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文物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套规划”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冷志明、文化和旅游部政法司司长张永新、水利部河湖司副司长刘冬顺、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军、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辛泸江共同出席,介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套规划的有关情况,并就媒体关注的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总体思路、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进展、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措施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50余家境内新闻媒体6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附件:发布会实录
赣锋锂业公告,2020年8月19日,公司与江特电机、江特电机全资子公司江特矿业、江特矿业控股子公司宜春银锂签订锂盐生产线合作协议,江特电机及其子公司拟将其于江西省宜春市拥有的利用锂云母、锂辉石制备碳酸锂、氢氧化锂及副产品的生产线(具体包括“利用锂云母年制备5,000吨碳酸锂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下属生产线、“利用锂辉石年制备电池级、工业级碳酸锂10,000吨、氢氧化锂5,000吨扩建项目”下属生产线以及“利用锂云母年制备10,000吨碳酸锂项目”下属生产线)及其所在土地及厂房按照协议条款和条件全权交付予赣锋锂业自主进行生产、经营与管理,并享有全部经营收益及承担所有经营损失。管理期间自2020年10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赣锋锂业共计应向江特电机及其子公司支付合作管理费1.92亿元(含税)。该协议已经获得江特电机董事会的审批,尚需取得赣锋锂业董事会、江特电机股东大会的批准和相关资产之抵押、质押权人同意。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日前在合肥成立。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当选副理事长单位,省内外约40余户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以及新能源汽车运维企业、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加入。 动力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主要组成部件之一。近年来,全国及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将面临电池退役高峰。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7部委批复安徽省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省,省经信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照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开展,目前回收体系初步构建、溯源体系初见成效、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截至6月30日,全省建设回收服务网点382个,上传国家溯源综合管理平台新能源汽车359892辆。 安徽省经信厅负责人分析认为,联盟成立后,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通过补链强链实现安徽省动力蓄电池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从材料研发、电池设计生产、电池销售使用,到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再到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打造中部地区动力蓄电池发展高地。
“徐州市正在以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创新建立全产业链减废、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矿山综合整治修复、‘闭环式’全覆盖监管、固废危废协同处置、精细化统筹管理‘六大模式’。”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表示,但他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还存在一些堵点,“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技术层面还有不少关键环节尚未打通。” 周铁根代表建议,要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财税政策倾斜力度,提高产品和劳务增值税退税比例。还要加大秸秆收储运和终端利用环节财政补助力度,鼓励支持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研发。(经济日报记者 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