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1年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1年1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近期我国多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暂时受到一定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应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景气度总体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3%、52.4%和52.8%,比上月回落0.6、3.3和2.3个百分点,均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降低 1月份,制造业PMI降至51.3%,但连续7个月位于51.0%及以上区间。春节前后是我国制造业传统淡季,加之近期局部聚集性疫情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制造业总体扩张势头有所放缓。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大中型企业景气度总体稳定,小型企业景气度回升。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2.1%和51.4%,虽低于上月0.6和1.3个百分点,但均位于景气区间,其中大型企业PMI连续8个月位于52.0%及以上,对支撑制造业稳步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型企业PMI为49.4%,虽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景气度仍偏弱。 二是产需两端扩张力度弱于上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5%和52.3%,较上月回落0.7和1.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从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6.0%,行业增长较快;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下,产需有所回落。从地区情况看,本月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有调查企业反映近期生产、采购、运输等活动面临一些困难。 三是进出口景气度有所回落。前期圣诞季海外需求集中释放,叠加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等因素,部分企业外贸订单有所减少,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2%和49.8%,低于上月1.1和0.6个百分点。虽然制造业进出口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但农副食品加工、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等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位于51.0%以上,反映出这些行业的外贸业务比上月有所增加。 四是价格指数继续高位运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7.1%和57.2%,虽低于上月0.9和1.7个百分点,但持续位于较高运行水平。从行业情况看,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高于70.0%,表明相关行业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上涨明显。 五是假日效应带动消费品行业回暖。消费品行业PMI为52.3%,高于上月1.8个百分点,行业增长加快。从产需情况看,消费品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制造业总体,分别为54.1%和55.2%,比上月上升1.5和4.3个百分点,显示出随着春节假日临近,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行业市场需求释放明显,企业生产活动较为活跃。 调查结果还显示,本月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有较大幅度回落。有调查企业反映,疫情影响员工正常到岗,加之部分人员提前返乡,企业用工缺口加大;同时,有些地区物流放缓,部分企业产品外销与原材料购进活动受到影响。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 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低于上月3.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恢复有所放缓。 服务业景气度下降。受局部聚集性疫情等影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上月3.7个百分点,为51.1%,尽管服务业仍保持恢复态势,但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本月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6.2%和49.1%,低于上月2.0和6.3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仍保持较高景气水平,生活性服务业景气度则回落至收缩区间。从行业大类看,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持续较快增长。调查结果显示,本月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式、聚集性消费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幅度较为明显,均位于收缩区间。另外,近期一些地区物流放缓,加之商务往来和居民出行减少,道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行业活跃度有所下降。从市场需求看,新订单指数为48.3%,低于上月2.9个百分点,服务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从价格指数看,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3.5%,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加大。 建筑业高位回落。受冬季低温天气及春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进入施工淡季,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0.0%和51.2%,低于上月0.7和4.6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扩张放缓。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6%,低于上月9.9个百分点,认为未来3个月内业务活动减少的企业比重有所上升。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扩张放缓 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8%,低于上月2.3个百分点,表明近期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但扩张力度有所减弱。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3.5%和52.4%。
据对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0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比上年增长2.2%[1](前三季度下降0.6%);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2]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增长22.1%。 分行业类别看,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创意设计服务15645亿元,增长11.1%;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8808亿元,增长5.1%;内容创作生产23275亿元,增长4.7%;文化投资运营451亿元,增长2.8%;文化装备生产5893亿元,增长1.1%;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分别下降30.2%、11.8%和6.9%。 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37378亿元,比上年下降0.9%,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5173亿元,下降4.5%,降幅收窄5.5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45964亿元,增长7.5%,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3]营业收入6029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文化相关领域38220亿元,下降0.1%,降幅收窄3.7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9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为73943亿元和14656亿元,增速分别由前三季度下降0.4%、1.5%转为增长2.3%、1.4%;东北地区872亿元,下降8.6%,降幅收窄7.3个百分点。 注: [1] 为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 [2] 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是: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 [3] 文化核心领域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6个行业,文化相关领域包括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3个行业。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绝对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所占比重 (%) 全年 前三季度 总 计 98514 2.2 -0.6 100.0 按行业类别分 新闻信息服务 9382 18.0 17.0 9.5 内容创作生产 23275 4.7 4.1 23.6 创意设计服务 15645 11.1 9.0 15.9 文化传播渠道 10428 -11.8 -16.5 10.6 文化投资运营 451 2.8 0.2 0.5 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1115 -30.2 -39.9 1.1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 13519 -6.9 -9.5 13.7 文化装备生产 5893 1.1 -3.4 6.0 文化消费终端生产 18808 5.1 0.8 19.1 按产业类型分 文化制造业 37378 -0.9 -3.8 37.9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 15173 -4.5 -10.0 15.4 文化服务业 45964 7.5 6.0 46.7 按领域分 文化核心领域 60295 3.8 1.5 61.2 文化相关领域 38220 -0.1 -3.8 38.8 按区域分 东部地区 73943 2.3 -0.4 75.1 中部地区 14656 1.4 -1.5 14.9 西部地区 9044 4.1 0.9 9.2 东北地区 872 -8.6 -15.9 0.9 注: 1.表中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2.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注 1、指标解释 文化及相关产业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规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9个大类。 营业收入指“主营业务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为《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所规定行业范围内,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或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 3、调查方法 每季度进行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认定,根据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全面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汇总。 4、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804/t20180423_1595390.html。 5、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6、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的上年同期数与之前公布的2019年数据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一)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发生增减变化。2020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使得规上企业数量发生变化。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调查企业数量为6.0万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704家。按照可比口径,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为96362亿元。(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要求的企业及填报的不实数据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
77.3亿元“政策红包”秒达,惠及27万家企业;100个企业高频事项上线,29个事项自动秒办,累计办件90.5万余件;企业开办“分钟制”,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小时制”……秒办、分钟办、小时办,是杭州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杭州依托“城市大脑”中枢,在全国率先建立“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助力惠企政策精准推动、补贴资金实时到账。在“亲清在线”平台框架下,将“无感智慧审批”纳入城市智慧管理体系中,打造“线上行政服务中心”。最新公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杭州在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全国第一。 “以前要几个月才能办成,现在66分钟现场可取。”近日,浙江景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亲清在线”平台领到了首张杭州市本级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企业经办人李欣说,只要在平台上输入项目基本信息,简单操作后就可以拿证了,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施甜甜告诉记者,“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系统优化,最终实现‘零纸质’‘零人工’‘零时限’‘零跑次’的‘四个零’无感智慧审批,打造在线政务服务全国新标杆。” “亲清在线”平台让更多部门实现政务数字化协同。一键直达、全程在线,“亲清在线”勾勒出数字政府新图景;数据指路、服务上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只需坐在“驾驶舱”内,就能感知城市动态、把握管理全局。 施甜甜介绍,去年11月,杭州“亲清在线”平台启动镇(街)“亲清”“驾驶舱”建设,进一步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简单地说,就是“线上行政服务中心”通过“驾驶舱”下沉,数字赋能乡镇(街道),实现服务直达“末梢”。 目前,“亲清在线”上线惠企、惠民直达政策330条,上线办事事项100项,服务市民200余万人次。今后,杭州将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数据接口开放给基层,做好“企业画像”,帮基层管理者做好分析研判和企业服务落地工作,让“亲清在线”平台更有生命力。(经济日报记者 黄 平)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3%,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期,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4%和52.8%,比上月回落3.3个和2.3个百分点,均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近期我国多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暂时受到一定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应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景气度总体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员文韬认为,我国PMI连续7个月位于51%及以上,显示在局部疫情反弹的情况下,经济仍保持较快上升势头。分项指数变化显示,1月份市场供需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好水平,其中消费品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大中小型企业均保持稳定运行,市场对后市预期较为乐观。 季节等因素致PMI小幅降低 今年1月份,制造业PMI降至51.3%。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PMI下降符合预期,有季节性波动的原因,也存在疫情影响因素。”随着春节临近以及气温变冷,生产活动逐渐放缓,PMI指数呈下降特征,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除了季节性因素,1月份PMI指数下降还受近期疫情局部散发的影响,其中服务业受到的影响较大。 分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2.1%和51.4%,虽分别比上月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但均位于景气区间,其中大型企业PMI连续8个月位于52.0%及以上,对支撑制造业稳步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型企业PMI为49.4%,虽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景气度仍偏弱。 从分类指数来看,1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5%和52.3%,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但较上月分别回落0.7个和1.3个百分点,产需两端扩张力度弱于上月。从进出口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2%和49.8%,分别比上月低1.1个、0.6个百分点,进出口景气度有所回落。 金融业运行向好也是1月份PMI指数的一个鲜明特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表示,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稳定在65%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也有所上升,表明金融相关活动运行稳定向好,有利于支撑非制造业继续向好发展。同时,继续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仍将是2021年金融政策的重中之重,企业融资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此外,1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7.1%和57.2%,分别比上月低0.9个和1.7个百分点,但持续位于较高运行水平。文韬表示,这反映出当前企业成本面临较快上升问题。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占比达50.7%,连续9个月上升。且购进价格指数高于出厂价格指数近10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增速明显高于出厂价格。物流成本也有所上升,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占比较上月上升5.3个百分点至36.7%。结合来看,企业成本压力加大。 服务业景气度下降拉低非制造业PMI 今年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较上月低3.3个百分点。武威表示,从指数水平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保持在52%以上,表明非制造业整体稳定恢复态势并未改变。一些主要行业指数变化显示,非制造业具备继续趋稳运行的基础。 专家普遍认为,服务业景气度显著回落是主要影响因素。唐建伟表示,非制造业PMI中,服务业PMI降幅大于建筑业PMI降幅。1月份,服务业PMI为51.1%,比上个月显著下降3.7个百分点,是影响非制造业PMI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受冬季低温天气及春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PMI季节性回调,下降0.7个百分点至60%,仍然保持在较高扩张水平。 分行业来看,赵庆河表示,1月份,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式、聚集性消费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幅度较为明显,均位于收缩区间。另外,近期一些地区物流放缓,加之商务往来和居民出行减少,道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行业活跃度有所下降。 “疫情局部散发对服务业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唐建伟表示,服务业受局部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导致服务业PMI连续两个月累计降幅达到4.6个百分点。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及其对服务业的影响,服务业恢复将是2021年经济继续复苏的关键。 制造业仍将保持上升势头 今年1月份PMI虽有所下滑,但无碍经济延续上升势头和制造业稳定复苏态势,市场对后市也持有较为乐观预期。1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9%,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0%,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9.0%,较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综合来看,企业对后市信心较好,相应增加了存货储备,以备后市生产销售。 文韬认为,随着疫情趋于缓解,受影响地区制造业或将迅速回升,各地提倡“就地过年”也有利于企业组织生产节奏,预计春节后企业生产有望加快上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市场需求也有较大上升空间,就业人数或较快回升。长期来看,随着新发展格局的不断构建和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经济将保持平稳上升趋势。 谈及下一步政策取向,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大精准支持力度,巩固复苏基础,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和小型企业加快复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人员流动等安排,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提升就业质量。 武威表示,在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应坚定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特别是要聚焦需求侧改革,重点是稳步推进最终消费增长,在稳定存量消费的同时积极开拓消费增量,进一步增强消费稳增长的动力。
2021年,稳定经济增长仍是一项紧要任务。由于房地产市场与投资、消费两端都有紧密联系,对于预期管理十分重要。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要坚持房价稳和投资稳并重,做到两个“稳”相互协调。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在疫情冲击下,年度增幅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但7.0%的增幅仍体现了稳定适度的特点。一般认为,这一数据在5%-10%之间属于健康合理范围,低于5%属于偏冷,高于10%可能导致过热。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看,2020年为27.26%,2019年为23.57%。考虑到疫情导致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一些波动,这一比例的年度变化总体上是平缓的。 从销售情况来看,202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60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商品房销售额173613亿元,增长8.7%。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8%,办公楼销售额下降5.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11.2%。2020年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860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5.9%。在满足刚性需求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稳价格措施,促使均价涨幅相对2019年略有收窄,取得了稳房价的效果。但长期来看,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仍是主要方向。 据有关专业机构测算,2019年我国房企负债总额为年度社融存量的30.31%。这一比例是偏高的,应当采取措施压降。如果社会融资过于集中到某一个领域,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党中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为此,一方面要降低房地产市场的热度,既要保证居民住房的新增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坚决遏制炒房、炒地行为,防止各类房产过度金融化;另一方面,也要优化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在出清经营不善企业的基础上,可以完善措施、创造条件,让优质房地产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金,扩大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适用范围,加大产业链融资力度,增强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流动性,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完善长租住房政策、壮大长租住房市场,是抑制房价过度上涨的根本性措施之一,也为房地产企业转型打开了巨大市场空间。随着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管理服务的多元化、高品质需求日益增长,房地产企业由开发型向服务型转变,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房价相对稳定、租赁住房比例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提供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的物管等服务获取收益,将成为服务型房地产企业的主流收入模式。“十四五”时期,要在破解大城市住房难题上有所作为,让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规模得到拓展,实现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互匹配,降低住房焦虑,实现房住不炒。 多家机构预计,2021年房地产投资规模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不同地区房价将分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要加大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能力。房地产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坚持“稳”字第一,即房价稳、投资稳。投资稳是为了保刚性需求、保结构调整。在两个“稳”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将更多金融资源向创新领域引流,激发更大创新动能,是我们的目标。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银行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提供了可能。 黄小鹏 上周,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提出,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中小微贷款难贷款贵是全球普遍现象,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规模小,银行风险识别和贷后管理成本高,对中小企业放贷不具有规模效应;二、“天晴送伞,下雨收伞”是银行商业模式决定的,经济下行阶段的中小微企业破产率和信贷违约率比大企业更高,容易成为“收伞”的重点。如果按照市场运行,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将被银行抛弃,但中小企业又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确保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不大幅中断反而有所增长,对实现“稳经济、稳就业”等一系列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个天生的内在矛盾确实难解决,但并非毫无办法,政策改善外部环境,银行苦练内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外部一是要采取财政、税收等政策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只有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改善了,至少保证银行给中小微放贷的总体风险不明显上升,银行才可能发自内心地敢贷、愿贷;二是适度弱化银行利润最大化目标,提升银行的社会责任权重;三是货币政策和监管考核作些结构调查,如央行结构性提供流动性、定向降低资本要求、调整内部考核目标等。 但从长远看,银行苦练内功,提高专业能力才是实现“能贷、会贷”的关键。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是信贷的核心技术,在传统经营模式下,下行周期中的中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收益比和成本收益比都是非常低的,所以常常成为银行最先缩减的对象,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提供了可能。 与互联网巨头们掌握的大数据相比,传统银行总体处于劣势,但它们可以尝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第三方的数据进行营销和风险控制。传统银行在局部数据方面有优势,如中小企业和个人财务数据,将这些数据用于改进中小企业信贷有巨大的潜在空间,同时,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开发更多个人金融业务,实现协同效应,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此外,银行的组织架构比较传统,存在很大的改良空间,通过组织改革和数据能力建设,风险收益和成本收益都可以得到提升,银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一些原来做不了的事情,从而对中小微企业做到“能贷、会贷”。 据统计,截至去年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0.62%,有贷款余额户数2397万户,较年初增加285.23万户,贷款利率也实现了持续下降。经济下行阶段没有发生中小微企业贷款大幅缩减的现象,为整体经济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也要看到,这一成绩的取得可能与行政性让利之间有很大关系,要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这个难题,实现金融稳定持续地服务好中小企业,还需要探索出一种长期机制,这种机制既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更需要银行苦练内功,在技术和组织方面获得创新突破。
本周,机构抱团股又成了热门,茅台稍事休息后又创新高,除了少数抱团股,数千只其它个股跌跌不休。整个A股分化到极致,似乎只有抱团与非抱团的区别。 资本市场是一个交易市场,钱多且愿意做多的说了算。除了抱团个股,其它的都遭遇到程度不同的流动性窒息,价值投资不过是价值投机的美丽“外衣”。再好的企业,也可能因为没有“钱多且愿意做多”的机构参与而跌得面目全非,股票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这让我想起了年少读书时的境遇。当年刚开始教改试点,小学毕业全部就近入中学,我随大流进入学校隔壁的三流中学。在郁闷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对我说:“是金子在哪都要发光,哪怕它暂时被埋在了沙里”。这句话激励了我整整三年,然后一鼓作气考上了重点中学。 现在想想A股,也算是有了一点思路。对于“小而美”公司,哪怕暂时遭遇了流动性窒息,但不会影响基本面,因此始终是要“发光”的。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不都是从小做到大的吗?你可以看不上它“小”,但不要看不起它“小”。注册制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允许初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但它初登市场之时并不一定都是“茅台”。你去追2100元的茅台,还是愿意坚守“小而美”? 当然,这个“小而美”还得有一定条件,这也是注册制带给市场的变数,大多数的“小”未必美。“小而美”必须满足业绩增速有保障、行业天花板比较高、企业在行业的龙头地位突出,最后再加上超跌。 就业绩指标看,ROE(净资产收益率)必须在10%以上或者更高,净利润绝对值应该在1亿元或者更高,业绩增速应该在40%以上或者更高。而且市场评判企业是不是属于高成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业绩增速,虽然不一定年年都要100%以上的增速,但每年能稳定在50%左右的增速,ROE在10%以上,净利润年年都能赚几个亿,这样的企业应该怎样估值?至少应该和业绩增速一致。 再看行业天花板,这是保障业绩增速的一个重要外围指标。茅台为什么能在白酒板块里一枝独秀,就是因为酱香型白酒的行业天花板很高。所以,行业景气度高低是牛股能否产生的重要因素,比如前几年的半导体芯片和最近的新能源汽车牛股倍出,就是这个原因。那么,未来景气度高的行业有哪些?叠加需求与技术更迭的角度看,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依旧是首选。 而企业如果属于这些行业景气度高的细分龙头,迟早会体现高成长性。此外,这些行业很多还有进口替代的因素,产能可以实现迅速的巨量转移,比如半导体行业的领头羊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港股00981),如果能替代台积电和三星,是个什么概念?当然,它的总股本大了,否则肯定是“小而美”的典范。还有下游需求急剧放量的面板产业,京东方就是典型,进口替代完成以后成为全球冠军,但它也是因为总股本大了,不属于“小而美”,但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小而美”的企业,比如国产混合液晶的佼佼者八亿时空(行情688181,诊股),目前市场份额才5%出头,在面板下游产能急剧放大,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果能大规模进口替代,无疑是高速增长的典范。 全部满足上述条件,如果再超跌,那就是埋在沙里的黄金。其实现在很多创业板科创板的企业在业绩指标和成长性上都不错,但估值也高,很多都在100倍以上,透支了成长性。那么,估值跌到30倍附近且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标的,是不是被错杀的“小而美”?值不值得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