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日讯(记者 马常艳)对于有人认为我国可能出现“恶性通胀风险”和“典型通缩风险”的观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近日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回应称,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今年物价涨幅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恶性通胀和通货紧缩都不会发生。 需厘清概念并理性客观看待 文章指出,关于恶性通胀的衡量标准,目前尚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物价涨幅“门槛”,但从多数研究和历史经验来看,相关标准均远远超过当前我国物价涨幅,恶性通胀这一概念与我国事实相去甚远。 从历史经验看,阿根廷在1989年、巴西和秘鲁在1990年、俄罗斯在1992年的物价涨幅在2000%~8000%不等,玻利维亚在1985年的物价涨幅超过10000%,魏玛德国在1922~1923年、匈牙利在1946年、津巴布韦在2008年的物价涨幅百分比甚至数以亿计。 “相较于这些恶性通胀期间动辄‘成千上万乃至过亿’的物价涨幅而言,个别观点以我国少数物资短期上涨过快来推测出现恶性通胀风险,既与事实严重不符,也易误导公众预期和判断。”课题组在文章中说。 国际上通常认为通货紧缩是指总体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并表现为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伴随着经济衰退。总结起来,典型的通货紧缩主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总体物价紧缩而非局部物价紧缩。二是物价连续一段时间负增长。三是伴随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 综合这些特点判断,文章认为,局部领域价格涨幅为负、物价涨幅暂时为负、物价涨幅收窄但仍然为正、物价涨幅为负但货币供应量和经济产出均稳健增长等现象,虽然值得重视,但均不符合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研究讨论时需厘清概念,并理性客观看待。 我国具备物价稳定有利条件 文章指出,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框架下分析,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我国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松紧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总供给层面,我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潜在经济增速远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总供给将保持充分,为物价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从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还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近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成为中长期内物价平稳的压舱石和基本盘。 总需求层面,我国经济逐步向潜在增长恢复,不会出现经济过热或过冷导致大幅通胀或典型通缩的情况。从短期看,总需求偏弱,但恢复速度很快。今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3.5%、6.3%、8.0%。近期经济回暖迹象显现,6月份前三周,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1%,发电耗煤量同比增长1.3%。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将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这是物价水平保持平稳的重要保障。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但第二季度以来已经向潜在产出水平恢复,预计下半年可能恢复到潜在产出附近,产出缺口较快弥合有助于实现物价平稳。 防通胀和防通缩“两手都要硬” 文章介绍,《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要保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物价平稳事关百姓衣食住行,人民银行历来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此高度重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这是不出现恶性通胀的根本保证。 1995年前,中央银行向财政透支和借款的渠道没有被完全切断,我国曾发生三轮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实施后,我国没有再出现严重通胀。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有利于为物价平稳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课题组在文章中表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人民银行的法定目标,在当前遭受疫情冲击、经济逐步复苏的特定背景下,既要防通胀也要防通缩,两手都要硬。下一阶段,要坚持建设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宏观政策协同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近日撰文指出,物价涨幅根本上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对变化。我国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松紧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总供给层面,我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潜在经济增速远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总供给将保持充分,为物价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从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暂时给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其中就包括给物价走势带来一定扰动。今年年初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人民银行主动作为、积极施策,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1.75万亿元长期资金,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先后安排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从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还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近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成为中长期内物价平稳的压舱石和基本盘。 总需求层面,我国经济逐步向潜在增长恢复,不会出现经济过热或过冷导致大幅通胀或典型通缩的情况。从短期看,总需求偏弱,但恢复速度很快。今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3.5%、6.3%、8.0%。近期经济回暖迹象显现,6月份前三周,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1%,发电耗煤量同比增长1.3%。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将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这是物价水平保持平稳的重要保障。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但第二季度以来已经向潜在产出水平恢复,预计下半年可能恢复到潜在产出附近,产出缺口较快弥合有助于实现物价平稳。 从法律层面看,《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要保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物价平稳事关百姓衣食住行,人民银行历来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此高度重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这是不出现恶性通胀的根本保证。1995年前,中央银行向财政透支和借款的渠道没有被完全切断,我国曾发生三轮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实施后,我国没有再出现严重通胀。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有利于为物价平稳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文章指出,今年物价涨幅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恶性通胀和通货紧缩都不会发生。 一方面,近期CPI涨幅趋于下行,事实上已进一步证伪恶性通胀论。2019年至2020年初,CPI同比涨幅从2%以下逐步走高至5%以上,主要受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较快上涨所拉动,今年前两个月还叠加了疫情对供给的影响,既有结构性特征,又有阶段性特点。随着各部门保供稳价举措有力实施,复工复产逐步恢复,食品价格已多月呈现回落态势。截至6月23日,猪肉、蔬菜、农产品价格分别较2月中旬的年内高点下跌13.0%、28.9%、16.4%。5月CPI同比上涨2.4%,涨幅较1月份收窄3个百分点,已连续四个月下行。全年CPI预计将呈“前高后低、逐季下行”态势,明显回升的概率不大。总的来看,我国粮食持续丰收、制造业基础雄厚、“房住不炒”定位得到坚持、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等多个CPI分项价格均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另一方面,非食品和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是总需求仍然偏弱的反映,但不会出现典型的通货紧缩。短期看,由于2019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物价水平基数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年内大幅下跌、我国总需求恢复尚待时日,非食品价格涨幅较低,PPI同比涨幅在1月份短暂回正后再次转负,一段时间里我国物价涨幅仍可能短暂性、结构性地趋于下行。但如果不考虑疫情二次全面暴发等突发因素,2020年全年CPI涨幅预计处于近年来波动中枢位置附近,随着今年下半年投资和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有望趋于收窄,非食品类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不存在典型通缩的风险。同时,我国货币信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5%,有力对冲了疫情影响,第二季度以来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暖向好,这与典型的通货紧缩也完全不同。 总之,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人民银行的法定目标,在当前遭受疫情冲击、经济逐步复苏的特定背景下,既要防通胀也要防通缩,两手都要硬。下一阶段,要坚持建设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宏观政策协同作用。人民银行将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CPI创近八年新高,3%还保得住吗?明年物价啥形势→ 11月份,CPI上涨4.5%! 不仅涨幅扩大,还创下近八年新高! 尤其是涨幅提前“破4”,是不是意味着通胀来了,咱兜里的钱要缩水了?全年3%的调控目标还保的住吗? 别慌!我们来找找导致近期物价上涨的根源,看看全年“保3”压力大不大,明年物价到底是个啥形势? “二师兄”是“破4”主因 猪年转眼就要过去了,可“二师兄”还不忘最后威风一把。 11月份4.5%的物价涨幅里面,光食品价格就贡献了3.72个百分点;另外0.77个百分点才是非食品价格造成的。 食品里面,身宽体胖的“二师兄”又占了大头。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牛犁分析说,11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对CPI 涨幅贡献达到58.9%。 1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仍超过110%。难怪今年猪肉已经成了鉴定土豪的“试金石”,“二师兄”身价那可是“杠杠滴”。 不过,对“吃货”来说,好消息是水果价格下来了。11月份,鲜果价格同比继续下降6.8%,降幅比上月扩大6.5个百分点。咱吃不起猪肉,还不能多“吃果果”吗? 全年“保3”问题不大 CPI“破3”比市场预期来的有点早,有人担心了,会不会引起全面通胀?今年“保3”还有戏吗? 1、非食品仍很“淡定” 其实,今年以来,除了猪肉、水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有点让人“吃不消”,其他物价并没有“跟疯”。甚至有人说,“拿掉猪以后可能是通缩”。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说,本轮CPI通胀是超级猪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通胀,主要是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飙升所致,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同比增速持续下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11月份核心CPI为1.4%,下降0.1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的低点。主要工业消费品、服务价格、居住类价格、能源价格基本呈现稳定或稳中略下态势,当前物价没有全面上行基础。 2、“翘尾”无碍大局 今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从今年前11个月平均2.8%的CPI涨幅来看,即便12月再“翘尾”,“保3”应该问题不大;而且,“3%左右”的目标也意味着即便略微超过3%,3.1%、3.2%……也不是啥大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今年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调控目标的基础是牢靠的。从数据上看,1-11月同比平均上涨2.8%,即使12月CPI同比增速仍有小幅上行,全年12个月CPI同比增速的平均水平保持在3%左右,也基本没有问题。 明年物价有望“前高后低” 马上就到元旦、春节了,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猪肉价格啥时候降?明年物价能不能稳住? 1、“猪坚强”要到明年一季度后 为稳定市场,各地各部门都在鼓励多养猪。这两个月,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止跌回升,猪价虽然还在涨,但涨势已经下来了,给“吃货”们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郭丽岩表示,11月份猪肉价格虽然同比和环比都在上涨,但环比涨幅比10月明显缩小了16.3个百分点,是近三四个月以来最低的环比涨幅。12月上旬,全国平均猪肉批发价格42.63元/公斤,比上月下降近10元/公斤,将缓解物价持续上行压力。 不过,养猪有个过程,加上消费旺季来临,所以一时半会儿猪价很难下来。想要“大口吃肉”,至少得等明年二季度了。连平分析说,由于生猪养殖周期在6个月左右,生产供应恢复正常至少要到2020年一季度以后。 2、明年下半年CPI回落可能性大 猪价坚挺,意味着CPI压力也不小。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20年上半年CPI翘尾因素将非常高,年初可能在4%左右。2020年二季度之后翘尾因素下降,CPI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郭丽岩认为,明年物价大概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平稳,主要工业农业产品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不存在物价全面上涨的基础,预计明年核心CPI仍将在1.5%左右小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