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常州1月16日综合报道 据江苏“常州日报”消息,2021年1月14日,在政协常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史政达当选为市政协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胡学东、徐清、韩筱筠、蒋建国、薛明方当选为市政协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史政达简历 史政达,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江苏溧阳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2000年3月入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 1982年9月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大学学习;1986年8月南通市市政设计院工作人员;1989年1月常州市人防办科员;1992年6月中房常州有限公司科员、发展部副经理;1996年10月常州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总监、经理助理、副经理;2000年10月常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其间:2001年4月至12月挂职任市建设委员会科技处处长);2001年12月市建设局副总工程师兼科研处处长;2003年2月市建设局局长助理;2004年2月市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10年2月市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11年1月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同年3月党组书记、副局长,同年4月党组书记、局长、市太湖办主任(兼);2014年11月市城乡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局长;2017年4月市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2019年1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2020年10月晋升一级调研员;2021年1月当选为常州市政协副主席。 十一届、十二届市委委员。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12月2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揭晓,全国一批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工业企业和项目受到表彰。来自江苏省常州市的中天钢铁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该市江苏武进不锈(603878)股份有限公司获提名奖。至此,常州拥有四项中国工业大奖和三项提名奖,成为全国地级市中获奖最多的城市。 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被称为工业领域的“奥斯卡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常州今年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地级市。 江苏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吴冬华表示:“常州市有强劲、厚实的制造业基础,当地企业家精神也体现得非常明显,这些企业家个个都精神抖擞、奋发有为的。他们深知,大奖的争创不仅能够使企业更加高质量地发展,而且能够带动常州市以及江苏省的工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中国工业大奖共产生企业奖16个、项目奖14个;提名奖企业14家、项目16个。同批入选的企业和项目还有科大讯飞(002230)、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等“中国制造”和“单项冠军”。 江苏省常州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顾森贤表示:“中国工业大奖,是衡量一个城市工业的最高标杆,用标杆这种精神引领常州整个工业的发展,梳理出解决‘卡脖子’、进口替代,包括这个领域当中最有先进代表元素的这样的企业。” 事实上,仅今年上半年,中天钢铁集团就研发新品37项,提前布局了“5G+工业互联网”建设,总投资1000亿元的绿色精品钢示范工程也于今年8月开工。 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李军表示:“对我们多年来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履行工业脊梁使命的认可。只有钢铁强,我们的工业基础才强,我们国家才有综合竞争力,这就是我们坚持创业发展、创新发展的不懈动力。” 近年来,围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等,常州全力打造升级版工业明星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程机械等产业全国领先,拥有200多个国内外“隐形冠军”,100多个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凭借对智能制造的执念,今年1到11月,常州工业经济逆风飞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9%,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3%。 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表示:“制造业比重大的地区,同样可以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关键是制造业的水平要比其他地方的要高。由制造大市变成制造强市,必须要突出的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常州的产业实际上已经脱胎换骨。” 据悉,近日发布的全国先进制造业50强城市榜单中,常州排名从去年的23位上升到17位。面向“十四五”,常州已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着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李昌桂 吴文龙 朱元洁)
12月22日晚间,亿晶光电公告称,由于公司现有的电池产能无法满足公司后端组件环节的生产需求,所以公司拟投资12亿元建设常州年产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此外,公司的组件订单饱和,但受制于产能规模的限制,无法承接更多的订单,公司的发展速度相对迟缓,故公司拟投资3亿元建设常州年产2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 亿晶光电董秘张婷对记者说:“投资15亿元新建3GW电池和2GW组件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有利于把握当前光伏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稳步提升公司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同时新产线将采用当前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全面兼容210尺寸光伏产品,有助于降低综合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经理刘继茂告诉记者:“亿晶光电自从被深圳市勤诚达投资管理收购后,一直未有大动作,这次选择在行业技术变革之际增效,亿晶光电押宝单晶硅片210技术路线,未来可期。” 持续加码扩产能 随着“平价上网”时代渐行渐近,光伏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刘继茂认为,从长远趋势上看,中国的光伏产业整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年增加率将超过10%。同时,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纷纷抛出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以期在“平价上网”时代的广阔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告诉记者:“光伏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光伏企业也会强者恒强,会逐渐形成类似半导体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投入多少,企业规模效益也会更加明显。”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企业扩产的背后,有可能是新技术迭代和海外市场增长两个主要因素。扩产首先源自高效先进技术的应用,PERC、HIT、Topcon等电池技术齐头并进,多主栅、双面双玻、半片/整片、大尺寸硅片等组件技术多点开花,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其次海外光伏组件提供商大部分是国内企业,企业产能扩张也是瞄准了海外市场。” 记者了解到,亿晶光电一直坚持产品质量为先、产能动态调整的生产经营原则。为了巩固和发展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加大了对拉晶、切片、电池和组件等环节的投资,扩充优势产能,发挥各产业链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公司综合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此前亿晶光电公告的19亿元三大投资项目,2.5GW高效单晶组件项目(一期、二期)已于今年5月投产,常州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也于今年11月正式投产。 增资项目运营子公司 同一时间,亿晶光电还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与常州市金坛区国资委旗下公司常州金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沙科技”)共同对公司全资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亿晶”)进行增资。 公告显示,本次增资金额合计24亿元,上市公司与金沙科技将分别对常州亿晶增资12亿元。其中金沙科技以现金方式增资,亿晶光电以对常州亿晶债权7亿元和现金5亿元进行增资。本次增资后,亿晶光电持有常州亿晶79.66%股权,金沙科技持有常州亿晶20.34%股权,亿晶光电对常州亿晶的控制权不会发生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常州亿晶也是常州年产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及常州年产2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主体。亿晶光电方面表示,本次增资是基于公司未来大发展的实际需要,公司未来将全面打通产业链,并对现有各环节的产能进行动态调整,扩充公司的优质产能,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张婷告诉记者:“公司控股股东高度重视公司发展,为公司提供不超过10亿元的借款额度,且不需要任何担保。体现了实控人对光伏行业的看好及对亿晶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支持。而引进金坛区国资委旗下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夯实基础,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日举行签约仪式,共建长三角化合物半导体创新基地。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常州分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为常州分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本地高校一起,联合培养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为常州分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其中化合物半导体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新的驱动与方向。常州紧跟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以战略性眼光谋划布局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全市之力支持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工业智造的强劲“心脏”。
当升科技公告,当升科技拟以24.30元/股向控股股东矿冶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常州当升31.25%的少数股权。常州当升的主营业务与上市公司相同,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标的资产的预估值及交易作价暂未确定。本次交易完成后,常州当升将成为当升科技全资子公司。公司股票9月11日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