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19日公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海油上半年桶油操作成本降至6.50美元,创10年来新低;净利润达103.8亿元,同比下降65.7%;资本支出为356亿元,低于年初计划。 中海油有关人士表示,2020年上半年,面对低油价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与挑战,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油田正常生产、国内项目零推迟、海上平台和船舶人员“零感染”,同时始终坚持油气增储上产不动摇、提质降本增效不停步。 公司上半年共获得5个勘探发现,成功评价20个含油气构造。在渤海,高效评价垦利6-1亿吨级大油田,成为继渤中19-6之后的又一重大勘探突破;在南海东部海域,获得惠州26-6重大发现,为珠江口盆地自营勘探最大的油气田;在圭亚那斯特布鲁克(Stabroek)区块获得第16个勘探发现,区块内累计可采资源量超80亿桶油当量。这些发现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上半年,中海油实现净产量257.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年内计划投产的10个新项目中,丽莎(Liza)油田一期、蓬莱19-3油田4区调整/蓬莱19-9油田二期、秦皇岛33-1南油田一期以及旅大21-2/旅大16-3油田区域开发项目已成功投产,其他项目稳步推进。 “我们主动应对低油价挑战,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多措并举压控生产管理成本,上半年公司桶油主要成本进一步下降至25.72美元,桶油操作成本降至6.50美元,创10年来新低。”中海油有关人士表示,在布伦特平均油价同比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公司油气销售收入达663.4亿元,净利润达103.8亿元,资本支出为356亿元。基于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充裕的现金流,董事会决定派发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0.20港元(含税)。 中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上半年,得益于良好的管控措施和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公司经营状况好于预期。未来,我们将乘势而上,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力争完成全年经营目标任务。”
山东海化8月12日晚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中海炼化与潍坊市国资委及中盐集团三方签署股权划转协议。协议约定,中海炼化将其持有的海化集团74.53%股权全部无偿划出,其中无偿划转给潍坊市国资委44.53%,无偿划转给中盐集团30%。本次股权划转完成后,中海炼化不再持有海化集团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潍坊市国资委,公司控股股东未发生变化,仍为海化集团。 据了解,12年前,即2008年9月份,潍坊市国资委与中海油控股的中海炼化签署了关于海化集团的股权转让协议,彼时,潍坊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海化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给了中海炼化,当时持有山东海化40.34%股份的海化集团,为山东海化的控股股东。股权转让后,中海油也就接棒潍坊市国资委成为了山东海化的新东家。 彼时公司控股股东海化集团希望借助中海油拥有的原油资源和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在潍坊市“三北地区”开发中,延长海洋化工产业链条,扩大石油化工产业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只是,在中海油控制下,山东海化并未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作为以纯碱为主导产品,且纯碱业务位于行业前列的山东海化,多年来公司业绩也随纯碱行业的周期波动而起伏不定。 2019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公司多数产品市场剧烈波动。2019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1亿元,较2018年同期降低了12.1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3亿元,较2018年同期降低了72.2%。 8月13日晚,山东海化披露了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可预期因素,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公司同样面临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不协同,产品供需失衡,销售价格持续走低的局面,经营业绩受到较大冲击。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2亿元,同比下降23.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亏损1.34亿元,2019年同期归属净利润为2.06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划转协议除让海化集团重归潍坊国资委控制,还引入了另一战略投资者中盐集团。官网显示,中盐集团是我国盐行业龙头企业、唯一中央企业和唯一全国性企业,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盐业企业和国内重要化工企业,除盐的核心业务外,中盐集团还向盐化工下游产业链延伸,初步形成了无机化工、农业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等系列产业布局。 在当天的协议签订仪式上,中国盐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在致辞中提到,中盐集团将积极发挥盐化工方面优势,持续推进海化集团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并以海化集团为平台,加强与潍坊市在海洋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合作研究,打造海洋化工与海洋科技产业链。
“利润王”中海地产今年加速扩储。 仅6月,中海地产及其附属公司就在太原、苏州、宁波、哈尔滨和武汉新获8宗地块。据中指院数据显示,中海上半年的拿地投资额为514亿元。与2019年同期的441亿元相比,增幅达17.68%,这使中海地产成为上半年销售TOP10中,仅有的3家拿地投资增长的头部房企之一。 根据规划,今年中海将拿地权益预算定为1400亿元,同比增长23%。这也意味着,在下半年中海地产拿地节奏还将保持甚至进一步加快。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向记者分析称,对于中海来说,类似投资拿地,进一步体现了做大规模、优化布局的导向,这也和其央企拿地优势大等有关。大体上说,此类企业后续需要防范市场降温等风险,同时注重把握后续各类政策动态,进而做好土地项目的消化。 半年销售1720亿增长4.2% 中海地产销售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去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3771.7亿港元,同比增长25.2%,业绩目标完成率高达108%;营收实现1636.51亿元,同比增长14%;同时延续着其“利润王”称号,2019年以416.1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规模,位居行业第一。 实现超高净利润,成本管控是关键。2019年中海地产三费率为3.8%,远低于百强房企三费率均值(11.3%);与此同时,中海地产融资成本维持在行业较低水平。2019年末中海地产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仅为4.21%,较2018年下降0.9个百分点,综合借贷成本持续保持在5%以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债务方面,2019年末中海地产持有现金954.5亿元,较年初上升9%,现金短债比为3.0,短期偿债能力较强。2019年中海地产净负债率33.7%,与2018年持平,始终保持在40%红线以内,维持在行业低水平。 7月7日,中海发布公告称,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统称“中海系列公司”)累计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1720.13亿元,相应的已售楼面面积约为954.3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4.2%、3.5%。 6月单月,中海系列公司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575.61亿元,相应的已售楼面面积约327.3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32.3%、30.4%。此外,截至6月30日,中海系列公司获得已认购物业销售约131.76亿元,预期将于往后数月内转化为合约物业销售。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营收规模快速增长、低融资成本、低负债率及强成本管控力,为中海地产逆势扩张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元化渠道拿地降本提效 为保持净利润持续增长,中海地产对土储规模进行扩张。 中指院数据显示,中海上半年的拿地投资额为514亿元。与2019年同期的441亿元相比,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的拿地投资亦实现了17.68%的同比增幅,这个成绩使得中海地产成为上半年销售TOP10中,仅有的3家拿地投资增长的头部房企之一。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中海地产单月拿地金额分别为183亿元、179亿元,接连在广州、佛山、武汉、长沙、苏州等诸多城市落子。6月,中海及其附属公司在太原、苏州、宁波、哈尔滨和武汉新获8宗地块,应占楼面面积合计约为230.25万平方米。该集团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182.80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集团新获土地的累计应占楼面面积约为562.33万平方米,累计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522.82亿元。 从拿地分布结构来看,中海地产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的投资战略,八成以上聚焦在一二线城市,68%的新增土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都市圈等城市群中核心城市。 根据规划,今年中海将拿地权益预算定为1400亿元,同比增长23%。这也意味着,在下半年中海地产拿地节奏还将保持甚至进一步加快。在大手笔的投资布局背后,根据CRIC统计,中海地产在上半年的重点监测城市参拍重点地块的次数超过80次。 值得一提的是,多元化渠道拿地是中海自身规模突破的新路径。2020年中海地产开启“寻地合作计划”,拿地方式从单独拿地向联合开发、股权收购、城市更新等方式转变,未来拿地成本及风险或将降低,土储结构将持续优化。例如,今年5月,中海地产便计划为武汉项目等附属公司增资引进合作方,为加大布局积攒更多筹码。 中海表示,今年中海总货值约6800亿元,对应过去制定的4000亿港元销售目标,公司对每个城市、项目制定了销售策略。预计完成同比增长14%的年度业绩目标压力不大。
202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继续披荆斩棘,新一轮市场化降息周期已然开启。回望2019不平静的一年,我们从企业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 市场跌宕起伏,踏错一步就有可能失败,但中海有足够的筹码吗? 观点地产网“未来,大的改变是不会有的,传统都会继承。” 2017年3月业绩会上,从龙湖归来不久的颜建国以中海行政总裁身份出现在会场,面对台下媒体追问,他说:“我们的血液、基因都属于中海。” 寥寥数语,就此为人事巨变后的中海设下了发展方向。 在颜建国来看,2020年销售要达到4000亿、毛利率30%、规模与效益的平衡都是需要坚持的,但环境已经变化,规模竞赛、融资收紧、调控趋严,也让中海如履薄冰。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海开始调整组织结构、管控方式以及投资节奏,最为直观的是加大了拿地的力度——2017年及2018年,中海均斥资近1000亿港元拿地;2019年,中海定下了1350亿元的土地投资额,前11月已经达到了1046.98亿元。 但硬币是有两面的,2017年骤然加大土地支出,使得中海当年在手现金由2016年末的1571.6亿港元下滑至1040.5亿港元,并导致净借贷比率由7.5%上涨至27.9%;此后又因有息负债持续增加,至2019年三季度,这个指标已经上涨至39%。 在财务安全与高速增长之间,这三年来中海一直试图寻找某种平衡。从2017年开始,中海将每年销售增长控制在20%-30%之间——2018年和2019年前11月,同比增长29.8%和25.79%,这也是一直被市场质疑“保守”的原因。 资金运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融资流入加上销售回款,扣除土地支出、建安成本、经营费用、到期债务及利息支出等,近三年来中海在手资金始终保持在1000亿港元左右。2019年上半年,这个数额为1120.4亿港元。 这是一个安全的资金轮回,是中海确保财务稳健的重要筹码,但也是一个桎梏。 一线法则 中海此前设定了新的规模需求,即2020年实现销售4000亿港元。要实现规模,增加土储最为关键。因此,颜建国回归之后,给城市公司制定了更严格的拿地考核。 数据显示,2017年中海拿下了76宗地块,耗资951.16亿元,新增总楼面面积1741万平方米,超过前两年在公开市场土地收购的总和;2018年,又拿下了63宗地块,涉及资金913.53亿元。 快速开发,快速销售,颜建国并没有妄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土地储备的大幅增长,他的期望是当年买地货值能覆盖当年销售额,然后通过三年的滚动开发,实现规模增长。 “对中海而言,买地货值要超过当年的销售额,这是底线。”2019年初的业绩会上,颜建国这样说道。 因此,尽管积极纳储近三年,中海每年应占土地面积并没有出现太大波动。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实际权益土地储备分别为5378万平方米、5697万平方米以及5540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但周转效率已然在加快,2017年中海竣工项目总面积约1135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达1954万平方米,较2016年增长183.2%;2018年竣工1364万平方米,新开工1275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1.5%。 2019年,中海计划新开工面积258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8.8%;计划竣工面积1600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7.3%。不过,中海一如既往将大部分项目竣工放在下半年,上半年仅完成685.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反映在销售上,截至2019年11月,中海实现销售3432.12亿港元,同比增长27.84%。按照年初3500亿港元的目标,完成度达98%。若以全年3500亿港元销售来计算,中海2020年销售增长只需达到11.3%就能达到4000亿目标。 规模是要的,利润当然也要。颜建国每一次业绩会都不厌其烦地重复中海要“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平衡”。然而事实是,过去两年间,中海核心净利润增速已经放缓至9.21%、8.3%,至2019年上半年,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9.5%,告别两位数时代已有一段时间。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面对盈利增长的质疑,颜建国归因于过去几年中海销售增速较慢,导致营收、利润增幅放缓。不过他也对外界多次表示,中海对利润的要求是毛利率不低于30%。 然而,正如年报所言:“持续扩大规模,控制好风险,必须快速开发,快速销售。这样会改善资金回流,资产流转和股东资金回报,但项目的毛利率难免受到抑压。” 如何实现规模与毛利“鱼与熊掌兼得”,中海将更多筹码放在北上广和香港五座一线城市。2019年初的业绩会上,颜建国就毫不讳言地指出,近年来中海土地投资集中在一二线,尤其是一线城市,是投资的重点。 在颜建国看来,如果市场处于波动期,一线城市会更稳当一些,而这些城市的高房价和强购买力,可以让中海在做大单个城市销售势能的同时,保持着高毛利。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一线城市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土地成本高企,拿地难度大,中海也走得颇为艰辛。最初的2017年,依靠联合体在北上广及香港累计拿下9宗地块,耗资151.28亿元,占总土地金额15.9%,新增楼面面积91.44万平方米,但大本营深圳依然没有突破。 2018年,中海在一线城市拿地17宗,土地金额384.33亿元,占比达42.07%。其中包括以12.54亿元拿下深圳坪山一宗1.91万平方米的迷你地块,这是中海时隔三年在大本营拿到的第一宗地块。 2019年,中海继续加大在一线城市的投入,前11月共斥资548.2亿元,占总拿地金额比例超过50%,新增15宗地块,应占楼面面积208.1万平方米,土地权益也从2017年的52.67%上升至占84.57%,显示出中海渐渐倾向于独立开发。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大手笔拓展一线城市的同时,土地均价走高也是一个日益凸显的现象,目前中海一线拿地均价已经从2017年的1.65万/平方米米上升至2.63万/平方米,总拿地均价从2017年的6501元/平米上涨至1.09万/平方米。 “我们拿地前都会做财务测算,算得过账才会拿。”类似的话语,颜建国已经说了无数遍。 低息筹码 市场跌宕起伏,踏错一步就有可能失败,但中海有足够的筹码吗? 2019年以来,房地产融资渠道步步收紧,信托、海外债、银行贷款、开发贷、ABS等新政频出,房企融资成本一路上涨,利率超过10%以上的美元债已经司空见惯。 融资高压之下,部分房企频频出让项目回流现金。2019年最后几个月,有几家知名房企甚至陷入破产或者被收购传闻中,然而这一切都与中海无关。 从寒冬过渡到暖春,2019年初,中海就以300亿港元大额银团贷款向外界展示了新一年在资本市场上继续进取的态势。 这种对借贷对象的经营能力、资金实力有着极高要求的融资方式,最为中海青睐。 2017年12月,中海便曾与15家国内外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一笔180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利率低至1.38%。不过,最新的300亿港元贷款,中海并没有公布利率。 40年前从香港起家,因急于扩张,中海曾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经受考验,“10年辛苦挣的钱,一夜工夫打回原形。”前中海掌门人孔庆平后来回忆称。 以史为鉴,刻骨铭心的教训也成就了中海,注重财务安全、重视利润成为这家房企往后数十年发展的主基调。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中海依然保持着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给出的行业最高投资评级:惠誉A-/稳定;穆廸Baa1/稳定;标准普尔BBB+/稳定。 一般而言,信用评级越高可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过往几年,中海加权平均借贷成本始终保持在5%以下,颜建国掌舵这三年,这个数字大约在4.3%左右,低于其他头部房企,这给了中海更大的空间。 2019年,中海融资时间节点是在上半年。除了上述300亿港元融资外,1月份还发行了35亿元公司债,其中品种一发行总额为20亿元,票面利率为3.47%;品种二发行总额为15亿元,票面利率为3.75%。 数据显示,1-6月份,中海新取得银行及其他借贷425.92亿港元,发行票据募得40.05亿港元,累计境内外债务资金流入共达466.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0.24%,已经与2018年全年466.9亿港元贷款相持平。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下半年融资管道步步收紧,中海仅在7月份公开发行了5.5年期20亿港元及10年期4.5亿美元的双币种固息高级债券,其中美元债券利率3.45%,港元债券利率2.90%。 资金轮回 融资只是补充钱袋子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全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海销售额与自有资金之比为1.01,远低于5.73的行业均值,显示出这是一家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来驱动增长的房企。 事实上,在负债与增长之间,中海一直在寻找某种平衡:既想要规模增长,但也不想打破长久以来建立的财务安全底线。确保一定量的资金在手,成为中海大手笔融资、拿地同时,保持低负债比率的重要筹码。 前任郝建民给颜建国留下了不错的底牌,两年重组期间,中海鲜少出现在公开土地市场,资本支出大幅减少,到颜建国正式接任的2017年初,中海在手现金达到1571.6亿港元,净借贷比率仅为7.5%。 重组完成后,中海将补充土储的方向转向公开市场。根据年报,2017年支付地价达到1346.2亿港元。因土地购买的资本性开支增加,在手现金下降至1040.5亿港元,净借贷比率也随之上升至27.9%。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此后,中海一直将在手现金控制1000亿港元。粗略来看,每年有息负债流入大约保持在450-500亿港元之间,加上销售回款,总现金流入与现金支出基本持平。通过这样的一个资金轮回,中海在手资金始终保持在1000亿港元左右。 2019年上半年,中海销售回款录得1041.2亿港元,因年初300亿银团贷款,上半年融资流入达到466亿港元,共计流入资金约为1507.2亿港元。 与此同时,中海上半年须归还到期债务243.4亿港元,支付地价为637.6亿港元,建安相关支出为274亿港元;除此之外,税务费用、分销费用、行政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支付则为233.2亿港元,累计总支出为1388.2亿港元,与流入资金总额相差不多。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更早前的2018年,中海债务资金加上销售回款,全年共计流入资金约2251.8亿港元,而归还到期债务,支付地价,建安相关支出以及税务费用、分销费用、行政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支付,累计约为2222亿港元,与流入资金总额大致持平。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年融资流入并非全部用于归还到期债务,中海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增借贷分别为231亿港元、222.6亿港元,有息负债处于增长状态,净借贷比率分别上升至33.70%、35.00%。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观点指数整理 2019年6月底,中海未付土地费用为145.1亿港元,下半年到期归还银行及其他借贷和应付票据合共为194.2亿港元,加上拿地力度加大,在手现金第三季度下滑至999.8亿港元,借贷比率则为39.1%,逼近2001年制定的净负债率不超过40%的管理红线。 用充裕现金流筑起一道厚实的防火墙,中海正在企业高速增长和财务安全之间寻找平衡,融资、拿地都要讲究恰好好处,多了负债就要攀升,少了规模就停滞不前。 这几年来,中海销售增速在20%左右,2018年和2019年前11月,同比增长29.8%和25.79%。按照这样的资金循环流动,指望销售增长百分之四五十,在目前来看似乎也是不太现实。 明日边缘 除了地产,2019年中海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2019年3月份,颜建国接过中海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正式主导整个中海系。 中海集团目前拥有五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海外发展即中海地产、中建国际、中海物业、中海宏洋、远东环球。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中海地产——2019年上半年,这家房企实现营收933.8亿港元,核心净利润209.9亿港元,超过其他四个平台的总和。 对于这次人事安排,官方的解释是:“从有利于中海改革发展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出发,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做出的。”一种观点认为,颜建国主导中海系,加深了与母公司中国建筑的联系,也更容易为地产平台争取资源。 在经济波动的当下,变化发生在各行各业,地产行业亦然。数据显示,受限于市场和政策,住宅销售增速已经开始放缓,2019年上半年,行业前30房企销售同比增长均速从上年同期的53%下降至15%,房企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寻找新利润增长点,这种举动在过去几年早已发生。 作为一家主要以自有资金驱动销售增长的房企,销售回款在中海资金流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过往三十多年短平快住宅开发所带来的高利润,也让这家房企在转型路上走得比别人慢。 2014年,万科提出内部转型的时候,中海正忙着重组整合。 直至2017年,回归后的颜建国在那年3月份的业绩会上,首次提出要将90%资源投入到住宅开发中,6-8%资源投入到商业地产,另外1-2%则投入到诸如养老地产、教育产业、长租公寓等新业态中去。 后来,颜建国将这三种给业务概括为“今天、明天、后天”。 但对中海而言,发展其他业务最初只是一种被动的举措,颜建国提及:“现在出让土地规划过程中都会要求配建一些配套设施,包括商业也好,养老也好,教育也好,有很多物业是配建的。”这种认知,也是中海过去多元化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 迈进2019年,中海有了新的谋划。10月23日,中海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名称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这种“去地产化”式的更名似乎意味着,中海已经将多元化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而不是再是曾经的被动行为。 不过,除了商业地产外,中海其他非住宅业务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海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21.2亿港元,同比上升20.5%,占总收入比例今为2.27%;其他业务收入为4.4亿港元,其中酒店和其他商业物业收入合共为2.3亿港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中海多元化创新业务以教育、养老、物流为主要拓展方向。其中,康养品牌中海锦年在2019年末发布,首项目落子天津,2019年4月和11月,青岛和济南的养老项目先后开业。按照计划,到2025年,中海计划新建或运营100多个养老项目。 教育方面,目前中海拥有两个实验学校,四个幼儿园,四个中海学堂、两个户外营地,一个国际学校;物流方面,在天津滨海新区管理运营拥有两个物流基地。 与庞大的住宅体量相比,这些多元业务犹如“寄蜉蝣于天地”。对于中海来说,建立在低负债之下的规模增长,高周转、快速回流现金滚动开发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发展之道。 住宅是中海的今天,至于明天和后天什么时候到来,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