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5日讯今日,通源环境(688679.SH)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开盘报18.00元,涨49.38%,盘中最高报22.80元,最低报17.02元。截至今日收盘,通源环境报19.02元,涨57.84%,成交额3.97亿元,振幅47.97%,换手率70.25%。 通源环境是一家专注于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系统构建、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等核心技术体系,公司主要为地方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大型企业等客户提供集方案设计、装备研制、项目建设、运营服务为一体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 通源环境本次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3292.2419万股,发行价格为12.05元/股,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丁江波、孔晶晶。通源环境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3.9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33亿元。 通源环境最终募集资金比原计划少1.32亿元。通源环境于12月18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拟募集资金4.65亿元,其中,6492.62万元用于技术中心建设项目,4.0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通源环境本次上市发行费用为6406.62万元,其中保荐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4500万元,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获得审计验资费用1000万元,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获得律师费用405.66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6月,通源环境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23亿元、5.97亿元、7.74亿元、3.03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675.99万元、5709.33万元、8656.10万元、2718.93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32.17万元、5916.79万元、8411.77万元、2540.55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6月,通源环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500.99万元、653.86万元、1.40亿元、-1355.72万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3.44亿元、5.05亿元、8.33亿元、3.58亿元。 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通源环境资产总额分别为8.18亿元、9.94亿元、13.16亿元、12.7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分别为1.52亿元、1.47亿元、3.48亿元、2.71亿元。 上述同期,通源环境负债合计3.94亿元、5.10亿元、6.61亿元、5.8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分别为1.05亿元、1.24亿元、8514.23万元、8714.23万元。 2020年1-9月,通源环境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增加1.4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51.37万元,同比增加2.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83.24万元,同比增加2.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7.37万元,同比减少-144.40%。 通源环境表示,基于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环境,公司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为7.91亿元至8.50亿元,同比变动2.16%至9.86%;预计实现净利润为8071万元至8935万元,同比变动-4.38%至5.85%;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9万元至8885万元,同比变动-4.79%至5.62%。上述2020年预计财务数据为公司初步核算数据,未经会计师审计或审阅,且不构成盈利预测。 报告期内,通源环境应收账款金额持续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不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的一半。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6月末,通源环境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08亿元、4.15亿元、4.18亿元、3.06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2.76%、69.54%、54.01%、100.84%。 报告期,通源环境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分别为1.65、1.65、1.86、0.84,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4.62、4.93、4.16、1.94。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通源环境关联交易收入大增;2020年,通源环境与关联方工程服务金额元占营收21.26%。 在经常性关联交易的销售商品中,2019年,通源环境与关联方交易内容为“工程服务”的关联交易收入大增。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通源环境与关联方的工程服务收入分别为230.66万元、1707.15万元、1.03亿元、6449.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55%、2.86%、13.3%、21.26%。 同时,报告期内,通源环境的关联方为公司担保24次,最高担保本金金额共计7.82亿元。 报告期内,通源环境的关联担保为公司关联方为公司融资提供担保。关联方进行24次担保,关联方、担保方多为杨明、杨宁。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杨明,杨宁是杨明的配偶。李志国系吉安通源少数股东吉安市吉州区碧宇志美环保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郭小军系其配偶。24次担保最高担保本金金额共计7.82亿元。 据环球网,根据招股书披露,“淮北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是通源环境2018年和2019年的主要客户,公司在2018年6月与“淮北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签订了8118万元合同价款且已经履行完毕。但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对“淮北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结算收入金额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4193.98万元和5846.45万元,合计高达上亿元,显著超过了公司与“淮北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签订的合同价款。 此外,通源环境3家子公司报告期受到6次行政处罚。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通源环境共拥有10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和7家分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广州绿冠、通源科技、西藏通源合计受到主管部门6项行政处罚。6项行政处罚共计罚款金额为15.63万元。 广州绿冠未报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擅自定址建设,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主体工程即投入正式生产,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广州市花都区环境保护局于2017年8月25日出具穗花环罚[2017]460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责令单位自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停止生产,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西藏通源因未按照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存在个别未签字,个别涂改的问题,违反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有关规定。日喀则市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6月22日出具了日市环罚字[2018]0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罚款50000元的处罚决定。 通源科技使用的四台起重机械(位于当事人1号厂房的两台起重机械设备型号分别为LD10-11.3A3、LH20/5-11.3A3,额定起重量分别为10吨、20吨,产品编号分别为1512332、15120329。位于当事人2号厂房的两台起重机械设备型号分别为LD10-11.3A3、LH20/5-11.3A3,额定起重量分别为10吨、20吨,产品编号分别为1512331、15120330,设备代码分别为41704105620150331、419041056220150330)均未经定期检验,其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构成了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的行为。2018年12月24日肥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肥西)市监罚字[2018]28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罚款40000元的处罚决定。 通源科技因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七项的规定,合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2018年6月13日出具了(合)安监罚[2018]12-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罚款20000元的处罚决定。 西藏通源2018年11月23日处置的四锅医疗废物高压蒸汽消毒锅未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七项的规定,西藏日喀则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具了日卫医罚字[2018]Y0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罚款4000元的处罚决定。 西藏通源因未经许可和备案、擅自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盐酸20瓶和硫酸20瓶,违反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西藏日喀则市公安局2019年3月30日出具了日公(禁)行罚决字[2019]00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罚款22300元的处罚决定。 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也注意到公司上述6项违法违规行为。上市委员会在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中指出,2020年9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固废法》”)正式实施,因此要求公司说明:(1)西藏日喀则市环保局对西藏通源出具的5万元处罚决定所针对的违法行为是否属于重大违法行为;(2)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是否符合新《固废法》的要求,该法实施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具体影响,以及公司是否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来应对新《固废法》提出的合规要求。
12月25日,通源环境在科创板上市。“通源环境已经21岁了,和我的女儿一般大。”通源环境董事长杨明感慨道。 回首创业之路,杨明表示,团队一直钻研污泥和固废处理领域,将坚守“境善境美”的理念,成为行业领先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深耕污泥和固废环保处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安徽建筑大学毕业的杨明先后在安徽合肥的国企和民企从事管理工作。1998年,在被告知公司要转型做房地产后,杨明决定辞职,自己下海创业。 通源环境成立于1999年4月15日。“看待我的企业,就像看待我的女儿一样。”杨明说,通源最初创业时只有5名员工,100万元启动资金也是东拼西凑来的,除了自己的积蓄,还伸手向家人、老师、同学借,当时深感责任重大。 杨明创业选择的行业最初就是环保,原因是对于当时国内环保落后状况深有感触。在此前公司任职时,因为业务关系,杨明经常去安徽等地的大型工业企业,那些厂区内闻到的刺鼻气味和简易堆放的工业固废给杨明留下了深刻印象,工业污水很少经过科学处理直接排放的景象更令杨明震惊。“看在眼里,闻在鼻子里,心里挺难受的。”杨明回忆说。 正是基于上述经历,加上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杨明决定将通源的创业赛道定在污泥和固废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是技术转化与实施能力,杨明团队致力于打通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工艺,以及提升设备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在生态屏障系统方面,杨明团队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是方案设计以及精细施工管理,同时发挥污泥处理与生态屏障系统的整体优势,进军黑臭水体等水环境综合治理。 杨明承认自己是典型的理工男,他将公司的座右铭定为“责任铸就,境善境美”。在具体的业务往来中,杨明要求团队多换位思考、包容、理解。本着对客户高度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通过不断积累业务和客户,通源的业务收入从最初的一百万元、几百万元,发展到几千万元。 2009年是通源的转折点。这一年,通源开始大面积接触政府部门的环保业务。在此基础上,通源联合多所高校以及相关企业,一起进行新业务研发和实践。2010年,在多个项目中,公司通过调理改性,运用自主研发的设备进行处理,实现技术突破,大大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2013年以后,公司和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通过自主研发的热干化,把含水率60%以下的污泥降低到20%,然后再进行炭化,生成生物质基碳粉,可做土壤改良及建材利用。 经过20多年的深耕,杨明带领通源环境逐渐拼出了属于自己的环保技术版图。目前公司已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密切关注国内外环保科技前沿最新动态,结合自身优势组织力量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取得了丰富的技术成果,掌握了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系统构建、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等核心技术体系。 公司的“一体化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合肥市科学技术一等奖;“MF-120型钢结构板框压滤机”获得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安徽省新产品证书;“一体化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和“特种高压板框压滤机”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 IPO募资将投入三大核心业务 如今的通源环境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业务上,公司专注于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依托自主研发的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系统构建、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等核心技术体系,公司主要为地方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大型企业等客户提供集方案设计、装备研制、项目建设、运营服务为一体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在业务构成上,地方政府项目占到70%,大型企业项目占到30%。”杨明介绍说。 营业收入方面,通源环境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发展趋势。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264.75万元、59676.49万元和77381.6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31%。 综合毛利率方面,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上半年,通源环境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81%、28.20%、28.20%和26.40%。主营业务是影响综合毛利率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 杨明对于通源环境所处赛道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杨明介绍,我国环保行业细分领域较多,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不高。在固废污染阻隔修复业务领域,以2018年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市场容量测算依据,2018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19%;在固废处理处置业务领域,公司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均较低。 在杨明看来,通源环境所在的环保大行业面临多重发展机遇。首先是政策利好,节能环保产业被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其次,国家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加大,公众环保意识同时也在提高。 对于未来发展战略,杨明透露,通源环境将在国家宏观政策及环保产业政策指引下,紧紧抓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牢牢把握固废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机遇以及资源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坚持“责任铸就、境善境美”的核心理念,聚焦于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专注于技术体系的改进和升级,切实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行业领先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对于通源环境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杨明透露,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包括:在现有研发技术中心基础上,引入仿真模拟实验室、研发合成实验室、分析检测实验室、装备设计及工艺集成实验室和智慧运营实验室等研发相关专用仪器设备,进一步增强研发、试验和检测能力,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软硬件支持和实验保障。 同时,通源环境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建立更为完善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对研发人员的指导与培训,提升研发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自身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应用需求。 “治水需治泥。”杨明介绍说,要营造好的水环境,离不开对于污泥的治理。根据规划,通源环境今后要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改进和升级,以及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攻关工作,不断完善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水环境修复三大业务领域核心技术体系。 20年弹指一挥,创立通源环境时25岁的杨明,在47岁迎来了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杨明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将不忘初心,继续秉持“责任铸就,境善境美”的理念,在环保领域打造精品。
12月25日,通源环境在科创板上市。“通源环境已经21岁了,和我的女儿一般大。”通源环境董事长杨明感慨道。回首创业之路,杨明表示,团队一直钻研污泥和固废处理领域,将坚守“境善境美”的理念,成为行业领先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深耕污泥和固废环保处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安徽建筑大学毕业的杨明先后在安徽合肥的国企和民企从事管理工作。1998年,在被告知公司要转型做房地产后,杨明决定辞职,自己下海创业。通源环境成立于1999年4月15日。“看待我的企业,就像看待我的女儿一样。”杨明说,通源最初创业时只有5名员工,100万元启动资金也是东拼西凑来的,除了自己的积蓄,还伸手向家人、老师、同学借,当时深感责任重大。杨明创业选择的行业最初就是环保,原因是对于当时国内环保落后状况深有感触。在此前公司任职时,因为业务关系,杨明经常去安徽等地的大型工业企业,那些厂区内闻到的刺鼻气味和简易堆放的工业固废给杨明留下了深刻印象,工业污水很少经过科学处理直接排放的景象更令杨明震惊。“看在眼里,闻在鼻子里,心里挺难受的。”杨明回忆说。正是基于上述经历,加上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杨明决定将通源的创业赛道定在污泥和固废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是技术转化与实施能力,杨明团队致力于打通污泥处理处置系统工艺,以及提升设备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在生态屏障系统方面,杨明团队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是方案设计以及精细施工管理,同时发挥污泥处理与生态屏障系统的整体优势,进军黑臭水体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杨明承认自己是典型的理工男,他将公司的座右铭定为“责任铸就,境善境美”。在具体的业务往来中,杨明要求团队多换位思考、包容、理解。本着对客户高度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通过不断积累业务和客户,通源的业务收入从最初的一百万元、几百万元,发展到几千万元。2009年是通源的转折点。这一年,通源开始大面积接触政府部门的环保业务。在此基础上,通源联合多所高校以及相关企业,一起进行新业务研发和实践。2010年,在多个项目中,公司通过调理改性,运用自主研发的设备进行处理,实现技术突破,大大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2013年以后,公司和相关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通过自主研发的热干化,把含水率60%以下的污泥降低到20%,然后再进行炭化,生成生物质基碳粉,可做土壤改良及建材利用。经过20多年的深耕,杨明带领通源环境逐渐拼出了属于自己的环保技术版图。目前公司已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密切关注国内外环保科技前沿最新动态,结合自身优势组织力量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取得了丰富的技术成果,掌握了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系统构建、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等核心技术体系。公司的“一体化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合肥市科学技术一等奖;“MF-120型钢结构板框压滤机”获得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安徽省新产品证书;“一体化污泥高干脱水系统”和“特种高压板框压滤机”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IPO募资将投入三大核心业务如今的通源环境已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业务上,公司专注于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依托自主研发的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系统构建、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等核心技术体系,公司主要为地方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大型企业等客户提供集方案设计、装备研制、项目建设、运营服务为一体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在业务构成上,地方政府项目占到70%,大型企业项目占到30%。”杨明介绍说。营业收入方面,通源环境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发展趋势。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264.75万元、59676.49万元和77381.6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31%。综合毛利率方面,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上半年,通源环境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81%、28.20%、28.20%和26.40%。主营业务是影响综合毛利率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为稳定。杨明对于通源环境所处赛道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杨明介绍,我国环保行业细分领域较多,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不高。在固废污染阻隔修复业务领域,以2018年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市场容量测算依据,2018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19%;在固废处理处置业务领域,公司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均较低。在杨明看来,通源环境所在的环保大行业面临多重发展机遇。首先是政策利好,节能环保产业被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其次,国家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加大,公众环保意识同时也在提高。对于未来发展战略,杨明透露,通源环境将在国家宏观政策及环保产业政策指引下,紧紧抓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牢牢把握固废污染和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机遇以及资源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坚持“责任铸就、境善境美”的核心理念,聚焦于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专注于技术体系的改进和升级,切实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将公司打造为行业领先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对于通源环境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杨明透露,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包括:在现有研发技术中心基础上,引入仿真模拟实验室、研发合成实验室、分析检测实验室、装备设计及工艺集成实验室和智慧运营实验室等研发相关专用仪器设备,进一步增强研发、试验和检测能力,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软硬件支持和实验保障。同时,通源环境将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建立更为完善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对研发人员的指导与培训,提升研发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自身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应用需求。“治水需治泥。”杨明介绍说,要营造好的水环境,离不开对于污泥的治理。根据规划,通源环境今后要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改进和升级,以及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攻关工作,不断完善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水环境修复三大业务领域核心技术体系。20年弹指一挥,创立通源环境时25岁的杨明,在47岁迎来了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杨明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将不忘初心,继续秉持“责任铸就,境善境美”的理念,在环保领域打造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