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终于还是失去了英国市场。 英国政府昨日宣布当地电信运营商在今年12月31日之后将不得从华为采购5G设备,且2027年前必须将现已安装的华为5G设备拆除。 华为英国随即发表声明回应,认为英国政府此举对英国所有手机用户是个令人失望的决定。英国将就此走入数字化发展的低速小径。 (图源:推特) 然而,强硬的英国政府自然不会就此改变心意,华为大概率就此失去英国市场。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不妨从华为为什么会失去英国市场及失去英国市场对于华为意味什么两个角度入手,看失去英国市场的华为未来会否在海外撞上更多的南墙。 1 美国施压+国家安全顾虑 英国之所以对华为发出立入禁止令,首要的原因便是美国的怂恿。 美国政府近两年间已先后禁止华为及其他中国公司的5G设备进入该国市场。不仅如此,特朗普期间还不断怂恿盟国效仿之。五月份,美国出台半导体出口控制措施,旨在切断对华为的半导体芯片供应。 该举措令英国政府对华为设备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美国的施压只是前提,并非英国将华为踢出局的直接原因。事实上,此前面对美国施压,英国也只是将国内的华为5G网络份额限制在35%以下。 直接原因则与近期HK发生的ZZ事件有关。分析人士指事件令西方国家对使用中国技术表示担忧。首相鲍里斯所在的保守党内部越来越多的党议员支持制裁华为。今年三月份,保守党内部便已提出排除华为的电信修正案,但修正案最终未获通过。 出于此原因,鲍里斯有理由在目前政治环境下出于安抚党内议员的需要将华为排除出英国市场。 对此,华为英国回应公司在英国的前景已被政治化,英国政府根本是基于美国贸易政策而非安全性考虑而禁止华为进入英国市场。美国的禁令并不会影响华为向英国市场供应产品的安全性。 其实说到底,华为设备的安全性问题还是出于特朗普政府出台的半导体限制令,还是因为华为被美国的“政治化”针对。 当一家企业面临一个国家高高在上的制裁,华为虽然是全球通信设备数一数二的龙头大公司,但面对来自国家层面的美国/英国降维打击,也只好无奈认栽了。 2 英国政府的“排华七伤拳” 英国政府禁止华为进入该国市场,相当于打了一套七伤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华为失去英国市场自然不在话下。 英国方面,因为要忙着更换现有华为通讯设备,国内5G普及进程亦会延误两至三年,产生二十亿英镑的成本。 对于普通的英国民众而言,更换华为设备不仅是钱的问题,而且是是否可行的问题。英国电信(BT)和沃达丰(Vodafone)均表示,如果政府要在三年之内拆除5G网络中华为设备的话,他们移动用户可能会没有信号。 公司高层认为,要彻底更换华为设备,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七年时间最为合适。从明年开始禁用华为设备到最后截至时间2027年,中间恰好七年时间。 但按照英国政府的计划,七年期限仅适用于华为的5G设备。对于3G和4G网络,英国政府仅会给予几年时间的过渡期。 英国电信和沃达丰的高层均承认如果要在三年内将全国4G、3G、2G及 5G网络的华为设备含量下降到零的话,就会有用户断网。 现在英国政府给予了5G网络充足的更换时间,但2G和4G网络给予时间却不是很充足,这是否意味着,目前移动网络主流4G网络用户即将要忍受间歇性的断网呢? 经济上,华为设备报价只有同行竞争对手的一半,如果要重新购置设备的话,不仅意味着原先购置华为设备的费用打了水漂,而且购置新设备的费用还要较之前翻倍,名副其实的“花冤枉钱”。 此前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曾算过,如果欧洲全面禁用华为设备,铺设5G网络的话,将会额外增加550亿欧元的费用。在英国运营商的强烈坚持下,其国内几大运营商显然是要当这个“冤大头”了。 最后,滞后的5G网络建设还会拖慢英国5G+应用的发展,如自动驾驶、智能物流及智慧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最后受伤的却是英国的整体竞争力。 为了配合川普政府,英国政府做出此伤民、伤财、伤国的决定,是不是真的值得呢? 3 华为再度放缓全球化扩张步伐 英国政府禁止华为进入其市场,其意义绝不止于英国市场本身。 计上英国,全球最大的情报共享联盟“五眼”(Five Eye)的五个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均已经或计划将中国公司的5G设备剔除其网络之外。 而对于欧洲其他对华为态度尚不明朗的国家,英国的反“华”政策还可能影响其未来的决策,如欧洲最大的电信市场德国当前对华为态度仍旧暧昧。 其他的一些小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此前已与美国签订协议,保证5G供应商在没有通过独立辖区审核的情况下将不得受到外国政府控制。该协议内容本身明显亦是针对中国公司。 借用丘吉尔的名言:“一道黑色的铁幕正在欧洲缓缓落下。”现在,这道黑色的铁幕正把华为与欧洲市场隔离开来。 昨日,华为才公布了上半年的销售业绩数据。第二季公司销售收入录得销售收入2718亿元,同比增长22.65%,较第一季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1.4%)明显回暖。但公司并未按国内及国外市场公布销售业绩。 但笔者认为,结合上半年华为在海外遭到的各种打压,及市调机构给出分业务(如手机)海外市场数据,华为海外销售收入并不会太理想。 从上年开始,因为受到GMS断供等打压,华为在最大海外市场欧洲中东非洲的销售收入已停滞不前。去年,该地区市场收入仅增长0.7%。 (图源:公司官网) 昨日,英国宣布即使以牺牲人力、物力及财力为代价,仍要全面更换华为的设备。这其实是给欧洲其他国家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因此,无论是不是花粉也好,都要接受这么一个现实:华为今后进入其他海外市场将会越来越难了。今年它的海外市场销售,可能会面临较上年更大的压力。 4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几乎每一次被ban之后,华为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都会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声明自己业务只是为方便连接用户。 华为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声明,自己并不会亦无意侵犯用户利益,即使中国政府授意亦不这样做。即便如此,“政治化”的阴霾仍然总是笼罩在华为公司上方,反“华”同盟由美国,到澳洲,再到现在的英国及以后可能的其他国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面对全球性的杯葛,华为目前已经业务重心放回国内市场,于是我们看到华为上半年在手机市场近半的市场占有率。 在未找到突围的缺口前,相信华为短期内会持续专注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经营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但当华为在5G时代不再有诸如GMS等被其他公司握在手中的把柄时,届时再出海的华为一定会比现在走得更加安稳、自信。
刚刚,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宣布,英国已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对此,华为英国发言人Edward Brewster发表声明回应称,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 以下为华为声明全文: 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这可能会让英国落入数字发展的慢车道,增加消费者的通讯开支,并加深数字鸿沟。此举非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英国的发展水平,我们敦促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们有信心,美国的新管制措施不会影响我们为英国提供的产品的韧性和安全。 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过去20年来,华为在英国聚焦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支持。 我们将仔细审视今天的声明对我们未来英国业务的影响,并与英国政府沟通,阐明我们会如何继续助力英国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
据路透社消息,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刚刚宣布,英国已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 另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消息,道登表示,英国政府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此外,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须在2027年前拆除。 目前,华为方面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14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英首相即将就是否禁止华为技术参与5G建设一事表示,能否为在英中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是脱欧后英国市场走向的试金石,也是中国在英投资是否安全的风向标,中方将密切关注。 华为英国发言人回应 对此,华为英国发言人Edward Brewster表示,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这可能会让英国落入数字发展的慢车道,增加消费者的通讯开支,并加深数字鸿沟。此举非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英国的发展水平,我们敦促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们有信心,美国的新管制措施不会影响我们为英国提供的产品的韧性和安全。我们将仔细审视今天的声明对我们未来英国业务的影响,并与英国政府沟通,阐明我们会如何继续助力英国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 比利时电信部部长:比利时不会将华为拒之门外 据比利时荷兰语媒体《标准报》(De Standaard)当地时间14日报道,比利时国家电信部部长菲利普.德.巴克近日表示,比利时不会将中国华为公司拒之门外,相关风险评估显示,比利时是安全的,因此没有理由采取进一步收紧的措施。
7月15日消息,昨日晚间,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宣布,英国已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 有外媒报道称,英国政府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同时,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须在2027年前拆除。 英国数字化、文化、媒体与体育大臣道登在议会讲话中表示,禁止采购新的华为5G设备、将华为从英国5G网络中彻底移除的决定,将使英国的5G建设进度耽误2至3年,并将为此付出20亿英镑经济代价。 针对此事,华为英国发言人EdwardBrewster发表声明回应称,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 以下为华为声明全文: 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这可能会让英国落入数字发展的慢车道,增加消费者的通讯开支,并加深数字鸿沟。此举非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英国的发展水平,我们敦促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们有信心,美国的新管制措施不会影响我们为英国提供的产品的韧性和安全。 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过去20年来,华为在英国聚焦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支持。 我们将仔细审视今天的声明对我们未来英国业务的影响,并与英国政府沟通,阐明我们会如何继续助力英国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
据路透社消息,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在北京时间7月14日宣布,英国已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理由是,使用华为的技术和设备存在“安全风险”。 我为什么这几年一再说,很多人学经济学学傻了,其实我也曾经傻过。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顶礼膜拜,认为欧美等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经济体,就是奉行自由市场,以及维护这个市场体系的一系列的先进制度,这无疑是所有国家都努力的目标。然而,随着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对现实的冷眼观察,我发现很多事不是他们宣扬的那样的。 在历史上为了维持他们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地位,英美等国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勾当。比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打压华为,旗号是华为有“安全风险”,但是,从来没有见他们拿出证据证明华为真的有什么“安全风险”,其实,对欧美一些国家而言,华为对他们最大的“安全风险”就是华为在这个领域已经超过他们了。在历史上,一旦一个国家的产业比他们强,他们不是靠自由竞争去超越,而是:干掉它! 别不信,历史的确是这样的。先说说英国,英国是亚当·斯密的故乡。很多人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英国一定是斯密主张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成为世界强国的。但是,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英国的很多产业的发展,是靠英国政府的干预和对殖民地相同产业的打压。 当年,印度的棉纺织业比英国的强,英国饱受印度棉纺织业竞争之苦。为了打压印度的棉纺织业,扶持英国自己的棉纺织业,英国议会在1701年通过《棉布法案》,对英国从印度进口的棉纺织品征收极高的关税,甚至禁止穿着以印度纺织品(棉布)制作的服装。直到1774年,在英国的棉纺织业终于超过印度之后,英国才废除了这个法案。 事后的故事大家听到的版本就差不多了,英国的纺织业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而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就是从纺织业开始。至于英国的纺织业是如何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这段历史他们很少提。除了棉纺织业,英国还对殖民地的其他产业实施一系列禁令:不准建栋钢楼或者切钢厂;不准制造钢和铁的成品,即使供自己消费的也不准。另外,英国还禁止殖民地之间进行皮毛和羊毛物品的交易。 由此观之,英国的崛起,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实现了产业保护和贸易保护政策,而不是因为采用了斯密的不干预思想、新自由主义市场机制。在英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英国一直对重商主义给予抨击,但英国恰恰是靠重商主义有了后来的经济霸权地位。诺曼在《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崛起》中一针见血指出,“重商主义体系……是资本主义学会走路的拐杖!”可谓入木三分。 再来看看美国。美国当年是英国的殖民地,也是英国一系列产业禁令的受害者。当年,北美殖民地在工商业方面完全处于对英国的奴属地位,除了家庭工业与手工业之外,不允许从事任何工业。据说在1770年,当英国的查坦勋爵看到北美的新英格兰人开始尝试进行一些工业时惶惶不安,当即宣布禁止殖民地从事制造业,甚至连一只马鞍都不行。 美国建国之后,美国的一些建国者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英国为什么强大,所以,他们开始采取英国曾经对付他们的办法。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力主发展美国的制造业。汉密尔顿是亚当·斯密的粉丝,但是,汉密尔顿一方面崇拜斯密,另一方面却用斯密反对的手段开始发展美国的制造业。 在产业发展上,汉密尔顿不相信斯密的自由放任,他认为,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为了保护美国的制造业,汉密尔顿提出了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四项政策:即保护关税、禁令、原材料出口税、资金补贴各自的效果。而这些美国曾经实施的措施,也是现在美国极力反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么做的措施。美国为了保护自己产业的发展,实施了严格的关税保护,而美国一度是世界上关税最多的国家。 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国的朝野上下其实都非常明白,美国不是靠自由贸易。经济学家保罗·贝洛赫把美国称为“现代保护主义的摇篮与堡垒。”在对产业的保护上,一旦某个国家的产业超过美国,美国才不管什么自由市场之类的规则,而是直接举起制裁的大棒,历史上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对当年的日本如此,对今天的中国也如此。 有多少人曾经和我一样是多么的幼稚,认为英美这些国家是如何的公平,如何的讲道理,如何的守规则。但是,看看他们对华为的做法,依然是很娴熟继承了他们的老祖宗对付其他国家的办法,举起保护主义的额大旗,进行打压。原因绝非什么“安全风险”,而是因为华为的确在这个领域超过了他们。对于英国当年的很多做法,德国的 “幼稚工业保护论之父”弗雷德里希·李斯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有极其精彩的描述。实在太精彩了,摘录两段: “1721年,乔治一世的大臣们当禁止印度工业品输入的时候,曾公开宣称,情况很明显,只有输入原料、输出工业品,才能使国家富强……到了亚当·斯密的时候,除了我们在上面所列举的一些准则之外,又初次填上了一条新的准则,这就是把英国的实际政策隐蔽在亚当·斯密所发现的世界主义的措辞与论据之下,目的在于防止外国仿效这个政策。 这本来是一个极其寻常的巧妙手法,一个人当他已攀上高峰之后,就会把他逐步攀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亚当·斯密的世界主义学说的秘密就在这里。他伟大的同时代者威廉·庇特的、以及所有在他以后在英国执政的人的世界主义意向的秘密,也就在这里。” 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复杂,这个世界也从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为英美这些成年人都是遵守规则的模范,以为他们就是靠自由市场,而不是耍赖走到今天,以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经济学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他们总是以老师的口吻不断教训我们如何如何做,但是,一旦学生超过了老师,老师们要么指责学生做错了,要么就想办法灭掉这个超过自己的学生,用李斯特的话就是“撤掉梯子”。当然,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竞争从来都不是童话世界,英美打压华为,撤掉梯子很正常。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做错了什么他们才这么干,千万不要幼稚地认为我们按照他们说的做了,他们就再也不会刁难我们。我们唯一做错的,就是我们在一些领域超过了他们。
昨日晚间,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宣布,英国已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 有外媒报道称,英国政府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同时,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须在 2027 年前拆除。 英国数字化、文化、媒体与体育大臣道登在议会讲话中表示,禁止采购新的华为5G设备、将华为从英国5G网络中彻底移除的决定,将使英国的5G建设进度耽误2至3年,并将为此付出20亿英镑经济代价。 针对此事,华为英国发言人Edward Brewster发表声明回应称,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 以下为华为声明全文: 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这可能会让英国落入数字发展的慢车道,增加消费者的通讯开支,并加深数字鸿沟。此举非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英国的发展水平,我们敦促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们有信心,美国的新管制措施不会影响我们为英国提供的产品的韧性和安全。 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过去20年来,华为在英国聚焦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支持。 我们将仔细审视今天的声明对我们未来英国业务的影响,并与英国政府沟通,阐明我们会如何继续助力英国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
伦敦7月14日电 英国政府今日表示,2027年之前,将所有华为技术从英国的5G网络中删除,并从今年12月31日开始禁止向华为购买任何新的5G设备。 政府承认此举将使英国5G的推出推迟两到三年,并使成本增加多达20亿英镑。该政策是根据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针对美国制裁华为的影响提出的新建议。 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在给下议院的一份声明中说,到下次大选之时,英国将在法律上不可逆转的将华为设备从英国的5G网络中完全删除。他承认此举将延迟英国的5G推出。 华为在3G、4G和光纤宽带基础设施中的现有技术将保持不变。该禁令适用于网络中的技术,不包括个人使用的电话或平板电脑。 华为发言人爱德华·布鲁斯特表示: “这个决定令人失望,对英国所有的手机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坏消息。这为可能会让英国落入数字发展的慢车道,增加消费者的通讯开支,并加深数字鸿沟。此举非但不能‘提高’,反而在降低发展水平,因此我们恳请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决定。我们有信心,美国的新管制措施不会影响我们为英国提供的产品的韧性和安全。 很遗憾,华为在英国的未来发展被政治化。此举是源于美国贸易政策,而不是安全问题。过去20年来,华为在英国聚焦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提供支持。 我们将仔细审视今天的声明对我们未来英国业务的影响,并与英国政府沟通,阐明我们会如何继续助力英国构建更好的网络联接。” 另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7月8日的消息称,7月6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回答记者提出的“如果英国把华为排除在其5G建设之外,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问题时表示,这会损害英国标榜的开放、宜商、自由、透明的形象,会损害英国独立自主的国家形象,也会向在英中国企业发出非常负面的信号,同时这也关系到基本的信任问题。(白天行) (责编:杨牧、刘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