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8日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25个国家的外长或部长级官员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与会。 王毅首先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书面致辞。 王毅表示,在各方热情参与和全力支持下,“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年多来,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经济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一带一路”合作逆势前行,合作大家庭持续扩大,经贸合作水平持续提高,互联互通持续加强,合作伙伴守望相助,凸显了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王毅指出,战胜疫情,克服危机,必须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有责任也有义务作出表率。首先,要加强公共卫生合作,推进抗疫物资援助与供应及药物、疫苗研发生产,加快共建“健康丝绸之路”,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第二,要推进互联互通,争取“一带一路”各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早日复工复产,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坚实保障。第三,要开展创新合作,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合作,加快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共同创建“绿色丝绸之路”,为全球可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第四,要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双多边合作议程的协调和共赢。 王毅强调,当前,战胜疫情、复苏经济是各国的共同和紧迫任务。中方愿优先加强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沟通协调。包括支持各方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在疫苗研发使用过程中,积极考虑“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需求;协商建立“一带一路”人员及货物跨境流动的便捷通道;举办“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交通部长会议,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携手发展“丝路电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及绿色发展合作。 王毅说,中方愿与国际伙伴并肩努力,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开辟“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更加光明的未来。 施泰纳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致辞,表示疫情再次证明,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在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合作将有助于各方更好应对疫情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联合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愿同各方继续紧密合作。 谭德塞表示,世卫组织高度赞赏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抗疫合作,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和支持。当前形势下,习近平主席倡议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可以为此作出积极贡献。世卫组织支持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 与会代表积极评价中方倡议举办此次会议,认为十分及时、十分必要。感谢中方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抗疫合作所做努力和贡献,认为疫情证实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各方应该加强团结合作,反对疫情污名化、政治化,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及世卫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是团结抗击疫情、促进恢复经济的重要平台。各方支持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共同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互联互通,有序恢复跨境人员、货物流动,推动复工复产,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各方都表示,将继续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共识,推进相关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会议发表了汇聚各方共识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联合声明》。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6日宣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将于6月18日举行,主题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会议由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主持,25个国家的外长或部长级官员及联合国、世卫组织负责人将与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举办,旨在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识,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加强抗疫国际合作,开展复工复产经验交流与政策协调,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两会综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福建代表纷纷看“海” 如何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此间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 鼓励优势产业“出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发展。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鼓励优势产业“出海”。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平勇建议,积极鼓励养殖业和养殖装备率先“走出去”。他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资源环境优越,但渔业发展相对落后、专业人才不足和管理及装备水平低下;开展水产养殖业合作,不但能充分发挥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优势,还有助于开拓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实现养殖品种资源共享、产业资源互补。 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水产养殖业“走出去”仍面临许多挑战。兰平勇指出,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业的海外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在非洲、拉美以及中亚等地区尚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同时,“走出去”企业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联络沟通机制,容易造成局部同质化竞争。 兰平勇建议,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包括水产养殖业在内的渔业国别研究,建立主要水产养殖国家信息库、渔业科研机构与企业信息库,为水产养殖业与养殖装备“走出去”提供智库服务;积极引导和鼓励养殖企业“走出去”,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对“走出去”的养殖企业及养殖装备给予补助,并对运回的鱼货进行税收减免,同时建立扶持发展的长效机制。 更好实现海陆互联互通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海陆互联互通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冯鸿昌建议,通过多举措完善“丝路海运”航运物流产业生态圈,更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港口航运企业加入,促进形成以海铁联运为骨干、公海联运为补充的高效便捷的“一带一路”海陆联运体系。 自开行以来,“丝路海运”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底,福建共发布60条覆盖福州港和厦门港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开行1811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8万标箱。 冯鸿昌认为,“丝路海运”将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构建新引擎、拓展新动能、培育新业态,助力更好实现互联互通。 他建议,支持赋予“丝路海运”厦门港口离岸转运功能的试点政策,允许经厦门港“丝路海运”航线中转的国内货物在始发港出口结关后比照国际转运货物进行监管。 建设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在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眼中,共建“一带一路”更要推动文化交流先行。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福建被确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泉州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曾静萍建议,在泉州建设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更好地保护、展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完)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四十人论坛 作者:肖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 进入2020年以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严重伤害,由于需求萎缩,供给中断,进一步削弱了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意愿和能力。近几年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度已超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发达国家。 尽管我国受到疫情影响,但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商务部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同期投资总额的17.3%,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 加强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投融资项目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有利于降低沿线国家的货币兑换成本,有效缓解货币错配,规避汇率风险,深化沿线国家之间的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 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把“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资。对一些需要购买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项目,增加人民币贷款或投资比例,对一些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适当延长还款期,平衡双方贸易投资流动性能力。在货物贸易与投资融资的资金收付中更多使用人民币,提高人民币跨境收付比重。我国央行已与22个沿线国家央行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但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下一步应适时增加双边货币互换的国家,积极扩大境外货币当局实际动用的人民币数量。 二、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在沿线国家中,不少是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大宗商品的重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但缺乏商品定价权,这种状况需要逐步改变。要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引入更多的国际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增加交易品种,提高人民币交易便利度,利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供应链贸易金融产品,合理降低投资者运营风险和成本,提高交易活跃度。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外汇市场建设,随着境外投资者拥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敞口,将会产生大量的外汇对冲需求,外汇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三、建设国际化的熊猫债市场。境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内发债,是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境外发行主体提供的收益,也可以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品种,还可以促进国内金融市场,拓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 四、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近年来香港、伦敦等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资金池扩大,在继续巩固发展存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大绿色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人民币再保险,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项目提供多功能服务。 五、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在国际环境多变的背景下,充分评估宏观政策和监管政策对“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内保外贷管理,堵塞漏洞,制定专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办法,简化内保外贷审批流程,给予具有资质的企业一定金额的内保外贷额度,在额度范围内备案即可对外提供担保。在外汇管理方面,对企业从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投融资给予政策倾斜和灵活性安排,支持开展具备真实业务背景、确有购汇需求、已有合同约定的购汇业务。完善企业境外发债制度,对确有“一带一路”项目境外融资需求的,允许企业可按全年申报发债额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实行“先发行、后登记”管理。 六、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信贷机构合作。由我国相关机构牵头组织沿线国家的同业机构,搭建相应的平台与机制,加强政策协调与业务合作,通过联合信贷、共同保险、再保险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和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建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跨境投融资担保协约,在抵质押物登记、查询、处置以及法院判决执行方面加强协作,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定位为“平台+实体”新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下降了4.9%,但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逆势上扬,占比大幅度提升;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1%,但在主要经济体和区域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占比稳步提升,对外投资额也逐年攀升,这反映出中国看好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成为稳定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 5月18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多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3年至2019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接近8000亿美元,一大批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相继落地见效,有力促进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力、感召力在不断提升。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在我国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稳妥有序推进相关重大项目,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带动社会资本,对稳外贸和稳外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炳南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更加低迷,“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比如,部分境外的一些项目在人员流动、物资保障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疫情防控的压力也很大。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中国与共建国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努力降低疫情的影响。总的来看,目前“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总体保持平稳,今年前4个月,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以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了0.9%,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了13.4%。 刘向东认为,当前,通过设施联通和政策沟通等举措有效促进了“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但合作的稳定有待加强,今后要继续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规则制定,形成更便利的自由贸易网络,以此推动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实现更繁荣的贸易网络。 郭一鸣认为,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上,应该继续加大和实施高标准的对外开放政策,继续加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手段,不断促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更好的发展。 王炳南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贡献。将进一步与共建国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同时,按照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批综合效益好、各方都欢迎的大项目,实施一批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援助项目,深度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与更多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断提升对外投资合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