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华强北曼哈、远望、明通、女人世界、万美等几个主要的美妆城内美妆店目前已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仅有零星的少数几个门店还正常营业。 已化身“美妆城”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出事了!新年伊始,华强北曼哈、远望、明通、女人世界、万美等几个主要的美妆城内美妆店目前已全部处于关闭状态,仅有零星的少数几个门店还正常营业。 什么情况?“海关、工商、公安三个部门现在联手在查中文标,明通远望等店铺仓库等都被抄了,所以现在都不敢开门,估计也就关3、4天吧……”1月6日,华强北一位美妆从业人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华强北这些化妆品绝大部分是正品,只是都是走私过来的,需要补缴关税。” 国际美妆城“地震” 曾几何时,华强北曾是全球电子产业的风向标,山寨机诞生于此并风靡全球。不过,近几年来,华强北多了一个标签,国际美妆城。 放眼望去,华强北万美国际食品美妆城、曼哈美妆广场、远望数码城、明通数码城、女人世界等此前闻名海内外的华强北电子数码城,目前主营几乎都为化妆品,且主要为国际大牌产品。 “华强北这帮卖化妆品的,其实都是以前那帮卖手机的人。”华强北有美妆从业人士向记者透露。 然而,1月5日,属于华强北美妆人的至暗之日来了,曼哈、万美、远望、明通商城内美妆店几乎全部关门了。 1月6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98%以上美妆店仍处于关门谢客状态,且店内几乎没有现货,部分商家为避免客户损失,门店外贴着“盘点”的字眼,也有商家店外仍贴有微信二维码或手机号码,便于客户联系。 记者在曼哈、万美、远望、明通商城内发现,这些商场内到处贴有“打击走私,利国利民,全民参与,禁绝走私”、“依法打击走私行为,强化整顿市场秩序”、“诚实守法经营 合法合规宣传”、“打击假冒伪劣化妆品 维护公平有序市场”、“诚信兴商 守法共赢”等红色横幅,部分右下角标注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宣。 记者注意到商城内有少数几家美妆店正常营业中,其中有商家告诉记者,“其实他们也可以开门,只是这几天相关部门在查,所以不敢开,因为开了可能货物等都会被收走,所以店铺内基本都是空的,具体过多久正常经营不知道。”记者注意到,说这话的店主门口贴有原装正品字样。有另外熟悉情况的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正常营业的都是正常缴税了的店铺。 尽管门店均已关闭,但各大美妆城内,依然人来人往,不少为前来看货的人士。 网购渠道也无法发货 “现在国家在查走私,关税,就是有没有正规的进口的‘中文商标’,华强北绝大部分美妆产品都是没有经过正常手续的,不然价格怎么可以那么低。”华强北一位美妆从业者向记者透露了此次美妆店集体关门的原因。 这位人士同时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华强北出去的美妆其实都是正品,从国外走私回这边的,因为都是靠做回头生意,只有少数黑心商家会掺杂假货销售。 据了解,我国法律规定“进口化妆品外包装、说明书、小包装上应当注明的内容,必须要有中文记载”。也就是说进口品必须要有中文标签才是合法合规的,才能进行销售,那些销售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品的商家一旦被举报或者被相关部门查到,将会被罚款+停业整顿。 一般而言,正规进口化妆品外包装上都贴有一张中文的翻译标签,包括产品名称、原产国或地区名称、经销商、进口商、在华代理商、生产批号及使用期限等等,但是代购属于个人,不用贴中文标签,换言之,可能华强北大部分美妆产品都属于“代购产业”。 那么实体门店关闭,华强北美妆城内微信、电商是否可以正常经营?记者联系了一位在华强北美妆城有实体店的店主,对方告诉记者“今天不能发货,要过几天,在查中文标。” 记者了解到,华强北美妆城内美妆店的仓库也普遍设在美妆城内,所以即使网上可以下单,但仓库、门店等都被关闭了,就无法正常发货。 事实上,此次明通的“突发事件”早有预兆。2020年12月28日,据央视财经报道,深圳海关缉私部联合当地警方,在华强北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达6亿的跨境电商平台走私案,行动查获大批涉嫌走私进口的化妆品、护肤品,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打掉走私团伙4个。央视财经称,在此次打击走私案中,华强北商圈的明通、曼哈等商场的多家美妆档口受到查缉。 华强北部分美妆店已发出涨价通知 利好品牌进口商与国产品牌 华强北美妆城的火热和暴利是我国化妆品市场的缩影之一。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是全球化妆品行业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根据欧睿咨询统计,2012-2018年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销售额年复合增长8.7%,其中彩妆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5.4%,同期全球化妆品市场增速为0.9%。2018年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05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彩妆市场增速从2013年的13%进一步提升至2018年的24.3%,增速呈现进一步加快的趋势。201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规模高达人民币4777.2亿元,同比增长13.84%。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虽然我国化妆品市场超过70%的份额被宝洁、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国外巨头瓜分,但是近年来,国产化妆品的市场占有率增长迅速,到2019年,总体市场占有率可达18%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华强北美妆城整顿,国内美妆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或利好行业巨头发展及国产优秀品牌崛起。 据了解,目前我国化妆品上市公司年收入基本落在10亿及以下区间。对比国际巨头,欧莱雅作为全球第一的化妆品集团,最新财年规模接近300亿美金,雅诗兰黛集团2019财年收入规模149亿美金,宝洁旗下化妆品部门销售收入129亿美金。国内化妆品上市公司在营收规模上,与这两类化妆品企业均存在巨大的量级差距,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疫情之后,冷链行业如期迎来了全面性大爆发!但在万亿市场空间和高速成长的背景下,中国冷链行业仍难掩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的新基建,以及“经济内循环”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快速成长的冷链行业也在积极面向未来,并由行业少数的领先者和探索者,持续引领着行业迈入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弯道超车”或许并不遥远。 倾力打造冻品互联网“828”交易节品牌,构筑冷链产业链护城河 基于对冷链行业转型和变革趋势的深刻洞见,北京建设进一步提炼出其在冷链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顺势而生,聚势谋远”应运而生。2020年8月28日,首届由「冻品交易港」打造的“828”交易节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成功举办。百余冻品人齐聚一堂,为疫情后冻品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提供营销办法和科技赋能之道,助力“互联网+”时代下冻品行业的进一步蜕变。 本次活动由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北京建设(00925.HK)旗下全资附属中国冷链产业投资集团打造的 冷链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冻品交易港」举办,乌拉圭驻华大使馆,及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东亚银行、分众传媒等专家齐聚一堂,论剑后疫情时代下的冻品行业发展新趋势。 会上,中国冷链产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冷投资”)总裁宋国鑫先生发表致辞,他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冻品进口量迅速增长,但国际形势日渐复杂,进口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发展对数据的依赖越来越强,冻品溯源数据已经成为当前政府要求企业销售的前提,在可靠的互联网平台上积累的企业交易数据已成为一笔“有形”的财富。中冷投资为方便冻品企业客户积累交易数据,倾力打造「冻品交易港」,希望通过此产品,可以为大家带来便利,同时助力大家开拓销售渠道和实现集中采购。 冻品B2B行业盛宴,专家热议探索未来 在嘉宾主题演讲环节,行业大咖们围绕如何遵守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如何采购国外的优质冻品,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汇率市场,如何打造自有品牌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1、彭勇:冻品进出口需谨防走私犯罪风险发生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勇律师提到,肉类企业内控的不严谨,企业为降低成本导致的机制不健全,经营者未能及时甄别肉类是否为走私进口、对于走私犯罪的认知不健全,是很多企业面临走私犯罪风险的主要原因。 数据统计显示,2018-2019年,在中国415起肉类走私犯罪中,广西走私犯罪占比53.7%,位居第一位,广东、云南位居其后,福建、浙江、内蒙古地区也有相关走私案件发生。 在所有走私犯罪情况中,绕关偷运是肉类走私的最主要的方式。2019年绕关偷运的比率进一步提高,伪报贸易性质以及边贸走私案件从无到有。 企业应如何避免冻品走私犯罪发生?彭律师提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提高警惕,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做到“明来路、少担当、知进退”,远离走私犯罪,提升防范意识。 2、业内专家:新疫情时代下 冻企应化危为机转型升级 业内专家也参与到了本次活动中,专家强调,疫情期间,进出口贸易商应严格遵守冻品检验检疫政策,保障食品健康安全,同时,针对如何应对疫情“高危”行业,专家建议: 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明确冷链食品进口、销售、加工、贮存、运输者及市场开办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进口与内贸相衔接; 完善追溯管理机制,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全流程、全时段、可追溯索证索票; 优化交易和物流方式,提升操作设备设施标准化、减少人工装卸搬运次数和人为接触频率;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提高过程可视、可控、可溯水平,提高线上交易和“免验货”信任交接比例。 3、Federico Lage:乌拉圭牛肉产品80%出口,其中中国占40% 乌拉圭驻华大使馆外交官Federico Lage在冻品交易港“828”交易节中介绍,乌拉圭作为拥有悠久养牛历史的国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四万四千户农业和畜牧业养殖户,且大部分为家族产业,在肉类消费方面,虽然乌拉圭人口数量较少,但是人均年消费肉类超过50公斤。在肉类出口方面,乌拉圭80%的牛肉产品均销往国外,其中40%销往中国。 乌拉圭的牛羊全年纯天然草饲,确保了乌拉圭拥有一个独特而天然的生态系统,而且在牲畜饲养过程里严禁使用激素和抗生素。 据Federico Lage介绍,乌拉圭目前已建立肉类可追溯系统,通过该系统,即可了解每一头牛成长培育情况以及后续的加工处理情况。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国际形势严峻,乌拉圭作为当前情况下依旧可以自由进出口的国家,会继续严格把控养殖及屠宰整体流程。Federico Lage还提到,乌拉圭坚持可持续、以资源再生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希望未来中乌在双边贸易中的关系可以越来越好。 4、陈灏: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仍处正常水平 未来人民币或将轻微升值 东亚银行中国金融市场销售管理部总经理陈灏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当前外汇市场状况及未来展望的演讲。据陈灏介绍,金融外汇与冻品进出口息息相关,也牵动着每一位冻品人的心。目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市场整体风险情绪谨慎乐观,当前美联储并未释放宽松信号,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虽然已经跌破6.9,但依旧处在正常水平,且央行锚定的人民币中轴线变化不大。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境内市场整体情绪偏谨慎,需要警惕疫情二次反弹对外汇市场造成的冲击。 对于未来外汇市场局势将如何发展,陈灏表示后期人民币可能会轻微升值,当然这也取决于疫情、美国大选情况及中美贸易情况等综合因素,但未来人民币必然是走向国际化的。 5、赵佳:构建品牌认知优势 人心比流量更重要 企业经营追求的成果是什么?对此,分众传媒华北区副总经理赵佳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迭速度呈指数级增长,虽然“流量为王”的观点席卷各行各业,但如何提高品牌认知,抓住用户心智窗口期,在用户心智中建立清晰简单的品牌关键词,才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 抢占心智,才能压制竞争对手,阻遏同质化对手进入的可能。如果你的信息能嵌入顾客心智,顾客将只会认知你的信息,放大对你的感知。定位的本质就是夺取人心,影响并掌控顾客的认知。一旦顾客心智中建立起我们想要的认知,就赋予品牌强大的力量,有认知才有选择。赵佳如是说。 6、郭鹏:科技引领 智慧赋能 冻品企业中心为冻品行业降本增效 科技引领,智慧赋能,在“互联网+”时代下,冻品行业科技化已崭露头角,很多从业者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冻品交易港作为中国领先的冻品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在本次冻品交易港“828”交易节上,隆重介绍冻品行业专属服务产品冻品企业中心,冻品交易港产品总监郭鹏表示,冻品企业中心作为服务于全行业的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产品,凭借简洁的页面操作、全服务场景覆盖、智能流程化管理、大数据统计分析等特点,力争为冻品行业降本增效!未来我们将对产品不断更新升级,不断发掘满足市场真正所需,与整个行业一起加速成长! “顺势而生,聚势谋远”,冻品交易港将继续以中国“胃”动力嫁接全球优质“冻品”资源为使命,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为海外优质冻品供应商和国内采购商提供沟通与交易服务,为餐饮、酒店、社区便利店、超市、机关食堂和线上食品电商等客户,提供冻品集中采购的平台服务,聚集冷链行业各类服务商形成冻品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