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钢协)党委副书记姜维在安钢集团调研座谈时指出,安钢集团及其他钢协会长、副会长单位,在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出很多很有特色的亮点工作,这是行业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及时总结和重点宣传的好经验好做法。 据介绍,在绿色发展方面,安钢集团坚持“既要企业发展,更要碧水蓝天”,提前安排,投入70亿元进行环保治理,按照4A旅游景区标准获得3A级旅游景区认证,让厂区变景区,工厂变公园。安钢绿色发展的工业实践及取得的成效,助推了安钢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安钢将以本次创建A级环境绩效企业为契机,全面提升、全面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倾力打造安钢的绿水青山,换来安钢的金山银山,实现企业与城市、社会、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共融共生,为美丽中国贡献安钢力量。
奋进“十四五” 续写新华章(二) 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 专家表示,创新已经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动力。展望“十四五”,更加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新的发展优势,将为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蓄积更多新动能。 创新驱动新动能加速崛起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大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新动能加速崛起,助推经济加快复苏的同时,令高质量发展步履更为坚实。 这一年,我国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双创”向纵深发展,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激发,新动能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845.0万户,同比增长3.3%。其中,新设制造业企业增速达9.1%,超过企业平均增幅;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2.8%,远超制造业整体增长水平。 市场主体创新动能不断增强的同时,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需求快速扩张,新投资新消费带动作用增强。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说,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给予有力支撑。为此,中国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由之路,是新动能培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发展全局的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创新政策与评估研究室主任王宏伟对记者表示。 “十三五”科技创新量质齐升 新动能崛起、新产业迸发的背后,离不开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巨大牵引和拉动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其中,2019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达107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R&D经费投入达221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与此同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五年来,我国推进国家科技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科创板、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众创空间等为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不过,正如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李胤也表示,虽然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高,但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要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专家指出,展望“十四五”,科技创新将在激发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更显著作用。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日前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摆位和重大部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启动阶段。”王宏伟表示,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强国迈进阶段,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决条件和战略支撑,新形势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迫切需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牛鼻子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推动现代化建设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五中全会已经明确创新路线图。 王志刚指出,面向未来,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要确立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首位,更要确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要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领域持续发力,还要在技术、知识、安全、服务等领域形成创新合力,迸发市场活力。”刘向东说。 王宏伟表示,科技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和重点。要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加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和应用研究,形成科技创新和需求牵引的良性互动机制,同时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形成多个区域创新中心、多点支撑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班娟娟 郭倩)
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打造“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 25日上午,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省长袁家军强调,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盘,事关浙江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落实车俊书记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部署要求,紧扣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围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探索,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以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以开放发展更大力度吸引国际资本,以政策赋能金融赋能要素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高兴夫主持。 袁家军强调,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等重大命题的发力点都在制造业。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常态化运行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保障、督查机制,按照“四个体系”狠抓落实,形成“滚雪球”效应,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一要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加强5G、工业互联网、未来工厂、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应用,加快数字赋能浙江制造。二要深入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细化落实推进体系,做优做强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打造高质量发展最佳实践。三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培育世界级领军企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四要抓好制造业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招大引强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制造业项目,做好强链补链畅链护链的文章。五要实施“放水养鱼、涵养税源”行动计划,重点扶持一批有竞争优势、成长性好、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打造未来经济增长点。六要深入实施稳企业拓市场行动,持续深化“三服务”,大力推进企业减负降本,深入实施浙江制造拓市场行动,打响浙江制造品牌。七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提升新产业平台能级,全面打造展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样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期间专门召开这次座谈会。座谈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何立峰先后发言,结合各自实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工作情况,谈了意见和建议。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第三,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同时,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要坚决防止借机炒作房地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长效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四,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落差往往是发展空间。有关部门要针对欠发达地区出台实施更精准的举措,推动这些地区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第五,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对上海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要继续做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要抓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长三角和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六,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加强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治理。要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形成系列配套保障措施,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提供借鉴,为全国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作出示范。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沿江各省市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政策措施,压实主体责任,保障退捕渔民就业和生活。要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务求禁渔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第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三省一市要结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利用长三角地区合作机制,建立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要推进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计划逐步实现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统一。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同时,要在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上下功夫、见实效。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要在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探索建立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要加强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决策、开拓市场、革新技术、提高效益等方面的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要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导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习近平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领导小组要把好大方向、大原则的关,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十四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韩正在讲话中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战略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要着力推动高水平开放,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着力强化高效协同,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丁薛祥、刘鹤、陈希、王勇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省市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有关部门正酝酿出台系列新政,涵盖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与此同时,多地密集推出养老服务业投资扶持清单,不少地方一方面加紧推进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密集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储备,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特别是医养结合领域。
文|潘永堂 房企现在 不是要不要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而是如何做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老潘走访和调研30强,发现千亿房企2020年工作报告都在提“高质量发展”导向! 其实高质量发展命题,本就是一个企业的基本义务和修炼,但房地产过去风口太强、周期性强,导致胆大、投机、粗放式发展,一则也能活得很好,二则专心搞经营、管理,还真不如搞战略,赌周期,赌黑马城市,因为后者是“势”! 势比人大,是常识! 所以以前风口的时候大多房企识时务为俊杰,迅速做大了。 但今天不一样了。 形势变了,强风口没了,外部红利少了,所以高质量发展快速成为房企普遍追求和经营目标,这也是“势”,这个时候房企看内功,看企业底裤了,一些内部管理差的企业就“裸泳”了! 如何做到高质量发展?现在是关键之关键! 因为外部环境和同行竞争都不允许低水平、低质量发展,这是当下的生死问题。比如今年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大中型房企,业绩能够增长5%到10%都是很厉害的。有的20强房企还下调了业绩目标。 对于高质量,不同房企有不同侧重点,有共性也有个性,当然,在不同阶段也在不断调整。整体而言,高质量发展,更多体现出一个安全性、稳健性、可持续性、内生性。 在老潘看来,打造内生式的增长,是房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关键。 关于如何定义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又该如何做? 就在最近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中,吴建斌总给出了3大目标,6大行动,可作为一个借鉴与启发。 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 吴建斌: 我是一个财务工作者。 所以这么多年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从中海到碧桂园然后到阳光城。一路走来对财务、对金融这方面认识更多一些。所以我更愿意用财务的视角或者金融的视角回答今天我们怎么样高质量增长,推动房地产业务方面的问题。 当然最主要还是结合我们阳光城的案例,因为阳光城在房地产行业来讲应该是算中间的房地产公司,可以列为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解决方案。 三大红利正在消失中 我过去讲过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或者30年的发展,最主要还是红利在推动。 曾经我们也提到我们的红利有 刚需的红利 土地化的红利 金融的红利 这些红利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多红利逐渐在消失! 虽然没有消失完,但是还在消失中。 这些消失,也要求我们房企在战略经营上做一些改变。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目标? 2020年全球的经济受到疫情影响的冲击,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全球的经济还是中国的经济都面临着非常相似的特性,这些特性 波动性比较大,不确定性也比较大,复杂性也比较大,模糊性也比较大。 这也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或者模糊性的特点情况下房地产公司怎么办呢? 我自己认为虽然作为房地产公司自己要给自己设定几个目标,我自己设定的高质量增长大概有三类目标: 1 第一类目标:业绩是否保持一定的增速? 增速是多少看情况而定 有的时候增速高一些,有些时候增速低一些。 近年来我跟很多房地产公司沟通的过程中,大家认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受到各方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增速不会太高。 很多公司的增速设定在5%或者10%。 这个增速在今年上半年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一般我会观察四个方面的指标: 销售方面指标、 结算的指标、 新增土地储备指标 销售回款指标。 如果房地产市场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长,我最关心的可能就是这几个指标增长的幅度。 前几年这几个指标增长幅度是非常高的,今年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今年保持5%—10%的增长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2 第二类目标:安全性指标 安全类指标一般我们会关心 金融负债指标 短期借款的占比 现金的占比 尤其负债的总额以及信用评级的情况。 这几个指标都反映在房地产公司里边为安全指标,非常突出。 房地产波动性是非常大的,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过去房地产公司的负债率总体上比其他行业或者境外房地产公司负债率高。 房企高负债率 这个问题在经济上行的情况下问题不大 但是在房地产市场横盘或者下行的情况下负债率很高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和很大的压力。 最近也有很多房地产公司在兑付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压力,不得不做一些重组,这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3 第三类指标:ROE、ROIE和Value结果类指标 作为公司来讲肯定会追求很多指标,财务方面过去很多年我们更多追求的是ROE(股东资金回报率),这个指标是非常直观的。 最近这一两年来由于各个方面的需要,更多看重的是ROIE指标! 这个指标也是股东资金回报,但是更多强调的是金融现金流所带来的回报,股东是从这个角度观察的。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总体经济蓬勃向上,而且有很多风口不断地出现。现在更多出现的是企业的价值增长指标。正常的结算收入,还有企业未来长期的价值在哪里。 这一块作为房地产公司要引起更多的重视,这也是我比较重视的方面。 高质量发展的6大行动方案 有这三个指标提出来之后,就有6个行动方案 前面几个公司的负责人或者优秀的房企讲的是产品,产品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企业发展产品是首先的。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讲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企业能不能做到现金流保持良好的状态,这是我最关心的。 第一行动:要做到“以收定支” 为了解决现金流的问题,我更多强调的是以收定支! 这个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因为公司每年都会做年度的预算,但是执行的过程中是非常难的。 所以以收定支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也就是说这个企业预测一下当年在什么阶段的收入会有多少,有了多少收入之后才能确定你的支出,你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支出,还是把收入一部分用于支出,还是说这个收入不够,我通过增加融资能量来完成整个年度的现金平衡。这个很重要。 很多房企都做预算,阳光城每年年初的时候会做全方位的计划,不仅是房地产,还有物业等等。有更多的土地储备之后这个企业才有长期发展的动力。 作为阳光城来讲虽然买地也是我们非常强的动力,但是我们首先考虑到预算现金流的回流是不是回来,回来之后大约拿出回流现金的50%用于买地,基本上比例是不变的。 过去几年的执行情况也是非常好的。 第二行动:狠抓销售 当前经济处于不明朗的情况下,而且房企处于横盘的情况下销售是第一要务,买了这么多地,建了这么多房子,怎么样卖出去。 但是实际上要卖有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或者利润率达不到原来的目标 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这中间可能就有一个选择,到底你在追求什么? 你在追求企业的安全还是追求更高的利润或者追求别的东西? 我想在当前这个情况希望大家更多追求现金的回流,有了现金的回流这个企业才会保持很好、很健康的状态。 如果现金流方面的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案,作为企业来讲压力是蛮大的。 所以今年疫情以来上半年销售我认为是一般般,虽然很多房企公布了很多销售指标,但是我认为整个上半年还是一般的。 七八月份房地产销售基本上恢复正常 目前为止我觉得基本上正常了 下半年我相信很多房企都会在市场销售很多的房子,也许供大于求。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抓销售对于房企来说是重大的挑战。 第三行动:做强大运营体系 我们原来讲的大运营体系是要重构! 目前我比较推崇——以财务经营为导向,以现金流与利润为核心,以计划管理为主线,以货值管理为基础,实现全项目、全周期、全专业的通透经营。 价值链是全系统,整个过程都是一个大运营,是一个有机的联合体,这里边核心是财务指标的完成。 如果财务指标完成不了,大运营做得是不到位的。 所以我在很多地方,包括我也在阳光城内部推行这个概念,效果很不错。 第四行动:抓产品品质革命 前面几位房地产公司大佬都提到品质革命,阳光城也是这样的,2018年我们宣布了品质宣言,宣布推行绿色智慧+的概念。 阳光城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今年,我们全部的项目都是用绿城智慧+的概念推动我们的品质革命。 我们的绿色智慧+是三个内涵,主要是讲环保,而且这方面大概细分了7个子项目,比如水的质量怎么控制,空气怎么控制,噪音怎么控制。所以绿色方面我们有7个项目落在将来的产品上。 智能方面,特别是这次疫情之后我们觉得智能太重要了,到小区一进门,一刷脸直接到家里边,无接触智能化的要求太高了,远程对自己房间有些控制,灯光的控制,湿度的控制也很重要。 进入小区停车都是智能化的管理,这个太重要了。 我们讲的绿色智慧+的家元素更多的是在社区里边我们要成立我们社区活动小组,以人文情怀来关怀每个家庭住户的情况。 这个概念阳光城47个项目已经全部落地,我们计划全部的项目进行落地。 一个企业要革命,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品质一定要革命的。品质很重要,关系到公司的生命力,关系到客户对我们的认知。 第五行动:打造先进且符合人性的高激励机制 一个房企能不能高质量的发展激励机制非常重要。 在碧桂园的时候推行的激励机制和阳光城推行的激励机制都希望在不同的时间推出行业最先进的,符合人性的激励机制。 这方面阳光城是很下工夫的。 我们的激励机制都是为了解决员工的需要,为了解决企业的需要,这个机制一定要先进,要符合人性,解决人性的需求。 在这个方面阳光城是很下工夫的,效果也不错。 前段时间很多人在问这个机制阳光城执行的怎么样?我说执行的非常好,这个已经变成了重要的管理机制,大家离不开。这是行动之五。 第六行动:提前培育新产业,寻求资本扩张 这两年来物业管理公司遇到了很好的风口,这次疫情之后物业管理公司的风口继续升温,非常好。 物业管理上市之后可以进行专业化管理,另外一方面可以从资本的改善,价值的创造都有很大的空间。 除了物业公司别的产业将来也有可能遇到风口。 作为房地产公司要高质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不断地瞄准风口,现在可能就要培育,要花很多钱,花很多人力在管理上,在资金上做很好的配合。 这样的话有可能在下一个风口到来的时候,我们通过我们的主业把我们原来不太重视的产业分出去。 这件事情从财务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是必做的,但是是需要花时间的。 这是我对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出六个方面的行动和想法。 高质量发展:也要以变应变 所以作为房企来讲高质量发展是永久的话题!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思考。 阳光城有6个方面的行动计划,也正是我们推动阳光城朝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逻辑,期待我们阳光城在这6个方面的行动逻辑之下把公司做得更好。谢谢大家!(发言实录来源与)
图片来源:微摄 为落实好《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19〕52号),持续推动财产保险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近日银保监会印发了《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近年来,财产保险市场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财险监管工作从功能监管向机构、功能监管并重转型,对财险市场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对监管工作进行谋篇布局更为必要和迫切。《行动方案》是银保监会成立以来首次对财产保险业发展和监管出台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行动方案》共六部分。一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回归风险保障、科技创新引领、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综合监管的基本原则,推动财产保险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保障水平、服务能力和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治理科学、竞争有序的财产保险市场体系。二是推动行业向精细化、科技化、现代化转型发展,改进业态模式,深耕细分市场,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数字科技水平,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三是推动增强保险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能力,引导保险公司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持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保障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四是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支持财产保险公司“走出去”,加快再保险市场发展。五是形成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监管政策和体制机制,从深入推进改革、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市场监管、补齐制度短板、提升监管质效等方面对未来三年的财产保险监管作出部署安排。六是抓好组织实施,要求强化各银保监局和各财产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强化沟通协调。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指导各银保监局、财产保险公司结合本地区、本公司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安排,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努力推动财产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