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金协会李东荣:推动监管科技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应用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中国金融杂志发文称,在数字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下,利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效率和促进市场规范运行,既是顺应数字金融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科技驱动下监管智慧及经验的工程转化。对此,应凝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努力推动监管科技在我国数字金融领域的相关探索与应用,全面提升数字金融监管质效,确保数字金融行稳致远,打造数字金融中国模式,为全球数字金融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1年伊始,蔚来带着ET7诚意而至。 150kWh的固态电池方案、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令这款C级豪华轿车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聚焦的热点。 尽管,蔚来此次提出的固态电池方案,只能算作过渡期的半固态产品(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加入了隔膜,不能用金属锂做负极),但却给车用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路径带来了新角度。 目前传统的液态电池方案,很难突破300wh/kg的能量密度天花板,而在真正的固态电池实现量产前,基于目前的技术,超高镍正极+硅碳负极和工艺改进的半固态电池是最可行的商业化方案,其中正极高镍化的趋势最为明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激增,动力电池装机量提升;而主流电池厂商向三元材料的倾斜,带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和产能同步扩张。根据天风证券的预测,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将从2019年的34万吨扩张至2025年的154万吨,5年复合增速超过35%。 中期来看,随着固态/半固态电池的出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CM811及以上,NCA)将加速渗透。预计2025年全球高镍正极材料需求量接近110万吨,5年复合增速超过65%,占三元正极材料比例从2020年上半年的15.7%扩张至65%,对应市场规模接近900亿。 从竞争格局看,由于技术壁垒较低,目前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CR5始终达不到50%,头部企业市占率也不足15%,充分竞争格局导致行业平均毛利润空间极低。但随着高镍化趋势的明确,受益于技术壁垒的提高,正极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企业将受益。 目前国内有能力实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量产,并在超高镍材料实现突破的厂商屈指可数。主要包括容百科技、巴莫科技、当升科技、杉杉能源、长远锂科等。 而占据第一梯队的仅有容百科技和当升科技两家公司。无独有偶,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是白厚善先生,背后的关系纷繁错杂。 本文试图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容百科技与当升科技有怎样的过往? 容百科技的优势有哪些? 正极材料行业为什么不赚钱? 容百科技的风险点是什么? 剪不断,理还乱,容百与当升的20年纠缠 2001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白厚善,带领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一个课题组,组建了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当升科技在正极材料领域厚积薄发,2010年成功获取了国际第二、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并于4月登陆创业板,完成了资本化道路。 当升科技之所以能在正极材料行业实现从0到1的飞跃,创始人白厚善功不可没。 然而,2013年白厚善突然递交辞呈,离开这家相伴成长20年的公司,这一举动让业内大跌眼镜。根据有关报道显示,由于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使得当升科技的大股东对白厚善的管理非常不满,认为其混乱的管理体系造成了公司经营业绩不佳。 “被踢出局”的白厚善并没有因此陷入低谷,凭借多年积攒的技术和人脉资源,2014年,白厚善拉来曾就职于三星SDI的韩国锂电专家刘相烈,在熟悉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东山再起,创立了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5年后,容百科技就成为了科创板的首批上市公司。 容百科技成立后,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持续发力,成为老东家当升科技的主力竞争对手。2016年,容百科技在NCM811产品实现技术突破,并于2017年率先完成大规模量产,且在全球范围内最早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随后又陆续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产品;而老东家当升科技的这一进程却整整晚了一年时间。 根据CGII数据,截至2019年,容百科技高镍材料出货量占中国高镍材料出货比例超过60%,位居国内第一。 容百与当升的竞争,也体现在对于下游客户的争夺上。由于下游动力电池厂商主要集中在海内外的几家大厂,因此对下游客户的争夺,是中游正极材料企业业绩增长的重点。 当升的主要客户更多集中在海外,而容百则侧重国内,两家公司的下游客户有较多重合;随着容百韩国基地的加速推进,出海的目标非常明确,这也预示未来两家企业在下游客户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根据官网和2019年财报信息,当升科技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 SK、LGC、三星SDI、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主流电池厂。2019年前5大客户占比40%,其中SK是第一大客户,占比为12.4%;容百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比克动力等。2019年前5大客户占比81%,其中宁德时代作为其第一大客户,占比高达49%,同时,目前容百凭借在高镍技术上的优势和韩国基地的搭建已经成功打入当升科技第一大客户SK的供应链。 图1:容百与当升的下游客户占比 数据来源:2019年财报,36氪 在人才与技术方面,容百与当升也步步紧逼。根据容百招股书的信息,目前高管团队中有多人来自白厚善在任时期的当升科技,而在核心技术人员方面,容百科技核心技术团队共7名成员,相对稳定;而当升科技成立初期披露的3名核心技术人员中,包括白厚善在内已有2名处于离职状态,仅陈彦彬一人在职。 2019年,容百科技研发人员共计304人,占比15%;同期,当升科技研发人员124人,占比14%。 图2:容百与当升的研发人员分布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36氪 在研发投入上,2017年以来容百也在持续追赶当升,并于2019年首次在研发费用上超越当升科技;在专利技术上,两家也不相上下。截至 2019 年末,容百科技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82 项,当升科技累计获取授权专利89项;但在高镍材料专利方面,容百更具优势。目前容百与高镍材料相关的专利为11项,略高于当升科技的7项。 图3:容百与当升研发费用对比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36氪 在经营业绩上,两家公司则各具优势。通过对近5年财务数据的分析,正极材料营业收入上,近几年容百科技优势明显。2019年开始,营收的绝对量和相对增速,容百科技都领先当升科技,且当升科技营收出现负增长现象。 但从盈利能力来看,当升科技明显更好。2019年,当升科技的毛利率为18%,2020年上半年稳定在17%,但同期容百科技毛利率仅为16%,2020年上半年更是下滑至12%的低位。在单吨净利润方面,在2019年两家公司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分别为容百1.2万/吨和当升1.1万/吨),2020年上半年和3季度,当升的单吨净利润显著高于容百,以3季度为例,当升单吨净利润为1.4万/吨,而容百仅有0.6万/吨。 图4:容百与当升营收和盈利对比(仅正极材料部分) 数据来源:wind,36氪 36氪二级市场分析师认为,容百科技之所以出现营收高、毛利低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容百下游大客户集中度更高,企业议价能力偏低,导致了增收不增利;与此同时,由于客户结构集中在国内大厂,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容百科技的经营抗风险能力远低于客户更分散、且主要集中在海外的当升科技。 容百科技的优势何在?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成本占据了整车的4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正极材料又是电池的核心材料,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目前市场上95%的正极材料由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覆盖。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7年,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几乎平分秋色(磷酸铁锂占比50%,三元占比45%);而到了2019年,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占率已经提升至62%,而磷酸铁锂则下滑至32%。很明显,市场正在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正极材料倾斜。 与此同时,出于能量密度提升和降本(镍含量提高,钴含量降低,镍成本远低于钴)的双重考虑,三元正极材料的高镍化成为市场主流趋势。根据东吴证券的预测,受益于主流厂商高镍三元的加速渗透,到2025年高镍三元正极的需求将突破110万吨,复合增速超过65%。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快速发展为容百科技带来了机遇。2016-2019年,公司的营收从9亿元扩张至42亿元,累积增幅高达370%,年化增速54%;营收的快速上涨,带动归母净利润同步扩张,2016-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07亿元扩张至2.13亿元,累积增幅超过30倍(2019年受比克动力拖欠账款影响公司计提大量坏账准备,导致净利润下滑)。 图5:容百科技营收和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wind,36氪 然而,随着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进入8系时代,产品更迭速度明显放缓。目前主要厂商均实现量产,意味着产品技术、工艺、品质上的差距在缩小。这种背景下,谁能率先扩大产能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扩张,就意味着谁能抢占先机,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 近年来主要厂商均在积极扩产,但容百科技的目标更为激进。目前公司有浙江余姚、湖北鄂州、贵州三大生产基地,年产能4万吨;而随着湖北五期建设、韩国基地的推进,公司2021年有望扩产至12万吨,公司预计2025年产能将进一步增加至32万吨。 产能快速扩张背后的一大问题在于前驱体自供的严重不足。2019年容百科技采取了外采模式以弥补这一缺陷,但外采意味着成本提升,直接导致了毛利润空间的压缩。 为解决这个问题,容百科技在余姚基地规划了20万吨的前驱体产能,同时,其他基地产能也将规划布局,随着产能逐渐释放,前驱体自供比例将会提升,有利于容百未来毛利润空间的恢复。 三元正极材料属于和技术进步赛跑的行业。下游主机厂对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促使容百科技将目光放在了技术含量更高的超高镍三元正极和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2020年,公司在超高镍、高电压单晶和低钴等核心产品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出Ni90及以上的高镍产品和高电压单晶产品,并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有望在2021年实现量产。同时,公司也在加速研发 NCMA 四元高镍正极等前沿技术。 在固态电池正极领域,公司尚处在研发阶段。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知名院校研究所开展合作,在材料改性、表面包裹技术等方面均具有领先优势;且与辉能、卫蓝、清陶等国内固态电池厂商保持研发合作,目前适用于固态电池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具备规模量产能力。 图6:容百科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布局 数据来源:招股书,36氪 在蔚来半固态电池热点下,受益于超高镍正极和固态电池正极技术上的突破,容百科技迎来二级市场的高光时刻。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日,容百科技股价从34元上涨至75元,累计涨幅高达123%。 如此光鲜的行业却不挣钱? 作为动力电池成本中占比高达30%以上的核心材料,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属于典型的高端制造产业。然而这样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2016-2019年,厂商的平均毛利润却仅为17%。 图7:正极主要厂商毛利润(正极材料业务) 数据来源:wind,36氪 为什么正极材料行业不赚钱? 当前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主流产品以5系为主。从行业环境来看,由于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韩手中,国内正极材料厂商集中在生产工艺的创新与改进,也就是说,各主要厂商之间在技术上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明显,目前整个行业的技术壁垒偏低,竞争环境非常激烈,厂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依赖于产品出货量的提升,而不是技术溢价。 当新产品问世后,其他厂商就会快速做出反应,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在短时间内就会被抹平。为了保持收入稳定,各大厂商只能不断研发更先进的产品来获取先发优势。但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产品升级的空间越来越小,这种背景下,行业最终将会进入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从而持续压低行业整体的利润空间,直到小企业退出行业,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为止。 2014年前,国内正极材料厂商为抢占钴酸锂的市场份额而大打价格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目前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由于高镍化的推进,对正极厂商的设备、车间、技术、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短期行业整体的技术壁垒显著提升,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龙头厂商在技术溢价加成下,行业毛利润空间将得以改善。 正极材料行业不赚钱的另一个原因是由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以及产品定价模式导致的。 目前,国内正极材料生产商的定价模式采取的是成本加成,即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是在原材价格成本上叠加了技术领先的短期溢价。这就意味着正极产品价格受上游原材料(钴、锂)成本影响极大,以容百为例,2016-2019年其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接近90%。 图8:原材料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wind,36氪 这样的定价模式注定正极行业对上游原材料过渡依赖,导致其议价权的缺失。目前主要厂商对上游均采取的是预付款模式,厂商的资金压力加大。 由于行业的业务直接来源于下游动力电池主机厂的需求,而动力电池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内外大厂手里。因此,中游正极材料厂商对下游也不具备强势话语权。 目前市场普遍采取的是先货后款的方式,导致厂商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一直处于高位,经营风险偏高。2019年因比克动力未能及时偿还拖欠容百科技的应收账款,容百科技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从而直接导致了利润的下滑。 2016-2019年,容百科技应收款项占总营收的比分别为47%,49%,57%和24%,常年处在较高水平;与此同时,4年的平均存货占营收比例也在16%左右。 图9:存货和应收款项占比 数据来源:wind,36氪 容百科技最大的风险点在哪? 对于容百科技而言,未来最大的风险点在于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类型。 相比于磷酸铁锂和钴酸锂,三元材料在能量密度上的优势明显,综合性能最佳,但相比磷酸铁锂其安全性能较差。近年来,随着主流车厂三元锂电池装机量的提升,以三元正极材料为主业的容百科技得以快速成长。 图10: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对比 数据来源:招股书,36氪 但2020年,电池工艺的改进(CTP、无极耳等),使得铁锂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乘用车的续航要求。在补贴退坡的影响下,车厂对成本的考量更加敏感,导致具有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市场份额反弹。 这一现象表明,目前动力电池市场并不存在稳定的技术路线,多种路线均可能实现技术或工艺上的突破,从而成为一段时期内市场的主流。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未来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出现调整,而作为重资产模式的正极生产商,容百科技很可能不能及时调整技术,必然会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欢迎关注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ID:wow36krchuhai ),及时获取前沿资讯、了解全球新趋势。文末扫码关注并加入出海社群,遇见全球商业伙伴。 中国企业出海 虎牙旗下 Nimo TV 在印尼游戏直播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记者获悉,日前,据虎牙介绍,其旗下 Nimo TV 月活已突破3000万,在东南亚、中东、西语国家等市场表现良好。其中,Nimo TV在2020年印尼游戏直播市场中的份额更是位列第一。 Sensor Tower:37款中国手游在海外市场收入超1亿美元。记者获悉,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2020年共37款中国手游在海外市场的收入超过1亿美元。收入最高的竞技手游为腾讯《PUBG MOBILE》,其以10.6亿美元的收入蝉联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榜冠军,较2019年增长37%。2018年初上市至今,该游戏在海外市场的总收入已达到21亿美元,总下载量超过6.9亿次。 优客工场将完成首次股票增发,募资规模为2000万美元。据证券日报报道,美国证监会网站显示,优客工场将于近日完成上市后第一次股票增发。本次公开募集资金将达2000万美元,主要用于轻资产管理的拓展与 SaaS 服务数字化技术的研发等。优客工场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全球联合办公网络社交平台。 京东体育计划以4.9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时尚零售商 DTLR Villa 。据新浪科技报道,京东体育在1月31日签署了一份有条件协议,收购美国时尚品牌 DTLR Villa 的100%股权。此次收购的总现金对价为4.95亿美元,包括常规运营资本和交易完成时的其他调整。其中,约1亿美元将用于偿还 DTLR Villa 现有的债务。DTLR Villa 在全美10个州拥有120家门店,商品涵盖各大运动品牌的运动装,鞋类,配饰等。 东南亚 东南亚互联网巨头 Grab 完成20亿美元定期贷款融资。据 Tech in Asia 报道,Grab 宣布,在获得未披露的国际投资机构的承诺后,它已经完成了第一笔高级担保定期贷款融资。据称,该笔贷款结构为5年期定期贷款 B,本金金额为20亿美元,是亚洲科技领域同类贷款中最大的一笔。摩根大通担任主承销行,巴克莱、德意志银行、汇丰、瑞穗、MUFG 和渣打为联合承销行。Grab 表示,此次选择贷款融资是为了多元化公司融资渠道。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投资其增长计划。 印尼支付初创企业 Cashlez 与金融科技平台 Duha Syariah 合作提供融资服务。据 IND Financials 报道,CASH 总裁 Suwandi 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PT Cashlez Worldwide Indonesia Tbk ( CASH )正在与 Duha Syariah 合作,为爪哇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融资服务。Cashlez 和 Duha Syariah 此次合作致力于增加中小微企业的资本规模。目前,Duha Syariah 已获得了金融服务管理局( OJK )的许可在爪哇地区开展业务,之后会扩展到其他城市。 印度 印度股市上涨,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重振经济。据 VCCircle 报道,印度股市在联邦预算出台之前上涨,财政部长 Nirmala Sitharaman 计划推出一系列措施,以重振受疫情打击的该国经济。据悉,Sitharaman 可能会将2021-2022年财政支出增加15%以上,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此外,印度政府还将出台一些针对房地产、航空、旅游和汽车制造商等受新冠疫情冲击行业的税收减免措施。 印度 IT 创业公司 Happiest Minds 以830万美元收购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据 VCCircle 报道,Happiest Minds 周五表示,该公司已经以830万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了总部位于休斯顿的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 Pimcore Global services(PGS)。根据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该交易将于3月底完成。此次收购将完善 Happiest Minds 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产品,帮助其所有客户创造更大的数字资本。 欧美 美国英语学习应用 ELSA 完成1500万美元 B 轮融资,计划全球扩张。据 Tech in Asia 报道,教育科技初创公司 English Language Speech Assistant(ELSA)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SIG 和越南投资集团共同领投,现有投资者 SOSV、谷歌旗下 Gradient Ventures、Monk's Hill Ventures 等跟投。ELSA 于2015年上线,旨在帮助人们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本轮融资筹得的资金将用于语音识别 AI 研发、B2B 平台开发、人才招聘和全球扩张。 美国金融科技初创企业 Yotta 宣布完成1320万美元 A 轮融资。据 VC News Daily 报道,总部位于纽约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 Yotta 宣布完成1320万美元的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base10 Partners 领投,YCombinator、Core Innovation Capital 和 Slow Ventures 跟投。迄今为止,Yotta 已经筹集1770万美元。Yotta 提供免费的 FDIC 保险银行储蓄账户,并通过每周抽奖的方式鼓励储户存款,奖品从10美分到1000万美元不等。 中东 DFin Holding 推出埃及首个金融科技平台并成立该地区首个风险债务基金。据 Egypt Today 报道,Digital Finance Holding(DFin)已获得埃及金融监管局(FRA)的许可。其通过与企业家和投资者合作,在 DFin 平台及各子公司和附属初创企业网络上创造协同效应,促进他们进入市场并实现增长。首批公布的子公司将包括数字金融平台 Shekra、AI 财富咨询和管理平台 Optofolio 和该地区首个风险债务基金 Camel Ventures。 阿联酋金融科技公司 NymCard 获得760万美元注资。据 MAGNITT 报道,阿联酋金融科技公司 NymCard 完成了760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由 Shorooq Partners 领投,OTF Jasoor Ventures 和 VentureSouq 参投。NymCard 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第一家现代支付卡发放平台,旨在利用先进的 API 技术将支付方式数字化,为该地区的金融机构、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领先的支付卡发放和处理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客户成本。 拉美 阿根廷保险科技公司 123Seguro 进入巴西市场。据 LatamList 报道,阿根廷保险科技公司 123Seguro 收购了巴西数字经济初创企业 Seguro Com Volé,宣布正式进入巴西市场。123Seguro 是一家数字保险经纪公司,致力于比较、销售和管理来自30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该公司在阿根廷、哥伦比亚和智利都拥有最大市场份额。收购 Seguro Com Volé 后,公司将为客户进一步提供人寿、商业和汽车保险,扩大服务范围。 其他 以色列风投机构 FinTLV 完成1.2亿美元全球保险科技-金融科技基金募集。据 Crowdfund Insider 报道,以色列风投机构 FinTLVFinTLV 近日宣布,已经完成旗下全球保险科技-金融科技基金的第二轮募集,募资规模为1.2亿美元。据 FinTLV 介绍,该基金将主要关注全球成长阶段的保险科技和金融科技公司。 图|Unslpash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36氪出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合作需求,扫码填写表单,与我们联系。
快速变迁的全球化市场正在考验着企业家们的立体思维能力。决策者们也在用不一样的视角看这个世界和不同地区的市场,不论是挖掘下一个蓝海市场,亦或是在看似饱和的红海市场中,另辟蹊径,找到掘金的机遇。 作为36氪海外业务集团,36Kr Global 正在努力成为连接世界的信息和服务纽带,推动世界的融合和创新。通过旗下的中英日三个媒体品牌36氪出海、KrASIA 和 36Kr Japan,我们逐渐建立了中国、东南亚和日本三地的企业社群,囊括了包括政府、大公司、明星初创公司、投资机构、咨询机构、交易所等在内的重要玩家。 为了更好地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化,通过 36Kr Global 在全球的覆盖以及资源,36Kr Global 旗下的研究院正式开始面向中国高度关注海外市场的企业决策者招募订阅会员,并在2/24号首先上线并开始推送【全球商业洞察双周报- Bi-weekly Newsletter】。欢迎填写表单订阅,加入到我们的社群交流和合作中来。 订阅会员将收到每双周一份的精选全球市场新闻解读双周报,覆盖东南亚、日本、欧美、香港地区以及澳洲和新西兰等重点市场,解读市场的政策变化、行业动向、头部玩家动作、大企业战略以及创新技术/商业模式应用等(每期15-20篇新闻)。以下为内容案例,Enjoy! 全球商业洞察双周报- Bi-weekly Newsletter 【大企业战略-新加坡】又一全球工程巨头 KONE 加入新加坡凯德集团的 Smart Urban Co-Innovation Lab 新闻摘要: 继微软、亚马逊、思科等全球巨头后,总部位于芬兰的工程服务巨头-通力(KONE)在近期宣布正式加入2020年10月份由凯德集团发起,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支持的 Smart Urban Co-Innovation Lab 生态园区。该园区提供5G 技术赋能的实体空间,吸引全球科技初创企业、系统集成商以及大企业参与其中。 解读洞察: 凯德集团针对6个细分领域-高精生产、数字生活、智慧地产、智慧出行、永续经营和都市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通过举办创新挑战赛将全球范围内的优质企业招募进 Smart Urban Co-Innovation Lab,并在该园区的5G技术赋能环境下和企业实验和共创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凯德集团的地产资源实现商业化。 推荐阅读用户: 大企业(战略)、初创企业(地产科技、智能制造、智能出行、绿色科技、农业科技、智慧城市) 【企业服务-日本】优衣库和 GU 在网站和 App 上开展直播卖货 新闻摘要: 2020年12月,优衣库和 GU 分别开始了直播卖货业务。品牌邀请了时装设计师、模特等名人对服装进行展示,并实时回复观众的评论。观众可以在观看直播的同时,直接在网页或App中购买产品。 解读洞察: 在日本,直播已经成为人人关注的娱乐方式,但直播卖货仍刚刚起步。目前,优衣库和GU的直播需要依赖第三方公司搭建的系统;无论是为直播平台搭建完善的底层基础设施,还是为品牌方提供高清晰度、高流畅性的视频直播架构,都是进入这一市场的有效方式。 推荐阅读用户: 初创企业(视频处理、直播技术) 【政策-泰国】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将在智能工业园区发展水果农业计划 新闻摘要: 泰国计划在东部经济走廊上的罗勇工业园开展“水果经济走廊”计划,现有的智能工业园区将会为这一项目提供服务;此举一是泰国政府希望响应“五年农业发展计划”,支持当地农民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二是吸引欧洲投资者到园区内投资。 解读洞察: 经济走廊特区(ECC)的建设计划是泰国政府为发展经济做的有力布局,目前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并配备交通资源。此发展计划不失为我国拥有无人机、滴灌、保鲜技术等农业科技技术企业的一次出海机会。 推荐阅读用户: 初创企业(无人机、机器人、农业科技) 【金融-印尼】印尼金融 DSResearch 报告显示,2020 年印尼金融科技赛道总投融资额超过电商和企业服务,金融科技新机遇 新闻摘要: 市场调研企业 DSResearch 发布的最新 2020 Fintech Report 数据显示,金融科技赛道的总投融资额达到3.6亿美元,相较于2019年的2.17亿美元上涨了65%。在应用领域,主要专注在支付和借贷。在疫情推动下,电子钱包的增长飞速;在借贷领域,目前以消费借贷为主,印尼政府希望未来促进中小型企业放贷,也公布了相关的草案,持牌金融机构需要在未来三年内将投向生产部门的贷款比例提高一倍,从20%上升到40%。 解读洞察: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已经逐步将技术输出海外。例如风控企业同盾科技获得印尼 OJK 数字金融创新技术提供商备案,同时成为第一批进入印尼 IKD 监管沙盒。另外,平安系的金融壹账通也和ASPARINDO(Indonesia’s Traditional Market Management Association,印尼市场管理协会)达成金融数字化合作的金融壹账通,提供印尼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服务,这些都是中国金融科技出海的成功尝试。 推荐阅读用户: 初创企业(风控科技、金融大数据) 订阅规则 招募对象 关注海外市场的优质 Startup (VP及以上) 大企业海外战略/战投/业务部门决策者(总监级别) 关注全球市场的投资人 订阅会员将获得 全球商业洞察双周报- Bi-weekly Newsletter 36Kr Global 研究院其他订阅内容优先阅读权 海外需求绿色通道(通过36Kr Global 的全球网络和资源,订阅会员可以一键发送邮件,告诉我们您的出海需求,我们将尽力协助您链接相关资源) 入群方法 点选链接或是扫码填写注册表单,并通过审核认证(提交后会由专人经过人工审核验证,发送确认订阅邮件) 图|图虫 36氪出海网站上线了!获取更多全球商业相关资讯,请点击letschuhai.com。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36氪出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合作需求,扫码填写表单,与我们联系。
原标题:央行部署今年金融科技工作重点:强化创新活动审慎监管,提速金融数字化转型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段炼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会议强调,下阶段将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作用,助力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去年的工作重点相比,今年金融科技工作部署出现一些新提法,包括“出台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 就在1月27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指出,中国金融管理部门致力于在鼓励金融科技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积聚之间求得平衡,制定并实施较为审慎的监管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他认为,金融科技的本质是金融,就应该遵循“同样业务同样监管”原则,按照实质重于形式,落实穿透式监管,保持监管政策取向、业务规则和标准的大体一致,坚决防止监管套利。 健全金融科技监管标准 记者注意到,去年与今年央行工作重点均强调了“金融科技监管”。上述会议强调,2021年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深化金融数据应用为基础,以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风险技防能力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 在监管方面,会议指出,要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和标准,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监管。 潘功胜在其文章中指出,金融科技未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由于金融科技跨界、混业、跨区域经营的特征,相关风险的扩散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溢出效应更强。而且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通常会形成“赢家通吃”,造成市场垄断和不公平竞争。部分大型科技公司可以通过“烧钱”进行直接补贴或利用其他业务盈利进行交叉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使自己成为“赢家”,然后再把其他竞争者打掉或兼并掉,最终形成垄断。此外,金融科技公司对于数据的渴求,可能导致其过度采集客户数据,侵犯客户隐私。 潘功胜认为:“面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这些新问题,主要经济体监管当局及时作出响应,不断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立法加强数据信息保护,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防止监管套利和风险交叉传染。”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持续涌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重塑了金融生态格局。金融科技渗透到支付、借贷、证券、保险、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领域,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体系普惠性得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强调,要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加快无障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弥合不同区域、群体间数字鸿沟,切实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构建风险联防联控体系 总结去年工作成效,会议认为,2020年人民银行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多措并举打开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具体看来,建立了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体系,成功开展6部委10省市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推动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有效落实。推出了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发布系列标准规则,初步建成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规划数据架构体系,建设跨行业、跨机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统筹布局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成立国家级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测评中心。 在现有的基础上,今年的工作重点还提出三项内容:“出台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组织开展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着力将数据治理好、应用好、保护好。”“深化监管科技应用,推动建设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构建风险联防联控体系。”“充分发挥系统内外部力量,强化金融科技基础理论、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 潘功胜表示:“中国金融管理部门致力于在鼓励金融科技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积聚之间求得平衡,制定并实施较为审慎的监管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毕马威发布的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公司100强中,中国有三家公司位列前十;致力于在监管政策取向上对外资、民营等不同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推动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成绩斐然。” 展望未来,潘功胜指出,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全球金融监管当局的交流,在反垄断、数据管理、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确保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有效、适度,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 (编辑:文静)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0年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多措并举打开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建立金融科技发展评估体系,成功开展6部委10省市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推动金融科技三年发展规划有效落实。推出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发布系列标准规则,初步建成金融科技监管框架。规划数据架构体系,建设跨行业、跨机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统筹布局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成立国家级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测评中心。在各方不懈努力下,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2021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深化金融数据应用为基础,以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风险技防能力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一是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作用,助力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二是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和标准,推动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的审慎监管。三是出台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组织开展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着力将数据治理好、应用好、保护好。四是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加快无障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弥合不同区域、群体间数字鸿沟,切实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五是深化监管科技应用,推动建设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构建风险联防联控体系。六是充分发挥系统内外部力量,强化金融科技基础理论、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银行相关司局、分支机构、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完)
1月28日上午,回天新材(行情300041,诊股)与华中科技大学“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签约仪式在华科大梧桐语问学中心举行,双方将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佳刚、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回天新材董事长章锋、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涛、院长朱锦涛等14位领导和嘉宾出席此次签约仪式。 共建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旨在围绕粘接密封新材料领域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创新性的研发成果与知识产权,促进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提升博士后、研究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博士后流动站等现有平台建设;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攻关项目,探索成立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等。双方将以研发中心为依托,重点围绕粘接密封新材料领域,在特种胶粘剂、电子封装材料、表面处理材料与工艺、高性能复合膜材料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产学研合作。 粘接密封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回天新材在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打造世界工程胶粘剂技术领先者和应用专家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先进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促进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为回天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提升公司的科研技术实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回天将借势借力努力攻克民族工程胶粘剂“卡脖子”关键技术,逆势实现公司跨越发展,加速进口替代,做强中国品牌,以粘接的力量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