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爱咋咋滴,就是不放”,说起电影《八佰》,济南一影院经理张巍气不打一处来。 像千千万万个影院经理一样,在《八佰》定档的那一刻,张巍也曾无比兴奋,“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过一部大片上映”,但很快兴奋就演变成了愤怒。 愤怒的原因,是出品方华谊对《八佰》采取的奇葩发行方式。 在网络流传的版本中,“8月21日正式上映时,年票房在200万以上的影院,实行正常分账方式放映电影。票房在200万以下的影城,则需按上年实际票房的3.5%核定保底金额,并在8月19日前将该笔保底费用预交给发行方指定账户,才可放映《八佰》。而部分上年度因截留票房被处罚过的影院,无论票房高低,都必须按比例交保底金额。”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想靠《八佰》续命的众多中小影院,顿时感到自己被抛弃了。 根据2019年影院票房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影院数量11000多家,抛除疫情期间关门的,票房200万以下的影院近2500家,占比23%,且多分布在三四线小城市,也就是说全国有近四分之一的影院需缴纳保底费才能正常放映影片。 华谊解释称这是为了惩罚“偷票房的影院”,为此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歌在朋友圈直接把电影院比做是“一些蝇营狗苟之人的副业和提款机”,这让影院经理们彻底炸开了锅。 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歌朋友圈截图 在“拒绝华谊一切合作”的微信群中,有影院经理表示,“已经在影院门口拉起横幅,决定讨伐华谊的无良行为”;还有的经理咒骂华谊吃相难看,决定以后不再放映华谊的片子;更多的影院经理则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一刀切?说是为了处罚偷票房的影院,那没偷过票房的就该被有罪推定?” 对于上述指责,华谊在8月21日做出回应,“根据拓普数据的实时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影院11800家,截止8月21日,已有排映影片的影院共9649家,获得《八佰》放映密钥的影院共9497家。”言外之意,没有交保底费的影院不到200家。 但36氪采访下来发现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有行业人士告诉36氪,少说还有2000家影院没有缴纳3.5%保底金额。至于为何有这么多影院在放映《八佰》,有知情人士表示,“华谊在(《八佰》)上映前一天偷偷给多家影院发了密钥,尤其是国营院线的小影院,但有效期只有三天。(上映)前3天是冲刺票房最关键的阶段,华谊害怕数据上不去。过了这三天,还是没有密钥。” 截至8月25日18点,《八佰》的票房已经突破11亿人民币,排片率近90%,但众多中小影院们依旧被排除在这场狂欢之外。 “ 最遗憾的还是观众看不了” “这到底是不是合法的啊?算不算非法集资?“《八佰》新发行方式传出5天后,35岁的王志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从2018年开设乡镇影院算,他先后投资了七八十万。两个影院所在的小县城都只有6、7万人,由于座位数不到400个,2019年,两家影院票房加起来才刚过200万(一家130多万,一家70多万)。 按照华谊的发行方式,这两家影院缴纳的保底费最低要2万,最高可能7万,这让王志难以承受。“人口这么少,怎么能做到200万票房呢,它这不是歧视吗?” 正常的分账标准来说,扣除5%的专项基金和3.3%的税费,剩下的票房,影院和发行方的要按照57%和43%的比例分账,也就是说,如果上交2万的保底费,王志的影院要做到最少4万的票房才有可能盈利。 但疫情下50%的上座率,外加硬件设备的限制,王志很难收回成本,所以没有缴纳保底费。《八佰》上映三天了,与很多幸运拿到密钥的小影院不同,王志的影院没能等到密钥,“接下来应该也不会有了。” “我们不背靠大院线,没有话语权。很多大院线都会跟华夏(八佰此次的发行总代理)谈判,保底费都会有优惠,甚至很多都由院线承担。” 起初,王志还跟发行方有过电话沟通,说自己是乡镇影院,能不能稍微照顾下,“但几次沟通对方态度都很强硬,坚持要最低2万,不然就不给密钥。” 之所以投资开影院,王志说“主要是这几年国家在大力扶持“。按照政策,如果在乡镇开,一个影厅扶持10万,采用激光机放映,每台机器还能再补贴20%,算下来80%的成本都能覆盖。 “虽然不怎么赚钱,但跟外出打工比起来,(影院)至少不用风吹日晒,空闲时间还能做个兼职”,但眼下形势已经急转直下。 疫情停摆的174天,王志把所有的全职员工都辞掉了,虽然房东给免了3个月房租,但算下来净损失仍然有4万块,这相当于他一年的收入。 开电影院这两年,是王志最开心的两年。“我们刚开的时候,因为乡镇比较偏僻,有些老人完全不知道3D是什么,现在他们知道了,看电影戴个眼镜,画面就能拉在眼前。” 他说自己最遗憾的其实不是放不了《八佰》,“毕竟马上七夕到了,陆续有很多大片上映,自己可以挽回些损失,最可惜的是观众,这么一部好片子大家看不到,是很大的精神损失。” 可现实情况是,有越来越多的小影院在威逼利诱下缴纳了保底费,这是王志最担心的。“如果这次尝试成功了,大片会不会都学习这种方式,那我们是真活不下去了。” 现在王志已经开始在准备七夕档的排片,他告诉36氪,未来一个月,他会把《小妇人》、《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荞麦疯长》、《信条》等影片排满,“但坚决不排《八佰》。” “我们没偷票房,凭什么不让放?” 1000公里外的甘肃天柱县,影院经理洋葱也在为保底费发愁。 作为太平洋院线甘肃分公司的一员,洋葱跟其他七家影院老板在8月17日下午集体收到了院线通知,要求上缴3.5%的保底费。虽然之前已经有所耳闻,但接到通知的那一刹那,洋葱还是忍不住在群里骂了脏话。 为了这一天他等了一年多的时间。去年7月《八佰》上映前,他还特意跑去外地托朋友关系看了内场,“当时就觉得这片子很震撼,肯定能火。” 虽然发行方当时只给了单个海报,但因为对片子有信心,洋葱自掏腰包做了很多宣传,“公众号、易拉宝、横幅啥都干了,怎么今年就突然翻脸不认人了?”洋葱向36氪抱怨道。 一开始接到通知时,洋葱还觉得自己背靠太平洋院线肯定有转机,他第一时间集结了各影院老板要求跟华夏(八佰此次的发行总代理)谈判,但几小时沟通下来,协议并未达成,“院线不帮交钱,华夏也不同意我们不交(保底费)”,直到现在洋葱还是没能拿到《八佰》放映的密钥。 对于华谊所说的“惩罚偷票房的行为”,洋葱也坚决不认。据他了解,他所在的天水市十几家影院,真正偷票房只有2、3家,“绝大多数都没有偷,凭什么不让放?” 对于太平洋院线,洋葱也很是失望。在通知出来伊始,院线曾极力劝阻年票房在50万以上的影院交保底费,“但我们算过账,最少要4万票房能回本,按照35元一张票,少说也得有1200的观影人次,疫情期间这个上座率是很难完成的。” “他们(院线)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时候跟发行方穿一条裤子,不可能站在我们这边的“,因为这次事情,洋葱已经开始考虑在合同期后不跟太平洋院线续签,另寻他路。 与王志一样,洋葱盘下这家影院的初衷也是因为国家政策补贴。因为之前一直做电影放映,对这个行业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几经转手始终经营不利后,洋葱在17年选择花60万盘下了这家老影院升级改造,3个厅,260个座位,去年一年的票房也就93万。 深处小县城,做一家影院的确不易。洋葱告诉36氪,每年的春节档、国庆档和爆款大片是小影院最主要的票房来源。“以去年为例,《战狼2》占了36万,春节档34万,剩下的23万平均分布在十个月,你可以想象下,我们多需要一部爆款大片。”按照今年的行情,洋葱估计票房能到40万就谢天谢地了,“亏损少说也得2,3万。” 这几天看着越来越多没交保底费的同行也拿到了密钥,洋葱很是着急。不过与之前一直骂华谊的强硬相比,现在他缓和了很多。 如果过几天也拿到密钥,会不会选择放映?洋葱说,“或许会,或许不会,但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谁让人家把握主动呢?” “如果都效仿,影院洗牌是迟早的事” 中小影院因为这次新发行方式遭了殃,大院线们心里也很忐忑。 大地院线在全国有1270家影院,虽然涉及缴纳保底费的影院比例很少,但某区域负责人贺树兵还是表达出了担忧。 “这次的政策一定是得到了上级的默许,不然华谊不敢这么搞“,贺树兵说,“而且自始至终我们没有收到纸面通知,都是院线在跟发行方私下沟通,至于是不是3.5%的保底费,全看院线硬不硬。” “既然是默许,那博纳、光线这样的大出品方会不会也效仿?如果以后都按照这个来,对很多票房200万以下的影院简直是灾难级别,就直接要倒闭了。” 因为是头部院线,有平台背书,这次大地院线为旗下缴纳保底费的影院争取到了最大优惠,但贺树兵不能保证下一次同样的情况,这样的优惠还能否有。 此前,中国电影行业就讨论过“分院线放映的可行性”,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行。贺树兵表示,“华谊的这次尝试,很可能是分线发行的萌芽,如果未来照此实行,院线的洗牌也是迟早的事。” 这样的担心确有必要。虽然在前期引起巨大争议,但从华谊给出的数据来看,很多前期誓死抵抗的中小影院都做出了妥协,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政策起到了效果。 但要实行起来也确实不易。从院线方来看,到底哪些院线先放,哪些院线后放,涉及诸多利益博弈。“如果一个城市有多家院线的不同影院,一家院线先放了两周,其他的院线可能利润全无”,贺树兵说。 从发行方来看,这样的操作成本也极高。有华谊内部员工告诉36氪,在8月14日-20日的点映期,华谊内部几乎是瘫痪状态,一片混乱。因为《八佰》采用的是“一天一密钥”的形式,很多影院在影片放映前甚至都没能拿到密钥,“播放中途出现卡顿、黑屏,密钥无效也是家常便饭”。 “干了一次之后,再也不想干第二次了,连续10天都是满负荷运转,电话全被打爆”,上述华谊员工表示。据其透露,在被上千家中小影院千夫所指后,公映的第四天(8月24日),华谊已经在保底费上做出妥协,很多不背靠院线的小影院,可以在3.5%保底费的基础上打8折甚至更少。 在许多行业人士看来,纯粹考虑商业利益,历经磨难的《八佰》显然有更好的“赚钱档期”,但选择在新片寥寥、同体量大片更是绝无仅有的八月底上映,“救市、救自己”的姿态已经相当明显。 但华谊作为出品方,新发行方式的尝试确实“误伤”了很多本就雪上加霜的中小影院。随着票房的一路飙涨,不知接下来华谊是否会继续“妥协”,毕竟在这个多事之秋,中国电影业无法承受再多的打击。 (应采访对象要求,采访对象王志、洋葱、贺树兵均为化名)
耗资5.5亿元,筹备10年之久,7位影帝、3位影后出演...... 在“苦熬”一年后,备受业界期待的电影《八佰》在宣布定档8月21日之后,将于明天(8月14日)19:30-20:00在全国部分影院提前点映。目前,光上海就有200多家影院已有排片,其中已有一些场次显示“满座”。 更可喜的是,自明天(8月14日)起,电影院上座率可从30%提高到50%,观看片长超过2小时的影片必须中场休息的限制也将放宽。 频频传出的好消息,令股市更兴奋。近日在大盘调整之际,影视股却集体逆势走强。今日收盘,北京文化上涨4.2%,上海电影、华策影视涨逾3%,华谊兄弟、光线传媒、慈文传媒、中国电影涨幅超过2%。在一系列利好消息刺激下,业界预期影视龙头公司有望进一步走强。 详情请扫二维码↓
《八佰》又定档了。 之所以说“又”,而不是“终于”,是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是命途多舛。《八佰》最早的一次定档是19年的7月5日,却在6月25日因为中国电影迟迟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撤档。 《八佰》取材于淞沪会战尾声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由华谊兄弟投资,联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业、光线传媒、腾讯影业等公司。导演是凭借《老炮儿》获得第20届华鼎奖最佳导演奖的管虎。演员阵容也是华谊兄弟的“必杀技” - 全明星:当红演员、老戏骨主演,明星、流量跑龙套。 观众有多期待《八佰》,从出品方的股价就能看出来了。 周末《八佰》宣布定档之后,影视板块集团走强,全线飘红。华谊兄弟开盘直接一字涨停。 除了官宣定档,官宣“希望定档”,都可以拉升一波。 去年7月《八佰》撤档,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8月17日(星期六)参加亚布力论坛时说,期待《八佰》年底可以上映。8月19日(星期一),华谊兄弟收涨5.57%。涨势一直持续到9月4号,两周累积涨了近17.5%,期间还经历了华谊兄弟2019年半年业绩报告的发布,报告了约3.8亿的净亏损。 1. 《八佰》定档八月,救市,也是自救 影院复工两周的时间里,观众并没有像预期的一样“报复性看电影”。主要是因为没片可看,观众想看新片,但新片都在观望。观众和新片,谁都不想冒然入场。 截至8月2日,全国复工影院超过7千家,复工率64.2%。但除了几部小众文艺电影是新片,复工两周排上的电影,都是“回锅肉”,除了去年大热的《误杀》,连十多年前的《风声》都拿出来复播了。票房反应的平淡可想而知。 观众所谓的“新片”,无非就是指因为疫情从春节档撤下来的《唐探3》、《姜子牙》、《夺冠》等。 谁都不会想到,却等来了以为已经“胎死腹中”的《八佰》。 《八佰》选择在此时上映,跟电影主题一样,悲壮。 《八佰》前后筹划了10年,拍摄过程中耗时一年半重建了苏州河两岸的场景,网传制作成本超过5亿元,票房需要超过10亿才能保本,至少15亿才能实现利润。 去年定档之前,已有业内人士看过粗剪版本,当时业内对《八佰》票房的预估是30亿起步。 据传后来因为“技术问题”,电影要修改的地方超过100处。这种修改对票房来说很可能是个不利因素。30亿起步,很可能变成30亿封顶。 影院沉寂几百天后没有引来“报复性消费”,《八佰》传闻的改动过多可能也会使观众放弃“报复性观影”,但这二力叠加,却是《八佰》的绝佳机会。 《唐人街探案3》之类的影片还在蹲时机,而对《八佰》来说,拖下去也不会更好了。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前面提到的春节档撤下来的大片选择在国庆档或之后上映,而《八佰》没有因为产生新的“技术问题”,能在线上坚持到国庆的话,其票房有望超过20亿元。 另一方面,如果《八佰》上映引发了“报复性观影”,那其他优质影片也一定会结束观望,纷纷入场。供需回暖,院线公司和头部制作公司,才算真正的从疫情带来的打击中缓了过来。 可以说,影院复工并不意味着影视复苏,《八佰》的上映才是。 2. 定增、贷款,助华谊兄弟冲出重围 由于对《八佰》票房的乐观估计可能在20亿元左右,它能带给华谊兄弟的利润远远小于精神力量。 但是华谊兄弟其实挺“差钱”的。 2018年,华谊兄弟上市 10 年首亏。2019年亏损扩大到39.6亿元。今年一季度报告亏损1.43亿元。 近年来,王氏兄弟为了缓解公司现金流的紧张,也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继续质押股权,还抵押了公司持有的股权、房产、25家全资影院未来经营中的票房收入等。王中军甚至卖了香港的豪宅和部分收藏的名画。 值得庆幸的是,华谊还是有“好兄弟”的。 今年4月29日凌晨,华谊兄弟发布了一份定增方案,发行对象包括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复星系旗下公司豫园股份等知名大佬。发行价格为2.7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9亿元,全部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 发行对象中,阿里影业持有华谊兄弟8.03%的股份,腾讯计算机持有7.9%,构成关联交易。 4月29日开盘后,华谊兄弟立刻冲至涨停。而定增预案公布至今,华谊兄弟的股价已经上涨超过46%,较2.78元的定增价涨幅超过88%。 艰难过后,好消息也是好事成双。 7月31日,招商银行宣布拟向华谊兄弟提供15亿元授信,用于华谊的影视项目开发,将覆盖眼下直到2023年华谊预计推出的30部影片。 《八佰》毕竟只是强心针,不是救命药。而华谊兄弟今年前后获得的38亿现金流,使得即将推出的30部影片中,有望跑出更多个“八佰”,重现往日辉煌。 影院复工、《八佰》定档、定增贷款,华谊兄弟终于从现金流危机的泥潭中,拔出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