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认清经济加速转型的本质,是厘清当下宏观形势的前提。从经济“抗疫”到政策“退潮”,传统框架对2021年解释力或进一步下降、建议回归本源、抱朴守真。 从“托底”到“退潮”,政策重心始终立足国内着眼未来,疫情冲击不改方向 2020年的托底政策,是应急之策、并非常态,中国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理性克制。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内政策积极发力,财政刺激规模占2019年支出的比重高达10.9%,央行通过降息、再贷款等加大货币支持。中国政府始终保持理性克制,更注重“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横向比较来看,国内财政刺激规模占比远低于欧洲的16.7%、美国的34.5%和日本的59.5%等,货币政策亦是如此。 “后疫情”时代,政策“退潮”乃大势所趋,从“加”杠杆到“稳”杠杆,重心重回“调结构”、“防风险”。疫情期间的托底政策,导致实体杠杆率大幅提升,2020年3季度达270%,较2019年底抬升25个百分点,债务风险进一步累积。伴随经济逐步修复,政策“退潮”已然开始,5月以来打击资金空转、地产调控“三条红线”,以及频繁提及的“防风险”、“稳”杠杆等,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2021年,信用“收缩”之年;从“加”杠杆到“稳”杠杆,信用收缩通道打开 2020年,信用环境超预期扩张,与政策“加”杠杆行为紧密相关;随着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信用修复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与主要经济体思路类似,中国也是通过政府“加”杠杆行为托底经济,表现为,财政大幅扩张与货币宽松。中国政府相关的融资行为,对前3季度社融同比增量的贡献接近50%,是信用环境超预期主要贡献。伴随政策逐步回归“常态”,3季度以来部分融资渠道已现放缓迹象。 2021年,信用“收缩”之年;政策“退潮”下,信用收缩通道已然打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影响信用“收缩”的三条逻辑包括:(1)从“加”杠杆到“稳”杠杆,政府行为对信用环境的拉动,趋于减弱;(2)随着“防风险”加强、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通道产品等的压缩或加速非标融资收缩;(3)地产调控“三条红线”等政策影响。中性情境下,2021年社融存量增速或将回落至10%左右。 信用“收缩”与经济“错位”交织,国内经济结构进一步分化,外需强于内需 政策“退潮”下,“稳增长”支撑逻辑将有所减弱,线下消费等疫情冲击板块仍将延续修复。2020年经济主要支撑逻辑包括,稳增长及其“外溢”效应、外需支撑下出口链景气等。前者以基建、地产、汽车等产业链条为代表,后者以防疫物资、电子等产业链条为代表。2021年,“稳增长”链条支持力度或减弱,信用“收缩”下产业分化加大;居民收入与线下消费等,前期修复不足、未来弹性可期。 主要经济体的库存周期重启等,将带动全球经济加快修复;外需改善带动的出口机遇,可重点关注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出口链等。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库存周期已经重启;疫苗的大规模推广,会进一步加快全球经济的修复。伴随疫情“错位”影响的消退,出口链的支撑将由订单的“替代效应”驱动,过渡至“需求效应”的支持。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出口贸易行为等,值得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二次爆发,债务风险加速暴露。 报告正文 认清经济加速转型的本质,是厘清当下宏观形势的前提。从经济“抗疫”到政策“退潮”,传统框架对2021年解释力或进一步下降、建议回归本源、抱朴守真。 1. 大国转型,政策重心始终围绕“调结构” 1.1 从“托底”至“退潮”,客观认识政策变化 2020年的托底政策,是应急之策、并非常态,中国在主要经济体中始终保持理性克制。应对疫情影响,主要经济体普遍通过政府加杠杆的方式托底经济,财政“一马当先”,以财政刺激规模与2019年财政支出之比作为刻画,美、欧、日分别高达34.5%、16.7%和59.5%。相比而言,我国更注重“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财政刺激规模占比仅10.9%,主要通过提高赤字率、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等实施。 货币政策角度,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内政策的理性克制。疫情期间,央行通过下调MLF利率等,引导融资成本下降;同时,运用再贷款、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冲击较大领域的融资支持。相较于主要发达经济体,我国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其中,美欧等央行普遍实施零利率或负利率,加码量化宽松。如美联储3月上旬与中旬两次操作,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1.5-1.75%大幅调降至0-0.25%,并进行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计划等。 “后疫情”时代,政策“退潮”乃大势所趋,从“加”杠杆到“稳”杠杆,重心重回“调结构”、“防风险”。疫情期间的托底政策,导致实体杠杆率大幅提升,2020年3季度达270%,较2019年底抬升25个百分点,债务风险进一步累积。伴随经济逐步修复,政策“退潮”已然开始,5月以来打击资金空转、地产调控“三条红线”,以及频繁提及的“防风险”、“稳”杠杆等,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政策关注的焦点在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安全等。近些年来,政策思路一脉相承,始终围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展开,疫情期间亦不例外,注重宏观调控的跨周期设计与调节,并非“走老路”式的大放水。从近期公布“十四五”规划建议可以看到,政策思路始终坚持“调结构”的方向,强调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战略安全等。 1.2 认清转型本质,方能理解当下政策内核 传统负债驱动型增长模式下,杠杆持续攀升、资金利用效率不断下降,并非长久之计。传统增长模式,属于典型的负债驱动型增长模式,会导致债务压力的不断累积,进而使得微观主体的现金流自由度不断受到挤压,资金利用效率、经济活力持续下降。2020年前3季度,信用债募资用途中注明“借新还旧”的比例已接近80%,其中,建材、钢铁、地产等传统行业超过90%。城投平台借新还旧的比例具有类似特征,对传统增长模式依赖度高的区域“借新还旧”比例更高,如西部、东北等。 高杠杆压制下,房地产和基建,这两大传统增长模式下的“发动机”,逐渐失去活力。传统增长模式下,“基建”、“地产”作为稳增长常用的两大抓手,分别对应的是地方政府与居民的“加”杠杆行为。每次“稳增长”操作,都会带来相应杠杆率的抬升。传统周期下,基建发力主要借助城投平台和国企加杠杆实现,导致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已显著超出“显性”债务规模。居民杠杆率的抬升,主要由按揭贷款推动;对中低收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挤压显著,导致了社会矛盾与金融风险的累积。 打破旧有增长模式的“桎梏”,归根结底要靠转型过程中,新旧动能的加快切换,认清这一本质,方能真正认清当下政策思路。针对传统增长模式带来的债务压制,政策通过“控制增量”和“化解存量”两个维度,加快“旧经济出清”。包括,通过“预算管理”、“债务管理”等约束地方政府无序的投融资冲动,通过“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抑制地产市场投机行为等。与此同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税费优惠、融资支持等,加快先进制造等新动能培育。 2. 信用“收缩”之年,返璞归真 2.1 2020年信用显著扩张,得益于政策托底等 2020年,信用环境超预期扩张,与政策“加”杠杆行为紧密相关。与主要经济体思路类似,中国也是通过政府“加”杠杆行为托底经济,表现为,财政大幅扩张与货币宽松。其中,前3季度[1],政府债券同比多增2.74万亿元,占社融同比增量的30%;城投债、基建三大行业的债券融资及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2万亿,占社融同比增量的17%。政府相关的融资行为,对前3季度社融同比增量的接近50%,是信用环境超预期主要贡献。 [1]考虑到贷款分行业数据可得性与可比性,此处统一用2020年前3个季度数据。 非标融资压缩显著放缓,对信用环境的支持亦不能忽视。本轮信用扩张,除了债券和贷款,非标融资收缩放缓也有贡献,前10个月非标融资净收缩3788亿元、较2019年同期少减1.1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和表外票据融资好于2019年同期,信托贷款收缩规模略大于2019年同期。非标融资收缩的放缓,或与疫情冲击下,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债务延期偿付和货币流动性宽松等措施有关。此外,房地产相关融资增长,也是年初以来信用扩张的重要因素。 伴随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信用修复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部分融资渠道已经出现修复放缓的迹象。3季度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的斜率,已经开始“变浅”,企业债券融资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已出现回落,而信托贷款收缩幅度有所扩大。2020年底前后,政府杠杆行为对信用派生的拉动减弱、非标收缩加速、地产调控等影响下,信用“收缩”通道即将开启。 2.2 从“加”杠杆到“稳”杠杆,2021年信用“收缩”之年 2021年,政策“退潮”下,信用收缩通道已然打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影响信用“收缩”的三条逻辑包括:(1)从“加”杠杆到“稳”杠杆,政府行为对信用环境的拉动,趋于减弱;(2)随着“防风险”加强、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通道产品等的压缩或加速非标融资收缩;(3)地产调控“三条红线”等政策影响。 从“加”杠杆到“稳”杠杆,政府行为对信用环境的拉动,趋于减弱。2020年提高赤字率、特别国债与专项债的大幅扩容等,更多是特殊时期的应急手段、并非常态。伴随着政策回归“常态”,2021年相较2020年,国债发行量或明显回落。2020年,地方债大幅扩容,导致地方债务率飙升,已接近财政部此前拟定的100%预警线,意味着2021年地方债大幅扩张难以为续。近期财政部等多次强调,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常态化检查、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等,也会对地方加杠杆冲动形成压制。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临近,资管产品收缩压力趋于加大,或加速非标融资的收缩。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并不涉及监管标准的变动,券商定向资管、单一资金信托等以通道业务为主的产品调整压力较大。截至2020年6月,通道余额或超13.5万亿元,其中券商、信托和基金子公司通道分别为5.9万亿元、4.7万亿元和2.9万亿元。通道业务,大多直接或间接投资非标资产,其规模收缩或加大非标融资收缩压力(详细分析参见《2021年,或为信用收缩之年》、《非标收缩的压力》)。 “三条红线”等地产调控政策,对地产链条的融资影响也可能逐步显现。8月住建部和央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表示已经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对房企杠杆等设定“三道红线”约束。2019年A股上市房企年报数据显示,“三道红线”[2]中不满足一条、两条和三条的房企分别有19家、34家和55家,截至2020年3季度末的带息债务增速分别为6%、13%和15%,后两类显著高于监管要求的5%和0%限制,调整压力相对较大。此外,部分城市地产销售相关政策的影响,也可能对居民贷款产生影响。 [2]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2021年,信用“收缩”之年,社融增速或回落至10%左右;2020年底前后,信用收缩通道即将开启。政策“退潮”下,杠杆行为的拉动减弱、非标规模的加速收缩等,或成为2021年信用收缩的主要驱动力。中性情境下,信用环境的拐点将出现在2020年底前后;以社融增速为锚,2021年或将回落至10%左右,较2020年显著回落3个百分点左右;M2增速或将回落至9%以内,较2020年回落2个百分点左右。 3. 从“错位”到“收敛”,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大 3.1 疫情冲击下,经济从“错位”到“收敛” 2020年经济的主要支撑逻辑包括,稳增长及其“外溢”效应、外需支撑下的出口链景气等。前者以基建、地产、汽车等相关产业链条为代表,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通用设备、汽车制造等;后者以纺织业、电子设备等产业链为代表,最早受益如防疫物资、“宅经济”相关,随后到线下消费、后地产等。此外,部分行业还兼具了行业“自身”的逻辑支撑,比如医药制造、化工等。 [3] 球体的大小代表该行业对出口依赖度(出口交货值/营业收入)。 基建、地产的景气修复,得益于托底政策及“外溢效应”,其投资增速的高点或皆已出现。3月以来,得益于政策支持,基建投资快速提升,截至5月单月增速已修复至11%左右,创近年来的新高,是基建项目施工强度最大的阶段。伴随经济活动的逐步修复,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宽松的融资环境下,地产销售和投资行为快速修复,7、8月伴随新一轮政策调整,建安投资增速高点或也已出现在8月前后。 汽车等可选消费品在2020年的“结构性”修复,部分受益于托底政策“外溢效应”。汽车消费增速,4月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7月以来销量增速连续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高端车型的销售改善最为显著,或部分受益于政策支持。诸如,部分地方政府推动的汽车补贴、牌照供给增加等促销费政策,以东部沿海省份为代表。另外,部分汽车品牌打折力度较大,对汽车消费也起到了一定支持。 2季度以来,中国出口增速的显著改善,与疫情背景下,主要经济体供需“错位”紧密相关。2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异军突起、重回正增长,与疫情“错位”下,中国产能的“替代效应”有关;中国在欧美、日韩、东盟、金砖中的进口份额,2季度较近年同期大幅抬升4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速的拉动超过20个百分点。年中以来,伴随部分经济体复工复产,“替代效应”支持减弱,“需求效应”支撑体现。以对美出口为例,7月以来疫情压制减弱,带动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快速修复,截至10月已修复至11.4%的增速,服装鞋靴、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为代表。 3.1 政策“退潮”下,经济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大 疫情冲击下,海内外修复节奏“错位”;政策的重心不同,又导致政策“退潮”的先后、力度亦有所区别。进而使得2021年内外需走势将出现背离。信用“收缩”背景下,国内传统经济动能压制明显,而“转型”相关产业等仍将保持高“成长”性,行业、公司之间的分化或进一步加大。主要经济体库存周期重启等,将带动全球经济加快修复;“需求效应”的改善与“替代效应”的衰减,会导致出口链的分化。 政策“退潮”下,“稳增长”支撑逻辑将有所减弱;叠加居民收入修复,需求修复结构或有所变化,线下消费等前期修复不足、未来弹性可期。随着债务压力加大、防风险加强等,地方“加”杠杆的能力和意愿或减弱;而政策“调结构”思路下,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优质项目可能较难出现大幅扩张,叠加资金支持的减弱,或使得基建投资压力上升。“三道红线”等调控下,部分房企缩减拿地支出等,对新开工和投资等的影响可能逐步显现。传统增长动能减弱的同时,前期修复较慢的线下消费等,将随着居民收入改善等继续修复,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相关大众消费等。 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库存周期的重启,以及疫苗的大规模推广,将带动全球经济加快修复。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的库存周期已经重启。7月以来,美国库存同比增速自历史极低位的-5.9%止跌反弹,持续抬升;库存领先指标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也大幅反弹至67.9%,刷新2005年以来新高。疫苗研发的进展顺利、有望在2021年大规模推广,会进一步加快全球经济的修复。从主要疫苗产商的产能规划及订单分布来看,美国大概率在2021年1季度前后完成高危人群的接种,2季度接近全民免疫目标;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也能在2、3季度完成高危人群接种。 伴随疫情“错位”影响消退,出口链的支撑将由订单的“替代效应”驱动,过渡至“需求效应”的支持;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出口贸易行为等,值得重点关注。7月以来,因疫情再度反弹拖累欧盟等生产型经济体的复产进程,“替代效应”对中国出口支持的衰减较慢。但随着疫苗大规模推广、带动欧盟等复产进程逐渐加快,中国出口链的支撑或将由前期的“替代效应”驱动,过渡至“需求效应”的支持。考虑到美欧等生产端的修复弹性较大,以及生产需求对应的中国部分中上游行业出口的“替代效应”已基本消失,未来重点关注中国这些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行业出口表现。 海内外修复节奏“错位”,与国内政策“退潮”,或使得国内经济结构进一步分化,部分有“自身”逻辑支持的行业修复或延续。随着海外“替代效应”消退、国内传统经济动能的减弱,部分前期受益于出口链和稳增长的行业,或面临驱动回归;而信用“收缩”,对部分传统负债驱动行业的压制,也可能逐步显现。同时,一些受益于“后疫情”时代需求改善,及供需格局优化的行业,可能相对容易走出“独立”的趋势,以中上游化工、造纸、机械和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部分行业,可以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我们对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4. 研究结论 (1)2020年的托底政策,是应急之策、并非常态,中国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理性克制。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内政策积极发力,财政刺激规模占2019年支出的比重高达10.9%,央行通过降息、再贷款等加大货币支持。中国政府始终保持理性克制,更注重“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横向比较来看,国内财政刺激规模占比远低于欧洲的16.7%、美国的34.5%和日本的59.5%等,货币政策亦是如此。 (2)“后疫情”时代,政策“退潮”乃大势所趋,从“加”杠杆到“稳”杠杆,重心重回“调结构”、“防风险”。疫情期间的托底政策,导致实体杠杆率大幅提升,2020年3季度达270%,较2019年底抬升25个百分点,债务风险进一步累积。伴随经济逐步修复,政策“退潮”已然开始,5月以来打击资金空转、地产调控“三条红线”,以及频繁提及的“防风险”、“稳”杠杆等,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3)2020年,信用环境超预期扩张,与政策“加”杠杆行为紧密相关;随着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信用修复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与主要经济体思路类似,中国也是通过政府“加”杠杆行为托底经济,表现为,财政大幅扩张与货币宽松。中国政府相关的融资行为,对前3季度社融同比增量的贡献接近50%,是信用环境超预期主要贡献。伴随政策逐步回归“常态”,3季度以来部分融资渠道已现放缓迹象。 (4)2021年,信用“收缩”之年;政策“退潮”下,信用收缩通道已然打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影响信用“收缩”的三条逻辑包括:(1)从“加”杠杆到“稳”杠杆,政府行为对信用环境的拉动,趋于减弱;(2)随着“防风险”加强、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通道产品等的压缩或加速非标融资收缩;(3)地产调控“三条红线”等政策影响。中性情境下,2021年社融存量增速或将回落至10%左右。 (5)政策“退潮”下,“稳增长”支撑逻辑将有所减弱,线下消费等疫情冲击板块仍将延续修复。2020年经济主要支撑逻辑包括,稳增长及其“外溢”效应、外需支撑下出口链景气等。前者以基建、地产、汽车等产业链条为代表,后者以防疫物资、电子等产业链条为代表。2021年,“稳增长”链条支持力度或减弱,信用“收缩”下产业分化加大;居民收入与线下消费等,前期修复不足、未来弹性可期。 (6)主要经济体的库存周期重启等,将带动全球经济加快修复;外需改善带动的出口机遇,可重点关注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出口链等。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库存周期已经重启;疫苗的大规模推广,会进一步加快全球经济的修复。伴随疫情“错位”影响的消退,出口链的支撑将由订单的“替代效应”驱动,过渡至“需求效应”的支持。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出口贸易行为等,值得重点关注。 5. 风险提示 疫情二次爆发,债务风险加速暴露。
报告要点 元旦前后,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一度打压市场情绪,然而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以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提振了风险偏好,带动风险资产由跌转涨。 大类资产:元旦假期前后,美股、原油先跌后涨,长端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 全球股市:美股先跌后涨,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最终收涨1.4%、1.3%、0.7%。亚欧股指方面,恒指、巴黎CAC40、德国DAX分别收涨2.9%、0.5%、1%。 全球债市:10Y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最终回落1bp至0.92%。其他债市方面,10Y德、法、英债收益率分别回落0.7bp、4.8bp、12.6bp至-0.57%、-0.34%、0.19%。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走势震荡,最终收跌0.38%至89.96。其他货币方面,欧元、英镑兑美元上涨0.26%、0.77%至1.22、1.37,美元兑日元下跌0.33%至103.3。 大宗商品:COMEX黄金先跌后涨,最终收涨0.68%至1893美元/盎司。油价先跌后涨,WTI、Brent原油分别收涨0.6%、0.99%至48.52美元/桶、51.8美元/桶。 海外事件;数据: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国、英国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国、英国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12月30日,中欧双方宣布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全面推动投资自由化、加强经贸合作。为遏制疫情蔓延,英国紧急批准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研发的疫苗入市,美国多个州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此外,美国佐治亚州即将举行参议员换选,两党竞选人选情胶着。 美国11月零售商继续补库,地产市场景气下滑;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回落。美国11月零售库存环比增长0.7%,延续补库态势。地产销售方面,1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下滑2.6%,不及预期的0%,较前值进一步回落。就业方面,12月26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78.7万人,好于预期的83.3万人、连续2周改善。 国内事件;数据:PMI、利润增速均高位回落,财政政策要求“提质增效” 国内数据:制造业PMI、工企利润增速高位回落;30城商品房成交量增速回升,元旦电影票房同比翻番。12月制造业PMI为51.9%,回落0.2个百分点;原材料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大幅上行,创年内高点。11月规模以上工企利润同比增长15.5%,增速比10月份回落12.7个百分点,主因基数扰动。12月,30城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长8.7%、增速回升;元旦票房同比增长100%,线下消费加快回暖。 国内政策:政策基本延续前期定调,财政“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货币“稳字当头”,适时对冲信用“收缩”。年底召开的财政工作会议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政策定调基本延续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思路。财政“非常举措”或逐步退出,注重提质增效、防范地方债务等风险,保证“更可持续”。货币以稳为主、“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操作层面或需适时对冲信用“收缩”等潜在影响。 风险提示:疫苗有效性因病毒变异而出现变化。 报告正文 1、大类资产回溯:美股、原油先跌后涨,长端美债利率回落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美元先涨后跌,英镑、欧元、日元汇率上涨。虽然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一度抬升避险情绪、支撑美元指数上涨,但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最终提振风险偏好,带动美元指数由涨转跌。其他货币方面,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0.26%、0.77%至1.221、1.366;日元汇率上涨,美元兑日元下跌0.33%至103.31。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长端国债收益率普遍回落。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及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交织影响下,10Y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1bp至0.93%,10Y德国、法国、英国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0.7bp、4.8bp、12.6bp至-0.57%、-0.34%、0.19%。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收涨。虽然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一度打压市场情绪,但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最终提振风险偏好。美股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先跌后涨,最终分别收涨1.4%、1.3%、0.7%。亚洲股指方面,韩国综指、恒指分别上涨2.4%、2.9%;欧洲股指方面,巴黎CAC40、德国DAX分别上涨0.5%、1%。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原油、黄金先跌后涨。虽然受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影响一度出现下跌,但在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带动下,WTI、Brent原油最终分别收涨0.6%、0.99%至48.52美元/桶、51.8美元/桶。黄金方面,COMEX黄金震荡上涨0.68%至1892.7美元/盎司。 2、海外事件&;数据跟踪: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国、英国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元旦假期前后,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将全面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为遏制疫情蔓延,英国政府紧急批准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入市,美国多个州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经济数据方面,美国11月零售商库存上升,1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表现远低预期;同时,12月26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好于预期,连续2周回落。 2.1、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将全面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要闻:12月30日晚(北京时间),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于2013年启动,历经7年,共举行35轮谈判。 资料来源:影票房收入5.84亿元,较2020年元旦当日票房收入同比增长约100%。 资料来源:艺恩 简评: 2021年元旦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大幅增长,伴随疫情影响减弱,线下消费或加快修复。元旦当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84亿元、观影人次达到1547.9万,较2020年分别增长约100%和92%。相较往年,2021年元旦新片的票房拉动能力更为突出,31日上映的两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温暖的抱抱》,分别贡献元旦票房的42.5%和26.7%。伴随疫情影响的减弱,居民消费修复明显,线下消费或加快回暖。 3.5、 财政工作会议召开,要求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要闻:12月31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资料来源:财政部 简评: 2021年,部分财政政策或将退出;结构性的支持政策,重点向科技、民生等领域倾斜。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较年中政治局会议“更加积极有为”出现明显转变,预计疫情期间的部分“非常举措”或将退出。会议要求财政政策要“更可持续”,这对地方债务等形成一定约束。在投向上,“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优化投资结构”、“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等,通过结构性的政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3.6、国常会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 要闻:12月21日国常会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简评: 两项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延期,是政策“不急转弯”的体现,旨在于保护在疫情冲击中“受伤”较重的微观主体。12月21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适当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中“受伤”严重,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困难较大,大多至今尚未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继续对经营面临特殊困难的小微企业加以帮扶,是政策“不急转弯”的体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不急转弯”,主要是为了在疫情不确定性仍存、经济恢复尚不牢固的背景下,保护那些在疫情冲击中“受伤”较重的微观主体(详情参见《“不急转弯”的政策内涵》)。 3.7、 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 要闻: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简评: 货币政策基本延续前期定调、“稳字当头”,操作层面或松紧适度、适时对冲信用“收缩”等潜在影响。四季度例会维持对经济偏乐观的判断,认为“国内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同时也指出,“面临疫情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冲击”,使得政策“稳字当头”、以稳为主,仍需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会议强调政策“不急转弯”,或主要指向受疫情冲击较大、尚未有效恢复的领域,需进一步发挥再贷款、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等定向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会议还强调,“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或意味着货币操作可能需要适时对冲信用“收缩”等潜在影响。 3.8、央行、银保监会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要闻:12月28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简评: 《通知》明确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机构覆盖范围、管理要求及调整机制。为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要求等,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制度的集中管理制度。在综合考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后,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其中,大型银行占比上限分别为40%和32.5%,中型银行分别为27.5%和20%,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分别为22.5%和27.5%。对超过上限的机构设置过渡期,并建立区域差别化调节机制。 结合上市银行数据来看,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临近上限或超过银行、未来空间或受掣肘。上市银行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低于上限要求、但已经非常接近上限,有2家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上限、其余也在30%以上;归为第二档和第三档的中小上市银行中,10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上限,6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上限。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将遏制房地产贷款过快增长,引导资源合理分配。同时,超出标准的银行,可以合理选择业务调整方式、调整规模时间分布等,对银行业务总体影响可能有限。 3.9、 央行、发改委、证监会: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 要闻: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施行。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简评: 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有利于推动不同债券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债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提升投资者信心,进而促进直接融资。《管理办法》对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的要件、内容、时点、频率等作了统一要求,明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原则等。同时,还对债券募集说明书和定期报告的主要内容、结构框架、格式体例等提出了细化要求。该项政策是完善债券市场基础性制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不同债券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提升债券市场法制化水平、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最终促进直接融资。 4、 风险提示 疫苗有效性因病毒变异而出现变化。
就地过年政策下,部分地区服务消费“火爆”,结构提振明显、总量影响有限 2021年春节疫情防控政策下,多数人就地过年,对2021年春节假期前后的经济活动或有所扰动。通常来看,东部用工大省,如广东、浙江等,是节前人口流出较多的省份;而湖南、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节前则会迎来大规模的返乡人口流入。2021年在就地过年影响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规模大幅下降。13个劳务输入省份节前返乡规模,仅为2019年同期的53.7%,近半外来人口留在本省过年。 就地过年对当地消费形成提振,城市文娱休闲类服务体现较为明显,观影、短途出游、部分餐饮等表现突出。春节假期观影“火爆”,正月初一至初五累计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分别较2019年增长22%和34%。假期前3天,北京市重点监测的147家景区(地区)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长1.6倍,远郊酒店入住率较2019年提高34.2个百分点;上海市郊5区客房入住率,较2019年上升27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呈现地域和结构分化,不同层级城市、以及不同消费类型间,存在明显差异。春节假期期间,一线城市票房收入较2019年增长40%以上,而三、四、五线城市票房收入增幅,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和2019年同期相比,北京假期前3天接待游客数量已恢复9成以上,四川则下降了68.4%;北京的酒店入住率,远郊区上升34.2个百分点、而中心城区下降20.8个百分点,消费分化明显。 春节假期人员流动减弱、跨区域旅游出行等相关消费受冲击较大,带来消费结构分化。节前春运发送旅客2.7亿人次,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下滑75.9%和76.4%,跨区域、长距离的旅游和出行消费,受“就地过年”拖累较大。传统劳务输出地,由于返乡人员的大幅减少,消费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劳务输出大省湖南,除长沙以外,其他主要人口大市的节前市内活动强度明显偏弱。 部分人员提前返乡、也可能对节前生产形成一定影响,节后复工情况仍需跟踪。疫情影响下,外出务工人员可能提前返乡。2021年春运开启前,13个劳务输入省份的人员外流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68%。这可能对节前生产形成一定影响;从生产端高频数据来看,多数指标已回落至2020年同期水平以下,比如钢材表观消费量、水泥出货率等。后续人员流动对生产的扰动,仍需进一步跟踪。 局部地区、特定版块的“火爆”,更多为结构性提振,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相对有限。我国春节假期旅游消费超5000亿元、1-2月旅客运输消费超2500亿元,在春节客运量较正常年份下降逾7成的情况下,旅游出行相关消费,可能减少超千亿元。而受到提振的版块,比如观影消费(2019年春节假期票房59亿元)等,体量则相对较为有限。春节假期带来的消费“开门红”,或更多为结构性的提振。 风险提示:疫情出现超预期变化;宏观政策出现大幅调整。 报告正文 2021年春节疫情防控政策下,多数人就地过年,对2021年春节效应或有所扰动。通常来看,东部用工大省,如广东、浙江等,是节前人口流出较多的省份;而湖南、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节前则会迎来大规模的返乡人口流入。1月20日,国家卫健委提出鼓励“就地过年”,各地出台相应的疫情防控举措,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规模大幅下降。广东、浙江等外来务工人员规模较大的省份,2021年节前返乡规模,普遍不及2019年同期的60%。13个劳务输入省份加总,节前人口流出规模仅为2019年同期的53.7%、减少了约4000-5000万人[1]。 [1]统计区间为1月19日-2月11日,对应农历腊月初七至腊月三十,共24天。跨省净流出的人口规模,根据百度迁徙提供的人口流动规模指数、以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春运旅客发送量估算。 [2]图1中净流入规模为负值的省份,意味着是节前人口是净流出的,主要是东部的用工大省。 就地过年对当地消费形成提振,在城市线下服务中体现较为明显,观影、部分餐饮等表现突出。就地过年政策影响下,主要城市假期的文娱休闲等服务消费明显好于往年。例如全国观影“火爆”,初一至初三累计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分别较2019年增长22%和33%,正月初三当日增幅更是分别达到了57%和41%。部分餐饮业也受到提振,比如除夕当日外卖需求大幅跳升、且“一人食”订单占比增长了66%。 一些外地输入人员较多的大城市,短途或市内出游,受到就地过年的支撑。例如春节假期前3天,北京市重点监测147家景区(地区)的接待游客数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1%,营业收入增长1.6倍;远郊饭店入住率为52%,较2019年提高34.2个百分点。上海也呈现类似现象,就地过年对当地的市郊旅游形成支撑。假期前3天,上海市郊5区[3]累计客房入住率为57%,较2019年上升27个百分点。 [3]上海市郊5区包括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 但就地过年的增多,对旅客运输、跨区域旅游等相关消费的冲击较大。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从春运开启到除夕当日(1月28日-2月11日),全国累计发送旅客2.7亿人次,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下滑75.9%和76.4%。客流大幅萎缩,旅客运输相关消费或受较大冲击。同时,出行受阻对跨区域、长距离的旅游消费也有压制,比如四川省春节假期前3天游客接待数量仅为2019年的31.6%,受影响较大。 而返乡人员减少,对一些人员输出地的假期消费,可能形成一定拖累。从节前返乡数据来看,全国17个省份是劳务输出省。这些省份在2021年春节前的人员返流规模,仅为2019年同期的53.9%[4];返乡比例最高的省份,也不足2019年的70%。即使在同一省内,不同城市差异也较大。比如劳务输出大省湖南,省会长沙节前市内活动强度较2020年提高了12.8%,同省其他几个人口大市,市内活动强度则几乎没有增长[5]。电影票房数据对此也有印证:初一至初三累计来看,票房增长最高的是一线城市,增幅约44%,而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增幅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4]此处统计的是跨省返乡规模,统计区间为1月19日-2月11日,对应农历腊月初七至腊月三十(共24天)。 [5]此处的市内活动强度,以百度迁徙的“城内出行强度”来度量。湖南省除了长沙以外,人口规模最大的5个城市依次是邵阳、衡阳、常德、岳阳、永州。 部分人员提前返乡、也可能对节前生产形成一定影响,节后复工情况仍需跟踪。从用工大省的人口流动情况来看,在春运开启之前,已经有部分人口开始外流。2021年春运前,13个劳务输入省份的人员外流规模,较2019年增长了68%[6]。务工人员的提前返乡,对节前生产可能形成一定影响;从生产端高频指标来看,多数已经回落至2020年同期水平以下,比如钢材表观消费量、水泥出货率等。后续人员流动对生产的扰动,仍需进一步跟踪。 [6]统计区间为1月19日-1月27日,对应农历腊月初七至腊月十五,共9天。 局部地区、特定版块的“火爆”,更多为结构性提振,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相对有限。我国春节假期旅游消费超5000亿元、1-2月旅客运输消费超2500亿元[7],在春节客运量较正常年份下降逾7成的情况下,旅游出行等相关消费,可能减少超千亿元。而受就地过年提振的版块,比如观影消费(2019年春节假期票房59亿元)、短途出游(人均消费通常低于长距离、跨区域旅行)等,体量则相对较为有限。此外,在就地过年政策下,劳务输出地的假期消费可能也受影响。 [7]2019年我国春节假日期间全国旅游收入为5139亿元。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2018年)、投入产出表(2017年)数据推算,2018年我国旅客运输业营业收入约1.4万亿元;按各月旅客周转量来推算,对应到1-2月的旅客运输收入约为2500亿元。 向后展望,在产需逐步收敛的背景下,国内经济景气的高点或已出现。前期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如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未来或仍有一定的修复空间,修复节奏和疫情密切相关。而生产端景气或已触及高点,11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达到8年多来的高点54.7%后,连续两个月快速回落;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也是近年来的相对高位。伴随政策“退潮”和信用“收缩”,房地产、基建等投资需求趋于回落,在产需逐步收敛下,总量经济的高点或已经出现。 研究结论: (1)2021年在就地过年影响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规模大幅下降。13个劳务输入省份节前返乡规模,仅为2019年同期的53.7%,近半外来人口留在本省过年,对2021年春节假期前后的经济活动或有所扰动。 (2)就地过年对当地消费形成提振,城市文娱休闲类服务体现较为明显,观影、短途出游、部分餐饮等表现突出。例如正月初一至初五,全国观影人次较2019年增长22%;假期前3天,北京重点监测景区营收较2019年增长1.6倍。 (3)服务消费呈现明显的地域和结构分化,不同层级城市、以及不同消费类型间,存在差异。例如一线城市票房收入较2019年增长超40%、而低线城市增幅较低;大城市郊游“火爆”,跨区域、远距离的旅游出行则受到较大冲击。 (4)消费结构分化,和春节假期人员流动减弱密切相关。节前春运发送旅客2.7亿人次,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下滑75.9%和76.4%。传统劳务输出地,由于返乡人员的大幅减少,假期消费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5)疫情影响下,外出务工人员可能提前返乡,对节前生产形成一定影响。从生产端高频数据来看,多数指标已回落至2020年同期水平以下,比如钢材表观消费量、水泥出货率等。后续人员流动对生产的扰动,仍需进一步跟踪。 (6)局部地区、特定版块的“火爆”,更多为结构性提振,对消费总量的影响相对有限。疫情影响下,我国春节假期旅游出行等相关消费,可能减少超千亿元;受到就地过年提振的消费板块(观影、短途出游等),体量相对较小。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 报告:就地过年下的经济“开门红”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流动性的“风向标”? 节后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净回笼资金,引起部分人士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节后2个交易日,MLF和逆回购集中到期5800亿元,除等额续作MLF外,央行仅投放400亿逆回购,净回笼资金3400亿元。尽管货币市场利率已明显回落,资金大幅净回笼仍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衡量杠杆行为的隔夜质押回购成交占比,较节前大幅回落至47%,除春节因素外,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机构行为的偏谨慎。 经验显示,节后资金压力一般趋于缓解,公开市场多净回笼;为避免市场误解, 近期央行还加强市场预期引导。经验显示,随着资金逐步回流银行体系、跨期需求下 降等,节后资金压力一般趋于缓解,央行多回笼资金。但 2021 年节前资金异常紧张, 使得机构对公开市场操作关注非常高,央行也加强与市场沟通、引导预期,通过多个渠道强调,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个别机构成交利率等。 相较于货币市场变化,市场或低估了政策对防风险的重视度,“资产泡沫”、“补齐监管短板”等表述频现。节前,政策借助短端资金波动上升,来“警告”市场过度杠杆行为,已释放一定信号。事实上,2020年10月开始,当局对“资产泡沫”等风险的关注明显上升,只是“永煤”事件的出现,对政策操作和市场预期形成扰动。近期央行明确强调,抓紧补齐监管短板、坚决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 结合相关表态、措施来看,当前政策或聚焦在房地产“泡沫”、区域债务风险等。2020年政策托底过程中,资金空转、违规流向等问题凸显,部分热点城市房价快速、大幅上涨;使得国内疫情刚平复、经济活动修复伊始,当局即加大对相关行为的打击力度。新一轮地产调控的落地,及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措施的加强等,均是政策对防风险重视度提升的具体体现,也是理解2021年政策的关键点。 房地产“泡沫”等决定了货币政策不能“大水漫灌”,但解决结构性问题,不宜采用总量政策的收紧。随着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等增多,央行重提把握“货币总闸门”,更加注重政策精准、适度。不同于传统周期,解决地区、结构性问题,总量政策收紧不一定有针对性、甚至可能出现“负作用”。“双支柱”框架下,房地产问题更多依靠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严查经营贷等措施陆续落地,上海、深圳等地区也有针对性出台了一些措施。 政策“退潮”、信用“收缩”下,货币流动性环境也不具备趋势性收紧的基础。政策“退潮”下,信用环境已进入收缩通道,社融增速连续2个月明显回落。我们判断,中性情景下,社融增速仍将加速回落,年底或回落至10%左右。如果货币流动性持续紧张,可能会加速实体融资收缩、债务风险暴露,不利于经济、金融体系稳定。经验显示,信用“收缩”阶段,政策搭配以“宽货币”和“紧信用”为主,并适时适度采取对冲措施。近期央行也明确强调要防止信用收缩。 伴随信用加速“收缩”,下一阶段需关注,贷款展期和债券等集中到期,对政策操作和流动性环境潜在影响。2020年共有7.3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使得很大一部分贷款到期偿付压力延期到2021年,仅五大行2021年上半年贷款到期规模同比多增近1.8万亿元。同时,信用债和地方债到期规模也明显增加,尤其是3月和4月,信用债合计到期超1.6万亿元、较2020年同期多增近5000亿元(详情参见《信用“收缩”年,再融资压力的结构分化》)。 总体来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中短期或相对平稳,资金波动或有所加大、但无需过度反应。随着压降结构性存款等影响减弱,银行“水位”回归正常,12月超储率回升至2.2%;结合最新政策表态来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中短期或维持相对平稳,资金利率或宽幅区间震荡。重申观点:债市不必过于悲观,短期调整提供了更好的配置时点,伴随信用“收缩”影响逐步显现,长端利率或重回下行通道。 研究结论: 不必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流动性不具备趋势性收紧的基础 (1)随着节后资金压力缓解,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属于常规操作,没有必要过度解读。相较于货币市场变化,市场或低估了政策对防风险的重视度,“资产泡沫”、“补齐监管短板”等表述频现。 (2)房地产“泡沫”等决定了货币政策不能“大水漫灌”,但解决结构性问题,不宜采用总量政策的收紧。政策“退潮”、信用“收缩”下,货币流动性环境也不具备趋势性收紧的基础。 (5)伴随信用加速“收缩”,下一阶段需关注,贷款展期和债券等集中到期,对政策操作和流动性环境潜在影响。总体来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中短期或相对平稳,资金波动或有所加大、但无需过度反应。 风险提示:金融风险加速释放,及监管升级。
出口表现:消费品出口回落,资本品及中间品出口加速改善 12月出口增速小幅回落;主要商品的出口表现大幅分化,家具、灯具等消费品出口下滑,钢材、集成电路等资本品或中间品出口加速改善。12月出口同比增长18.1%,不及上月21.1%、好于预期15%。主要出口商品中,除了医疗仪器、纺织纱线等防疫物资相关商品出口继续回落外,前期表现强势的玩具、家具、灯具、服装等消费品出口全面下滑。与消费品表现相反,以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钢材为首的资本品或中间品出口加速改善。数据显示,12月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9.4%、27.8%,均刷新2019年以来高位;钢材同比增长19.7%,远超前值2.1%。 国别视角来看,对美国、欧盟出口下滑,是中国12月出口回落的主因。12月,中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速分别由46.1%、8.6%回落至34.5%、4.3%,未能延续此前连续4个月的改善态势。对新兴市场出口方面,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由10%抬升至18.4%,但对非洲、拉美出口增速分别由20.3%、29.3%降至4.4%、4.6%。其中,中国对金砖四国出口增速由19.3%大幅下滑至2.4%。 <?XML:NAMESPACE PREFIX = "W" />出口结构分化背后:美欧圣诞需求消退、生产加速修复 中国12月消费品出口回落、中间品及资本品出口抬升,或与美欧圣诞需求消退及生产加速修复等有关。中国消费品出口回落,或与美、欧圣诞需求消退有关。从美国零售销售最新表现来看,随着大部分家庭完成圣诞购物需求,家具、电子及家用电器、服装及服装配饰等前期“热卖”商品的销售均有所回落。与之对应的是,美、欧有序复产,带动了中国资本品或中间品出口的加速改善。虽然疫情再度反弹,但凭借着应对疫情的能力持续提升,美、欧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工业生产加速修复。 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关注服务于美欧生产修复的出口活动 未来一段时间,出口链的支撑将由“替代效应”驱动,过渡至“需求效应”支持;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出口贸易行为等,值得重点关注。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库存周期的重启,以及疫苗的大规模推广,将带动全球经济加快修复。需求扩张下,随着疫情压制逐渐消退、美欧以及其他生产型经济体生产加快修复,中国出口的支撑或将由前期的“替代效应”过渡至“需求效应”。考虑到美欧等生产端的修复弹性较大,以及生产需求对应的中国部分中上游行业出口的“替代效应”已基本消失,未来重点关注中国这些服务于美欧生产活动的行业出口表现。 风险提示:疫苗效果不及预期。
报告要点 元旦前后,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一度打压市场情绪,然而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以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提振了风险偏好,带动风险资产由跌转涨。 大类资产:元旦假期前后,美股、原油先跌后涨,长端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 全球股市:美股先跌后涨,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最终收涨1.4%、1.3%、0.7%。亚欧股指方面,恒指、巴黎CAC40、德国DAX分别收涨2.9%、0.5%、1%。 全球债市:10Y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最终回落1bp至0.92%。其他债市方面,10Y德、法、英债收益率分别回落0.7bp、4.8bp、12.6bp至-0.57%、-0.34%、0.19%。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走势震荡,最终收跌0.38%至89.96。其他货币方面,欧元、英镑兑美元上涨0.26%、0.77%至1.22、1.37,美元兑日元下跌0.33%至103.3。 大宗商品:COMEX黄金先跌后涨,最终收涨0.68%至1893美元/盎司。油价先跌后涨,WTI、Brent原油分别收涨0.6%、0.99%至48.52美元/桶、51.8美元/桶。 海外事件;数据: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国、英国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国、英国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12月30日,中欧双方宣布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全面推动投资自由化、加强经贸合作。为遏制疫情蔓延,英国紧急批准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研发的疫苗入市,美国多个州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此外,美国佐治亚州即将举行参议员换选,两党竞选人选情胶着。 美国11月零售商继续补库,地产市场景气下滑;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回落。美国11月零售库存环比增长0.7%,延续补库态势。地产销售方面,1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下滑2.6%,不及预期的0%,较前值进一步回落。就业方面,12月26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78.7万人,好于预期的83.3万人、连续2周改善。 国内事件;数据:PMI、利润增速均高位回落,财政政策要求“提质增效” 国内数据:制造业PMI、工企利润增速高位回落;30城商品房成交量增速回升,元旦电影票房同比翻番。12月制造业PMI为51.9%,回落0.2个百分点;原材料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大幅上行,创年内高点。11月规模以上工企利润同比增长15.5%,增速比10月份回落12.7个百分点,主因基数扰动。12月,30城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长8.7%、增速回升;元旦票房同比增长100%,线下消费加快回暖。 国内政策:政策基本延续前期定调,财政“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货币“稳字当头”,适时对冲信用“收缩”。年底召开的财政工作会议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政策定调基本延续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思路。财政“非常举措”或逐步退出,注重提质增效、防范地方债务等风险,保证“更可持续”。货币以稳为主、“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操作层面或需适时对冲信用“收缩”等潜在影响。 风险提示:疫苗有效性因病毒变异而出现变化。 报告正文 1、大类资产回溯:美股、原油先跌后涨,长端美债利率回落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美元先涨后跌,英镑、欧元、日元汇率上涨。虽然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一度抬升避险情绪、支撑美元指数上涨,但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最终提振风险偏好,带动美元指数由涨转跌。其他货币方面,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上涨0.26%、0.77%至1.221、1.366;日元汇率上涨,美元兑日元下跌0.33%至103.31。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长端国债收益率普遍回落。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及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交织影响下,10Y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1bp至0.93%,10Y德国、法国、英国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0.7bp、4.8bp、12.6bp至-0.57%、-0.34%、0.19%。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收涨。虽然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一度打压市场情绪,但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最终提振风险偏好。美股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先跌后涨,最终分别收涨1.4%、1.3%、0.7%。亚洲股指方面,韩国综指、恒指分别上涨2.4%、2.9%;欧洲股指方面,巴黎CAC40、德国DAX分别上涨0.5%、1%。 元旦假期前后(12月28日-01月01日),原油、黄金先跌后涨。虽然受变异病毒大范围扩散影响一度出现下跌,但在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及美英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等带动下,WTI、Brent原油最终分别收涨0.6%、0.99%至48.52美元/桶、51.8美元/桶。黄金方面,COMEX黄金震荡上涨0.68%至1892.7美元/盎司。 2、海外事件&;数据跟踪: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美国、英国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元旦假期前后,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将全面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为遏制疫情蔓延,英国政府紧急批准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入市,美国多个州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经济数据方面,美国11月零售商库存上升,1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表现远低预期;同时,12月26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好于预期,连续2周回落。 2.1、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将全面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要闻:12月30日晚(北京时间),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于2013年启动,历经7年,共举行35轮谈判。 资料来源:新华社、Europe Union 简评: 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并将开始进行文本的法律审核、翻译等技术工作,推动协定早日签署、生效。中欧投资协定主要包括公平竞争规则、市场准入条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公平竞争规则方面,协定立足于营造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中欧双方就企业补贴、透明度、技术转让、标准制定、行政执法、金融监管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议题达成了共识。市场准入方面,协定采取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中方首次在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作出了开放的承诺。为了促进和便利投资,协定中还有专门的条款允许与投资有关的外汇转移、相关人员入境等。 中欧达成投资协定,将为中欧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更多投资机会,使中欧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末,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存量规模为939.1亿元,仅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规模的4.3%。与此同时,《中国外资统计公报》披露,2019年,欧盟对华投资金额为73.1亿美元,同比下滑29.9%,仅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5.2%。中欧投资协定的达成,将促进双方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使双方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逆全球化兴起的大背景下,中欧达成投资协定,也将使双方有效降低出现经贸摩擦的风险。 2.2、 变异新冠病毒大范围传播;美国、英国等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要闻:12月14日以来,全球多地发现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为遏制疫情扩散,英国紧急批准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入市,美国多个州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资料来源:新华社、Europe Union 简评: 12月中旬以来,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在英国、南非等地大范围蔓延。12月14日,英国率先发现了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新冠病毒VOC。随后,包括日本、西班牙、法国、瑞典、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发现了感染该病毒的患者。12月18日,南非发现了另一种变异新冠病毒,与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相似,新的变异病毒的传染性大幅增强。伴随变异病毒快速扩散,英国、南非的疫情形势急剧恶化,新增死亡病例激增。 为遏制疫情发展,英国紧急批准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入市,美国多个州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面对国内疫情急剧恶化及疫苗供应不足,英国政府紧急批准了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共同研发的新冠疫苗入市,为数以百万剂的疫苗在英国投放打开“大门”。与此同时,已经开启疫苗接种的美国,受圣诞长假期、恶劣天气等影响,截至12月31日仅完成279万人次的疫苗接种,远远落后美国政府此前预设的年底2000万人次的接种目标。为了控制疫情及避免变异病毒在境内大范围扩散,美国纽约州、加州等宣布将改善疫苗接种工作流程,全力加快疫苗接种。 2.3、 美国佐治亚州即将举行参议员选举,两党竞选人的选情十分胶着 要闻:1月5日,美国佐治亚州将就两个参议员席位举行选举。 资料来源:CNN 简评: 因首轮选举中无一竞选人的得票数过半,美国佐治亚州将在1月5日就两个参议员席位,举行第二轮、也是终轮选举。与美国其他州不同,佐治亚州的参议员选举采用两轮选举制度:第一轮选举中,获得过半选票的竞选人将直接当选;若第一轮选举中无人得票数过半,则由在第一轮选举中得票数位居前两位的竞选人进行第二轮、也是终轮选举。由于在2020年11月3日的首轮选举中无一竞选人得票数过半,佐治亚州将在2021年1月5日就两个参议员席位举行终选。 美国佐治亚州的参议员席位归属,对美国政治局势及拜登新政推行等影响较大;最新民调显示,两党竞选人选情十分胶着。目前,美国国会众议院由民主党把控;同时,参议院中共和党已获得50席、暂时领先民主党的48席。若民主党无法赢得佐治亚州的两个参议员席位,美国国会将继续分裂,并直接导致拜登的税收、医疗及绿色基建等新政主张难以落地。最新民调来看,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人的支持率相近,选情十分胶着。为了提升共和党竞选人选情,特朗普已决定在1月4日赴佐治亚州的多尔顿举行集会拉票。 2.4、 美联储新一届FOMC成员上任,“鹰、鸽”阵营的整体变化不大 要闻:1月初,美联储新一届FOMC成员上任。 数据来源:Fed 简评: 美联储新一届FOMC成员上任,“鹰、鸽”阵营的整体变化不大。FOMC常任理事方面,新加入了特朗普2020年提名的前圣路易斯联储执行副行长兼研究部主管Chris Waller。FOMC的轮换成员方面,里士满、亚特兰大、旧金山及芝加哥联储主席新获得了2021年的投票权。从“鹰、鸽”立场来看,亚特兰大、里士满、芝加哥联储的主席均较为鸽派,旧金山联储主席相对鹰派。与上一届票委的“鹰、鸽”立场相比,新一届FOMC内“鹰、鸽”阵营的整体变化不大。 2.5、 美国零售商继续补库,成屋签约销售不及预期,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改善 要闻:元旦假期前后,美国公布了11月零售库存、成屋签约销售,及最新的当周申请失业金人数、原油库存等数据。其中,11月零售库存环比增长0.7%,延续补库态势。地产销售方面,1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下滑2.6%,不及预期的0%及前值的下滑1.1%;1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同比增长16%,不及预期的21%及前值的19.7%。此外,12月26日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78.7万人,好于预期的83.3万人及前值的80.6万人;当周EIA原油库存下滑606.5万桶,超过预期的下滑310万桶、远超前值的下滑56.2万桶。 数据来源:Wind 3、 国内数据&;事件跟踪:PMI、工企利润增速均现回落,财政政策要求“提质增效” 元旦假期前,统计局发布制造业PMI和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其中PMI“量缩价涨”,利润同比增速高位回落。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国常会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央行、银保监会通知要求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3.1、 12月制造业PMI高位回落、价格指数大幅上行 要闻: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简评: 制造业产需较上月高位回落,生产指数降幅较大;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升价格指数至全年高点。12月,制造业PMI为51.9%,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54.2%、新订单指数53.6%、新出口订单指数51.3%,分别较上月回落0.5、0.3、0.2个百分点。原材料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8%、58.9%,上升5.4和2.4个百分点,至全年高点。石油煤炭、黑色有色等上游制造业,两个价格指数超过70%。在经济逐步修复、供给相对受限情况下,钢铁、煤炭等原料价格持续攀升,加大企业成本压力。 3.2、 “低基数”支撑减弱、利润增速高位回落 要闻: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445.0亿元,同比增长2.4%(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速比1—10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简评: “低基数”支撑减弱、利润增速高位回落;12月原材料等价格上行,或挤压部分企业利润空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5%,增速比10月份回落12.7个百分点,仍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当月利润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10月份同期基数较低,11月份低基数效应减弱所致。在经济逐步修复、供给相对受限情况下,钢铁、煤炭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12月份PMI调查显示,小型企业中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比例,上升5.0个百分点。原料价格上涨,或一定程度挤压部分中下游行业的盈利空间。 3.3、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速抬升、表现分化 要闻:12月,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面积6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较11月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 简评: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回升;一线城市保持强势、二三线城市相对平淡,表现分化明显。12月,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面积6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较11月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当月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58.8%、提高8.4个百分点,二线和三线城市分别同比下降3%和0.3%、延续前期走势。不同能级城市间表现分化较为明显。 3.4、 元旦票房同比翻番,线下消费加快修复 要闻:2021年1月1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84亿元,较2020年元旦当日票房收入同比增长约100%。 资料来源:艺恩 简评: 2021年元旦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大幅增长,伴随疫情影响减弱,线下消费或加快修复。元旦当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84亿元、观影人次达到1547.9万,较2020年分别增长约100%和92%。相较往年,2021年元旦新片的票房拉动能力更为突出,31日上映的两部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温暖的抱抱》,分别贡献元旦票房的42.5%和26.7%。伴随疫情影响的减弱,居民消费修复明显,线下消费或加快回暖。 3.5、 财政工作会议召开,要求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要闻:12月31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 资料来源:财政部 简评: 2021年,部分财政政策或将退出;结构性的支持政策,重点向科技、民生等领域倾斜。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要求,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较年中政治局会议“更加积极有为”出现明显转变,预计疫情期间的部分“非常举措”或将退出。会议要求财政政策要“更可持续”,这对地方债务等形成一定约束。在投向上,“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推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优化投资结构”、“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等,通过结构性的政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3.6、国常会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 要闻:12月21日国常会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简评: 两项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延期,是政策“不急转弯”的体现,旨在于保护在疫情冲击中“受伤”较重的微观主体。12月21日召开的国常会决定,适当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中“受伤”严重,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困难较大,大多至今尚未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继续对经营面临特殊困难的小微企业加以帮扶,是政策“不急转弯”的体现。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政策“不急转弯”,主要是为了在疫情不确定性仍存、经济恢复尚不牢固的背景下,保护那些在疫情冲击中“受伤”较重的微观主体(详情参见《“不急转弯”的政策内涵》)。 3.7、 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 要闻: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简评: 货币政策基本延续前期定调、“稳字当头”,操作层面或松紧适度、适时对冲信用“收缩”等潜在影响。四季度例会维持对经济偏乐观的判断,认为“国内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同时也指出,“面临疫情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冲击”,使得政策“稳字当头”、以稳为主,仍需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会议强调政策“不急转弯”,或主要指向受疫情冲击较大、尚未有效恢复的领域,需进一步发挥再贷款、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等定向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会议还强调,“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或意味着货币操作可能需要适时对冲信用“收缩”等潜在影响。 3.8、央行、银保监会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要闻:12月28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简评: 《通知》明确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机构覆盖范围、管理要求及调整机制。为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要求等,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制度的集中管理制度。在综合考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后,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其中,大型银行占比上限分别为40%和32.5%,中型银行分别为27.5%和20%,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分别为22.5%和27.5%。对超过上限的机构设置过渡期,并建立区域差别化调节机制。 结合上市银行数据来看,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临近上限或超过银行、未来空间或受掣肘。上市银行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低于上限要求、但已经非常接近上限,有2家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上限、其余也在30%以上;归为第二档和第三档的中小上市银行中,10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上限,6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上限。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将遏制房地产贷款过快增长,引导资源合理分配。同时,超出标准的银行,可以合理选择业务调整方式、调整规模时间分布等,对银行业务总体影响可能有限。 3.9、 央行、发改委、证监会: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 要闻: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施行。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简评: 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有利于推动不同债券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债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提升投资者信心,进而促进直接融资。《管理办法》对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的要件、内容、时点、频率等作了统一要求,明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原则等。同时,还对债券募集说明书和定期报告的主要内容、结构框架、格式体例等提出了细化要求。该项政策是完善债券市场基础性制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不同债券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提升债券市场法制化水平、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最终促进直接融资。 4、 风险提示 疫苗有效性因病毒变异而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