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美国人“要保持警惕”,并限制感恩节活动仅能与长期共同居住的家属进行。 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这种节日指导很难被遵守,包括伯克斯自己也是如此。 感恩节第二天,伯克斯就去了特拉华州芬威克岛一处度假地。成员是两个家庭三代人,她的丈夫、女儿、女婿和两个年幼的孙子都与她同行。 然而美国疾控中心此前已经要求,美国民众应避免在假期期间外出旅游,且应当尽可能避免与其他家庭的成员一同聚集在室内活动。美国疾控中心指出,只要不是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如住校的大学生,都应被视作是“其他家庭”成员。
记者获悉,「小帮规划」今日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DST Global合伙人及领沨资本领投,主要老股东腾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蓝驰创投全部跟投,万世资本与高鹄资本共同担任本次交易的财务顾问。小帮规划创始人兼CEO徐彬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的技术研发与品牌建设。 自2017年成立以来,小帮规划已获得四轮融资,本轮前累计融资额超过3亿元。本轮融资领投方之一,DST Global的合伙人曾投资Facebook、Twitter、阿里巴巴、滴滴、小米、快手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另一领投方领沨资本长期深耕金融科技领域,曾投资京东数科、第四范式、大搜车等知名公司。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则专门提出了“丰富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产品”的规定,这都是金融普惠大趋势的映证。但是,服务成本高、服务效率低、服务品控难,是行业中三道难以解决的“门槛”,把众多普通家庭挡在了门外。 “小帮规划的使命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帮普通家庭把钱规划好,让金融普惠大众。”徐彬表示。“这么多年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肯定是不容易的。小帮团队经过5年多的探索,通过普及理财知识、科技应用等方式降低门槛,帮助用户提升对金融的理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为大众用户提供家庭资产规划服务。”目前,小帮规划累计用户已超过600万。 徐彬介绍,小帮规划倡导“攻守兼备”的家庭资产规划理念,目前公司旗下的两条核心业务线“保险经纪服务”与“财商普及教育”正是围绕着“攻守兼备”的理念建立,这两个服务是一架马车上的两匹马,而不是两架马车。 自上一轮融资后,小帮规划的业务也有诸多更新: 小帮规划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小帮保险经纪”,持有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为用户提供“买方顾问”式的保险咨询服务。通过小帮自研的服务系统,小帮保险经纪已累计帮助用户获得超过2300亿元保障额度,服务则从互联网化、数字化走到了智能化阶段。在服务过程中,小帮保险规划师们在系统工具的辅助下,服务效率相较传统模式提升了10倍以上,并实现服务记录全程可追溯,配合高频主动质检机制,解决规模展业场景下确保合规和确保服务质量的问题。 另一块业务是小帮规划旗下财商教育业务子品牌“小帮商学院”,当前报名学员累计超过300万人。随着大众对理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行业内出现了大量做财商教育的公司。经过试用后发现,大部分公司都是以售卖课程为导向,对用户的服务周期相对较短,并且同质化严重,因此,差异化成为行业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小帮商学院跟其他财商教育公司最大区别在于,小帮会围绕用户的需求,跟用户持续互动。”徐彬表示。“比如,小帮规划APP去年上线了社区功能,用户在学习和理财中遇到问题,都会到社区里讨论互动。老用户的月留存达到80%。” 对于行业核心竞争力,徐彬表示,“我认为,谁能持续服务好用户,谁就能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谁就能胜出。而想要持续服务好用户,这考验的是一家公司在内容生产、服务数字化、投资研究、技术基础设施等很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本轮融资后,小帮规划也希望通过对技术的持续投入,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为更多家庭提供长期、专业的家庭资产规划服务。 投资方观点 领沨资本合伙人舒明表示,“当中国逐步接近高收入社会,为广大中产家庭提供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蕴含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小帮规划结合保险和财商教育,探索出了有别于海外标杆企业,但符合中国客群中长期需求的商业模式。通过NLP和数据科技赋能,公司建立了强大的数据中台,日益高效地为家庭和社群提供精准且个性化的服务。领沨资本看重创始人及核心团队的长期主义、商业洞见和技术能力,期待和核心团队及其它投资方精诚合作,让公司成为社会信赖的企业,和百万级家庭的财富安全守护者。”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表示:“一个公司是否能取得成功,创始人和团队非常重要。徐彬是个有使命感的创业者。他从对冲基金辞职创业,在同一个赛道里坚持探索了很多年,这种决心和坚持是一个优秀创业者的必备条件。同时,小帮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我们高度认可这个产业方向。希望小帮不忘初心,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产业提升效率。” 相关阅读 36氪独家 | 做新中产家庭的理财保险规划顾问,「小帮规划」获腾讯领投 2 亿元 B 轮融资 36氪首发 | 从财商知识付费切入保险咨询服务,「小帮规划」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美国再保险集团数百万美元 A 轮融资
哈尔滨多措施完善公租房保障机制 统一标准发放装修补贴,中号家庭自主装修管护、租赁补贴发放网上申领……记者从哈尔滨市住建局获悉,今年,哈市多项措施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机制,年初至今,已有9272户公租房中号家庭搬入新居。 据了解,为避免“黑心”商家偷工减料、失责失信,造成公租房装修质量差等问题,今年,哈市创新举措,启动实施“政府制定统一标准并发放装修补贴”的公租房装修管理新模式,公租房承租户可选择自主装修或政府装修,对于选择自主装修的,给予每户7800元装修补贴。该模式以满足基本租住条件并可长期使用为原则,制定装修标准并一次性发放装修补贴,承租户根据标准按照自身意愿自主装修,参与并承担后期管护责任。 除创新公租房装修补贴模式外,哈市住建局推行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新机制,开通“哈尔滨市住房保障中心”公众号网上审核功能。今后,全市六主城区保障家庭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资格审核,按时领取补贴金。截至目前,全市六主城区共33345户保障家庭近5.4万人,补贴总金额4760万元已全部发放至保障家庭银行账户。
韩国家庭企业负债超GDP两倍多。据韩联社消息,随着疫情下面临经济困难的家庭和企业渐增,加上举债买房炒股者增多,韩国家庭和企业的债务规模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1倍。 报道称,韩国银行(央行)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家庭和企业的债务已经达到GDP的211.2%,环比增加4.8个百分点,创1975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末,家庭信贷为1682.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9409万亿元),同比增长7%,住房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分别增长7.2%和6.8%。债务猛增,而可支配收入同比仅增0.3%,导致家庭负债规模升至可支配收入的1.7倍,创下200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纪录,恐将成为日后消费复苏的障碍。 同期,企业信贷规模为1332.2万亿韩元,同比大增15.5%。韩国央行就此提醒,应就信用风险增大的可能性加以防范。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牛年春节,我和家人到上海附近的湖州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过年。此地东临太湖,三面环山,凭借美丽的山水和热情的服务,每年吸引400多万的游客,尤以上海人为最,故又名“上海村”。 我们住的民宿叫“远方的家”,紧邻霸王潭景区,相传楚霸王项羽曾在此饮水沐浴。周围山峦连绵,绿竹茂密,溪水叮咚,幽静之至,是个漫步静思的好去处。 风雨交加的2020年已然过去,中国依靠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社会遵从性以及个体自控力,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这背后有制度原因,更有文化原因。 在“远方的家”,情不自禁想到了和家有关的文化问题。 在全世界,家都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人对家更为重视,对家的意识也更为自觉。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家文化。 中国有四大传统节日,都和家有关。清明节扫墓礼敬祖先,端午节最初是南方吴越先民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中秋节以月圆映照家圆,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于一岁之首祭天地、拜祖先,除夕夜吃团圆饭,初一给长辈拜年,充溢着浓郁的家的味道。 中国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社会秩序,也都由家而来。中国从周朝开始就有“亲亲尊尊”的礼制,将“亲之统”和“尊之统”融为一体,从此走上一条非宗教化的人文道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从亲亲到孝悌,到仁爱,再泛及天下,这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秩序。 西方的节日更多围绕着基督的降生、复活等,如圣诞节和复活节,这是一种此岸和彼岸的二元模式。西方的德性是“智慧、正义、勇敢与节制”,是“信、望、爱”,是建立人和上帝的关系。 而中国文化中,生活的意义不在彼岸在此岸,所谓“道不远人”“砍柴担水,无非妙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国的德性是“仁义礼智”,用孟子的话,仁的实质是侍奉父亲(事亲),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从兄),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可见中国的德性源于家庭伦理,孝是“德之始”,孝悌是“仁之本”。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控制与社会运行,靠的就是家国同构的系统。 家和国的伦理要求是一致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基础是家,扩展为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和治国相通,移家为国,移孝为忠,“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国人的人道观念便是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一切。” 中国为何有如此浓厚的家文化?和古代农耕文明的特征是分不开的。农耕时代安土重迁,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劳作单位,一个小型社会,个人只有依附于家族才能获得认同。家族中又涉及夫妻、父子、兄弟等各种关系,必须靠一套规则才能确保家族的完整与正常的运转,这就是孝悌之道,即要求亲人之间忠恕相待,爱敬相与。 近代以来,家国同构、家国同一的中国价值体系,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爱有等差”“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传统礼教原则,在新文化运动中轰然倒塌。陈独秀等人指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把全国每一个人都变成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主思想、没有个人权利的奴隶,必须彻底推倒,“儒教不革命,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 陈独秀一代启蒙者,用民主和科学的尺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他们不是从“家”与“国”的关系出发,而是从个人的权利出发,来启发国民的伦理觉悟。“集人成国,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把人的解放与国家的振兴联系起来。 新文化运动后,作为一种习俗,家文化在中国依然不断延续,但作为一种文化价值,家的优先性受到了巨大挑战,个体平等、个体解放、个人权利、个人本位等等价值,则得到了扩张和弘扬。 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至今,一个百年已经过去。 今天我们如何来理解家的文化价值? 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可能是重估世界各国文化价值的一个里程碑。 为什么中国在率先遭受冲击时,能迅速表现出社会凝聚和社会遵从?而个人的自由权利至上的美国却始终无法形成共识,并展开一致行动? 中国公益领域著名专家庄爱玲博士2020年在哈佛大学进修,见证了新冠疫情下美国社会的响应过程。 她的看法是,美国立国之初建立的权力制衡系统,在200多年后已经无法有效回应很多紧急事件。美国除了军事、外交等,在国内事务上主要是地方政府做决定,联邦政府不能随便向地方下达行政令。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将“治安权”(police power)分解给了各州政府,在公共卫生危机下对民众行为进行管理。联邦政府可以发布全国性“居家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的建议,但只有各州才能真正发布强制性行政命令。如果联邦政府要插手处理危机,要先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而这要事态严重到一定程度方可,之后联邦政府可以动用国民卫队,将联邦资金分发给地方政府,等等。 美国的权利制衡结构是有原因的。美国立国的大背景,是从欧洲来的新移民无论如何不想再受一次在旧大陆受过的压迫,同时他们也反抗英国对新大陆的自治要求进行压制,所以新移民把“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想尽各种办法把可能对他们施加影响的政府权力进行横的、纵的分割,加以制衡,以维护个体的“天赋人权”。 分割与制衡的好处不言而喻,但世事无绝对,分割与制衡也有局限和弊端。美国的拥枪问题,以及在疫情下无法迅速形成统一行动,都是其表征。 庄博士说,在波士顿的华人社区,感染新冠疫情的很少,因为他们都戴着口罩,尽量不外出不集会。这说明华人的文化不是个人本位,而是把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看得更重要,这是一种责任本位。 新文化运动百年之后,我们再回家,再省思家的文化,当会有更多平和与自信,也可以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差异。 总体看,现代社会和现代化进程是以个体的独立、平等、自由为本位的,但个人本位发展到不加限制,以我为大,唯我独尊,便会走向异化。 此时来看,中国的家文化并未过时,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家既是生活的港湾,也可以重构为现代价值观的关键要素和意义来源。 在中国的家文化中,个体不是单独的人,而是一群生命中的一个,和其他生命相关联。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互扶持、相互尽责的关系。责任和义务是第一位的。这种担责、尽责的意识,促进了家庭的和谐,也锻造了重视子女教育、礼乐诗书传家的文化,这都会成为促进发展的社会资本。 在中国的家文化中,“仁爱为本”可以推及到更广范畴,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为公”。梁漱溟说“中国人是富于世界观念的”,《六韬》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也就是说,家的观念并不狭隘。要成就真正的“文明型国家”,必须坚持“四海一家”的大同胸襟,而非狭隘的民族主义。 在中国的家文化中,家不单单是小家,是家乡,还是大家,是国家。 牛年伊始,碧桂园推出了三支人物影片,分别对应小家、大家和国家,传递家的温暖与责任。 “小家篇”中的爸爸是一个普通上班族,他有两只手表,一块工作手表,一块亲情手表,女儿画在他手腕上,提醒他早点回家。春节时刻,忙碌了一年的他,终于在除夕夜排除万难,准时回到家中和妻子女儿相伴。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门口站立良久,只为调整好状态,进门时露出笑脸。 这是每一个为了家而拼搏的普通人带给我们的温暖瞬间。 “大家篇”中的老李是一位物业管家,他业务娴熟,平时一丝不苟,在心里默默记下每家每户的需求。当他发现小朋友的护士妈妈因为加班还没有回家,就暖心地为小朋友送上了一个小雪人,让等待的心在冬夜变得充实。老李守护的是每一个业主的家,是大家。医生护士,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电力抢修工人,无数像老李这样为大家服务的人,都是家的战士。 “国家篇”中的郎平,61岁的年龄,该退休了,却因为东京奥运会延迟,决定不退,即使带着一身伤病,也要在训练场上坚守岗位,为国家而战,打好最后一战。 从大名鼎鼎的郎平到物业管家老李和上班族爸爸,每个人都像战士一样在战斗,守护最珍视的家园——小家,大家,国家。 从“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到向每一个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守护者致敬,碧桂园的文化价值也在升华。 中国有接近4.5亿户家庭,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家庭户平均有5.3人,1990年缩减到4.0人,2010年缩减到3.1人,2012年缩小为3.02人。 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得中国家庭成员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复杂了,但追求家庭幸福和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实现,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把个体自主和家庭责任相结合,这一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从亲人之爱到社会之责、天下之任,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要义也不会改变。 家是中国生命意义的起点,也是慎终如始的奋斗与相伴过程。 家给了你力量,你也给了家力量。 你一往无前,因为家在身后!
导读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之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行,中国人口危机渐行渐近,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日益严峻。近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生育意愿大幅降低,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 全面二孩政策不仅没有出现生育高峰,反而出现生育断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200万至1523万,2019年降为1465万。2020年数据待2021年4月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公布,但不少地方披露当地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2018、2019年出生人口创1949年以来除1960-1961年自然灾害时期外的新低,2020年必再创历史新低。当前面临的生育形势是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快速减少,生育率大幅下滑,生育意愿明显降低。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速度远超欧美日。1962-1976年的婴儿潮人口即将退出劳动力市场,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挑战:低成本人口数量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年轻人口减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社会阶层固化,投资率和储蓄率下降,社会抚养比和养老负担加重,政府债务和社保压力上升,等等。人口红利加速消失,放开生育被人为拖延太久,生育意愿大幅降低。 我们这几年呼吁“全面放开生育,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开始逐渐看到曙光,长期保守的计生政策终于逐渐松动: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2021年1月20日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各地不合时宜计生法规,停止执行过严处罚处分。这可理解为对放开生育的默许,从默许到明示,未来或已不远。这些年,倡导“新5%比旧8%好”“新基建”“城市群”“人地挂钩”“新一轮改革开放”“全面放开生育”“放开三胎”,作为学者,通过客观专业科学的研究,推动社会进步,是最大的成就。 建议“十四五”时期全面放开生育,实在不行先放开三胎,渐进式改革,以缓解保守派人口生育爆炸的担忧,总之不宜再久拖不决。 摘要 中国70年生育政策及情况演变:人口危机临近。1)生育政策演变:从家庭自主到政府计划,从鼓励到严控再到放松。1949年以来生育政策主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一是1949-1953年鼓励生育阶段: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二是1954-1977年宽松计划生育阶段:从节制生育到“晚稀少”政策。三是1978-2013年严格计划生育阶段:独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双独二孩”政策。四是2014年至今放松计划生育阶段: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2)生育情况演变:生育率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效应消退,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下滑。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生育堆积效应业已消退,继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200万后,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万至1465万。2019年出生人口减幅明显收窄主要在于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减幅边际明显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稳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数减幅均较2018年明显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从981万降至593万,没有一孩哪来二孩三孩,预示后续生育形势严峻。从长期趋势看,由于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降至不到1100万。3)低生育率影响: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即将见顶,人口红利消失,剩男问题严峻。从劳动力方面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达峰值,人口红利消失,中国“未富先老”,预计205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9年大幅减少23%。从老龄化看,由于计划生育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19年中国老龄化达12.6%,2022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中国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从人口总量看,中国人口突破14亿人,但即将陷入负增长。2019年中国人口突破14亿,《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期的2020年14.2亿不可能实现。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增长同样存在高估,中方案预测2031年达14.6亿人的峰值。我们预测,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年左右开始将急剧萎缩,2100年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约19%降至7%。从剩男问题看,出生人口性别比1982年开始逐渐失衡,特别是在1990-2010年期间一度超过120。“剩男”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已超2000万,到2040年或约4000万。此外,失独家庭已达百万。 为什么不生?——生育基础削弱、生育成本约束。1)生育理论: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功利性生育意愿消退,再到成本约束。根据驱动生育率下降主导因素的变化,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高死亡率驱动阶段,人们需要以高生育率抗衡高死亡率从而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多在6以上。二是死亡率下降驱动阶段,低生育率也能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从6以上降到3左右。三是功利性生育消退阶段,人们的生育行为更接近情感需求,并重视子女质量提升,总和生育率大致从3降到2左右。四是成本约束的低生育率阶段,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2以下,低于意愿生育水平。2)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中国结婚率2013年见顶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2013-2019年离结比从26%攀升至44%;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1990-2015年平均初育年龄从24.1岁推迟至26.3岁,主要初育年龄从20-27岁推迟到22-29岁。因婚姻市场匹配问题及单身主义等,“剩女”规模快速增加至约600万,学历越高“剩下”的概率越大。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群增多削弱生育基础。3)教育医疗住房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1997-2019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1995-2018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7倍。房价快速攀升,2004-2018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至48%。“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 国际经验:鼓励生育效果如何?1)OECD经验:鼓励生育哪招最管用?OECD国家鼓励生育政策体系主要涵盖保障休假、经济补贴、托幼服务、女性就业支持等四个方面。其中,休假长度和生育水平相关性弱,其中原因在于延长女性休假时间与保障其就业权益存在一定矛盾。家庭福利开支比例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2015年OECD国家家庭福利开支与GDP的比例平均约2.4%。入托率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0-2岁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2017年OECD国家0-2岁平均入托率为35%。女性就业权益保护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男女就业差距越小,生育水平越高。2)法国:积极推进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总和生育率接近2。法国早在二战前就开始鼓励生育,通过完善细致的津贴体系、多样化的托幼服务和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等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2018年总和生育率达1.88。2015年法国家庭福利开支占GDP比重达3.7%,在OECD国家中排名第一;2014年0-2岁入托率达56.3%,远高于OECD水平。法国大企业携手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不到10%;此外,占比约9%的移民对法国生育率回升也起到一定作用。3)日本:传统性别分工激化工作与家庭矛盾,总和生育率停留在1.4左右,人口形势严峻。日本在1970年代之前一度控制人口,1990年代开始鼓励生育,但2018年总和生育率仍停留在1.4,低生育率导致日本人口于2008年见顶、2100年将比峰值减少53%,并且老龄化高龄化程度为全球之最。原因在于:一方面日本错过了调整生育政策的最佳时机。二是日本鼓励生育力度较弱,家庭福利开支占比仅1.6%,在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三是日本“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较为普遍,职场性别歧视严重,越来越多日本女性放弃结婚生育,1990-2015年50岁以上女性终身未婚率从4.3%激增至14.6%。 政策建议:应立即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1)摒弃人口是负担观念,更加以人为本,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和标志。人是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2)立即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到家庭。“立即”是因为人口形势紧迫,当前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全面放开,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人口激增。3)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实行经济鼓励。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四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4)放开生育是把选择权还给家庭,不是强制生育。全面放开生育是把生育权从国家计划回归家庭自主,是把生育数量多少的选择权交回给家庭决定,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