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只给家长增加了负担,也激化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12月1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一问题,教育部态度一贯坚决,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专家指出,家校共育需要厘清责任边界,改变“题海战术”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多地加强作业管理“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作业管理问题,中发26号文件、减负三十条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要求。目前,辽宁、山西、长沙等地都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伟跃在发布会上说。据报道,2018年至今,我国已有福建、辽宁、浙江、海南等十余省份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仅在今年12月,就又有辽宁锦州、河北邢台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对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规范。如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官网发布《邢台市教育局关于重申办学从教“26个严禁”的通知》,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严禁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并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规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对于教师的职责,更规定了学校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提高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出台举措“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依据的是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明确,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厘清家校共育边界“作业的批改肯定应该是老师自己过手的。”在教育行业工作了六年的教师小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为只有批阅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些孩子错在哪儿,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答问题。这是老师的职业态度问题,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说明教师队伍里有一些人的素质不是很好,喜欢取巧。”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家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老师适当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家校共育的客观需要,大方向上是对的,但家校合作育人在具体操作层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究竟要承担什么任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强调,作业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脱离课程教学活动回到家庭教育范畴的事情。“家庭和学校在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方面的职责边界要划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应该给孩子的家庭作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支持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的职责,组织孩子完成作业的职责,批改作业的职责,是学校的事情,必须把这些职责边界划清楚。”张志勇说。张家勇也表示,“现在家长工作很忙,家校共育制度也不健全,家长很难做到随时放下工作配合学校,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的具体途径和重点内容研究,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科学性,不要对家长提出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细化优化相关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强调批改作业是教师职责的同时,小武则吐露了另一种难处:“考完试后家长会问老师‘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很多家长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他表示,“年级越低,孩子就可能越缺乏自制力,越需要家长去陪同,不是批阅作业,但可以辅助听写等。如果家长完全把任务甩给老师,觉得‘我把孩子送学校了,都归你去管’,那肯定结果不会好的。”对此,俞伟跃也呼吁,“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改变“题海战术”是根本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模糊了家校职责边界,在熊丙奇看来,其根本是“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决定了这种现象。除了各地选择性执行相应政策举措之外,也要改变分数至上的氛围,更要建立严肃的问责机制,对不落实的地方、学校追究责任。一方面是家长抱怨教师给自己布置任务,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沉重的工作负担。小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教师压力一直都很重,像我带三个班,有100多个学生,作业要批100多份。每天要上三节课,上完课就批作业一直到下班,剩一个班的作业还要背回家去批。晚上又要备课,所以比较累”。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出台减负三十条规定,明确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四方责任,构建了系统化减负体系。“十三五”期间,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得到了有效缓解。内蒙古自治区上述新规也规定,要合理布置综合实践类作业,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并要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对于未来的治理措施,俞伟跃在会上透露,教育部将健全作业布置机制。包括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机制。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然而,在政策具体落实上,监管仍是难点。张家勇表示,完全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难度很大,如果家长或学生不及时主动提供线索,这种不良现象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这就需要家长和学生勇敢地站出来反映问题。“很多家长和学生很反感学校的做法,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委曲求全,因为担心会给孩子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处理这类问题要格外谨慎小心,千万不能让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产生新的矛盾。”张家勇说。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吕银玲
1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教育部将严格落实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健全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机制; 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创新作业形式,强化实践性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的作业; 鼓励各地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的基础性作业; 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家庭和学校在课后作业方面的职责,应该厘清边界。必须要明确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布置作业、组织孩子完成作业、批改作业等,是学校的职责。而家庭和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家庭作业创造好的环境,支持孩子自觉地完成作业。家庭和学校应该各归其位,共同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多地出台相关规定 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行为 此前,江苏一家长因批改作业退群,相关话题引发广泛讨论。 2018年至今,多地出台相关规定,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行为,有的地方还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 辽宁要求教师亲自批改作业 《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对微信群布置家庭作业、家长批改家庭作业等热点问题都提出了措施: 学校必须控制作业总量,严禁挪用挤占自习课时间。 学校制定作业实施方案,教务部门、年级组长、班主任分别协调统筹学校、年级、班级各学科教师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学校要明确规定合理充足的学生自习课时间,严禁无故挪用、挤占。 教师必须精准布置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45分钟,初中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等布置家庭作业。 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 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一律取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学校校长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家长要做好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落实。 家长要积极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额外给学生增加家庭作业负担;做好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安全保护教育工作;及时将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教师。 各地要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严格控制各类社会事务“进校园”。 不得安排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场所开展专项工作,不得要求教师重复填报同类表格数据等,保障教师批改作业时间。 山东潍坊:不得要求家长批阅、打印作业 为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家长负担,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教育局出台《潍坊高新区学生作业规范“十要十不”》,其中明确: 山西太原:严禁学校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实行“每周一日无作业”制度 山西省太原市教育局则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校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减负新政: 规定全市中小学实行每周一日无作业制度;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 各学校不得指派家长参加本该由师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扫教室卫生、班级文化布置、装饰美化演出场所等; 严禁要求家长点赞、投票、转发各类信息等。 热评 家长不越位 学校不缺位 才能建立良性的“家校关系” “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家庭责无旁贷。因此,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强调家长要发挥作用,突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一点错也没有。 然而,当学校把家长微信群当成布置作业的“窗口”,把家长当成学校的“临时工”,过度强调教育的“家庭责任”时,家长的积极性不是得到了显著提升,而是受到了极大挫伤。“家校共育”的责任田中,家长责任边界无限度扩大,没有让责任田更丰润,而是见证了校园责任边界的后退。换言之,该学校承担的重担,挪了一部分给家长,这是卸包袱的行为,实属不该。 校园以内理应由学校负责,校园之外家长承担更多责任。“教书”责任更多在校方,“育人”责任由学校和家长共担。此外,由课本和大纲中衍生出来的作业和手工制作等职责,还是由学校承担辅导责任更科学、更有效。而对于在家庭中完成的作业,家长要起到督促的职责。但这里必须明确,督促的是孩子写作业的行为,而非批改作业。 不越位、不缺位,边界明晰、配合有力,这才是良好“家校合作”应有的样子,也才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只给家长增加了负担,也激化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12月1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一问题,教育部态度一贯坚决,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专家指出,家校共育需要厘清责任边界,改变“题海战术”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多地加强作业管理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作业管理问题,中发26号文件、减负三十条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要求。目前,辽宁、山西、长沙等地都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俞伟跃在发布会上说。 据报道,2018年至今,我国已有福建、辽宁、浙江、海南等十余省份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 仅在今年12月,就又有辽宁锦州、河北邢台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对中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和批改进行规范。如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官网发布《邢台市教育局关于重申办学从教“26个严禁”的通知》,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严禁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并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近日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规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对于教师的职责,更规定了学校要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提高教师布置作业的质量,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 21世纪教育(港股01598)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出台举措“叫停”家长批改学生作业,依据的是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明确,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厘清家校共育边界 “作业的批改肯定应该是老师自己过手的。”在教育行业工作了六年的教师小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为只有批阅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些孩子错在哪儿,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答问题。这是老师的职业态度问题,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说明教师队伍里有一些人的素质不是很好,喜欢取巧。”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张家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老师适当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家校共育的客观需要,大方向上是对的,但家校合作育人在具体操作层面出现了一些偏差。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究竟要承担什么任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强调,作业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脱离课程教学活动回到家庭教育范畴的事情。 “家庭和学校在课后作业、家庭作业方面的职责边界要划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应该给孩子的家庭作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支持孩子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的职责,组织孩子完成作业的职责,批改作业的职责,是学校的事情,必须把这些职责边界划清楚。”张志勇说。 张家勇也表示,“现在家长工作很忙,家校共育制度也不健全,家长很难做到随时放下工作配合学校,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的具体途径和重点内容研究,充分考虑可行性和科学性,不要对家长提出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细化优化相关政策,提高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强调批改作业是教师职责的同时,小武则吐露了另一种难处:“考完试后家长会问老师‘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很多家长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他表示,“年级越低,孩子就可能越缺乏自制力,越需要家长去陪同,不是批阅作业,但可以辅助听写等。如果家长完全把任务甩给老师,觉得‘我把孩子送学校了,都归你去管’,那肯定结果不会好的。” 对此,俞伟跃也呼吁,“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改变“题海战术”是根本 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模糊了家校职责边界,在熊丙奇看来,其根本是“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决定了这种现象。除了各地选择性执行相应政策举措之外,也要改变分数至上的氛围,更要建立严肃的问责机制,对不落实的地方、学校追究责任。 一方面是家长抱怨教师给自己布置任务,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沉重的工作负担。小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教师压力一直都很重,像我带三个班,有100多个学生,作业要批100多份。每天要上三节课,上完课就批作业一直到下班,剩一个班的作业还要背回家去批。晚上又要备课,所以比较累”。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教育部出台减负三十条规定,明确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四方责任,构建了系统化减负体系。“十三五”期间,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得到了有效缓解。 内蒙古自治区上述新规也规定,要合理布置综合实践类作业,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并要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 对于未来的治理措施,俞伟跃在会上透露,教育部将健全作业布置机制。包括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方面的机制。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然而,在政策具体落实上,监管仍是难点。张家勇表示,完全依靠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难度很大,如果家长或学生不及时主动提供线索,这种不良现象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是很难发现的,这就需要家长和(港股00001)学生勇敢地站出来反映问题。 “很多家长和学生很反感学校的做法,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选择委曲求全,因为担心会给孩子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处理这类问题要格外谨慎小心,千万不能让家庭和学校的关系产生新的矛盾。”张家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