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 白皮书指出,中国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 促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2月21日发表《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并于当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朱明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白皮书介绍,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39.7亿吨标准煤,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2012年以来原煤年产量保持在34.1亿至39.7亿吨。努力保持原油生产稳定,2012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保持在1.9亿至2.1亿吨。天然气产量明显提升,从2012年的110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1762亿立方米。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累计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2019年发电量7.5万亿千瓦时,较2012年分别增长75%、50%。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6593万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白皮书还显示,能源输送能力显著提高。建成天然气主干管道超过8.7万公里、石油主干管道5.5万公里、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0.2万公里。 能源储备体系不断健全。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煤炭生产运输协同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电力安全稳定运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源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白皮书说,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明显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白皮书说,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中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努力推动本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各国一道寻求加快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新道路。新时代中国的能源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 相关板块应声而起 据中新社报道,白皮书指出,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进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中国将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发展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包括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推进风电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白皮书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利用率显著提升,2019年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96%、光伏发电利用率达98%、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达96%。 白皮书指出,中国还将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且多领域取得明显进展。煤炭开发利用方面,2016年至2019年,中国累计退出煤炭落后产能每年9亿吨以上。火电方面,截至2019年底,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天然气生产方面,2017年以来,每年新增天然气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 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在出席发布会时表示,近几年中国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工作成效明显,煤炭供给能力和质量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升等,下一步将继续夯实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这为我们构建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方式,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要达到25%左右,意味着接下来能源增量70%以上以非化石能源为主。 银河证券方面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减少碳排放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预计2021年,新能源行业整体的回暖态势有望延续。 21日,新能源相关多个板块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两市股指全天震荡走升。在龙头股引领下,创业板劲升超3%。宁德时代涨超12%创新高,市值突破7500亿元并首次跻身A股前十。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以涨停收盘,再度逼近前期历史高点,公司总市值突破5000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300%。 概念指数方面,锂矿、动力电池指数分涨5.7%、5.6%,比亚迪、中矿资源、永兴材料涨停。亿纬锂能涨超6%。光伏屋顶指数涨5.62%,隆基股份涨停并创新高。通威股份涨超6%。主题行业中,电工电网、汽车指数均涨超5%。江铃汽车、东风汽车涨停,长城汽车涨7.7%。
在昨天的文章《ESG投资热潮背后的“鸡”与“蛋”》里,我们简单介绍了可持续投资与ESG投资这些曾经的“狂野西部”是如何崛起,成为投资界一股新兴的力量。今天,我们将从海外公募基金的角度,介绍与可持续投资和ESG投资相关的机会。 在油价低迷和新冠疫情的打击下,相比传统能源行业,与可持续能源相关的投资机会成为今年海外主题投资的主流之一,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零售投资者都表示出对可持续能源和发展的浓厚投资兴趣。 2020年全年,据统计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首次达到5000亿美元,其中对可持续能源的投资额超过3000亿美元,很多从事清洁能源业务的公司市值创下新高,全球政府和企业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创下记录。 在基金层面,可持续能源主题基金的表现也在过去几年的表现平平之后逆风翻盘,该主题下的主动管理基金在2020年平均回报超过50%,远远好于除了科技板块的其他主题基金表现;而一些追踪个别指数的可持续能源ETF更有涨幅超过100%,同时创下历史新高。 可持续投资在2020年的较好表现,有一个原因值得强调。这类基金剔除了偏价值的传统行业板块,或者他们的权重远远低于大盘,使得很多可持续基金更偏向于成长型风格,在疫情中受益。 与可持续能源相关的ETF往往不仅仅以新能源、清洁能源等较泛的概念为投资标的,还有很多在细分类别,如太阳能、风能、水利、节能环保技术等板块。 而主动管理型的海外公募基金市场上,单独以可持续能源为投资主题的基金数量并不多,而是以可持续投资为理念的形式居多。更直白的说,这类基金不仅仅投资于从事可持续能源业务的企业,也包括了透过减低碳排放或开发潜在方案致力解决相关议题的企业。 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听起来可能都和可持续发展不沾边,但实际上很多都在部署节能减排的计划。例如,2020年以来,高盛宣布计划十年内实现7500亿美元的可持续投资,微软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到 2050 年将消除公司自 1975 年成立以来的碳排放量总和,包括直接排放或因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全球三个主要经济体在可持续发展上面也达成了罕见的一致。中国是大国里面相对来讲最早的一个去推动具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把它逐步落实,提出了很明确的时间表。 美国新总统拜登他的施政纲领里面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推动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来取代传统的能源,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很庞大的计划,可能会高达2万亿美元的财政支出方案。甚至有可能未来还继续加码,把现在的计划提高到更大的一个规模。 欧盟去年推出的7500亿美元的紧急刺激计划里面,其中有1/4的跟新能源,绿色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而且有可能把目前的1/4的这样的一个投资的比例逐步提升到1/3。 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上做的努力也在过去几年逐渐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资金流向来看,截至2019年底,包括ETF在内的可持续投资基金数量增长至超过了300个,全年可持续基金的资金净流入高达214亿美元,是2018年创下的资金净流入记录的4倍还多。亚洲可持续基金也在2020年第三季创下87亿美元净流入的记录,环比增幅达75%,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和日本。 近年来每年净流入可持续基金的资金,从2013年起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细分行业基金向更宽基的可持续概念转变之后,全球资金流入明显加速。 从业绩表现来看,不少可持续基金运作年限并不久,如果观察过去一年和过去两年晨星五星评级的可持续投资基金的分类绩效,平均表现都要好于MSCI全球股票指数。 2019年有35%的可持续基金业绩排名在同类别的前25%,接近三分之二的排在前50%,仅有15%不到的比例可持续基金表现排在后25%。往前看,2015至2018年,跑赢同类的可持续基金比例也分别为57%、55%、54%和62%,不管是牛市还是市场不太好的年份,这个比例基本较为稳定且逐年有所增长。 当然,我们不应当仅以历史表现来判断未来可持续投资的潜力。正如我们在《ESG投资热潮背后的“鸡”与“蛋”》一文里指出的,可持续投资和ESG投资的普及有利于改变过去投资界股东利益至上的理念,重视环境,社会和治理的企业,既可以为社会和谐与进步创造贡献,也可以在企业规模扩大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合理的收益。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可持续投资相关的概念很广泛,不同基金管理人的分类也有所不同,晨星给出的分类就有ESG基金、影响力基金、绿色基金,还有仅将可持续因子作为参考的类ESG基金等,以及一些气候变化等主题的分类。 虽然这些投资理念之间有很多重合,但从构建投资组合的角度,筛选过程、衡量标准、风险控制等都会有所不同。 就ESG基金来看,近年来投资策略也日趋成熟,早期的ESG基金主要采用“负面清单”的排除法,避免投资于对环境和社会影响负面的企业,例如烟草、军工等被传统认为不符合ESG标准的企业。 而现在更多的基金公司建立了自己的ESG量化评价体系,以强弱的方式而非是否的二选一标准来判断,也还有一些基金公司将ESG的考量因素嵌入到全部的投资流程中而非单一产品中。 当然,现在全球不同的资管公司提出200多个衡量ESG的指标,再现了传统因子投资里的“因子动物园”现象,也就是说,这些指标很多都是雷同的,很难区分谁的作用更大。尽管存在这么多不同的指标,大家会发现不同资管公司选出来的投资标的,是大同小异的。 换一个角度,当大家都选择相似的指标去选择标的时,有可能他们都同时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风险,无法回避。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说,我们都应该化繁为简,怎么样把这200多个因子简化到少数的3到4个,或者不超过5个因子,与此同时,不同公司重视的因子又存在差异性,那么这样的投资框架应该更加有益。 最后,我们以一位读者在《ESG投资热潮背后的“鸡”与“蛋”》文章下面的留言作为结束语:“ESG和可持续投资让我想起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周围的人,应该是适应-回报-收获的关系,适应越多的人,会有更多的收获,也会给周围的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收获。企业也是一样,鱼在水里,水脏了,还怎么生存?不去维护回报自己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何来长期发展和持续盈利?!”
A股最大民营综合能源公司业绩实现大反转。1月18日,*ST永泰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为46.20亿元-48.05亿元,同比增加32倍-33.3倍。 2020年*ST永泰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务重组收益。公告显示,公司在2020年底完成的债务重组,并实现重整收益净额45.1亿元。不过,除了债务重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外,公司主营利润也保持了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与上年同期9171万元相比,增加1.13亿元-1.43亿元,同比增加了1.23倍-1.56倍。 重整助公司“凤凰涅槃” 自2018年债务违约以来,永泰能源借助于自身资产优良和经营业绩稳定的有利条件,在各方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力推进债务问题解决,在债委会和管理人的指导下拟定了“以股抵债+留债延期清偿”的重整方案,妥善解决债务问题,恢复健康发展。2020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也主要源于债务重整的完成。 2020年9月25日,晋中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豫煤矿机对永泰能源的破产重整申请,公司正式进入重整程序。9月29日,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永泰。12月16日,公司召开重整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和出资人会议,高票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以及《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2020年12月30日,永泰能源收到晋中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历时3个月,永泰能源债务重整赶在2020年底前顺利完成。 “通过重整,公司负债规模大幅下降,债务结构得到优化,持续盈利能力得到加强,经营业绩得到提升,公司步入稳定向好的发展阶段。”永泰能源表示,鉴于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涉及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经消除,公司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自2021年1月19日,公司股票简称由“*ST永泰”变更为“ST永泰”,成功摘星。 在财务方面,本次重整完成后公司实现相关债务重组收益净额约45.1亿元。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记者表示:“债务重组产生的利润可极大地帮助公司摆脱债务压力,恢复经营能力,对企业的基本面有较大改善。” 打造大型综合能源供应商 “重整帮助公司成功脱困还带来了巨额利润,但这种利润是非现金性的,而且是一次性的,需要理性看待。”况玉清说,公司的盈利能力关键还得靠主营业务,而不是资本运作。 永泰能源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公司表示,将立足于现有综合能源核心业务基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坚持和推进“聚焦主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综合能源供应商。 作为A股最大的综合能源民营上市企业,永泰能源经过多年深耕,已形成电力、煤炭和等业务板块,资产规模已达千亿元。 煤炭方面,永泰能源拥有在产主焦煤及配焦煤煤矿总产能规模975万吨/年,煤炭资源保有储量总计38.43亿吨。其中:优质焦煤资源保有储量共计9.22亿吨,优质动力煤资源保有储量共计29.21亿吨,具有较强的煤炭资源储备优势。电力方面,永泰能源也有明显优势。公司所属电厂总装机容量1109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容量909万千瓦,在建及规划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江苏、河南两省,均为当地主力电厂,电力业务需求和利润均有保障。 “随着重整后债务偿还计划的不断推进,公司负债规模还将进一步下降,财务结构将更加健康,信用功能将快速修复,有利于公司在立足于现有综合能源核心业务基础上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永泰能源表示,经营计划方面,公司将按照“短期强身聚焦、中长期强本固基”的思路,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向好,实现“凤凰涅槃”。
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并举行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能源革命成果显著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明显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在能源政策方面呈现出以下新特征: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强能源普遍服务;二是坚持清洁低碳导向,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三是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推进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技术进步;四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建设高标准能源市场体系,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五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加快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基本形成了多轮驱动的能源稳定供应体系,全面推进能源节约,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建立了完备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支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中国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实现了2015年提出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发布这部白皮书,让大家深入了解中国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 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 进入冬季,如何平衡保障供电与节能减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介绍,近期受工业生产高速增长以及低温寒流叠加的影响,电力需求超出预期,需求出现高速增长,尤其是湖南省和江西省12月份用电需求增速在全国位居前列。 其中,12月上旬,湖南最大用电负荷比过去最高峰负荷高出了100多万千瓦;江西省12月上旬发用电量同比增长18.4%,最大用电负荷达到2631万千瓦。 “夏季用电高峰往往会出现负荷最大的情况,江西这个情况比夏季历史最高负荷也高出了50至60万千瓦。湖南和江西都创造了高点。”赵辰昕介绍,用电需求增加的还有浙江省,12月上旬发用电量同比增长9.2%,增速位居东部省份前列。 他指出,湖南、江西等省份由于煤炭运输距离较远,外受电能力受到限制,历年来都是冬季保障的重点地区。近期,针对这几个省份出现的电力缺口,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有序用电措施,有计划地压减了一部分工商业企业用电,确保了电力供需平衡和居民用电需要,保障了电力整体平稳运行。 “截至目前,电力供应总体保持了平稳有序,居民生活用电没有受到影响。”赵辰昕表示,面对入冬以来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需求,确保电力供应总体平稳有序。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一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落地实施,能源合作多边、双边机制不断完善,能源政策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白皮书倡议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协同巩固能源领域多边合作,协同畅通国际能源贸易投资,协同促进欠发达地区能源可及性,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章建华表示,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国将务实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合作。中国将秉承开放包容理念,建设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能源互利合作,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多边机制合作,积极开展各种多边能源合作和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高质量推动能源合作项目。中国将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研究推进与有关国家在核电、风电、光伏、智能电网、智慧能源(行情600869,诊股)、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研究绿色能源和绿色金融相结合的政策,推动双边和多边合作项目。
隆基股份12月20日下午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李春安与高瓴资本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李春安拟向高瓴资本转让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交易双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每股转让价格为70元,交易对价总额为158.41亿元。 上周五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达了明年的8大任务。其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就是其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从资本市场来看,深耕太阳能的隆基股份在很多市场人士眼中就是“碳中和第一股”。 张磊在电池领域选择了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由此可见,他更喜欢新能源赛道中上游环节。既然高瓴如此看好光伏这个赛道,不惜在高位入手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硅片龙头隆基股份,那接下来是否会考虑光伏其他优质细分领域如组件、玻璃、逆变器、支架、异质结等。如果高瓴选择继续贪婪,还有哪些可能会是高瓴的标的。 高瓴选择继续贪婪还是满足,我们不妨大胆的猜测一下,如果还有继续,那么接下来就是光伏玻璃、逆变器和异质结设备供应商。 01 碳中和,离我们还有多远 国家首次提碳中和目标,不仅是中国首次对碳排放下降提出的明确目标,也是巴黎协定签订以来中国提出的最远期的减碳承诺。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将实现中国在能源领域的革命。中金公司表示未来光伏随着成本不断下降会成为能源供给主力,国内光伏年需求有望达到700GW,年装机或超20倍,2060年动力电池年需求将较2020年增长61倍。 02 什么是碳中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碳中和=更经济+更清洁+更安全的能源结构。碳中和意味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碳吸收总和为零(包含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我国目前碳排放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过程,农业,废物处理,碳吸收主要来自森林绿化。2019 年全国碳排放约在 1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为美国 58 亿吨,欧洲 35 亿吨的 2~3 倍,但是人均与欧盟相当、不到美国的一半。 非化石能源+氢能逐步形成传统能源替代,在不增加碳排放的情况下支撑能源消费上行。在能源消费量上行至 67.3 亿吨标准煤的假设下,可预见的电能使用比例不断提升,各行业都最大范围实现电气化,并且电能逐步由非化石能源满足,终端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电力的比例从 2019 年的 16.2%,到 2035/2060年 38.7%/70.0%。 而化石能源方面,2025-2028 年间,煤炭、石油消费量占比从2025 年46.9%和 21.1%,分别下滑至 42.3%和 19.7%,而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份额将从 12.0%和 20.0%小幅上升至 13.5%和 24.4%。 在电力碳中和的目标下,预计 2025、2030、2035、2060 年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将分别达到 1,527、2,856、4,524、9,898 吉瓦,占到全部电力装机的 54%、69%、79%、100%。其中十四五期间光伏、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分别达到 74 吉瓦和 40 吉瓦。 03 光伏平价时代已经来临 更高的转换效率是行业永恒追求。我们认为光伏产业链未来将继续提高转换效率、生产效率、降低每瓦组件成本,当前P-PERC 电池效率在 23%,HJT 量产效率有望达到 26%,而钙钛矿叠层电池可进一步突破晶硅电池效率极限,向 30%+迈进。此外,通过提升单块组件功率,以减少组件件数需求,可以降低包括支架、组串式逆变器、汇流箱、土地等综合 BOS 成本。 基于成本和资源可得性的推演,可再生能源+储能会经历四个平价阶段。第一阶段(2020~2025):发电侧+火电灵活性全面平价。第二阶段(2025~2035):用户侧+电化学储能全面平价。第三阶段(2035~2050):发电侧+电化学储能全面平价。第四阶段(2050+):光伏制氢平价打开新的装机空间。 所以我们不妨大胆的猜测一下,如果高瓴继续加仓光伏,那么接下来就是光伏玻璃、逆变器和异质结设备供应商,而且高瓴偏爱龙头,这些行业又有哪些龙头公司呢? 04 光伏玻璃:供需维持紧平衡 供应不足玻璃涨价,投产周期长,2021年维持紧平衡。光伏玻璃产能受到政策限制,供给不足时只能采用产能置换方式进行扩张,在2020Q4行业旺季来临时,供给不足导致光伏玻璃价格快速上涨,相比低点时涨幅达到75%。虽然近期政策对光伏玻璃产能释放有所松动,新建产能须经过听证会论证,但是对于光伏玻璃1-1.5年产能扩产周期以及每年光伏装机的持续增加,龙头企业将持续享受行业增长与集中度提升的估值溢价。 龙头企业:福莱特、信义光能 05 逆变器:产品远洋出海,组串占比提升 国产产品质优价廉,疫情加速龙头出海。国产逆变器近年随国内市场好转而迅速进步,目前在性价比上领先海外企业,价格低于海外企业约60%,具有较强吸引力。2019年,华为与阳光电源已晋升为全球龙头,市占率合计35%,而其他厂商份额较为分散,市占率在3%~8%不等。虽然国内厂商产品不具有价格优势,但盈利能力不输海外竞争对手,2019年毛利率均可达到30%以上水平。 组串式性价比凸显,高盈利增加公司业绩弹性。组串式因更多MPPT增加发电量和更好的运维便利性,逐渐成为逆变器的主流趋势。2019年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为60%,未来有望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组串式逆变器溢价空间大毛利率高,提高组串式出货产比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 龙头企业:阳光电源 06 异质结:发电效率高,技术路线清晰,是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方向 异质结电池处于产业突破期,技术及降本路线清晰。异质结电池拥有优良特性,相比PERC享有更高的溢价。异质结电池的核心优势:1)效率高,主要源自禁带宽度;2)发电能力强,主要来自于高双面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根据我们测算,异质结发电能力(温度系数、效率、双面率较高)提升可以带来BOS成本0.1元/W的溢价,优良的抗PID和LID性能可以在LCOE方面拥有0.2元/W溢价。 龙头企业:迈为股份、捷佳伟创、金辰股份、帝尔激光 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原标题:“碳中和”大题材呼之欲出:带头大哥涨停 光伏、风电板块成急先锋) 12月,以来我国多地启动有序用电(限电),引发了多部门和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回复,固然工业生产快速恢复和极寒天气取暖需求拉动了用电增长,各省的限电举措仍有特殊因素。其中“主观控电”也是原因之一,由于省内有节能减排的目标,浙江省此前的电网“紧平衡”状态就属此列。东吴证券电新团队研究员曾朵红提示投资者注意,政策面上,中央已定调明年要重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欧盟也确认通过“欧洲2030碳排放目标提升至55%”。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此前指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时,主要以非水可再生能源作为表述对象。这是首次明确风电、太阳能发电是作为碳达峰的核心贡献方式,对于未来新能源建设方向有很强的指引作用。目前,由于中央政策定调,硅料价格触底回升,风电设备抢装也进入高潮。机构预计2021年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延续。周末高瓴以158亿元协议受让隆基股份6%股份的新闻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此前高瓴已经通过增发入股港股信义能源(民营光伏电站运营商龙头)、通威股份,其全面布局光伏赛道的意图明显,机构预计后续仍将有相关产业链投资。受益于消息面,今日A股盘中,光伏太阳能板块多只个股涨停,露笑科技、豫能控股、京山轻机、嘉泽新能等个股均开盘拉升,随后封板。截至午间收盘,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达7.9亿。国泰君安新能源团队根据十三五期间的装机数据进行预测,十三五指定的目标是风电达到210GW、光伏达到105GW,实际上最终装机远远超出目标,光伏装机更是超出目标一倍有余。以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计,未来10年,国内将年均新增44GW风电、89GW光伏装机量。 平安证券更预测,2021年将是国内光伏和陆上风电平价的元年。参照近期各地出台的大型新能源项目,部分项目已经实现上网电价低于当地燃煤基准电价,而光伏、风电制造产业链仍在快速的技术迭代和降本,未来经济性优势将更为凸显。未来龙头将加速降本,实现成本控制能力的分化。具体到投资标的,东方证券建议关注光伏板块的隆基股份(单晶硅片和组件全球龙头、高增长低估值)、通威股份(高瓴入股)、东方日升(布局新技术路线)、福莱特(光伏辅材)、信义光能、中信博等;风电板块推荐明阳智能(领先的风电整机制造商)、日月股份、金风科技(迎来业绩拐点的风机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