交易上市、借壳上市以及红筹间接方式上市。 (2)项目单位进入2020年“新三板”创新层名单的,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3)外地优质上市公司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或按照市场运作原则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外地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仅限于在国内沪深两市(包括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同时迁入公司应符合深圳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注册地迁入深圳行政区域满一年,上年度在深圳行政区域的实际纳税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可在完成重组或完成注册地变更的5年内申报奖励。 需要注意的是,已获得相关阶段市政府财政资金资助的,将不再重复获得资助。 小型微型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 而在小型微型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方面,通知指出,该项目同样为事后资助,根据专项审计结果,综合年度预算规模确定资助计划。 其中,对小型微型企业发生的单笔担保额小于500万元(含)的银行贷款,将给予实际发生的担保费最高100%的补贴;单笔担保额500-800(含)万元的银行贷款,将给予实际发生的担保费最高80%的补贴;且每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额不超过30万元。 申请要求方面,项目单位除了要求是在深圳行政区域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法登记注册的小型微型企业外,还需要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获得银行贷款,单笔贷款额在800万元(含800万元)以下,且贷款用途符合深圳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特别强调,凡贷款用途为购置车辆与房地产项目,均不在资助范围内。而对于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分,则需要依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11〕300号)的有关规定。 京沪亦有相关政策出台 就在本月8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也下发通知,宣布正式开展2021年度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其中同样重点提及,将支持中小企业以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为目的进行改制重组的项目;支持辖内法人银行、商业银行在沪分行主动承担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附加费用,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 具体来看,对于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奖励额度不超过50万元。对商业银行承担的抵押登记费、中长期财产险、评估费、公证费等附加费用,按照支出额的最高30%给予奖补,奖补范围为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含个人经营贷),每家机构最高奖补100万元。 对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上年度的9个月及以上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按照不超过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0%且不超过贷款合同额的1%(单户贷款合同额超过3000万元按3000万元计),给予贴息。项目由提供信用贷款的商业银行代为申报,在获得贴息资金后返还相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而在2020年8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也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拟支持项目进行公示。根据公开信息,此项资金主要是为支持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再担保)服务项目。 一方面,鼓励各机构扩大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担保业务规模,特别是扩大首贷担保、单户贷款500万元及以下担保业务规模;并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再担保)业务规模增速快、费率降低明显的担保(再担保)机构给予业务绩效奖励。单个担保、再担保机构获得的奖励资金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另一方面,则支持融资租赁机构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项目。单个融资租赁机构获得的奖励资金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
苏宁终于醒了,张近东的“两个针对”找到了方向 2月19日,大年初八,苏宁全员开工第一天,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围绕2021苏宁要坚持什么、相信什么、倡导什么发表了团拜讲话。他指出,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苏宁将坚持聚焦零售赛道的优势业务,坚持效益优先的发展导向;针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主动做减法、收缩战线,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不难看出,张近东提出的“两个针对”,方向是一个——零售,方法是两个——效益和主业。把效益放在优先发展导向,把主业放在优先发展目标,围绕主业,做出效益,做强主业,产出效益。 很不容易,直到第四个十年,才真正摸到门路,才真正找准方向,苏宁走到这一步,确实不容易,它既是苏宁自身摸索发展的成长过程,也是整个中国商业,包括房地产业发展的缩影。 实际上,如果苏宁能够像万达一样早醒三、五年,可能情况要好很多,也就不要像现在这样过得很是紧张而艰难。因为,负债扩张之路,对哪个企业来说,最终都是十分艰难,或不堪重负倒掉,或艰难转型,或被兼并重组。能活下来的,必须能力+运气,活不下来的,也就只能算是有能力无运气,或者能力和运气都没有。 苏宁的扩张,不可谓不快,苏宁的发展,也不可谓不好。三十年,成为民企中排名前几位的企业,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是,奇迹的背后,又透视着创始人不够冷静的现实,那就是大了以后还想更大,想做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企业。殊不知,再好的企业,发展再快的企业,也不能脱离市场规律,不能只活在规模上,而要生存在效益上,要在任何时刻,都看到危机、想到风险,都不要头脑发热。特别是市场环境比较好时,更要想到市场环境不好时的风险和危机。 显然,苏宁没有想到,即便在前些年一度出现过资金链紧绷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自己今天会有风险,会遇到危机。头脑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快速扩张、快速膨胀、快速成为中国最大企业。自然,也就会借着市场环境好、政策优势多,不断地做大规模了。最终,再坚实的肩膀,也扛不动资产和负债两个沉重的包袱。 “既要有‘宽路当窄路走’的定力,更要有‘窄路作宽路行’的能力。”张近东的这番话,可以说终于悟出了一些道理,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一个定力,说明他已经充分体会到走宽路时定力不够的问题,而是盲目扩张,负债扩张,继而带来了今天的困难。如果有定力,能够做到把宽路当窄路走,心存危机、心有风险,就不会过度扩张、尤其是负债扩张。而走窄路的能力,显然是对现在和未来的要求,也是对员工和自己的要求,从现在起,要学会走窄路,要时刻看到企业的危机和风险,看到两边是万丈悬崖。因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走窄路的能力,而他自己,更要有把窄路当宽路走的能力。 而从苏宁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的三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围绕主业将展开一场剥离和抛售非主业资产的行动。万达为了渡过危机,抛售了酒店、文旅等相当一部分资产,走资管的轻资产之路,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比较好地渡过了危机,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至于在疫情影响下,也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企业安然无恙。现在,苏宁也遭遇了发展危机,特别是资金,已经使企业没有办法再麻痹松懈,而必须一着不让地做好资金的筹集工作,节省各方面的开支,变卖一切与主业无关的资产。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在政策仍处于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一旦到了下半年,政策逐步收紧了,可能日子就会更加难过。 我们的观点是,对苏宁和张近东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喊口号,而是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做好主业和非主业的区分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非主业资产的转让和剥离。更直接地说,就是必须主业做强做优与非主业变卖转让两条腿走路,直到完全渡过危机,再重新审视非主业资产的转让问题。特别是商业地产板块,能否让地方政府也参与进来,转让一部分商业地产给地方政府或企业,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问题。 总之,苏宁醒了,张近东醒了,虽然有点迟,但还不算晚,还有继续向前走的机会和条件。再迟,可能就机会也没有了。所以,张近东提出的“两个针对”,也是苏宁痛定思痛之后找到的正确方向,必须坚定地走下去,直至风险消除、危机渡过。 谭浩俊
工作日早上八点多,北京地铁四号线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站人流如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匆匆忙忙奔向附近一栋栋办公大楼,使人感受到中关村的高人气、高热度。 中关村之所以能从“电子一条街”成长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是主动汇聚天下英才共创事业的结果。 汇聚天下英才 “我很喜欢创业大街这个地方,有书店、咖啡馆、创业食堂、花店,生活很方便,更有各种创业活动,去年还举办过‘国际人才创业项目路演’,让我们与投资者‘握手’。”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港,一位外籍创业者这样说。 中关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国内顶尖人才资源和积淀,但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的支持下,中关村示范区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的政策,如中关村雏鹰人才计划、创新中关村高聚工程遴选模式,新增企业首席科学家和外籍创新领军人才类别,目前已有527人(团队)入选。率先实施外籍人才“绿卡直通车”、积分评估等30余项人才新政,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绿卡的时间由过去的180天压缩至50个工作日。 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中关村示范区可以提供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引入风险资金等扶持政策。建设45家海外人才创业园,累计孵化海外人才创办的企业6000多家。中关村地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到全国近20%,引进海外人才占北京市达65%以上。目前中关村有近4万留学归国人员,中关村的创业者中3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海外工作背景,海归创业者已成为中关村的创业主力军。 在中关村产业聚集区,人才多样化、生态成规模、创新速度快、资源比较密集,这利于众多企业快速成长。 “人才越是聚集,企业就做得越好;企业做得越好,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就像一个漩涡,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曾这样说。 全链条服务体系留人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吸引人才,中关村是否受到了影响? “中关村之所以能吸引海外人才,主要因素是在这里能找到相配套的高端人才。尽管很多企业在其他城市也有研发中心,但高端研发主要还是在北京。”海淀海外人才创业园主任赵新良表示。 “我们参与组织各个园区与海外留学人员进行对接,让中关村示范区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落实。一些人认为在北京创业成本高,但是许多有竞争力的项目和对人才要求高的企业还是在北京落地、发展,因为这里是人才集聚区,这个优势是长期存在的。”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协会理事长刘泳说。 北京齐碳聚力科技合伙企业联合创始人胡庚认为:“中关村有人才聚集效应,这里高校多,高端工作机会多,很多高端人才愿意在此工作或流动。不过,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也有部分人才离开北京去国内其他地方。” 中关村示范区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的关键,既得益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大环境推动,也得益于小气候形成的独特效应。在这里,在校大学生接近100万人,国家级科研院所400多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居全国之首,人流带动的资金流、技术流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创业生态圈;在这里,中关村管委会利用市场化手段,把各种创新要素聚集形成了一个“创新场”。目前中关村已基本形成了全链条、无缝隙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满足从种子期到成长期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 挖掘潜力激发活力 人才是中关村确保作为科技创新中心领跑全国的首要条件。全球科技前沿和产业顶端的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战略科学家,只要愿意来中关村建功立业,都会得到支持。有意来施展才华的高端人才,将被请到示范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和专业园区,与这里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交流、与风险投资公司对接项目。 今年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关村海外人才创业园建设的意见》,允许尚在海外的创新团队申请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资金,符合条件的落地项目最长可获得连续3年的资金支持;符合相关条件的海外人才创业企业,还将被纳入中关村产业联盟“护航行动”,可以快速融入中关村产业生态链。 “国家对创新越来越重视,去年疫情期间,中关村管委会主动找我们看有没有困难、有没有需要支持的,协调减免物业费用。我们公司是海外留学人员创立的,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力,去年是公司引进人才最多的一年,新员工有一半是海外人才。之前每年只有一两个。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为海外人才提供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北京佳格天地科技(行情600582,诊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弓表示,该企业是一家大数据应用公司,通过卫星和气象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服务农业、环境、金融等行业。张弓希望在中关村产业集聚区更多为人才创造安居和通行的便利条件。 “中关村既要看重领军人物的影响力,也要看重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最好是把人才池进一步做大,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在这里协力打造中国创新创业的黄金赛道。” 张弓说。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人才是多层次的,要兼顾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塔身、塔基的不同需求,通过政策扶持、帮助具有创新潜质的活力型人才,只有源源不断吸引这些人才集聚,才能持久保持中关村创新活力。 中关村将加大全方位服务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形成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淑兰)
幽默不是低俗的遮羞布,茶颜悦色不能“色” 2月19日晚间,茶颜悦色发布致歉声明称,“就茶颜悦色长沙话主题贵胄杯上‘捡篓子’这句长沙俚语的不妥造句给大家带来的糟糕观感,我们在此真诚地给各位朋友道歉。” 由于致歉信讲了一大堆看似解释、实为自己辩护的话,因此,没有得到舆论和公众的认可。因此,2月20日凌晨,茶颜悦色在其官方微博再次就内容创作不当致歉:“上篇回应回避陈年旧事确实幼稚。我们深知现在表达歉意有些迟缓和苍白,但仍想再次表达我们的歉意,我们积极反省的态度,以及我们改正错误的决心。” 显然,第二次的致歉比起第一次来,要显得诚恳一些。但是,由于有了第一次的解释和辩护,自然也会让第二次的致歉显得诚恳度不够。至少,在茶颜悦色的心里,还是有点不服气的感觉,无奈舆论压力太大,才做出这样的道歉。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茶颜悦色要两次发布道歉信的呢?主要是是在其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的马克杯上写了一句广告词。意思是,“来茶颜买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认识了一个,你可以小声告诉我们的小伙伴:我捡了一个篓子。” 茶颜悦色是长沙本地品牌,“捡篓子”在长沙话里一般理解为走运、得便宜、意外小收获。用在这里,显然是带有一些看似幽默、实质是侵犯女性权利的含义。就算初衷并没有多坏的含义,但作为广告语就很难说了,就会被推而广之了。 我们说,一家企业,从创办到做成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很不容易,一定要珍惜形象的羽毛,切不可为了一时之需,自毁形象。特别像茶颜悦色这样的商业品牌,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是倾注了创业者很大的心血的。因此,在做品牌推广和宣传时,更要注意品牌的形象、品牌的声誉。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也要拿捏得准准的,而不要打擦边球,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采用低俗、粗暴甚至野蛮的宣传语。如果那样,不仅达不到宣传的效果,反而会毁了形象,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也许,有的广告语,从表面看没有多大问题,甚至看起来是比较幽默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个中的奥秘,就会让人觉得不够高雅,甚至低俗。那么,这样的广告语,就得取缔,企业就得纠正并公开道歉。毕竟,广告是给消费者看的,不是企业自己玩的。企业自己玩的,可以放得开一些。投放到公共场合,就得十分注意了。 创意不是玩偏锋,幽默也不是低俗的“遮羞布”。只要违反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接受度,再幽默的广告都得取缔,并要追究企业的责任。广告不能只脑洞大开,更要脑子清醒。要时刻记住,品牌不是靠低俗的广告堆积起来的,是靠消费者的口碑积聚起来的,是企业的文化积累。即便没有别出心裁的广告,只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扎下了根,就不怕消费者不喜爱,就不怕没有市场、没有消费者。 所以,茶颜悦色此举,确实有点自毁形象的感觉。更严重的,是在舆论已经发酵的情况下,还跟公众玩心计,试图用解释的方式为自己辩护,这就更是错上加错了,不得不再次做出道歉。这也给其他企业一个警示,企业要把品牌做强做优,就一定要爱惜自己的形象羽毛,要在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切不可与消费者玩心眼、斗心计,这样,只会让企业的品牌形象受到严重伤害。 谭浩俊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争讼不断。笔者认为,它们的争端,表象是平台、渠道之争,核心是利益驱使,本质则是赢者通吃(指垄断)理念在作祟。赢者通吃理念是制约平台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制。 平台经济是指由互联网平台协调组织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和撮合下交互,以此形成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大家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互联网平台就是网购平台。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的传统企业也“穷则思变”,纷纷试水平台模式。 活跃市场、促进消费和科技创新等是平台经济的最大卖点和优势。所以,“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并且提出了在一些行业需要有效发挥平台企业在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比如教育、医疗、快递物流、在线办公、网上办事等。 这些年一些互联网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平台模式的价值尤其是在创新方面的开拓精神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同,但随着其规模的扩张、对行业领域的渗透,对利益无尽的索求让其走上了垄断道路。互联网企业之间或其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诉讼,往往是由垄断引起的。 2020年11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制定这份指南的初衷很明确,就是为了预防和制止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降低行政执法和经营者合规成本,加强和改进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成为互联网企业诉讼的主要依据,这是《反垄断法》所禁止的。 目前,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去年1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就《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正积极推动该法的修订工作;2019年6月份,该局细化反垄断法律制度,出台了《禁止垄断协议暂行规定》《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暂行规定》《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暂行规定》三部《反垄断法》规章;去年9月份该局发布实施《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 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之路虽然艰难,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9年共立案调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5件,做出行政处罚4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平台企业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给予充分肯定,但平台企业也要在利益、情怀、创新、社会责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总之一句话:平台经济不是赢者通吃,合作共赢才能绘就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