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有消息称,旭辉集团武汉区域总经理周青已提出离职申请,接下来将加入上坤地产担任执行总裁。 上坤地产近期人事变动频繁。1月8日,媒体报道称,上坤集团副总裁佟文艳近日已经提出辞职。此外,近期加盟上坤的地产职业经理人还有泰禾集团总裁助理吕彬。据悉,吕彬加入上坤后将担任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 根据克而瑞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单,上坤2020全年全口径销售金额为265.1亿元,排名第97位,较上年的91位略降6名。 “上坤擅长用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化解决经营问题。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为上坤带来了头部房企的宽广视野,形成了公司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链。”上坤地产回复搜狐财经表示。 引入旭辉武汉总经理周青任执行总裁 1月11日,有消息称,旭辉集团武汉区域总经理周青接下来将加入上坤地产担任执行总裁。 “武汉区域总经理周青离职的消息属实,系个人职业发展原因提出的离职申请。”旭辉集团一位人士1月11日回复搜狐财经表示。 资料显示,周青的职业生涯始于万科。2004年毕业后即加入万科集团。周青于2011年7月加入旭辉集团,执掌旭辉江苏区域营销。 2015年,周青出任武汉事业部总经理,从武汉单盘到进入武汉TOP10,让旭辉集团在武汉的局面实现扭转,2019年初升任旭辉集团助理总裁。 对于周青加入上坤地产的消息,上坤人士亦表示,消息属实。 上坤地产为何挖来周青担任执行总裁?“周青入职上坤后主要负责运营、产品、营销等大生产版块,随着周青的加入,上坤能进一步提升运营质量及精益管理能力。”上坤表示。 “周青曾强调,任何一个品牌的推广,一定是建立在高品质的、优秀的项目的基础上,是以高品质产品提供给客户。这与上坤匠造宜居产品的理念不谋而合。”上坤地产表示。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销售额较上年降6亿 上坤地产成立于2020年,在地产行业是一家比较年轻的公司。2010年,上坤地产在上海开发首个项目,截至目前,上坤地产的重心仍在长三角区域。 截至2020年7月底,上坤拥有总土地储备约410万平方米。其中,70%位于长三角经济区。 2017至2020年前4个月,上坤的物业销售收益分别有约100%、100%、76.6%及97.4%来自于上海的物业项目。 2020年,上坤开启上市之路,并于当年11月17日登陆港交所。招股书显示,上坤过往三年分别实现营收12.01亿元、68.47亿元和75.3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50.5%。 资料显示,上坤地产2020年4月底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52亿元基本持平。 从销售额来看,2019年上坤集团实现全口径销售额271.8亿元,在克而瑞榜单上排名第91,同比增长18.4%。彼时,上坤地产董事长朱静提出,希望在未来的3-5年内,能够保持50%的复合增长率。 然而,2020年,根据克而瑞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单,上坤全年全口径销售金额为265.1亿元,排名第97,业绩不涨反降。 副总裁辞职,尚未知后续去向 除了挖来旭辉集团武汉区域总经理周青外,近期媒体报道称,上坤集团副总裁佟文艳已经提出辞职,或将于春节前后正式离职。 官网显示,佟文艳于2018年11月加入上坤地产,2020年3月获委任副总裁,负责集团的品牌发展、销售及营销管理以及客户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佟文艳此前亦曾供职于旭辉。入职上坤前,佟文艳曾任职多家上市房地产公司,其中包括绿地控股、旭辉、泰禾。 入职旭辉后,佟文艳担任旭辉上海区域总经理助理兼营销总监,2017年旭辉集团业绩首破千亿,佟文艳负责营销工作的上海区域贡献了100亿左右,是当时旭辉业绩的贡献大户。 佟文艳在业内以“铁娘子”形象闻名,在上坤集团欲赴港IPO之际,佟文艳选择了加盟上坤。 搜狐财经查询上坤地产官网发现,在团队介绍页面,佟文艳仍在副总裁之列。不过上坤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佟文艳已经提出离职的消息属实,目前尚不知道后续去向。 “周青与佟文艳并非接替关系,两个人的人事变动只是时间上比较巧而已。”上坤上述人士表示。 至于佟文艳的离职是否与业绩有关?目前尚未知晓。 原泰禾总裁助理亦将加入上坤 为了加速扩张,上市以来,上坤地产四处“招兵买马”,寻求良将。 “伴随着上市和规模的扩张,上坤加速对人才进行梳理,搭建逐步合理的人才结构并不断优化。”上坤地产表示,“2020年以来,上坤积极引入了大量职业经理人,包括多位职能中心的高管和区域总经理。目前,公司聚集了一批高量级的职业经理人,内部核心管理团队大多拥有top30房企任职经验。” 另据搜狐财经了解,近期加盟上坤的地产职业经理人还有泰禾集团总裁助理吕彬。吕彬加入上坤后将担任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 资料显示,吕彬是旭辉集团第一届管培生,2008年加入旭辉,2013年加盟万科。 2013到2018年,吕彬先后在苏南万科,徐州万科工作,负责营销管理等业务,17年负责徐州万科时,销售回款突破100亿,市场占有率23%。 2019年,吕彬担任万科上海区域集团第三管理中心合伙人,负责营销工作,全年回款超800亿。2020年出任泰禾集团总裁助理。 “上坤的高管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平均拥有逾15年经验,且不乏万科、碧桂园、中海、龙湖、新城、旭辉、泰禾等从业经历。这些人才为上坤在发力全国化、IPO等环节均有助力。”上坤地产表示。
主要观点 (一)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多少? 截止2020年年底,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RTA)一共是305个。但,近几年,每年新增的贸易协定数量在明显回落中。以覆盖商品贸易的区域贸易协定为例,2018-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协定数量仅4个,此前2000-2016年,平均每年新增13个,2006-2009年,平均每年新增16个。 (二)中国已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哪些? 截止2020年年底,根据WTO数据,中国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一共是15个。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目前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集中在东亚(韩国)、东南亚(东盟10国)、南亚(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大洋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其他区域较少。 (三)与日韩美德的比较 截止到2020年年底,目前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议中,中国加入的是15个,美国加入的是14个。日本17个、韩国18个、德国45个。中国加入的区域贸易协议数据不如日本、德国、以及韩国。 从区域贸易协议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来看,与中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是24.4万亿美元(含本国,2018年数据,仅考虑30个主要的经济体,下同)。低于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日本这一数据是35.2万亿美元,德国是32.6万亿美元,美国是28.1万亿美元,韩国是71.5万亿美元。 (四)其他涉及中国的贸易协定目前进展如何? 1)RCEP: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尚未生效。根据RCEP的规定,协定生效需要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其中要至少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至少3个国家。(注:RCEP协定是中国首次跟日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同时也是日本和韩国首次达成FTA。) 2)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12月30日,历时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如期完成。协议尚未签署。根据商务部12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下一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翻译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此后,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3)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11月启动,迄今已举行16轮。 4)中国和毛里求斯自贸协定:2019年10月签署协议,2021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每周经济观察,见正文。 风险提示:物价大幅上行。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关于区域贸易协定的简要梳理 (一)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多少? 截止2020年年底,全球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RTA)一共是305个。但,近几年,每年新增的贸易协定数量在明显回落中。以覆盖商品贸易的区域贸易协定为例,2018-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协定数量仅4个,此前2000-2016年,平均每年新增13个,2006-2009年,平均每年新增16个。(注:单个区域贸易协定可能仅包括商品贸易或服务贸易,也可能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 (二)中国已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有哪些? 截止2020年年底,根据WTO数据,中国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一共是15个。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格鲁吉亚(2018年开始执行)、韩国(2015年开始执行)、澳大利亚(2015年开始执行)、冰岛(2014年开始执行)、瑞士(2014年开始执行)、哥斯达黎加(2011年开始执行)、秘鲁(2010年开始执行)、新西兰(2008年开始执行)、新加坡(2009年开始执行)、巴基斯坦(2007年商品贸易开始执行,2009年服务贸易开始执行)、智利(2006年商品贸易开始执行,2010年服务贸易开始执行)、东盟(2005年商品贸易开始执行,2007年服务贸易开始执行)、APTA(前身为曼谷协定,中国于2000年4月加入该协定,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安排的区域贸易协议。现有成员包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中国、印度、韩国、老挝)。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目前加入的区域贸易协定,主要集中在东亚(韩国)、东南亚(东盟10国)、南亚(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大洋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其他区域较少。比如欧洲,仅与冰岛、瑞士(注:都不是欧盟成员国)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美洲,仅与哥斯达黎加、秘鲁、智利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西亚仅与格鲁吉亚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非洲,尚未与任何国家签署区域贸易协定。 (三)与日韩德美的比较 截止到2020年年底,目前已经在执行的区域贸易协议中,中国加入的是15个,美国加入的是14个。日本17个、韩国18个、德国45个。中国加入的区域贸易协议数据不如日本、德国、以及韩国。 从区域贸易协议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来看,与中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是24.4万亿美元(含本国,2018年数据,仅考虑30个主要的经济体,下同)。低于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有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日本这一数据是35.2万亿美元,德国是32.6万亿美元,美国是28.1万亿美元,韩国是71.5万亿美元。 (四)其他涉及中国的贸易协定目前进展如何? 根据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的“十三五”时期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有关情况:“十三五”时期,我们在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加快自贸区建设,新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柬埔寨等5个自贸协定,结束与智利、新加坡、新西兰等3个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与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积极推动中日韩、中国—海合会、中国—挪威等10个自贸谈判。截至目前,我们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其中,今年11月刚刚签署的RCEP是当前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涵盖我国每年1.4万亿美元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额,约占我国外贸总额三分之一。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与高标准自贸区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表示,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伙伴关系协定》(CPTPP)。 部分自贸协定进展如下: 1)RCEP: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尚未生效。根据RCEP的规定,协定生效需要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其中要至少包括6个东盟成员国合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合新西兰中至少3个国家。(注:RCEP协定是中国首次跟日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同时也是日本和韩国首次达成FTA。) 2)中欧投资协定:2020年12月30日,历时7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终于如期完成。协议尚未签署。根据商务部12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下一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翻译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此后,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3)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11月启动,迄今已举行16轮。 4)中国和毛里求斯自贸协定:2019年10月签署协议,2021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二 每周经济观察 (一)需求:元旦假期地产成交较弱 需求端,汽车截止至12月27日,当月销售同比为9.5%,11月为5.1%,10月为11.2%,9月为13.2%,8月为9.5%。12月27日当周,日均零售同比为-12%。地产成交方面,元旦假期成交较弱,2021年1月1日-1月2日,三十大中城市合计成交面积为49.85万平米,2020年同期为76.21万平米,2019年同期为58万平米。土地供应偏弱,11月100大中城市住宅类土地供应面积为同比为-12.6%。12月前四周,供应面积为1464万平,去年同期为2558万平。土地溢价率偏弱,12月27日为8.8%,12月20日为11.15%,12月13日为15.57%,12月06日为8.55%。螺纹表观消费进入淡季,本周数据尚未更新。 (二)生产:汽车批发数据明显走弱 生产端,水泥价格本周继续下行。12月31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下跌0.3%,华东区域下跌0.2%,中南、西南区域分别下跌0.2%、0.7%。螺纹产量、库存本周尚未更新。价格方面,本周维持高位,HRB400 20mm上海12月31日价格为4480元/吨,12月24日为4490元/吨,12月17日为4260元/吨。汽车批发数据,本周明显走弱。12月27日当周同比为-14%,12月20日当周为3%,以周度数据计算的月度同比看,12月截止至27日为-1.1%,11月为8.8%,10月为8.5%,9月为9.2%,8月为5.9%。 (三)通胀:猪肉、蔬菜价格继续上涨,水果价格下降 寒潮来袭,叠加双节消费需求旺盛,猪肉、蔬菜价格继续上涨,水果价格下降。截至12月31日,菜篮子价格200指数收于134.35,较上周环比上涨2.21%。受今冬寒潮影响,蔬菜延续上涨趋势,本周环比上涨4.75%,已连续六周上涨;水果价格在上周小幅回调后继续下降,环比下跌2.11%。本周,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9%,连续五周上涨,消费旺季对需求端仍表现出很强支撑;供给方面,近期超强寒潮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触发“寒潮橙色预警”,雨雪冰冻天气增加运输成本,推升物价。 (四)资金:跨年资金面宽松,利率继续下行 截至本周四DR007收于2.4565%,DR001收于1.1003%,环比分别变化+30.02bps、+33.94bps。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2.4739%、2.9512%、3.1429%,较上周五分别变化-13.57bps、-5.18bps、-4.49bps。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900亿资金,隔夜利率在2020年最后一天回到1%以上,但在央行连续净投放下,跨年资金面仍然相当宽松,短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通稿中,在“不急转弯”前面提及“稳字当头”,且重新加入“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升债市情绪,同时,在海外疫情仍不乐观的条件下,国内多地疫情抬头,一定程度上压制风险偏好,且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增速放缓,长端利率继续小幅回落。后续来看,跨年时点顺利度过后,资金面仍需谨慎;同时基本面看,特朗普已正式签署财政刺激法案,疫苗接种逐步推进,经济复苏趋势不改,我们对长端利率依然持谨慎态度。 (五)地方债:再融资债发行超限,或用于隐性债务化解 12月再融资债发行1836亿,使2020年全年再融资债累计发行达18913亿,超过了今年18358亿的上限。此外,包括河北、天津在内9地、规模共计949亿的募集资金用途标为“偿还政府存量债务”,而非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用途细节未进一步披露。 12月多地超量发行再融资债、偿还存量政府债务的行为,可能和2019年底开始的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有关。如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12月23日发布通知称:“该区紧紧抓住财政部在建制县区试点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的机会,经过积极争取,成功通过全国竞争性评审,成为许昌市唯一一个建制县(区)入选申报试点…首批债券拟于今年12月发行。”“该区通过置换,一定程度上将减少隐性债务总量,降低还款利率,增加还款期限,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通过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和发行置换债有何区别?按现行规定,置换债无法置换隐性债务,仅能用于置换2014年清理甄别锁定的存量政府债务,以及截至2014年底为政府公益性项目举借且确需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截至2020年11月底,这部分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共1915亿元;本批再融资债或可置换隐性债务,试点地区发行后或可减少隐性债务总量,有效降低成本、拉长偿债周期。 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发完了吗?还没有。12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新一批再融资债券额度预下达部分省份,该批债券将陆续于近期发行,额度也可结转到明年发行”。12月31日,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大连将于1月8日发行225亿再融资债,全部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 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最多能发多少?不可超过各地地方债限额-余额的空间。就2019年末各地地方债限额-余额的空间看,目前已发行的9地均在该限制之内。 (六)12月韩国、越南出口高增 本周CRB现货指数同比+10.18%,工业原料价格指数同比+12.95%,增速继续维持高位;但本周上海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较上周有所回落,同比增速降幅走阔至-3.38%。 12月韩国、越南出口增速大幅走高,分别录得+12.6%、+21.6%;产品层面看,越南出口电子零件、电脑、手机等电子类产品增速大幅提升。12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51.3%,前值51.5%,预计12月我国出口仍有望维持高位。 (七)风险偏好走高,美元指数再度跌破90 2020年最后一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至6.5236、美元指数再度跌破90。本周美国参议院通过将每人600美元的支票补贴额度提升至2000美元,中欧投资协议谈判完成,欧盟正式批准英国脱欧协议,带来市场风险偏好有所走高,英镑显著走高;同时美国疫情发展依旧严峻,本周公布初请失业金人数再度弱于预期,共同带来美元指数跌破90。 (八)国际油价小幅上涨 本周国际油价小幅上涨。12月31日,IPE布油期货结算价收于51.72美元/桶,上涨0.82%;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收于48.52美元/桶,上涨0.6%。值得注意的是,下周一(1月4日)OPEC+会议将决定2月份是否继续增产50万桶/日的产量,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12月25日曾透露出支持OPEC+增产的意愿。 上周,全美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大幅减少,圣诞期间,美国汽油表观需求回升。12月25日当周,全美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减少约606.5万桶,环比下降1.2%;美国汽油表观需求回升至约936.13万桶/周,同比跌幅从-10%收窄至-3.6%。 本周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12月中旬主要石化制品价格回调。国内成品油方面,汽油价格收于6119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柴油价格收于5564元/吨,本周下跌0.6%。其他石化制品方面,12月中旬,苯乙烯、聚丙烯、石油苯价格分别下跌9.4%、1.3%和0.7%,聚氯乙烯价格小幅上涨0.2%。
标普500指数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晴雨表,衡量美国整体经济的重要指标。一家公司被纳入标普500指数,通常意味着步入成熟。 从传闻到现实,特斯拉加入该指数的过程一波三折。面对华尔街的反对,就连这一指数的准入标准也受到质疑。 12月21日正式被纳入指数那天,想成为苹果的特斯拉还迎来了苹果公司自己要认真造车的新闻。 以超过6000亿美元之巨的市值加入标普500指数,特斯拉离成熟公司却似乎还有一段距离,仍在为造车质量苦苦挣扎。 刚刚过去的周末,12月25日,科技网站品玩据内部人士消息称,特斯拉“这个(上海工厂)车,完全是另一台车,打根儿上就是缺陷产品”。 加入标普500指数的前后这些日子,特斯拉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01 波折的过程 特斯拉何时能够加入标普500指数的讨论,是从2020年7月21日开始变得激烈的。 因为这天盘后,特斯拉会发布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如果该公司能够再次实现季度盈利,将有资格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该指数有一系列基础的准入标准——公司必须位于美国,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必须超过82亿美元。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公司还必须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谣言总是抵达得更早。背后煽风点火的正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自己。 他给员工发了封邮件,暗示公司有可能在第二季度达到收支平衡。7月初,特斯拉还手握着创纪录的交付量。近7月,一个月内,特斯拉股价就涨了50%以上。 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2020年第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为3.27亿美元(约合23亿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5.4%,实现了第四次GAAP连续利润,同时获得了4.18亿美元(约合29亿人民币)的正向自由现金流。 pic/James Duncan Davidson 不过,高级指数分析师霍华德·西尔弗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指出,即使一家公司符合这些标准以及其他规定,仍然不能保证将其纳入指数。 该指数有一套模拟美国共同市场的算法,既要代表整个市场,还要同时具有流动性和规模。而这也只是定量因素。 另外,该指数委员会每个季度要开一次会来重新平衡指数,会议中随时可能增减公司。委员会一共有8个人。 但考虑到增减公司可能引起市场动荡,会议不对外开放,即便是即将列入该指数的公司也不会事先收到通知。一般,该委员会在美东时间下午五点一刻发通知,之后公司才会加入指数。 7月份传出消息后,特斯拉没能加入标普500。下个季度的讨论会则定在9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会后,这八个人决定反对将特斯拉纳入指数。 分析师们当时指出了一些可能阻碍特斯拉加入的缘由。 其中,纽约梅隆银行指数业务策略主管斯蒂芬妮·希尔(Stephanie Hill)认为,盈利质量是影响委员会决策的关键要素。 特斯拉赚钱靠的不是卖车,而是卖减能减排指标给传统车厂。而这项收入是其过去四个季度利润的两倍多。 另外,特斯拉能不能持续赚钱,股价过于波动,也都是绊脚石。 擅长财务分析的著名股票分析师大卫·特纳(David Trainer)认为,将特斯拉纳入标普500指数,是个坏主意。 在他看来,随着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和大众在欧洲开始卖电动车,2020年三季度,特斯拉正在迅速流失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少了20%。 另外,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特斯拉在电池技术、造车质量、自动驾驶,甚至是汽车金融,比如保险等方面的先发优势都在缩水。 今年年中,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刚在股东大会上建议多数人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 他说,“如果你押注美国,并维持这个仓位几十年不变,你会做得比购买美国国债好得多,或者比跟随那些告诉你‘投资什么’的人好得多。” 说这话的时候,他可能没想到,在年底就会被这个指数本身驳了面子。 被动指数投资不是有效地将资金分配给最值得得到的公司,而是把钱分配给了市值最大的公司。特斯拉纳入标普500指数,只会进一步将指数集中于少数公司,加剧被动指数交易的风险。 标普500指数的准入规则也因此受到质疑。 由于持续经营的条件过于模糊,连续四个季度盈利的规则是2000年那一轮科技股繁荣时改的。可一旦加入该指数后,这一条件就不适用了,特别是今年很多公司都在亏钱。 同时作为投资工具和市场指标,标普500指数有着内在冲突。投资者希望有任何有助于提高收益并简化交易的东西,而指数对市场的衡量应该是全面的。 去年卸任标准普尔指数委员会主席的大卫·布利泽(DavidBlitzer)曾透露,除非这家公司的股价涨幅没人能解释,委员会才开始考虑研究基本面和估值问题。 指数委员会的想法和分析师特纳并不一致。纠结了一个季度后,11月16日,该机构宣布,特斯拉将在12月21日星期一交易之前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根据当天收盘价格,标普500指数包含的505家公司中,刚加入的特斯拉跻身市值前十。其超过6000亿美元的身价,意味着特斯拉在该指数中的权重超过了1%,高于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哈撒韦,但低于Facebook。 而这个庞然大物是标普500指数中盈利率最低的公司之一。 02 华尔街有点慌 往标普500指数里加入特斯拉,是一个涉及金额巨大的交易事件。 12月18日,也就是特斯拉加入标普500指数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里多数交易行为都与这一消息紧密相关。交易量巨大。 为了买入差不多权重的特斯拉股票,在其他标普500成份股中,指数基金需要出售大量头寸。只有这么做,投资组合才能准确追踪指数。 这些指数基金的资本总规模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包括6200亿美元的先锋500指数基金(Vanguard 500 IndexFund)和3200亿美元的标普500ETF。 这一天还赶上美股四巫日。美国市场每个季度月的第三个星期五都是衍生金融品的到期结算时,包括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选择权、个股期货和个股选择权在内的商品价格预计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盈透证券首席期权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Steve Sosnick)担心,指数基金卖入特斯拉,并剔除组合里的其他标普500公司,还赶上四巫日,可能会导致股票需求极不平衡,从而导致价格混乱。 另外,为了以相对稳定的价格买入,当天大部分交易将集中在收盘前的几分钟内,庞大的交易量可能会导致交易所服务器故障。 接近这天收盘,特斯拉可交易股票市值为6590亿美元,相当于标准普尔500指数1.6%的权重。这意味着指数基金将需要购买约83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占其总流通量的13%,是11月份平均每日交易量的三倍以上。 特斯拉的市值是今年其他所有加入标普500指数15家公司总和的两倍以上。 实际上,不是所有交易都会挤在这一天操作。大多数指数基金既在指数变化之前开始购买,也会在此之后继续购买。整个调整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 在财经作者Todd Shriber看来,消费品指数ETF-SPDR、Fidelity MSCI Consumer Discretionary Index ETF和SPDR S&P 500 Growth ETF 是三只比较激进的指数基金。它们都为特斯拉分配了比指数本身更高的权重,分别为14.51%、9.27%和2.94%。 相对于其他全球股票市场,标普过去10年来的平均收益高于平均水平是由于一系列颠覆性的科技股:亚马逊,微软,苹果,Alphabet和Facebook。这五家最大公司占该指数的四分之一,前10名的比例超过28%。 特斯拉的加入将使该指数更加集中,波动更大。该股今年已飙升731%,这种增长速度可能无法持续。特斯拉的空头一直在警告该股的估值超出预期。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分析师莱恩·布里克曼将其目标价格定在100美元以下。 特斯拉今年以来的股价变化 pic/Tiger Trade 11月27日第一次做空特斯拉的投资人Michael Cannivet 认为,2020年,市场结构动态超越了基本面。在特斯拉这支股票中,这一现象体现得最明显。 今年是2014年以来IPO规模最大的一年。疯狂的IPO市场吸引像特斯拉一样烧钱抢市场的科技公司上市,引发人们对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担忧。这种忧虑现在延续到原本相对平稳的指数基金投资里。 对于在标普500指数基金中进行大量投资的数百万普通投资人而言,纳入特斯拉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纳入标普500后第二天,彭博社数据显示,从过去120天的波动性指标来看,特斯拉是标普500指数中波动第三大的股票,仅次于两家邮轮公司Carnival和Norwegian Cruise Line。 那些想要远离特斯拉的指数投资者如今少了一个可以逃脱的地方。 不过,高盛分析师曾调研189家大公司共同基金经理,发现截至9月30日,其中157家管理着约5000亿美元资产的基金经理仍然没有持有任何特斯拉股票。 另一部分分析师却觉得,特斯拉对指数本身的影响有限。 投资银行高盛策略分析师David Kostin透露,“我们的衍生品研究同事估计,特斯拉加入标普500指数将对指数波动性和VIX指数产生较小的机械影响。” 他还举例说,12月21日,对标普500指数来说,当天苹果公司下跌两个点,比特斯拉跌去近6%的影响更大。 03 特斯拉能稳住么? 12月21日,特斯拉正式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的这天,路透社据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向前发展,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可能包含其突破性电池技术的乘用车。 消息人士称,和特斯拉相似,苹果的核心策略也是自主设计电池,最终大幅降低电池成本并增加车辆续航里程。 另外,苹果希望依靠制造合作伙伴来制造汽车。和制作iPhone类似,苹果有可能只负责自动驾驶系统和外观设计,组装零部件则交给合作的传统车厂。 如果消息属实,近十年来,一直自喻为汽车界苹果的特斯拉,终于迎来苹果亲自下场造车。截止当天收盘,特斯拉股价下挫6.5%。 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Jonas)认为,苹果若进入汽车市场,一段时间内都将对特斯拉股价造成打击。该市场消息后,乔纳斯仍然维持特斯拉的买入评级,但目标价格为540美元,比目前的交易价格低约15%。 不管未来几个月大盘表现如何,特斯拉也许都将面临更大幅度的股价回调。毕竟,12月18日那天,特斯拉股价一度飙升至近700美元。 资产管理公司Aegon首席执行官加里·布莱克(Gary Black)回顾历史数据发现,12月21日特斯拉加入标普500指数之后,该股可能会回落,跌幅约10%~20%,这与Facebook在七年前加入标普之后的情形类似。 回归到研究公司基本面分析,评级机构晨星则赶在圣诞节美股休市前,专门写了一篇对特斯拉这家公司的看法。 分析师Dave Whiston认为,特斯拉有机会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公司,但不能忽视市场中的炒作因素和该行业的不确定性。 品牌和成本优势,是特斯拉的主要竞争优势。 随着传统车厂也开始造电动车,特斯拉的品牌声誉不可能很快受到损害,因为特斯拉可能会不断创新。 另外,特斯拉将电池成本降低56%的能力表明,成本优势使传统车厂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抓住,甚至可能永远也不会抓住,因为他们不想从头开始建造许多新工厂。 不过,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计划到2030年或更早的时候,实现年销量2000万辆。这个数字约为丰田和大众的两倍。 但是,至少近十年内,不是每个消费者都需要电动汽车,也不是都买得起。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3 ,也还没有覆盖到以往丰田和大众拿下的中低端汽车市场。 面对里程焦虑,尚也无法确定大对数消费者是否愿意换部电动车来开。 特斯拉目前能做的仍然是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让它卖得越来越便宜。这意味着,要建成更多的组装工厂,来满足数百万的年交付量。 即便现在经济相对低迷,特斯拉仍在扩容的上海超级工厂、在建的德国工厂和美国德克萨斯州新工厂,都需要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的运营支出和研发费用。 在美国,特斯拉还正在进行一场州与州之间的斗争,以保持其商店为工厂所有而不是特许经营,这给该公司增加了法律风险。 目前特斯拉股票如此受欢迎,但如果经济持续陷入衰退,投资者可不希望手里这支股票讲的故事至少得等到下个十年才能兑现。 到时,特斯拉也许无法及时筹到钱,就像2017年Model 3 陷入产能地狱时那样。
韩国一志愿者组织论坛突然出现上述通知。海外网12月21日电据韩国《中央日报》18日报道,近日,有人以素媛案罪犯赵斗淳的名义,申请加入了京畿道安山市的一家志愿者组织,随即便招致该组织其他成员抗议,消息还引发当地居民恐慌。警方介入调查后表示,很有可能是有人搞恶作剧。赵斗淳(纽西斯通讯社)报道称,12月16日,安山市一家志愿者组织的网络论坛里,突然出现了一条通知,内容写道:“赵斗淳先生已经加入,请留言热情欢迎他吧!”最惹眼的是,此人不仅用户名使用了赵斗淳身份证上的汉字姓名“趙斗淳”,就连头像也是赵斗淳本人的照片。赵斗淳出狱回家,遭遇民众围堵赵斗淳疑似加入志愿者组织的消息曝光后,立即招致其他成员抗议。管理员随后将此人踢出论坛,并将论坛设为非公开。警方调查后则表示,很有可能是有人搞恶作剧,使用了“性犯罪者公布栏”网站上赵斗淳的照片,而传播“性犯罪者公布栏”上的照片属于非法行为,可以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0万韩元(约合30万元人民币)以下罚款。(海外网 刘强)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海外网12月8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文在寅8日表示,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报道称,这是文在寅首次表示考虑加入该协定。(海外网 刘强)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加入CPTPP等高水平经贸协定是 疫情下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之举 目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加速,变中有变。从目前局势看,最大变数是美国。现在的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先后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科技战;疫情发生后,自己应对不力却疯狂甩锅,鼓吹“脱钩”,并从外交、经贸到军事对我全面打压,甚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在全世界意图挑起“制度之争”。我们坚信,美方图谋不会得逞,但我们也需要应对之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水平经贸规则就是我们主动应对新变局的重大战略。从现在到美国大选结果不到两个月,未来无非是两种可能: 一种是现行特朗普政府继续执政。那我们要继续战斗,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把对手搞得少少的,我们加入CPTPP就是争取多数。目前CPTPP国家经济总量和货物贸易总量分别占全球的12.8%和15.2%;如果我们加入了CPTPP,那么CPTPP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将达29%,货物贸易量全球占比将达27.2%。 目前,英国与日本已经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接下来英国大概率也会加入CPTPP,那么这个组织占全球的GDP的比重会更大。 作为高水平经贸规则,目前已经加入CPTPP的国家有11个,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和秘鲁。其中,中国已与其中的8个国家或联盟有自贸协定:我们与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签过自由贸易协定,与涵盖了文莱、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东盟有1+10的升级版自贸协定,只剩下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而且这里面有10个国家,中国在其出口对象国中位列前三。 同时,我们还在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这两大协定有望年内达成。如果我们加入了CPTPP,而美国没有加入,最后可能被“脱钩”的是美国人。 另一种情况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当选,对华政策、经贸政策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长期来看至少“规则之争”是免不了的。对此,我们更要积极加入,化被动为主动,在谈判中发声,把我们利益诉求讲出来,主动参与规则制定,这一点不亚于当年加入WTO。 加入CPTPP等高水平经贸协定有利于深化 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CPTPP作为高水平经贸协定,脱胎于TPP。TPP协议不仅对传统议题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跨境投资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深化,还对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监管一致性、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中小企业、透明度和反腐败等议题进行了规范,体现了“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面向21世纪”的特征。 美国退出后,为了降低门槛,CPTPP冻结了部分原来美国要求的有关知识产权条款,保留了TPP 95%的条款, 继续保留了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劳工、环境等条款,仍不失为全球范围内最高标准的自贸协定。 从目前的条款看,CPTPP要求的很多内容与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是一致的:比如对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都与我们这些年来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在这些领域,我们接受的难度不大;而对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劳工标准、竞争政策等,虽然有很大难度,但这些年来我们自身也在深化改革,总体上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加入CPTPP有利于我们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更深层次的改革,有利于激发国内市场的活力,提升内循环的效率,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加入CPTPP这件事本身也是中国以开放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大战略,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形成国内国际大致相同的制度环境。 除了CPTPP之外,还要深入实施 “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FTA朋友圈 从CPTPP的构成看,美国退出后,是日本勉勉强强捏合起来的。实际发展面临着几方面问题:一是目前的11国中,除了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外,其他的都是小国,影响力不够大;二是TPP是要跨太平洋的,但现在美国退出了,CPTPP主要贸易范围实际还会退缩到亚洲周边地区;三是缺乏主导力量,日本想主导,但力量不够。 中国加入可以改变上述三条,但仍无形中面临美国的障碍。美国虽然不在其中,但可以凭借其经济和政治霸权对有关国家进行施加压力;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达成的美墨加协议(USMCA协议)中有个“毒丸”条款:要求缔约国一旦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谈判自贸协定,就有可能被其他缔约国排除出USMCA。墨西哥和加拿大现在都在CPTPP中,如中国提出加入CPTPP,他们该如何自处?所以,总的来看,虽然加入CPTPP对中国有利,但也不是那么顺利的。我们还是要立足自身、立足周边。 目前,RCEP除了印度外其他15国已基本达成,应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各方将协议落地。从目前情况看,印度大概率不会返回,关键是日本的态度,新任首相菅义伟曾对印度加入抱有很大期望。不管怎样,从目前局势看,中日之间应该趁热打铁,把现在正在谈了十几轮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推向深入,在三方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已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水平,纳入高标准规则,打造一个超越RCEP的RCEP+的自贸协定。 “三零”规则是高标准经贸协定的基本方向, 我们要灵活应对、积极谈判 无论是RCEP、RCEP+,还是TPP、CPTPP,以及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FTA,总的演进方向是三零,即“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 出现“三零”的基本原因是:随着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商品贸易不再是简单的产业间贸易,而是产品内贸易,全球产业链发展造成了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迅速增长,国际贸易的重心从最终品贸易转移到中间品贸易。中间品贸易壁垒会产生累积效应,极大地提高贸易成本。中间品要多次跨境贸易,即使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很低,其贸易保护程度也会被放大。为此,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零补贴的“三零”规则凸显。其中,零壁垒和零补贴的实质是营商环境趋同,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集中体现在贸易便利化、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环境保护、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等八个方面。 有人说,过去讲“三零”是因为全球化的水平分工、地球是平的。疫情之后,各国在考虑产业链安全,要重构全球产业链,“三零”的基础还存在吗?我认为,还是存在的。“三零”依然是大方向。因为经济全球化在螺旋中上升的趋势不是哪个政治家能改变的。尽管疫后产业链重构的基本方向是产业链在一个地域上形成集群,但仍依赖于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更高层次的水平分工和优化配置。因此,“三零”的基本逻辑即使是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仍然是成立的。 对中国而言,把握这一基本逻辑,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时可以心中有数,手中有牌。其中,要打好“零关税”这个牌。我们现在的平均关税水平是7.5%,可以降到世界平均的5%左右,以此适度扩大进口,同时有助于提高我们在一些敏感议题中的谈判筹码。 中国应进一步赋能升级, 为更好参与FTA谈判积累经验 中国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初心,即要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为中国参与新一轮FTA谈判做准备,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换言之,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意图是要通过先行先试来为即将实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提供压力测试和风险缓释平台。 自2013年8月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先后分三批共批准设立18个自贸区。这18个自贸区横跨中国东中西地区的不同省份。2013年中国政府推出首份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包括38项禁止类和74项限制类行业共190项条目。与2013年相比,2019年版的全国自贸区负面清单条目大幅缩减到37项。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又决定将自贸区负面清单条目再缩减到30项。应该说,我们的自贸试验区探索已经有了一批成果。 接下来,适应新形势下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除了要布局更多的自贸试验区外,还要推动现有自贸试验区扩区升级赋能。扩区就是突破现有120平方公里限制,按照形成产业链集群的需要,将没有划进来、但产业基础又较好、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划进来。比如浙江自贸区,原来只在舟山做油品全产业链,而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宁波港航物流、杭州数字经济、义乌小商品都不在自贸区,应该适度扩进来。同时,在贸易、投资、运输、人员、资金、数据等自由流动方面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为这些地区的产业链集群发展赋能增效,也为FTA谈判积累经验。 疫情之后中国陆续出台了多项开放措施, 彰显了中国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疫情之下,全球贸易投资大幅受挫,人员往来几乎中断,在一些国家鼓噪的“断链”“撤资”“脱钩”的杂音中,中国坚定地举起了全球化大旗,以主动开放、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彰显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2020年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其中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特别是金融领域取消了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制造业领域放开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农业领域将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放宽为中方股比不低于34%。这些都为我们抓住机遇引资补链创造了条件。 最近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将支持北京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北京的这个自贸区一大亮点就是以数字贸易和科技创新为主要方向,推动数字贸易试验区、大数据交易所和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三项建设,促进数据建设有序流动,围绕科技创新推出一揽子政策。这恰恰是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焦点问题,开展这方面试验试点有利于我们在新一轮经贸规则谈判中占据主动,应当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