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片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玻璃镜片匀称散布在镀膜伞架上,“伞面”折射出七彩斑斓的光芒,操作人员正谨慎有序地依次“取片”装盒,准备进入下一步光谱检测、激光切割等工序。“这是我们光学滤光片产品必经的一个‘光学镀膜’关键生产环节。”12月4日,在位于江西省宜黄县工业园区的江西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赶制订单,企业负责人南洪燮向记者介绍了滤光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光学镀膜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反射和透射特性,但光从表面看上去好看还不行,还要通过仪器设备进一步测定后,才能决定是否符合光学要求”。 中光光电是宜黄县新引进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光学滤光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我们有应用于单反相机上的滤光片,可避免拍照出现‘红眼’;应于虹膜识别技术的滤光片,则可采集人眼图像中虹膜的纹理信息。按不同光学要求生产的滤光片还可应用于5G通讯接头、VR设备、夜视仪、测温枪等设备……”南洪燮介绍了光学滤光片的广泛应用前景,他对未来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应用充满信心。 南洪燮相信科技引领企业未来。据介绍,中光光电总投资1.5亿元,与院校合作研发了“摄像模组超高清红外截止滤光片”技术,引进德国肖特百年生产工艺和日本先进的光学真空镀膜机,生产出红外截止滤光片。该产品可应用于手机摄像模组、安防监控镜头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摄像模组。 在企业成品仓库,记者看到边长约50厘米的玻璃坯料经多线切割、抛光、清洗,再经镀膜、线印、激光切割、贴合等工序,成为边长仅4毫米的高科技“小片”成品,这种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现在的生产订单已排到明年5月份了。”南洪燮表示,为配合市场需求,提高产能和品质,企业计划继续扩大生产线。目前,该企业主要生产有手机通用摄像模组滤光片、安防监控摄像用光学滤光片、光通信接收头用信号接收滤光片、人工智能AI人脸识别虹膜滤光片等产品,主供三星、欧菲光(002456)、深圳丽景电子等知名企业,广泛应用于5G手机摄像模组,安防监控镜头和未来人工智能摄像模组,同时还销往日韩市场。该公司产能约为每年1.8亿片光学滤光片,预计今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3亿元,实现税收1500万元。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浪潮的出现,都将催生一批优秀的公司。 如今,随着5G的快速发展,IoT(物联网)行业快速崛起,广和通(300638)作为一家在行业深耕多年的物联网无线通信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龙头公司正“御风而行”:在上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国加紧对中国科技企业限制的背景下,广和通业绩逆势大增,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78%,其股价年内一度也翻倍。 “广和通这几年发展非常好,主要是因为赛道好,但还得努力。”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广和通,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与广和通董事长张天瑜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逆势爆发的“小巨人”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世界的脚步,一时间,餐饮、旅游、航空、服装等多行业陷入困顿,至今仍处于“回血”状态。 物联网行业今年早期也一度“兵荒马乱”,不过它们与前述行业不同的是,它们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受疫情影响,代工厂工人无法按时到岗,公司无法按时向客户供应产品。 广和通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其无线通信模块主要应用于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电网、安防监控等领域,目前公司在无线POS机和笔记本电脑物联模组两个细分市场处于龙头地位。 “年初疫情爆发后,我们国内生产出问题了,因为公司全部产品的生产均采用委外加工方式进行,长期委托比亚迪、恒昌盛等厂商进行生产加工,他们的工人没到岗,产品无法正常生产,但是公司订单却很多,所以当时我们供应链压力特别大,这中间为了保证产品供应正常,公司与工厂一起努力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回忆起年初为减少疫情对公司影响的情景时,理工专业出身的张天瑜没有滔滔不绝,但难掩心中焦虑,“国内生产恢复正常后,海外疫情又大爆发,公司又再陷入海外芯片短缺等供应链危局。” 危机当下,大家都难,但张天瑜明白“疫情虽然是危,但危中也有机”。 疫情给广和通开启了另一扇窗。据张天瑜介绍,此前采用公司无线通信模组的笔记本电脑主要为高端商务笔记本,以满足商务人士随时随地上网、工作需求,但疫情大规模爆发后,海外市场远程办公、在线教育需求大增,直接拉动公司笔记本电脑相关模组订单超预期增长。 但对广和通而言,眼下其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物联网。随着5G建设的提速,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已悄悄按下了快进键。物联网风口与广和通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物联网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无线通信模块作为实现“物”、“物”相连功能的桥梁,也必将迎来高速增长。 在近日举行的“点亮深圳,5G智慧之城”发布会上,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现场多家无线通信模组企业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5GNB-IoT相关模组需求大增,普遍呈倍增态势。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年在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深耕,铸就了物联网风口来临之际,广和通能够迅速承接大量的无线通信模组市场需求,而多年在笔记本、POS机等物联网细分领域的精耕,也注定在疫情大爆发后冒出的大量笔记本、POS机等物联网模组需求最终都大部分流向了广和通。 近期披露的广和通半年报进一步佐证了这一判断。今年上半年,广和通共实现营业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47.42%;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0.78%。公司表示,物联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公司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工作,抓住市场机会,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保证了业务的稳定增长。 与公司业绩相对应,广和通股价表现强劲。今年以来,广和通股价最高涨幅超过110%,成为今年A股市场少数的翻倍股之一。 车联网的加法“运算” 在物联网的赛道上,有一个确定性非常强、且将率先应用的细分领域,便是车联网,即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即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 广和通今年以来持续成为资本市场活跃股,也与公司在车联网的布局密不可分。 据了解,广和通涉足车联网已有十多个年头,公司车联网通信模组在行业应用中占据领先地位。公司曾为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提供车联网特别解决方案参考设计,上市后公司曾募投“车规级无线通信模块建设项目”,专注为车联网前装客户提供车规级LTE无线通信模块产品。 在客户方面,广和通在车联网领域已拥有众多优质客户,例如车载系统供应商赛格导航、博实结、华宝科技、比亚迪等。特别在前装车载领域,比亚迪部分车型已装配公司产品。 今年7月下旬,广和通一纸公告宣告其正加码车联网。广和通拟出资2.29亿元与深创投、深圳前海红土并购基金等共同对广和通参股公司深圳市锐凌无线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完成后,广和通占锐凌无线注册资本49%。增资完成后,锐凌无线计划投资约11.54亿元收购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SierraWireless旗下的车载前装业务相关资产。 据广和通公告,目前车载前装市场行业领导者主要为SierraWireless、Continental、华为、Gemalto、Telit等头部企业,根据SierraWireless提供的信息,2018年标的业务在车载前装蜂窝模块领域市占率约为20%,位居行业第一。 “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很快完成了对全球汽车通讯模块的布局,可迅速进入全球汽车巨头的供应链,原本需要3~5年走完的路,现在只需要1~2年就可以走完。”谈起公司的车联网业务,张天瑜胸有成竹,“我们非常看好未来公司在车载领域的发展。” 广和通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也指出,车载前装市场客户认证和导入周期较长,通常需要1~2年,海外整车厂对技术要求更加严苛,资质认证周期需要3年左右。因此整体而言,车载前装通讯模块市场行业壁垒较高,行业先发优势明显。标的业务在车联网领域已拥有了众多稳定的优质客户,包括大众汽车、标致雪铁龙集团及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等全球知名整车厂。良好的客户资源为标的业务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5G时代有望在车联网领域扬帆起航。长期来看,标的业务有望长期维持其市场第一的地位,并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在车联网的布局上,广和通是认真的。步入8月,广和通再加码车联网,宣布战略投资西安联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后者致力于车联网C-V2X应用领域。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目前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约8000万~9000万辆,而全球网联汽车渗透率较低。在外部与内部因素影响下,网联化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全球车联网渗透率有望在2022年突破40%。互联网连接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车联网将在汽车行业引发巨大变革,尤其随着5G在2020年进入建设高峰期,车联网更备受瞩目。 车载前装蜂窝模块是通过将芯片、PN型器件、晶体器件、阻容感元器件及其他结构件集成在印刷电路板上,为下游车联网OEM提供联网接口,是物联网接入网络和定位的关键设备。通常情况下,每增加一个车联网连接数,将增加1~2个通讯模块。根据工信部数据及行业研究报告测算,2020年~2023年车载前装蜂窝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65亿元、97亿元、133亿元和163亿元,整体市场前景广阔。 从贸易商 到技术引领者的逆袭 广和通的成长史,也充满着传奇故事。公司从贸易商起家,在1999年至2008年的近十年中,广和通主要业务是代理摩托罗拉无线通讯模块以及定位模块(GPS)。 有意思的是,2017年4月,广和通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物联网模组厂商时,其上一年即2016年的营收、净利润也分别仅为3.44亿元、4032万元,但早在十年前,广和通收入规模就已上亿了。 “刚开始我们做代理的时候,日子其实挺好过的,人不多,二十几个人一年有一两亿的销售额,然后有一两千万的利润,因为当时摩托罗拉品牌很好,国内很多大公司都用我们产品,也不需要太多技术投入,只需要做技术支持。”回想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张天瑜略有点怀念当时做代理时的舒适日子。 一路发展顺畅后,广和通进一步加深了与摩托罗拉的合作,2005年,广和通将合作扩展到了技术层面,在中国设立了摩托罗拉亚太区M2M技术服务中心;2008年,广和通开始给摩托罗拉做ODM。 但天有不测风云。“如果要说公司发展转折点,除了2017年上市,2008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张天瑜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 据介绍,2008年摩托罗拉的移动通讯部门被国外Telit公司收购了,原来部门与广和通所签合同全部作废,彼时摆在广和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答应Telit公司要求,被其收购,要么转型自主研发,走自主品牌之路。 张天瑜选择了后者。2008年,广和通正式推广自主品牌Fibocom无线通信模块,主要采用基于原英飞凌平台开发产品。 “代理时候日子太好过了,一到了自主开发简直太难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张天瑜说,那时候中国其实已有不少通讯人才了,但作为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要吸引一些优秀人才进来很难,所以幸亏当时公司有一些自动到岗的同事,再加上公司做了一些股权激励,大家共同创业。 创业另一困难就是资金。“我们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了,回想起来前两三年真的比较难,好在大家齐心坚持下来了,2010年~2011年公司发展局面慢慢打开,到了2012年公司就开始筹划上市事宜了。”张天瑜说,2017年上市后,公司开始进入了加速发展期。 到了2019年,广和通营收19.15亿元,净利润1.7亿元,至此,广和通已连续十年实现了正增长,乃通信业罕见。当年,公司模组出货量1500万套,全球排名第6。据相关机构预测,公司7月宣布的拟收购Sierra车载业务资产计划完成后,广和通将晋升为全球第二,稳坐全球模组厂商第一阵营。 当然,广和通发展至今,与其多年来持续不断的高研发投入密不可分。2019年研发支出超过2亿元,占同期公司营业收入10.67%,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共计1.41亿元,占同期公司营收11.13%。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058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到60%以上。 “在2G、3G、4G时代,公司的技术一直处于追赶全球技术的阶段,到了5G,公司技术已上升至引领全球发展的阶段。”张天瑜介绍。 展望未来,张天瑜目标笃定:“公司所处赛道非常好,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刚开始,未来5G也要实现工业4.0,全球大量设备需要相连,这就为公司提供了高速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立足于公司本职业务通讯模块,深度挖掘行业需求,在一些细分的垂直领域做深做透。”
北醒为这款国产纯电动中型SUV提供了旗下最节能、最稳定的TFmini激光雷达测距模组,实现首个从无线遥控后备箱,到智能感知启动后备箱的创新。 在搭载了北醒激光雷达的乘用车上,激光雷达通过系统发出的光信号进行探测,内置芯片计算出距离值,只要距离值在设定范围内,即可判定车主是否在后备箱开启位置。自此,车主们可真正“解放双手”,感受激光雷达这一黑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 该项目的技术突破源于北醒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拥有高可靠性、低错误率、成熟的核心技术和强大供应链的依托。 “激光雷达进入前装车厂,是大多数激光雷达公司的目标。但是路径有很多种。北醒选择先让激光雷达的测距模组登陆汽车前装市场。让产品在大规模量产中反复打磨,再促进包含测角功能的3D激光雷达整体的成熟,进而在高速无人驾驶上最终全面进入前装。”北醒CEO李远表示,“做产品的节奏感很重要,要形成雪球效应,北醒把一个复杂的激光雷达分解成两个部分:测距模组和测距测角整体,一步步进入前装车。目前,测距模组已经在商业化中完成了工艺积累和质量安全校验。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持续不断的自身打磨实现技术进化,交付客户更具安全可靠的3D激光雷达产品。 “激光雷达这一强大的非接触式感知技术对轨道交通、公路交通、民航、机器人领域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次能够进入前装乘用车市场,标志着国产激光雷达的测距模组从安全性到供货能力,质量和成本控制都达到了汽车行业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会把测距模组和测角模组结合,推出车规级和轨交级的3D激光雷达Horn-X2。北醒一直追求极致的探测性能,让智能行驶更安全。” 北醒同时宣布,为满足交通行业客户需求,将推出多模式可调节的激光雷达产品,结合其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能够更准确感知和预测交通事件的发生,为大交通行业创建更智能、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记者/李春莲)
9月1日,据媒体报道,苹果将欧菲光剔除供应链名单,iPad触控订单全数回归台厂,由业成GIS与宸鸿TPK供货。受此消息影响,欧菲光开盘后一字跌停。截至中午收盘,其股价报17.02元。 对此,欧菲光在午间回应称,其被美国大客户剔除供应链名单等信息为不实传闻。多年以来,其一直在为美国大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与美国大客户的合作良好,订单情况持续稳定,未出现“被美国大客户剔除供应链名单”的情况。 欧菲光的主营业务为光学影像核心业务和微电子业务,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影像模组、光学镜头、微电子和触控产品等,应用于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汽车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 今年上半年,欧菲光的光学光电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81.97亿元,同比下降2.3%;微电子产品业务实现收入44.64亿元,同比下降3.29%;实现智能汽车类产品业务收入1.32亿元,同比下降35.14%。 上述主营业务中,与苹果有关的主要是光学光电产品业务,其包括安卓客户摄像头模组、非安卓影像模组、触控、光学镜头等四类产品。 媒体报道的iPad触控订单,即属于欧菲光的触控产品。今年上半年,其触控产品实现收入26.77亿元,同比下降44.3%;出货量为0.92亿片,同比增长26.29%。欧菲光称,这主要是由于其安卓触控业务出表独立发展,触控显示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欧菲光在2019年11月的出售安徽精卓部分股权的公告中称,安徽精卓主要开展非美国大客户相关的触摸屏和触控显示全贴合模组等触控显示相关业务。该交易完成后,安徽精卓将不再纳入其合并报表范围。 截至今年6月末,欧菲光持有安徽精卓26.76%的股份,将其视为权益法核算的联营公司。这也意味着欧菲光今年上半年26.77亿元的触控产品收入均来自于苹果触控业务。 光学光电产品中,苹果贡献更多收入的是非安卓影像模组产品。今年上半年,该产品实现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长95.95%;出货量为0.55亿颗,同比增长30.34%。欧菲光称,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客户订单增多带动产能利用率提高以及双摄模组份额提升。 华西证券研报称,欧菲光在2017年通过收购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100%股权得以切入到苹果摄像头模组供应链。其是iPhone 11 Pro Max前置摄像头模组的供应商之一,也是iPhone 11前置及后置摄像头模组的供应商之一。 由此可知,今年上半年,欧菲光来自于苹果的收入至少为63.5亿元,占总营收(234.65亿元)的比重至少为27.06%。 此外,欧菲光的微电子产品业务也与苹果有一定的交集,该业务包括指纹识别模组、3D Sensing两类产品。据天风证券研报,欧菲光在2019年12月已成为iPhone X搭载的3D sensing摄像头的供应商之一。 今年上半年,欧菲光3D Sensing产品实现收入17.63亿元,同比增长79.83%;出货量为0.44亿颗,同比增长80.80%。欧菲光称,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客户订单增多及3D sensing产品在安卓市场渗透率提高。
思源电气1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上半年,在新业务方面,超级电容器在乘用车上的应用进展顺利。为乘用车客户开发的超级电容启停模组在上半年已完成相关验证工作,通过了客户的PPAP审核,正式进入量产阶段,累计出口发货量已超过2万套;用于乘用车的48V模组控制器及ADAS后备电源控制器已获客户定点,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同时公司积极关注新能源车大规模使用后对电网的影响,同时公司加大前瞻性技术投入,如柔性直流输电、光电技术、新能源、储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为未来新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为抢占5G时代对高端显示模组和多功能触摸屏的需求,7月16日,长信科技发布重大投资公告,拟在厂区内建设“高端显示模组、车载曲面盖板及触控显示模组、超薄柔性玻璃盖板”三个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建设周期为“2020年-2022年”。 发力高端显示和可穿戴项目 具体来看,高端显示模组项目主要产品包括:手机显示模组、NoteBook/Pad显示模组以及可穿戴显示模组,规划总投资5亿元。车载曲面盖板及触控显示模组项目主要产品包括:车载曲面盖板以及车载曲面触控显示模组,规划总投资3.5亿元。超薄柔性玻璃盖板项目主要内容为:新建玻璃减薄、成型切割、边缘处理、化学钢化等生产线,以及相应的检测设备和配套设施,将厚玻璃减薄至30-70um之间,项目规划总投资1.5亿元。 “我们的高端显示模组、车载曲面盖板及触控显示模组都是新建项目,之前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发。”长信科技董秘陈伟达对记者说,“高端显示模组项目达产后会形成年产手机、NB/Pad、可穿戴显示模组6KK的能力。车载曲面盖板以及车载曲面触控显示模组项目达产后会形成年产2KK的能力。超薄柔性玻璃公司本身业务当中就有,现在是扩大产能了,项目达产后会形成年产可折叠柔性超薄手机玻璃盖板3KK的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2019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2%,达到1430万部,其中苹果位列第一,华为位列第二,且华为的出货量同比大增113%。长信科技已经向客户批量供应柔性OLED可穿戴模组,并且高世代产品的样品测试和研制工作进展顺利,进入备货阶段。此外,公司还独供华为GT2、Matewatch、小天才Z系列、小米手环5,并为OPPO提供首款可穿戴手表。随着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可穿戴模组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 业绩增长稳健 长信科技大手笔投资的信心不仅基于其对市场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也缘于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 7月16日,长信科技披露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0亿元,同比下降3.70%,实现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1.37%,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6.69%,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20元。 “公司现在一直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订单也是比较饱满的状态。”陈伟达说,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公司各业务板块均处于行业龙头,全产业链优势明显。 “触控屏的未来发展必将是OLED柔性屏的天下,中高端手机搭载柔性屏是大势所趋!”长信科技董事长高前文此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目前,柔性OLED模组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基于前期获取垄断利润和保密模组制造相关技术等因素,仍封闭在面板厂商的生产环节中。但伴随着OLED产线的不断点亮和投产,加之OLED面板制造良率的不断提升,OLED面板的出货量将会持续增加。OLED面板将由完全垄断加速向多主体市场化演进,这必将促进OLED后制程即显示模组的市场化。同时,叠加面板制造商由于大规模模组生产所需的人力密集要求和管理难度等因素,都将促使面板厂将部分OLED手机显示模组制造业务进行外包。 上述分析师称,6月份国内5G手机渗透率达到61.2%,5G手机已经进入换机潮,未来手机和UTG折叠屏减薄需求都在提升。长信科技已独供华为V30、荣耀X10Max、小米K30、OPPOX50等多款5G手机。同时,公司还具备柔性玻璃减薄、切割及断面处理、玻璃表面处理的全流程技术,UTG折叠屏手机放量有望成为公司减薄业务利润增长的新看点。 长信科技表示,公司在柔性OLED模组专业代工领域具备技术垄断性和唯一性,凭借在产业链配套、核心技术独享等方面的优势,将积极配合面板厂做好柔性OLED手机模组产能准备。
6月29日,广和通携手紫光展锐发布了搭载紫光展锐春藤V510芯片的5G模组FG650。 据介绍,广和通FG650具有高集成、高性能、低功耗等技术优势,可自动适配5G NSA和SA双模组网,支持TDD和FDD两种模式,支持5G Sub-6GHz和全球主流频段,并向下兼容4G/3G。应用方面,FG650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网关、电力差动保护设备、电力通讯终端、5G CPE、OTT BOX、VR/AR、工业网关、5G直播视讯终端、AGV等多种物联网终端形态及领域,满足智能电网、车联网、工业4.0、高清视频传输、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行业需求。 紫光展锐介绍,春藤V510的工规级芯片设计,使得搭载它的终端产品即使在严苛的工业环境下依然能够照常工作。测试数据表明,春藤V510芯片的工作环境温度可达-40℃ 至+85℃,“宽温”特性使其可广泛应用于企业无线、校园网络、5G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此前,有方科技发布了基于紫光展锐5G基带芯片的工规级5G模组产品——N510系列。 广和通介绍,公司计划在7月启动FG650 5G模组的工程送样,并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该款模组的规模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