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速度叫“精选层速度”,上周6家企业成功过会,周末也不休息,本周还有5家等待上会。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本周周末就会有11家精选层企业过会。其中,6月10日首批过会的颖泰生物、艾融软件,在过会两天后就获得了证监会核准。这让市场再一次感受到精选层推进的高效。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委员会2020年第3次审议会议(普通程序)于2020年6月14日上午召开。龙泰家居、佳先股份均成功过会。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做竹制品的龙泰家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近9成销售都来自宜家家居,是宜家的竹制菜板的主要供货商。经常到宜家买东西的朋友,可能在宜家看到过他家的产品。 1、福建龙泰家居是全国竹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龙泰家居于2014年12月10日挂牌新三板,属于以生产竹制用品为主的竹家居、家具制造业。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拟募集资金2.55亿元,将投资于竹及竹木复合弯曲家居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设计创意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据公司官网介绍,福建龙泰竹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10年,注册资本5,473.5万元,总资产近2亿元,现有员工近600人。是一家专业从事竹家具、竹家居用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外贸出口型股份公司。公司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主体厂房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是福建最大的竹制品生产制造商之一,也是全国竹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所处的福建省南平市被称为“中国竹子之乡”,这里的竹林种植业发达,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的 1/10,具有发展竹产业的良好资源和区域优势,因而能够为竹制品企业采购提供稳定充足的原材料。 公司目前有三家子公司:南平竹百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建迈拓钢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展拓创意家居有限公司,分别从事境内、外电商业务、“钢+竹”混合材料的家居产品以及竹质、木质弯曲家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017年10月,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研发团队,有较强的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截止目前,已拥有5项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外观设计专利,此外已公布待审批通过的发明11项。 公司通过诸多国际权威认证:FSC FM-COC全产业链认证、SA8000认证、欧洲BSCI的社会责任审核、ISO9001质量体系的认证、法国BV公证行、欧盟木材法规DDS认证等,公司2017年度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企业榜》。 2、龙泰家居的第一大客户一直为宜家 龙泰家居2017年~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2.38亿元、2.74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64.94万元、4692.57万元、5531.83万元。龙泰家居连续五年都保持着收入和利润的高增长,尤其2016、2018年净利润更是暴涨超过100%。公司20%的资产负债率,且经营净现金流一直大于净利润。公司2020年一季报显示,1-3月公司营收小幅增长,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6.59%。可见公司一季度生产销售基本维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龙泰家居的销售非常集中。龙泰家居的《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显示,其2019年度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近9成。2017年度至2019年度,龙泰家居的第一大客户一直为IKEA(宜家),该期间,龙泰家居向宜家销售的金额约1.32亿元、1.95亿元和2.39亿元,占龙泰家居整体销售收入比重为83.18%、82.02%和87.48%。 挂牌委在审核中也重点询问了这一问题:报告期内,发行人前五大客户占比超过90%,其中第一大客户IKEA占比80%以上。挂牌委要求进一步说明对单一客户销售占比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构成对单一客户的重大依赖,该集中是否可能导致发行人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发行人有无分散客户集中度而拟采取的措施,挂牌委要求补充说明在报告期内除宜家以外的客户拓展状况。挂牌委要求保荐机构进一步说明核查程序并发表意见。 3、毛利率高于其同行九川竹木和湖南竹材的水平 作为宜家供应商,龙泰家居的毛利率水平尚可。2017年至2019年度,龙泰家居的毛利率约28.72%、30.42%和32.01%,高于其同行九川竹木和湖南竹材的水平。龙泰家居人力成本近年剧增。2017年至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人工分别为1483万元、2306万元和2489元,系该公司人数和薪酬增长较快。 另外,龙泰家居被指“夫妻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连健昌、吴贵鹰夫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39,354,971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1.65%。同时,连健昌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吴贵鹰担任公司董事,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根据公开发行说明书,龙泰家居员工人数达到813名,而高管仅3名:总经理叶学财、财务总监王晓民、董秘张丽芳。
【思想如虹】 宜家的电商化设计,以牺牲消费者网购体验,秉持着“一切从自己出发”为主旨,无视或忽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马虹玫 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2871万,占网民整体的74.8%。2020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称,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0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来自瑞典的家居巨头宜家家居,在中国拥有33家线下门店,提供线下一站式沉浸式消费体验。人性化的宜家线下店面与“反人类”的线上操作系统,带给顾客截然不同的购物体验。线下的宜家商场,利用其完美的空间搭配,以及让顾客高度自由的游逛式购物,将游客变成客户,把单次客户吸引为忠实客户。但其线上系统,夸张地说,则直接将顾客变游客,游客成路人。体现在销售数据上,宜家中国销售额增速逐年下降,财报显示,2019年,宜家中国销售额增速仅为6%。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宜家在中国的电商化路径。 2013年8月5日,财付通与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支付。微信支付正式上线。2015年05月,零钱用户突破3亿。2016年01月,微信支付接入线下门店超30万家。 深圳大街小巷,路边小摊贩都能微信支付。在此期间,宜家并没有开通微信支付,直到2016年底,宜家才缓慢开通了线下门店微信支付功能。宜家拖着沉重的身躯,追赶早已发车启动的中国电商化快车。 大大小小的本土和外资品牌,将入驻天猫开设品牌旗舰店作为拓展其线上业务的主要着力点,但宜家家居一如既往地缓慢,直到2020年3月,宜家家居天猫旗舰店病毒才正式上线。这是其在第三方平台上设立的第一个官方旗舰店。该旗舰店提供近4000种产品,但是,服务配送地区暂只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四个传统的包邮区。没有线下商场覆盖的更广泛的其他地区,暂时无法通过宜家天猫旗舰店购物。 虽然较早开通了官方网上商城,但这个官网系统很难用。比如,在手机上登陆宜家网站时,总会一遍又一遍提示更换浏览器,每换一个页面,就要跳出来警示一次。再比如网站上有个“back to top”按钮,总是浮在翻页页码上,华丽丽挡住页码数字,让人无法顺畅翻页。 千呼万唤,宜家今年终于推出了自己的APP手机应用。然而,该应用竟然不能和网站同时登录。消费者从网页端登录,APP就会被踢下线,从APP登录,网页端就被踢。APP也不带自动登录,每次登录,需要重输密码。忘记密码,那就惨了,用手机取回验证码,等到天荒地老也未必能收到那个验证码,即使收到了,输入之后,又提示你验证码不对。APP里的搜索功能,不带分类过滤也不可以按条件排序。设定非常简单粗暴。将产品添加到购物车这一步骤,依其他成熟的电商平台,这不是闭着眼睛须臾之间都能完成的事儿吗,然而宜家APP并不,需要至少留出三倍以上的耐心,耗去五倍或以上的时间,等待后台慢慢来。好不容易挑完产品,进入结算功能,对不起,购物车没有编辑功能。要么全部买单,要么就一项一项删除操作。每操作一次,等待期空白而漫长,不知道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一个宜家会员,既有微信小程序,又想以该会员身份登录宜家手机APP,对不起,也是不可以的哦。 宜家的电商化设计,以牺牲消费者网购体验,秉持着“一切从自己出发”为主旨,无视或忽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网购习惯、行为模式,到底为什么?是外包技术公司不成熟?连抄作业都不会抄?在竞争越发激烈的新零售时代,不论洋品牌还是土品牌,求转型、求生存应该都是其共同的诉求,宜家电商化的缓慢蹒跚和笨拙,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面对庞大的中国网购市场,某些外资商家却总表现得后知后觉。从开始的毫无意识,到勉强上车后的蹒跚笨拙,究其根底,还是外企进入中国后缺乏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的认知阙如。这里的本土化,当然也包括了电商化。 欧洲外派旅居多年后回国的朋友曾经告诉过我,在她生活的某国,商家的促销信息和优惠券,还是印在纸上派发或邮寄的,然后顾客拿着这些促销广告单到店按图索骥采购。网购这回事,离他们太远了。 (作者系深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