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蔚来官方宣布,蔚来首款旗舰轿车将于1月9日NIO Day 2020正式发布。从预告图中可以看出,这款轿车顶前部有一个小小的凸起,业界猜测其为激光测距装置LiDAR,或称激光雷达,蔚来轿车将有望达到最高L4级的自动驾驶水平。除了蔚来,近期小鹏汽车、华为等也发布激光雷达相关产品。 华创证券指出,激光雷达凭借更高的测量精度、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远的探测距离,成为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前行业处于规模商用的前夜,行业有望在2021年迎来加速发展。需求侧,部分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相继宣布将在2021年推出装载激光雷达的量产型汽车。供给端,经过多年的发展,激光雷达产业链逐渐建立并得到完善;全球范围内以Velodyne、Luminar为代表的企业相继登陆资本市场,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加速自身业务发展。根据沙利文预测,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将突破100亿美元,2025年达到135.4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64.65%。万集科技(300552)、巨星科技(002444)、中海达(300177)等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北醒为这款国产纯电动中型SUV提供了旗下最节能、最稳定的TFmini激光雷达测距模组,实现首个从无线遥控后备箱,到智能感知启动后备箱的创新。 在搭载了北醒激光雷达的乘用车上,激光雷达通过系统发出的光信号进行探测,内置芯片计算出距离值,只要距离值在设定范围内,即可判定车主是否在后备箱开启位置。自此,车主们可真正“解放双手”,感受激光雷达这一黑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 该项目的技术突破源于北醒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拥有高可靠性、低错误率、成熟的核心技术和强大供应链的依托。 “激光雷达进入前装车厂,是大多数激光雷达公司的目标。但是路径有很多种。北醒选择先让激光雷达的测距模组登陆汽车前装市场。让产品在大规模量产中反复打磨,再促进包含测角功能的3D激光雷达整体的成熟,进而在高速无人驾驶上最终全面进入前装。”北醒CEO李远表示,“做产品的节奏感很重要,要形成雪球效应,北醒把一个复杂的激光雷达分解成两个部分:测距模组和测距测角整体,一步步进入前装车。目前,测距模组已经在商业化中完成了工艺积累和质量安全校验。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持续不断的自身打磨实现技术进化,交付客户更具安全可靠的3D激光雷达产品。 “激光雷达这一强大的非接触式感知技术对轨道交通、公路交通、民航、机器人领域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能够进入前装乘用车市场,标志着国产激光雷达的测距模组从安全性到供货能力,质量和成本控制都达到了汽车行业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会把测距模组和测角模组结合,推出车规级和轨交级的3D激光雷达Horn-X2。北醒一直追求极致的探测性能,让智能行驶更安全。” 北醒同时宣布,为满足交通行业客户需求,将推出多模式可调节的激光雷达产品,结合其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能够更准确感知和预测交通事件的发生,为大交通行业创建更智能、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记者/李春莲)
最近这段时间,华为的大动作不断。 先是高薪聘请“天才少年”,不仅展现了一波招贤纳士的决心,还顺带秀了一把公司的现金流状况。 然后是“南泥湾”计划,浓浓的革命情怀。 8月11日,华为的“牙膏管”里又挤出来好消息。 在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正在“迅速”研发激光雷达技术。 这种激光雷达技术目前最热门的应用场景,当属无人驾驶汽车了。 华为的这一波利好消息,在11日当天一片惨绿的A股市场,逆势带起了几家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 今天华为还同时被爆出确认成立屏幕驱动芯片部门。 可见华为在高端芯片供应被掐断之后,开始同时发力多条赛道。 自动驾驶群雄割据 智慧交通是各大科技企业的必争之地,而无人驾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和IHS Automotive预测,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100万辆左右,而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24%左右,约为504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25亿元,预计至2023年可达2381亿元。 车联网方面,2020年全球车联网渗透率约为20%,中国的渗透率约为24%,预计至2025年可分别提升至65%和77%,分别对应16920亿元和9550亿元的市场空间。 这块肥肉摆在台上,难免让台下趋之若鹜。 众多企业都在探索以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协助人们在交通出行的各个场景中获得更好的驾乘体验。 亚马逊、苹果、谷歌、百度、通用、福特、优步、本田、特斯拉、PSA、宝马…… 当前无人驾驶产业仍在军阀割据,大家在技术研发领域争先恐后,又在M&A战场上动作频繁。 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自动驾驶技术革命,已经取得早期阶段的胜利。然而仍没有一家企业脱颖而出,完成对整个市场的“统一”。 中国市场上,出于无人驾驶产业链下游的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已经开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8~2019年,这些公司陆续拿到了地方政府办法的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其中包括百度、滴滴、腾讯等。 产业链上游的部件及核心模块领域,也有多家初创企业崭露头角。 华为就是其中的一家。 “我们将过去30年积累的ICT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核心供应商,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五个主要方面。” 华为2019年财报中写道。 华为将自我定位设置为“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一再强调,华为不造车,但华为要帮助车企造好车。5G技术、高端硬件和强大的算力都是无人驾驶领域重要的底层技术。 而这些华为都有。 有消息显示,华为公司与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厂商合作,计划最早于2021年推出无人驾驶汽车。 激光雷达vs超声波雷达 激光雷达作为实现自动驾驶最重要的一环,国产供自动驾驶车使用的激光雷达纷纷投入量产与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内自动驾驶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化。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 该中心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 王军认为,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多线雷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多个激光发射器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通过点击的旋转形成多线束的扫描。线束越多、越密集,对环境的感知就更加充分。 这种激光雷达对应的是以无人驾驶技术中“多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需要在车顶配置许多元器件,包含激光雷达、摄像头、GPS天线等,虽然感知的精度较高,但成本也相对不菲。 华为要做100线的激光雷达,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说单线的激光雷达是这样的: 那么多线的激光雷达应该就是这样的: 100线的激光雷达就是…… “眼睛多,看东西才能更清楚!” 理论上讲,无人驾驶技术采用的激光雷达,往往也需要配套更强大的算力。 由于其成像模式,激光雷达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而100线的激光雷达,需要处理的信息更是海量。 这对于车载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将产生极大的挑战。 在这一点上,华为应该没有在怕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很有可能会失去上游最大的高端芯片供应商台积电。 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下,华为积极寻找“备胎”,同时也发展自身高端芯片产业,研发自己的光刻机。 高通和联发科对于供货华为都十分积极。 车载芯片方面,华为除了加大自研芯片的比例,也将联合意法半导体进行共同开发。 消息人士称,与特斯拉和宝马的领先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合作,可能使华为跃升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顶级参与者,这是科技公司的下一个关键战场。 另一方面,激光雷达成本也相对更高。 除了激光雷达之外,自动驾驶的另一套解决方案就是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 而目前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采用的就是后者,因此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硬件成本方案比较低。 据传,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从一开始就没有将激光雷达作为特斯拉无人驾驶解决方案Autopilot的必选硬件解决方案。虽然这套方案的感知水平较低,但特斯拉可以依托其在软件算法方面的能力来加以弥补。 目前国产特斯拉Model 3已经借助这套解决方案,基本实现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只不过在红灯面前还不会自动停车,一不小心就会帮你刷掉六分。 在安全性上,特斯拉发布的2020Q2安全报告显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仪Autopilot事故与去年同期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上季度相比略有倒退。 “我们记录的数据表明,电动汽车驾驶员在打开Autopilot进行自动驾驶时,每453万英里里程发生一起事故。”这份报告写道。 报告称,没有打开Autopilot进行自动驾驶时,事故发生得更加频繁,所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是安全的。 然而就目前而言,谷歌、百度、奥迪、福特、宝马等企业都在使用多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的解决方案,这已经成为无人驾驶技术中最基本的配置。 主要的原因在于,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无法感知行人,并且对周边所有障碍物无法进行精准的建模。 因此行业普遍倾向于将激光雷达的方案将作为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前提。 华为在武汉光电研究中心的激光雷达项目将会有怎样“迅速”的成果,我们不妨等着华为后续的消息。 进军屏幕驱动芯片 8月11日还有另一条关于华为的消息,就是华为确认成立做屏幕驱动芯片部门。 当天下午有媒体报道称,之前在信息化峰会上诉苦“华为芯片断供”的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签发了成立显示驱动产品业务部的通知。 该部门主要负责LED 显示屏专用驱动芯片。 消息得到了华为的证实。 据传早在2019年年底,华为就在跟进相关项目了,华为海思第一款OLED Driver已经在流水线上生产。 LED显示屏专用驱动芯片是指按照LED发光特性而设计专门用于LED显示屏的驱动芯片。 小结 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受挫的华为,正在多个赛道发力突破,包括5G通信技术、智能手机、云技术、无人驾驶、芯片制造。 华为的商业版图不仅十分垂直,在水平方向也做到了幅员辽阔——漫长的边境线,每一寸都要去顾及。 选择自动驾驶作为赛道显然是看中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可惜如今国内外的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参与,强者如云竞争激烈。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告诉我们,只有成为一个领域的头部玩家,才能在这个产业中分到最大的蛋糕。
11日上午,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开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华创证券指出,在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车路协同市场数据报告,未来五年仅国内车路协同示范项目对路侧(高速公路)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规模就接近20亿元。考虑到新基建及5G部署得较快,这块细分市场的需求也将可能持续放大。 巨星科技(002444)的激光雷达主要是较远距离和较高精度的激光雷达产品,大规模用于复杂环境和室外环境,同时适用于中高速运行的物体,能应用在自动驾驶、机器人、仓储物流等领域。目前公司的激光雷达产品已销入欧美顶尖企业比如莱卡、天宝等,国内市场也在和包括科沃斯(603486)在内的优秀企业展开合作。 万集科技(300552)从2015年开始开发多线车载激光雷达,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术积累,有着较为稳定和较强实力的研发团队,同时布局了未来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 中海达子公司海达数云在激光雷达领域进行相关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其他公司:大族激光、永新光学。
今天上午,第十二届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开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点评:在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车路协同市场数据报告,未来五年仅国内车路协同示范项目对路侧(高速公路)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规模就接近20亿元。考虑到新基建及5G部署得较快,这块细分市场的需求也将可能持续放大。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