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7日讯据上交所官网今日消息,因上海健耕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耕医药”)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撤销保荐,根据相关规则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终止健耕医药发行上市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健耕医药原拟明日上会。据上交所此前公告,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124次审议会议定于12月18日召开,将审议健耕医药的首发申请。如今,上市委审议会议取消审议健耕医药发行上市申请。 健耕医药是器官移植领域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目前主要提供移植术中器官保存、运输、评估及修复的设备,移植医用配套耗材,以及移植领域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线覆盖了器官移植术前、术中、术后全阶段。 健耕医药原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募资8.10亿元。健耕医药的保荐机构是国金证券,保荐代表人系柳泰川、常厚顺。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定于12月18日召开2020年第124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上海健耕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健耕医药)的首发申请。 健耕医药是器官移植领域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移植术中器官保存、运输、评估及修复的设备,移植医用高值耗材,以及移植患者个体化精准诊断试剂,产品线覆盖器官移植术前、术中、术后全阶段。 此次冲刺科创板,国金证券担任健耕医药的主承销商。招股书显示,自然人吴云林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健耕医药36.0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人寿),直接持有健耕医药26.48%股份,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据2020年5月11日披露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健耕医药原本拟募资11.43亿元,其中3.60亿元用于器官移植创新研发平台项目,4.50亿元用于创新与发展储备资金,3.33亿元用于收购公司二股东阳光人寿所持有的上海耘沃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耘沃)31.33%股权。 而上海耘沃是健耕医药的控股子公司,是健耕医药用于持有美国子公司LSI及其子公司的境外投资、持股平台。上交所在第三轮问询中提出,结合健耕医药及阳光人寿就收购LSI所实施的一系列交易,公司和上海耘沃的股权结构设置,以及本次收购少数股权的安排,公司本次收购实质上是对阳光人寿股权投资提前获利退出的安排。 因此,健耕医药回复称与阳光人寿商议终止了该收购交易。在12月11日招股书上会稿中,健耕医药删掉了收购上海耘沃的募集资金项目,其余两个项目不变,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减少至8.10亿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466.55万元、29,218.20万元、39,728.61万元和9890.33万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88.81万元、3458.33万元、12,928.56万元和1075.15万元。 尽管公司业绩持续向上,特别是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4倍,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09.84万元、1693.25万元、2008.46万元和622.85万元。 健耕医药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于出售TGI股权及云开亚美架构调整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分别于2019年确认投资收益4056.36万元、8108.30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39,815.03万元、33,359.29万元、39,305.59万元和10,853.5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377.55万元、9216.75万元、4175.99万元和1546.01万元。 2020年1-9月,公司经审阅营业收入30,579.12万元,较2019年同期上升6.70%;公司经审阅净利润3420.90万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72.28%,主要由于2019年云开亚美架构调整及TGI股权出售使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较高导致2019年1-9月净利润较高;公司2020年1-9月经审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08.18万元,较2019年同期上升35.10%,主要原因系公司2020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上升。 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1,000.00万元,同比增长3.2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00万元,同比增长-53.34%;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00万元,同比增长约47.65%。 健耕医药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其核心产品为LifePort肾脏灌注运转箱及其配套耗材。2017年至2020年1-3月,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043.50万元、20,282.69万元、26,173.52万元和7034.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7.80%、74.61%、71.48%和76.16%,是公司主要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健耕医药对境外市场较为依赖。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的收入占比分别达56.35%、73.56%、74.20%和85.35%。其中美国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2.79%、55.32%、60.13%和74.32%。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在欧洲、美洲等全球各地暴发,健耕医药的境外经营将持续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特别是健耕医药的LifePort肝脏灌注运转箱及配套耗材产品,目前正处于申请美国FDA认证的临床阶段,受疫情影响上述产品存在注册延期的风险。 除了倚重境外市场销售,公司的供应商大多数也是境外公司。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56.87%、77.16%、81.69%和77.72%,除了2017年和2018年各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前五,其余供应商均为境外公司。 健耕医药的生产模式主要分为自产与委外生产两种模式。其中最主要的肾脏灌注运转箱及其配套耗材等标准化产品,主要系在美国制造的移植器官保存及修复平台产品,健耕医药采取委托符合美国FDA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供应商生产。 由于主营的移植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境外公司,并且通过委外方式生产,OEM厂商也均位于美国。如OEM厂商违反公司产品的质量控制规定或供应商因内外部原因停止对公司供货,可能引起公司经营风险。 事实上,健耕医药的确因OEM厂商问题发生了两次产品质量风险事件。第一次为2016年末至2017年初,公司器官保存液产品被报告存在污染,公司对4个批次器官保存液发起了自主召回,并暂停了从事件涉及的OEM厂商处采购相关产品。 第二次为2020年初,公司输注循环管路套装产品被客户投诉存在漏液情况,公司经过自查后自主召回了6个批次的输注循环管路套装产品。本次事件系因OEM厂商流程操作与公司质量控制流程要求不符导致。 鉴于以上两次召回事件,且OEM厂商系独立于公司之外的生产方,如生产方的生产环节存在瑕疵,或对公司的供货存在问题,都可能对健耕医药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健耕医药存在较高的商誉。2016年,健耕医药通过收购美国LSI公司形成商誉合计4522.34万美元,合人民币31,371.47万元。由于汇率变动,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上述商誉的账面价值为32,041.23万元,占2020年3月31日健耕医药资产总额的29.84%。 健耕医药的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综合毛利率69.55%、77.16%、74.71%和75.47%,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均值分别为60.45%、63.75%、68.20%和68.08%。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15.26万元、3236.38万元、6612.55万元和1784.1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01%、11.08%、16.64%和18.04%。上述同期,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16%、10.93%、12.36%和13.06%。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459.05万元、6582.32万元、7459.74万元和1681.77万元,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29%、22.53%、18.78%和17.00%,同行业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4.21%、24.36%、24.65%和22.52%。 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资产总计78,743.60万元、85,753.41万元、106,303.63万元和107,383.7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分别为31,600.12万元、30,822.47万元、34,552.19万元和38,687.23万元,占比40.13%、35.94%、32.50%和36.03%。 公司的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存货构成。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5,546.35万元、16,688.72万元、15,522.12万元、17,053.42万元,主要为银行存款。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1,328.70万元、8827.75万元、10,390.43万元和10,014.73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0,964.33万元、8524.17万元、10,017.95万元、9622.5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2.76%、29.17%、25.22%和24.32%。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别为364.37万元、303.58万元、372.48万元和392.18万元。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91、2.90、4.13,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9.86、8.22和7.30。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608.90万元、3427.89万元、6266.59万元和6669.6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1.42%、11.12%、18.14%和19.01%,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274.00万元、353.69万元、359.74万元和375.31万元。 2017年至2019年,健耕医药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8、1.54、1.93,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2.99、3.10、3.50。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负债合计6431.95万元、6638.78万元、18,196.10万元和19,955.26万元,流动负债合计5707.91万元、5905.22万元、12,375.69万元和14,184.33万元,占比88.74%、88.95%、68.01%和71.08%。 公司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构成。2017年至2020年1-3月,公司的短期借款分别为800.00万元、300.00万元、3000.00万元和3021.59万元;应付账款分别为1312.80万元、1892.96万元、2089.33万元和1422.68万元;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769.95万元、1623.41万元、3394.90万元和3114.84万元;其他应付款分别1116.71万元、1460.00万元、1713.82万元和4752.07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7%、7.74%、17.12%和18.58%,流动比率分别为5.54、5.22、2.79和2.73,速动比率分别为4.90、4.64、2.29和2.26。 截至2020年3月31日,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51.77%,流动比率均值3.87,速动比率均值为3.46。 健耕医药曾在2015年7月29日挂牌新三板,2016年11月9日摘牌,公司挂牌期间曾因违规而被约谈。公司在2016年1月13日启动股票发行,自2016年2月26日至2016年4月26日期间,共计使用募集资金2399.98万元,用于偿还公司负债及支付货款,且未予全部归还。该行为系取得股份登记函之前使用发行募集的资金,属于股票发行违规行为。 全国股转公司对健耕医药采取约见谈话、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同时要求健耕医药董事长吴云林,董事会秘书傅琳到全国股转公司接受谈话。 招股书披露,健耕医药在2018年6月、2020年3月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290万元、3000万元。 器官移植领域医疗器械生产商冲刺科创板 健耕医药成立于2003年3月,是器官移植领域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移植术中器官保存、运输、评估及修复的设备,移植医用高值耗材,以及移植患者个体化精准诊断试剂,产品线覆盖器官移植术前、术中、术后全阶段。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吴云林持有公司19,666,755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1.10%,同时吴云林控制的持股平台上海晶晟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3,157,33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99%。因此吴云林直接和间接合计可以控制公司36.0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吴云林为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04年至2014年11月任健耕有限董事长、总经理,2014年12月至今任健耕医药董事长、总经理。 公司第二大股东为阳光人寿,直接持有健耕医药26.48%股份,目前阳光人寿还持有健耕医药子公司上海耘沃30.83%的股权。 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不到2000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466.55万元、29,218.20万元、39,728.61万元和9890.33万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88.81万元、3458.33万元、12,928.56万元和1075.15万元。 尽管公司业绩持续向上,特别是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4倍,但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仅有622.85万元、2008.46万元、1693.25万元和609.84万元。 健耕医药称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于出售TGI股权及云开亚美架构调整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分别于2019年确认投资收益4056.36万元、8108.30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39,815.03万元、33,359.29万元、39,305.59万元和10,853.5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377.55万元、9216.75万元、4175.99万元和1546.01万元。 2020年1-9月,公司经审阅营业收入30,579.12万元,较2019年同期上升6.70%;公司经审阅净利润3420.90万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72.28%,主要由于2019年云开亚美架构调整及TGI股权出售使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较高导致2019年1-9月净利润较高;公司2020年1-9月经审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08.18万元,较2019年同期上升35.10%,主要原因系公司2020年1-9月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上升。 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1,000.00万元,同比增长3.2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600万元,同比增长-53.34%;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00万元,同比增长约47.65%。 IPO途中更改募资用途3.33亿元收购叫停 据2020年5月11日披露的健耕医药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公司原本拟募资11.43亿元,其中3.60亿元用于器官移植创新研发平台项目,4.50亿元用于创新与发展储备资金,3.33亿元用于收购阳光人寿所持有的上海耘沃31.33%股权。 上海耘沃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是健耕医药的控股子公司,是健耕医药用于持有美国子公司LSI及其子公司的特殊目的主体,申报稿显示健耕医药持股68.67%,健耕医药的第二大股东阳光人寿持股31.33%。 上交所在第三轮问询中提出,结合健耕医药及阳光人寿就收购LSI所实施的一系列交易,公司和上海耘沃的股权结构设置,以及本次收购少数股权的安排,公司本次收购实质上是对阳光人寿股权投资提前获利退出的安排。请公司按照《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四十条关于募集资金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要求确定并披露募集资金用途。 健耕医药回复称,上海耘沃及其子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如公司能够实现对上海耘沃的100%控股,对于增厚公司的利润水平有积极作用。但为保护上市后中小投资者对该事项的表决权,公司与阳光人寿商议,终止了该收购交易。 2020年11月4日,健耕医药与阳光人寿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补充协议》,双方约定:“双方同意,于本协议生效之日,终止原转股协议项下的股权转让安排。发行人将于上市后择机收购上海耘沃30.83%的股权。届时,发行人将按照上市规则的要求履行相关定价、决策程序,确保不损害中小股东的权利。” 随后在12月11日招股书上会稿中,健耕医药删掉了收购上海耘沃的募集资金项目,其余两个项目不变,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减少至8.10亿元。健耕医药承诺在科创板上市后一年内,公司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实施对阳光人寿所持上海耘沃股权的收购。 单一产品销售占比超7成 健耕医药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移植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2017年至2020年1-3月,该业务收入分别为23,237.38万元、24,221.24万元、32,714.62万元和8696.72万元,占比分别为70.53%、89.10%、89.35%和94.16%。 移植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线的核心产品为LifePort肾脏灌注运转箱,系健耕医药通过收购境外子公司LSI取得。 公司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核心产品LifePort肾脏灌注运转箱及其配套耗材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043.50万元、20,282.69万元、26,173.52万元和7034.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7.80%、74.61%、71.48%和76.16%,是公司报告期内主要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移植领域体外诊断试剂、免疫抑制剂等代理产品的收入分别为9313.16万元、2869.30万元、3857.68万元和538.62万元,占比分别为28.26%、10.56%、10.53%和5.83%,销售收入和销售占比均出现下滑。 近6成收入来自美国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主营业务收入中境外的收入占比分别达56.35%、73.56%、74.20%和85.35%。其中美国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2.79%、55.32%、60.13%和74.32%。 此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在欧洲、美洲等全球各地暴发,如果欧美的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健耕医药的境外经营将持续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主要产品处于注册关键期 受疫情影响或推迟 招股书披露,目前健耕医药的LifePort肝脏灌注运转箱及配套耗材产品正处于申请美国FDA认证的临床阶段,由于受到北美新冠疫情等事项的影响,公司存在因实验对象入组速度不及预期等因素导致上述产品注册延期的风险。公司暂未收到FDA等主管部门关于产品临床试验效果的反馈,临床试验效果能否达到预期且顺利注册存在不确定性。 在中国市场,根据医疗器械注册规定,LifePort肝脏灌注运转箱及其配套耗材需完成美国FDA注册后方可在中国申请进口医疗器械注册,注册时间及注册结果均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由于医疗器械注册主管部门对新产品的鉴定十分严格,各个国家有关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监管的法律法规也可能不断调整,公司的自研产品可能会发生因指标不理想或政策调整等原因而不能完成注册或取得认证的情况,也可能出现由于部分产品注册、认证周期长而失去市场先机的情况。前述情形均可能对公司业务计划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八成多数为境外公司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56.87%、77.16%、81.69%和77.72%,占比较高。其中在2019年,健耕医药的器官保存液、肾脏灌注耗材、诊断试剂盒等原材料的供应商均来自境外公司。 招股书显示,健耕医药的生产模式主要分为自产与委外生产两种模式。其中自产产品主要为免疫诊断试剂及分子诊断试剂等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由上海健耕全资子公司上海云泽生产。委外生产的医疗器械为肾脏灌注运转箱及其配套耗材等标准化产品,主要系在美国制造的移植器官保存及修复平台产品,健耕医药在把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为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资金占用,采取委托符合美国FDA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供应商生产。 由于主营的移植器官保存及修复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境外公司,并且通过委外方式生产,OEM厂商也均位于美国。如OEM厂商违反公司产品的质量控制规定或供应商因内外部原因停止对公司供货,可能引起公司经营风险。 发生两次质量风险事件召回产品 招股书披露,健耕医药发生了两次产品质量风险事件,公司针对上述两次质量风险事件均实施了产品自主召回。 第一次为2016年末至2017年初,公司器官保存液产品被报告存在污染,公司对4个批次器官保存液发起了自主召回,并暂停了从事件涉及的OEM厂商处采购相关产品。由于当时的备用OEM厂商于2016年被收购重组并停止供货,而新培育的OEM厂商当时的生产工艺暂未满足公司要求,因此,健耕医药2017年期间的器官保存液销售业务受到一定影响。 2018年,事件涉及的OEM厂商完成产品线整改,公司恢复自其采购器官保存液产品。经公司分析,前述2016年末至2017年初发生的产品污染事件系因器官保存液OEM厂商不当操作导致。因此,2020年公司对所涉及的供应商提起诉讼要求赔偿,上述诉讼已达成和解,本次诉讼对上述供应商与公司的后续合作关系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次为2020年初,公司输注循环管路套装产品被客户投诉存在漏液情况,公司经过自查后自主召回了6个批次(含一个未销售批次)的输注循环管路套装产品。本次事件系因OEM厂商流程操作与公司质量控制流程要求不符导致。 由于存在替代供应商,且健耕医药购买了召回产品险,该事项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影响较小,但不排除公司未来可能面临因委外生产模式发生类似召回事件或其他产品质量事件,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较大影响的风险。鉴于以上两次召回事件,且OEM厂商系独立于公司之外的生产方,如生产方的生产环节存在瑕疵,或对公司的供货存在问题,都可能对健耕医药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2亿元商誉存减值风险 2016年,健耕医药通过收购美国LSI公司形成商誉合计4522.34万美元,合人民币31,371.47万元。 由于汇率变动,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上述商誉的账面价值为32,041.23万元,占2020年3月31日健耕医药资产总额的29.84%,占比较高。 健耕医药表示,报告期各期末该等商誉未有减值迹象,但如果该公司未来经营状况出现低于收购时的预期且不可逆转的情形时,则商誉存在减值风险;此外本次新冠疫情对LSI的经营可能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如短期内无法恢复,则可能使商誉存在减值风险。 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9.33%、77.43%、74.71%和75.39%,综合毛利率69.55%、77.16%、74.71%和75.47%。 2017年至2020年1-3月,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均值分别为60.45%、63.75%、68.20%和68.08%,低于健耕医药。 研发费用增长较快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015.26万元、3236.38万元、6612.55万元和1784.1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01%、11.08%、16.64%和18.04%。 2017年至2020年1-3月,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16%、10.93%、12.36%和13.06%。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459.05万元、6582.32万元、7459.74万元和1681.77万元,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29%、22.53%、18.78%和17.00%,同行业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4.21%、24.36%、24.65%和22.52%。 2019年货币资金1.55亿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资产总计78,743.60万元、85,753.41万元、106,303.63万元和107,383.7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分别为31,600.12万元、30,822.47万元、34,552.19万元和38,687.23万元,占比40.13%、35.94%、32.50%和36.03%。 公司的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存货构成。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5,546.35万元、16,688.72万元、15,522.12万元、17,053.42万元,主要为银行存款。 2019年应收账款超1亿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1,328.70万元、8827.75万元、10,390.43万元和10,014.73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0,964.33万元、8524.17万元、10,017.95万元、9622.5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2.76%、29.17%、25.22%和24.32%。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别为364.37万元、303.58万元、372.48万元和392.18万元。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91、2.90、4.13,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9.86、8.22和7.30。 存货规模增长较快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608.90万元、3427.89万元、6266.59万元和6669.64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1.42%、11.12%、18.14%和19.01%。 公司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以及发出商品。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274.00万元、353.69万元、359.74万元和375.31万元。 2017年至2019年,健耕医药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48、1.54、1.93,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2.99、3.10、3.50。 2019年负债1.82亿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负债合计6431.95万元、6638.78万元、18,196.10万元和19,955.26万元,流动负债合计5707.91万元、5905.22万元、12,375.69万元和14,184.33万元,占比88.74%、88.95%、68.01%和71.08%。 公司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构成。 2017年至2020年1-3月,公司的短期借款分别为800.00万元、300.00万元、3000.00万元和3021.59万元,应付账款分别为1312.80万元、1892.96万元、2089.33万元和1422.68万元,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769.95万元、1623.41万元、3394.90万元和3114.84万元,其他应付款分别1116.71万元、1460.00万元、1713.82万元和4752.07万元。 2017年至2020年1-3月,健耕医药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7%、7.74%、17.12%和18.58%,流动比率分别为5.54、5.22、2.79和2.73,速动比率分别为4.90、4.64、2.29和2.26。 截至2020年3月31日,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51.77%,流动比率均值3.87,速动比率均值为3.46。 新三板挂牌期间违规 健耕医药曾于2015年7月29日挂牌新三板,2016年11月9日摘牌,公司挂牌新三板期间曾因违规而被约谈。 健耕医药于2016年1月13日启动股票发行,自2016年2月26日至2016年4月26日期间,共计使用募集资金2399.98万元,用于偿还公司负债及支付货款,且未予全部归还。该行为系取得股份登记函之前使用发行募集的资金,属于股票发行违规行为。 鉴于违规事实和情节,全国股转公司对健耕医药采取约见谈话、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同时要求健耕医药董事长吴云林,董事会秘书傅琳于2016年11月7日下午14时到全国股转公司接受谈话。 此后,针对违规行为,健耕医药表示将以此为戒,加强学习,规范发展,坚决杜绝此类行为的发生。 隐现多家上市公司身影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健耕医药从于新三板摘牌后到申报科创板上市期间,公司的股东名册中新增阳光人寿保险、君联成业、南京高科新浚成长一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高科新浚一期”)、君联益康等公司。 健耕医药部分股东层层穿透后,隐现多家上市公司身影。 例如,健耕医药第三大股东君联成业与第六大股东君联益康,分别持股6.82%和3.42%,两家公司均由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控制,而天眼查信息显示,君联资本由联想控股(03396.HK)持股20%。此外君联成业和君联益康背后还有浙江龙盛、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等上市公司身影。 健耕医药第四大股东高科新浚持股比例为6.5%,其由南京高科等投资,该一期基金投资的硕世生物已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健耕医药第八大股东为武汉光谷博润生物医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通过天眼查层层穿透背后股东,隐现上市公司五矿资本、亚太药业、人福医药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