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是我军一员著名战将。1950年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耿飚,走上了外交工作岗位,先后担任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大使,驻阿尔巴尼亚大使等职。在任期间,他坚持求真务实,敢讲真话,妥善处理外交事务,成为著名的“将军大使”。敢于直谏表忠言耿飚为人耿直,性格率真,素以讲真话、敢直谏来表达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0世纪50年代,我国各代表团出国访问或参(展)会,有以毛泽东主席像纪念章赠送观众的习惯做法。1953年9月10日,驻瑞典王国大使耿飚经过深思熟虑,向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一封《建议我各代表团不再用毛主席像章作赠品》的建议。原因是他发现,在北欧任大使的3年中,所见苏联和其他各国从不送自己领袖相片和有领袖像的纪念章,仅送他们的首都风景画册等为礼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在东欧各国,人们也不敢挂在胸前,为此耿飚提出应有所修改。可以说,直接陈信对毛泽东指出不用毛主席像章作赠品,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但这正体现了耿飚敢讲真话的品格和魄力。而毛泽东不但在自己名字上画圈表示同意,而且让周恩来签发到相关各部委。之后,中国各代表团所送的礼物改为画有中国画的折扇、风光明信片和摄影画册等。心底无私,自然敢于直言;胸怀坦荡,必然敢讲真话。耿飚敢讲真话,在于他以真立身、以真谋事、以真建功,有一心为公的正气、实事求是的勇气,无愧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表率。敢于较真吐真言耿飚的一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从不考虑名利得失,不计较个人进退,勤于钻研,善于思考,践行了“三敢”的人生准则:敢讲真话、敢做实事和敢负责任。1956年,身为驻巴基斯坦大使的耿飚经过对中巴两国间有关历史研究后发现,中巴关系史上竟然还有一个坎巨提飞地问题。坎巨提位于巴基斯坦东部,与中国新疆的南部接壤。它面积不大,本是喀喇昆仑山区的一个小土邦,中国元朝时曾派兵占领该地,并将其作为属地。后来,这个土邦的酋长宣布脱离中国,接受巴基斯坦的管辖。就是说,实际上它已不再是中国的属地。但是在解放以前印刷的一些地图中,仍把坎巨提作为中国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块飞地。领土归属,关系重大,耿飚对此十分慎重,与使馆人员会同相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历史的线索,经过细致的考证,耿飚认为,坎巨提作为中国飞地已经名不副实,应该放弃这块名义上的属地,把它正式地、完全地归还给巴基斯坦。为此,耿飚回国述职时,向周恩来提出这一建议,并说这是他和使馆人员认真研究后的一致看法。周恩来指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外交部研究此事,最终认可了他的建议。1963年中巴双方划分边界,中国正式承认坎巨提划归巴基斯坦,并换取将克里青河谷划归中国。按理说,国家领土涉及主权之争,一寸也不可放弃,作为外交官有捍卫国家主权的神圣职责,处理不好还会留以卖国贼的骂名,但耿飚以自己实事求是、敢讲真话的原则作风,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审慎的调研,敢于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既公正处理了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又增进了中巴两国友谊。敢于担当放诤言耿飚敢讲真话的政治品格,既体现了他忠于职守的外交使命,也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政治担当。让耿飚声名在外的一次敢讲真话,是他在1969年担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期间。耿飚调查发现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与军事援助“有求必允”,但实际效果并不好。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耿飚还发现,阿尔巴尼亚当时还存在盲目向欧洲发达国家生活水平攀比的思想。这种情况引起了耿飚的深切反思。经过反复激烈的思想斗争,耿飚给当时外交部主管欧洲事务的副部长乔冠华写了一封长信,如实地向国内反映真实情况,并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提出这种“有求必允”的援助,既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也助长了对方的骄傲、懒惰和依赖思想,应量力而行,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援助,建议国内对援阿的规模、内容和方法,都要重新考虑。身为一个外交官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提出否定,敢说被喻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的问题,是需要冒极大风险的。乔冠华对耿飚大胆、如实地反映情况十分钦佩赞赏并转报中央。后来耿飚回国,李先念说:“耿飚,你胆子真不小,敢说阿尔巴尼亚的‘坏话’,你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意见的人!”毛泽东看了耿飚的信后,大加称赞说:“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耿飚所提意见,最终被中央采纳,中国援外工作的一些既定策略也随之有所改变。耿飚敢于直言、敢讲真话,充分彰显了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的人格风范。(王厚明)来源:学习时报 2020年11月20日期 第5版
10月16日,2020中菲教育交流研讨会暨中菲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誉颁证仪式在京落幕。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菲律宾驻中国大使罗马纳及其三等秘书艾伦、51Talk创始人兼CEO黄佳佳、吉尼斯纪录见证官侯颖等人一同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左上)、菲律宾驻中国大使罗马纳(右上)和51Talk创始人兼CEO黄佳佳(左下)一同参与了此次中菲教育交流研讨会。 在此次研讨会上,两国大使就中菲教育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大使表示,疫情下崛起的在线教育等中国新兴产业为中菲催化了新的双赢合作模式,一方面助力了中国的远程教育,另一方面为菲律宾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在线就业机会。 黄大使补充道,作为中国知名在线英语教育企业,51Talk近年来充分挖掘菲律宾人才优势,引入2万多名菲律宾英语教师,通过网络为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接触海外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为中菲教育与文化交流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线上平台。 菲律宾驻中国大使罗马纳大使认为,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让各国联系更紧密。但因为语言之间的不相通,所以语言有时也会让人们产生壁垒,而51Talk做的事情就是逐渐消除这种壁垒。 罗马纳大使称51Talk给了许多菲律宾教师谋生的机会,让年轻的中国学生在家就能接受优质的英语教育。两国人民因此联系更密切。尤其在疫情期间,这种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连接显得难能可贵。他也欢迎更多的中国学生和菲律宾教师进行学习,希望两国友谊长存,今后在教育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 51Talk创始人兼CEO黄佳佳表示,51Talk采用线上教学这种形式,将中国学生和菲律宾外教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今年疫情,致使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家里学”,因此在线教育也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在疫情期间,51Talk向菲律宾伸出援手,不仅捐赠了超过525万比索的医疗物资,更在菲律宾扩大了引入教师的规模。 黄佳佳还表示,目前菲教在中国家庭中受欢迎的程度逐渐升高,学生的口语提升度、教学满意度也都很高。51Talk会继续加大在菲律宾招入在线英语教师的规模,希望在未来能引入10万菲律宾教师,进一步用在线教育的形式加深两国教育合作。 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线上挥手视频集”挑战成功。吉尼斯见证官侯颖、菲律宾驻中国大使馆三等秘书艾伦先生、51Talk创始人兼CEO黄佳佳与小学员郑诗琪亲切合影。 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亮点环节之一,首个由中菲共同创造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被成功挑战。这是51Talk为了纪念中菲建交45周年,带领学员、菲教、员工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一次活动——挑战“最大的线上挥手视频集”世界纪录,数以千计的中国学生、菲律宾教师通过隔空挥手,共度“Give me 5!”这一见证两国人民友谊的时刻。
2020年9月16日,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使馆会见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若兰。 刘大使祝贺吴若兰即将赴华履新,希望她作为英国第13任驻华大使,为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刘大使表示,70年前,英国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70年来,中英关系历经起伏,总体向前发展,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在“后脱欧时代”和“后疫情时代”,中英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当前中英关系遇到困难,正处在十字路口。只要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得到遵守,特别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两国关系就能克服当前困难,早日重回正轨,实现稳定健康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吴若兰期待赴华就职,表示中国是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全球化英国”需要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关系。当前,英中关系处于关键时刻。英方愿与中方坦诚对话,深化贸易投资、“一带一路”等领域合作,加强国际协作,使英中关系更好惠及两国。吴若兰表示,愿在任内与中国各界广泛接触、增进相互了解,努力推动英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双方还就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7月1日,刘晓明大使会见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麦克唐纳,坚决驳回英方就香港国安法对中方的无端指责,并就英方错误言行阐明中方严正立场。 刘大使指出,英方近来就香港国安法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中英建交联合公报所确定的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重要原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刘大使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中央事权,香港国安法及时必要、合情合理;国安法是香港恢复秩序、由乱及治的治本之策,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国安法规管的是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四种犯罪行为,惩治的是极少数,保护的是绝大多数,将使香港变得更安全、更美好、更繁荣,将使香港民众在安全环境里更好地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 刘大使强调,《中英联合声明》的核心要义是确定中国收回香港。《联合声明》没有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条款赋予英国在香港回归后对香港承担任何责任。英国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敦促英方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停止干涉中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