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记者来到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洋新村茅刀源屯。远远望去,一座座白色的小楼坐落在大山脚下。村前中草药种植基地上,瑶族妇女三五成群在基地里除草、施肥。 走进村里,“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大字招牌鲜艳夺目。村道两旁的中草药两面针(行情600249,诊股)长势正旺。 “过去的茅刀源是典型的‘空心村’,加上位置偏远,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茅刀源屯党支部书记盘志荣告诉记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充分发挥茅刀源屯以“山”为特色的资源优势,委派林业专家指导茅刀源屯发展林下经济。一手抓生态、一手抓产业,以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为契机,有效提升了林下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闯出一条“生态即产业”的路子。 走进屯内,只见屯内显眼位置的墙壁上满是五颜六色的彩绘,内容是如何保护生态、弘扬美德和茅刀源村规民约。这种彩绘成为当地的特有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茅刀源将爱绿护绿和保护野生动植物列入了村规民约,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对损害生态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和野生动物以及开山毁林、填塘造地等行为“零容忍”。 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茅刀源屯引进广西锦沐仁和中草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示范带动村民种植天冬、岗梅、三叉苦、千里香、两面针、野菊花等中草药18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和乡镇村屯发展中草药种植超过5000亩,成功创建广西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富川华润三九(行情000999,诊股)(南药)产业示范区。 “发展中草药基地对我们村改变很大,农户跟着种挣钱,自家不种的还可以务工。村民在我们基地常年都有工作,每天工资80元。采收时节,如果按采收量计酬,收入高的每天可达300元至400元。”广西锦沐仁和中草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席磊说。 养蜂产业是茅刀源屯的另一个支柱产业。2018年,该屯成立贫困户养蜂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11万元,争取林业部门资金33万元,发展林下养蜂200箱,新繁殖蜜蜂50箱,2019年实现产值30多万元。目前,茅刀源屯初步形成以林药经济和林下养蜂为支柱的产业格局。 依托生态优势,村民信心满满参与到乡村旅游富民大工程中,纷纷自主装修农家庭院,发展林业生态休闲观光,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仅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村就接待了超千名游客。 生态即产业,绿水青山在茅刀源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2016年,茅刀源屯年人均收入6000元,目前已达1万元,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7.4%降至现在的零,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0.88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24万元。短短几年时间,茅刀源屯成了远近闻名的中草药种植基地。盘志荣说:“如今,生态宜居、村美民富,真的是变化太大了。”(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通讯员 毛 强)
吃过早饭,家住山东诸城市贾悦镇王家庄的郭忠芳来到田间开始一天的劳作。和以前不同的是,他不是去自家地里干活,而是去离家1公里远的梅香园农业发展公司务工。 “2018年俺家的7亩地流转以后,俺就在梅香园打工,一年能挣4万元,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一年能有5万元收入,生活奔小康了,我很知足。”郭忠芳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诸城市持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社区化发展,加快实施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攻坚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集聚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2000亩,现已发展成为集优良果树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果品标准化生产、微生物菌肥有机肥生产、水果初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诸城梅香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臧全忠介绍。 这几年,梅香园从周边流转了不少土地搞农业种植,周边村庄百姓不用往外跑就能务工挣钱。“以前要到10多公里外的工厂务工,如今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郭忠芳说。 近年来,诸城市积极培育壮大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激活农业发展潜能,灵活多样创造就业岗位,就近吸纳当地农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园区通过有序土地流转,实行产业规模化经营。“现在果品种植主要有大樱桃、葡萄和草莓等。重点是大樱桃种植,占地达1400亩,品种有布鲁克斯和梅早,每年‘五一’假期前就可上市,4月中旬到5月中旬价格较高且稳定,每斤在30元左右,按照亩产3000斤计算,每亩效益能达到9万元。”臧全忠告诉记者。 梅香园是目前山东省内最大的鲜食车厘子种植基地,大樱桃销售市场巨大,该公司主要销往上海盒马鲜生等商超,每年都供不应求。 为了支持梅香园上规模、提效益,做成标杆,贾悦镇帮助企业修路、架电、打井,投资5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镇党委、政府出资近一半,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按照今年镇里的农业产业发展计划,重点实施了大樱桃产研学一体化示范引领项目,分成5大园区,采取‘大园区小农户’的模式,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贾悦镇分管农业的社会事务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王君友说。 目前,诸城市聚焦种植业结构调整,新发展高效作物面积8万亩,新建100亩及以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81个;聚焦养殖业转型升级,新建了13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2个肉鸡标准化养殖场,截至9月末,生猪、家禽存栏同比分别增长26.32%、12.69%。 工商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是优化乡村资源要素配置、活跃乡村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这个项目主要以佳乐家超市为平台,拓宽延伸农业产业链,在贾悦镇新建集种猪养殖、商品猪养殖、果树种植于一体的有机种养循环综合体,综合体所有产品进入佳乐家商超。”山东佳乐家农牧科技公司总经理王涛告诉记者,该项目成立于2018年6月,由潍百集团牵头成立,一期总投资1.2亿元,已投产运营,主要利用万家埠、沙沟等村荒地进行建设,其中养殖区占地300亩,年出栏种猪、商品猪5万头,到今年底,第一批商品猪就能直供佳乐家超市。 记者在距离贾悦镇6公里的山东佳乐家农牧科技公司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配套设施建设,再过一个月就能投产使用。 “项目二期总投资1.5亿元,主要进行种猪养殖和高端果蔬种植,养殖区占地200亩。”王涛说。 据了解,佳乐家种养一体化项目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商超”渠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积极探索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着力开创现代农业新型发展模式。产品涵盖各类有机生态无公害猪肉、散养鸡等。以基地化管理、订单化生产、渠道化运营的联合体形式,真正做到了源头可追、质量可控的全产业链运营。 王涛介绍,公司资本下乡后,不仅拉伸了企业的产业链条,还通过技术扶持、劳务合作等方式带动当地500多名农民到园区务工,实现农民增收600多万元。 目前,诸城市共有180多家工商企业下乡,总投资110亿元,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14个。 “诸城市将进一步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资产入股,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实现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撬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诸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韩明光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管斌、通讯员 王槐德 徐春光)
开在广东梅州市蕉岭县东岭村依山傍水的特色民宿,预订电话源源不断。2019年3月底以来,这里接待游客人数已达26.3万人次……东岭村因发展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村。 这样一个脱贫典型村,到底有什么脱贫秘诀?日前,记者深入广州市南沙区对口帮扶的梅州市蕉岭县、平远县等地,记录下当地在脱贫攻坚收官战中产业扶贫的新探索。 蕉岭县鹤湖村结合当地实际联合发展特色养鸡产业,建起了辣椒种植基地,每天都有100多个菜农忙着采摘辣椒,在小辣椒的带动下,去年该村60户贫困户121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象岭村因地制宜建立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富硒稻米销售顺畅;下南村盘活18亩百香果基地,引进农业企业种植蔬菜瓜果……一村一品,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 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南沙区与蕉岭县探索了“突出本地特色、增强输血造血、建立长效机制”的蕉岭县脱贫思路。充分发挥蕉岭县“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和富硒资源的优势,村村联动打造致富路。 每天茶余饭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三达村村民谢远扬都会上一趟山,花1小时除草、观察灵芝长势。靠着这朵朵林下生长的“不老灵药”,谢远扬家添了新家具,修了旧房子,日子越过越好。如今,他还承担了村里的灵芝种植指导工作。“很满意,不后悔!”谈及目前的生活,谢远扬一脸满足。 林下灵芝是三达村的“致富武器”。在南沙区城管局派驻三达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晴的带领下,三达村于2019年开始发展林下经济。短短一年,林下灵芝已经给村里带来了10万元利润,其中有6万元直接分红给贫困户。杨晴告诉记者,三达村下一步将做好灵芝茶等系列灵芝产品的深加工,依托产旺三达农业专业合作社做好产品推广工作,并采取多种措施做好“三达灵芝”品牌推广。 在平远县向阳村,番石榴树已经挂果。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派驻平远县河头镇向阳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鸿鹄的带领下,把南沙区万顷沙镇的番石榴种植技术引到了向阳村,首批引进的番石榴由合作社集体种植,共30亩,并邀请万顷沙优秀农户手把手传授番石榴种植技术。预计明年春夏季,向阳村种植的番石榴就能在梅州上市了。而在平远县黄沙村,主播们正在“田头直播间”直播蔬菜种植过程,网友们在直播间下单后,只需静待配送中心送货上门。 记者了解到,自广州市南沙区对口帮扶梅州市平远县、蕉岭县以来,通过产业扶贫方式,重点打造梅州本地区特色产业,引进可复制的成熟扶贫产业,将“输血式”产业扶贫向“造血式”转变。2019年底,南沙对口帮扶梅州市蕉岭县、平远县等省定贫困村就已脱贫摘帽,贫困户已退出1479户3944人。(经济日报记者 张建军)
西藏珠峰(行情600338,诊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旺久正在给苦瓜进行人工授粉。经济日报记者 贺建明摄 吃过早饭,收拾妥当,34岁的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查吾冲村村民普赤一家三口便与城里的“上班族”一样,准备去上班。 普赤一家上班的公司是珠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年。“我们每人每月可以拿到4000元的基本工资,根据所在大棚的蔬菜收益还有绩效工资。”普赤说。 不离乡不离土,普赤一家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2017年,普赤家花10多万元购置了一辆家用小轿车;2018年,花费30多万元翻盖了住房,现在家里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一应俱全。 在家门口就业,既没耽搁普赤照顾家里的两个孩子,也没荒废家中的20多亩青稞地。“骑电瓶车从家到蔬菜大棚只需5分钟,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和回家做饭。现在青稞从种植到收割都是机械化,以前需要大半个月才能度过的农忙时期,现在利用几个中午就可以完成播种、收割,很方便!”普赤说,自己最初到蔬菜大棚打工其实是抵触的。“2017年,公司流转村里的土地建设蔬菜温室大棚,县乡干部还到村里动员大家到蔬菜大棚打工,学习种菜技术。可蔬菜只有附近的彭仓村种得多,技术好不好学,干了活能不能拿到钱,大家心里都有顾虑。” 在县乡干部的引导鼓励下,普赤还是加入了学习种菜的队伍。经过一段时间,她发现只要用心跟着技术员学习,要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也不难。从最初的土培到如今的水培、人工授粉……普赤掌握的种植技术种类越来越多、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普赤说:“我现在挺喜欢蔬菜大棚里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看着自己栽下的一株株蔬菜幼苗长大、开花、结果,我很开心。” 曾经,白朗县群众以种植青稞为主,餐桌上的蔬菜多为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随着蔬菜种植的蓬勃发展,大家的饮食结构也正在发生改变,普赤家的餐桌早已丰富起来。她说:“我每天都会采摘一些自己种植的蔬菜回家食用,以前只能吃萝卜白菜,现在西红柿、黄瓜、青椒、苦瓜等都是我们家餐桌上的常见菜,蔬菜种类丰富后,家里人的健康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参与蔬菜种植不仅让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家人的身体更健康了。” 1998年,在山东济南援藏干部的帮助下,白朗县开始建设大棚,试种蔬菜。白朗县委书记陈昊说,到2015年,白朗蔬菜种植虽然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仍然偏小偏散,缺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优质经营主体。为此,2016年,白朗县干部请来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白朗的蔬菜产业“把脉”。同时,白朗县将培育本土企业和招商引资并举,西藏珠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本土企业得以成长,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落户白朗。 借助蔬菜产业,白朗县把贫困群众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不断建立绿色蔬菜产业和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像普赤这样的白朗农民在保留传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正在慢慢转变为蔬菜产业链上的职业工人。 陈昊表示,蔬菜产业已经成为白朗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全县7000多户中有3200多户直接参与到蔬菜产业中,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经从最初的0.3亩发展到1.44万亩,今年产值预计可达2.6亿元。3200户群众仅靠蔬菜产业,户均年增收达1万元以上。2017年白朗县就在西藏县(区)中较早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经济日报记者 贺建明)
驱车从宁夏固原市出发,沿山路蜿蜒前行,在203国道东南角突现红果片片,甚是好看。“这里是固原‘四个一’工程的‘一棵树’苹果种植基地,也是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树。”彭阳县红河镇党委书记郑小义向记者介绍。 位于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些年,这里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但是人离开了,空房和荒地怎么办?为了抓好生态恢复,固原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发展种植一棵树、一根草、一株苗和一枝花的四大种植产业。 “依托红河的天然优势资源,我们下决心搞好果林和草畜产业。”郑小义说,“红河镇年均降水500毫米、土壤无污染且富钾富硒,适合发展果树等种植产业。” 郑小义是农林专业出身,又在水利和农业农村局管理岗位锻炼过。种好苹果,发展苹果产业,郑小义有自己的“秘籍”:必须踩好“三脚油门”。 第一脚是专家团队,要做成国内一流产业,必须拥有一流的专家团队来支撑,红河镇聘请到西北矮化苹果首席专家李丙智和宁夏首席林果专家王春良。第二脚是选好品种,国内苹果有上万个品种,经过两位林果专家论证,选出了最适合红河种植的苹果品种。第三脚是与科技企业合作,红河镇与集现代温室种植、果蔬收购、仓储和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宁夏东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下合作协议,谋划苹果产业的大发展。 除了“三脚油门”,红河苹果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换位置。”固原市委书记张柱说。具体怎么支持?郑小义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去年春天,他到固原市政府汇报工作,提到红河镇那边有4000亩荒地,镇里打算种植苹果树,可是拿不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资金。固原市市长马汉成的话让他吃下了定心丸。“这项富民产业你们只要大胆干就行了,其他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一定会主动协调。” 果然,几脚油门踩下去,红河镇的苹果种植面积从2017年的30亩发展到现在的8000亩,苹果产业的收益越来越高,百姓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这个与树打交道的活儿我愿意干!”50岁的村民王瑞霞说。王瑞霞曾得过大病,家中还有两个娃,近两年政府为她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事没少操心。“没想到家门口的这片苹果树给我提供了工作岗位。我每天过来给树浇水、施肥、喷药,劳动强度不大,每月最少也能拿2500元。”王瑞霞说。 “这两年村里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靠苹果产业脱贫,苹果产业的收入已占村民可支配收入的五分之一。”红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克正说。 能否可持续脱贫,关键要看有没有可靠的产业持续拉动。“红河这边除光、热、水、土的自然禀赋好之外,种植技术也先进,那就是采用‘川水地矮砧集约格架栽培’和‘山台旱作梯田乔化+短枝型栽培’两种种植模式,用科技手段种植果树。”东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前军带着记者走进果树林,一边走一边介绍,“提高苹果产业发展的持续性,让贫困农户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提升‘造血’能力,才能实现持续脱贫。”(经济日报 记者 许凌)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是茅台集团最新获得的荣誉。当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于10月17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在北京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时,其背后代表的,是茅台集团为贵州脱贫攻坚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更重要的是,这张奖牌将茅台集团与数十万贵州贫困群众联系在一起。 茅台集团位于道真县的白芨产业基地 茅台集团的扶贫工作,不再局限于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简单的吃饭问题,而是将茅台的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以产业扶助贫困户、以产业拉动地方经济的动力。 “茅台集团的发展离不开贵州这片土地的馈赠,离不开贵州父老乡亲的支持。茅台集团在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中理应主动融入农村产业革命,积极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说。 捐资助学以教育改变贫困代际传递 5000元意味着什么?对于成长于优渥环境中的孩子而言,或许是一台崭新的电脑,又或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但对于成长在贵州深山里的孩子,这5000元,不仅仅是大学一年的学费,甚至是生活急需的费用,更是改变他们人生轨迹的宝贵资产。而这,正是茅台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供的“中国茅台·国之栋梁”2020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想要完成的使命。 毕业于从江第一民族中学的韦苏羽是这笔助学金的受益者。韦苏羽的父亲在2014年因病去世之后,她的母亲带着3个女儿一起生活。韦苏羽是家中长女,她还有两个妹妹,一个正读高二、一个刚上五年级。 作为建档立卡户,韦苏羽一家2017年易地搬迁到从江县高增乡银良村,妈妈做环卫工人一个月工资1600元,是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当韦苏羽获悉高考成绩之后,如何解决接下来的学费问题,成为笼罩在这个小家庭头上挥之不去的阴云。 迫切希望借知识改变命运,又希望减轻家庭负担的韦苏羽,第一时间开始打听学费资助,还填写了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在尝试多种方式之后,尚在等待中的她,与茅台助学金相遇了。韦苏羽说:“5000块钱,对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茅台的帮助让我感觉压力没有这么大了”。 “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开始于2012年,每年茅台集团向中国青基会捐款1亿元人民币,资助当年参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解决其从家门到校门的交通与生活费,资助标准为一次性5000元/人。 受到这笔助学金资助的优秀学子,不仅仅是韦苏羽。“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开展9年来,在“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助学金帮助下,越来越多不同区域的贫困学子得以迈入大学校门。数据显示,茅台集团连续9年累计捐款9.14亿元、受益学生18.28万名。 茅台集团表示,企业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的扶贫攻坚,构建一个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之间高效互动、深入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平台。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今天的“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被视为国内爱心助学活动中捐款金额最大、受资助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远的公益项目。而这一公益活动本身,也成为茅台集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文化茅台”建设的一张名片。 茅台集团对贫困学子的帮助,也并未停留在助学金上。茅台集团以贵州省和“三区三州”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茅台王子·明亮少年”等公益助学活动。 茅台集团这一系列公益助学活动,没有附加任何条件,让受助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政府的关爱,这也使得大量受助学生将这份感恩之情转化成新的善意,将自己的力量重新投入到对他人的帮助中。 如今,摆脱贫困束缚,以新姿态走上工作岗位的受助学子,截至今年7月份已有10万余名。他们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困,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表示:“10万名学子背后就是10万个家庭,他们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改变命运,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既是脱贫之本,更是民族复兴之要。茅台集团能够参与其中,见证大家的努力和成长,见证一个个贫困家庭的蝶变,见证梦想成真,这是茅台集团最大的荣幸。” 精准扶贫因地制宜解决首要困难 茅台集团以教育扶贫,是着眼于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何解决贫困户当前所面临的生产生活困境,则是茅台集团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茅台集团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道真县”)所进行的帮扶工作,是最直接的表现。 茅台集团位于道真县的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 2018年,一阵阵推土机的轰鸣声吸引了家住道真县三桥镇的程泽明。吸引他的正是茅台集团在当地打造的食用菌基地。随后,该基地蓬勃生长的香菇,让程泽明心动,经过考察学习之后,程泽明申请租种了两个大棚。 初与香菇“亲密”接触的程泽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2019年4月份,第一茬香菇生长起来后,程泽明似乎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似乎看到了香菇即将给家人带来的美好生活。但5月份的两场暴雨,摧毁了初生的香菇,也打击了程泽明脱贫的信心。 补贴资金将程泽明与他的香菇救了过来,也让他在初涉香菇种植的第一年不至于亏损。随后,一切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2020年一开年,程泽明扩大规模,承包了4个大棚。按照现在的保底收购价格,每个大棚纯收入4万元,预计总体收入能达到16万元。 程泽明的故事在道真县还有很多。道真县平模镇平模社区的冯育群,在春节后众人因新冠肺炎疫情不能正常返工之时,他已经预订了食用菌产业园2个大棚。冯育群说:“按照一个棚一年收入2万元到3万元的收益来算,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 小小的一朵香菇,成为了道真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如此突出的成效,得益于茅台集团在“精准扶贫”上投入的庞大力量。 从自然条件来看,道真县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高达58.6%,十分有利于种植菌类。茅台集团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捐资1290万元打造三桥镇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截至2020年5月份建成237个产业大棚,按照“一户两棚”的发展模式,带动160余户贫困户稳定就业,户均增加纯收入5万余元。 “精准扶贫”让茅台集团的扶贫效果成倍提升。从实际情况来看,单纯的捐资已不再是企业扶贫的核心形式,将钱投入到最紧缺、带动最广、群众最受益的领域,是茅台集团“精准扶贫”项目最突出的特点。 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在“要想富,先修路”理念深入人心的贵州,好的交通串联起的不仅仅是群众的致富路,更引领着地方走向更美好的未来。于是,2016年至2018年,茅台集团一次性捐资3000万元,并贴息5000万资金为道真县融资3亿元,保证800余公里“小康路”建设。 以此带动,道真以茅台的帮扶资金为主体,实施了20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极大缓解了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打通了脱贫增收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公路,在道真县,茅台集团仿佛早已成为道真人的命运共同体,茅台人走村入寨,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帮助道真县走出贫困。茅台集团更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独特优势,创造性实施“60·48”工程,由集团60个直属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道真48个贫困村。到2020年上半年,茅台集团在此模式基础上,组建由茅台集团党委领导带队的6个联合帮扶工作组,出资3000万元重点帮扶道真6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 据悉,自201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茅台集团对口帮扶遵义市道真县后,茅台集团五年来累计支持3.2亿元,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聚焦产业发展强动力,聚焦民生保障改环境,聚焦党建扶贫炼队伍,全面助推道真县成功“摘帽、出列和清零”,目前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以产助农借红高粱讲好扶贫故事 当视线离开道真县,来到茅台集团的家乡仁怀市,茅台人助困的脚步也未停止。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的杨存强和妻子夏流琼,因母亲罹患直肠癌,巨额的医疗开支压得这个小家庭喘不过气。夫妻俩的生活水准也一落千丈,到2014年,这个家庭成为了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夫妻俩选择种植高粱解决生计问题。让他们想像不到的是,种植高粱让他们在2018年脱贫摘帽。高粱收购价格更是节节攀升,杨存强介绍到,“2018年高粱收购价格是3.6元每斤,到2019年起,就提高到4.6元每斤。” 如果说“精准扶贫”改变了传统扶贫粗放的模式,让扶贫资金真正进入到需要的人手里。让茅台集团在一个个有针对性的“点”内完成了以产助农增收的使命,那么充分发挥产业链辐射效应,将以产助农工作延伸到面,是茅台集团仍在进行的工作。这项工作在高粱种植上显露无遗。 公开信息显示,茅台集团将仁怀市、播州区、汇川区、习水县、金沙县划定为茅台酒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大幅提高原料收购价格,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带动农户近10万户增收3.5个亿以上。 自2012年以来,茅台集团通过强化对有机高粱、有机小麦的采购,以及临时性务工雇佣等方式,共累计带动近15万户贫困农户脱贫解困,受益贫困人口45万人,累计让贵州、四川、河南等省近百万农户、近300万人从茅台产业发展中持续获益。 据悉,茅台集团产业扶贫还累计带动合同制用工近100万人,让更多低收入人群从工作中受益。仅近三年来,茅台集团每年带动近15万户农户实现增收,受益人口近45万,直接让2万多户农民实现脱贫。 茅台集团还继续充分发挥白酒产业链优势,用好酒糟这一优势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明确“酒糟变饲料”的科学路径、产业布局,开发具有贵州特色的精饲料,让高质量、低成本的饲草料供应推动贵州白酒产业与贵州牛羊产业联动发展,提升贵州省牛羊产业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在黔南州,茅台落地贵定昌明玻璃瓶厂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00亩,总投资6.88亿元,核心产品为茅台玻璃酒瓶,普通产品有乳白玻瓶、高白玻瓶、烤花烤漆瓶等。项目建成后每年生产规模将达15.3万吨,预计产值7.72亿元,带动就业1035人。 产业帮扶小蓝莓驱动大产业 白酒享誉世界的茅台集团,在探索新产品开发,新领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产业扶贫道路。茅台集团与贵州省丹寨县的蓝莓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结缘。 2015年2月份,茅台集团响应大扶贫战略号召,在丹寨县投资3亿多元建设茅台生态农业公司,深耕蓝莓种植和精深加工。而悠蜜品牌也成为茅台集团在蓝莓全产业链发展上的重要抓手。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表示,生态农业公司创立之初就定位为产业扶贫,是茅台集团助力全省、黔东南州脱贫攻坚的重要项目。目前,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已凝聚了“只做最专业的蓝莓制品,打造优质的产业扶贫平台”的企业共识。 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蓝莓基地的务农户 专业的蓝莓制品,来自专业的种植团队。在丹寨县,有一大批农户走出原来的玉米田,走进茅台蓝莓种植基地,专注蓝莓种植。他们也通过蓝莓获得了丰厚的收入。数据显示,农民通过在基地内务工,从事除草、采摘等简单农活,可以获得70元-80元/天的收入。以每年务工时间200天计算,仅工资这一块的收入,农户一年便能获得超过1.4万元收入,较此前种植玉米等作物,收入大大提高。 目前,丹寨县从事蓝莓种植的专业合作社达14个,种植面积近20000亩,数千农户参与到产业中来,蓝莓产业已成为丹寨县特色产业。 种植,仅仅是茅台集团在丹寨县布局蓝莓产业的一环。目前,茅台集团已经在丹寨县建立起占地200多亩的蓝莓加工园区,开发了蓝莓发酵酒、蓝莓利口酒、蓝莓果汁等产品,年最大蓝莓去化能力近6000吨。 贵州省国资委点赞茅台集团这种打通种植端、生产端、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将当地产业包含在自身产业逻辑内的发展模式,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小手牵大手,小浆果结出大产业”的“包容性生产”模块,已经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产业扶贫标杆。 茅台集团围绕企业优势与特长,探索了具有茅台特色的“三带”产业扶贫新模式,即“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农户”,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方法,把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有机融入茅台产业链,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这种转变也让希望参与到公益事业中的行业从业者们将茅台集团视为引领者,围绕自己的企业优势,共同参与到重塑区域产业格局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行列中来。 (来源:新京报) (CIS)
“现在我们这儿的橄榄产量已经跟不上销路了,再过个把月又到橄榄的丰收季。”福建省闽清县梅溪镇党委委员杨武亮站在山坡上,看着指头大小的青橄榄,脸上挂满了笑容。放眼望去,悠长的闽江从闽清县划过,两岸尽是绿油油的橄榄树。 闽清县作为橄榄之乡,种植橄榄已有近千年历史。当地盛产的“檀香橄榄”,以其清脆、嚼后回甘而成为古代贡品。自20世纪80年代起,闽清县政府多次发动村民利用荒山坡地种橄榄。如今,闽清橄榄大量销往福建省内各地及上海、浙江、广东等地。 然而,闽清橄榄也曾经历过低潮期。“十几年前橄榄不值钱,实生苗种出的橄榄易苦涩、易变异,一斤只能卖两三元。”杨武亮介绍,由于优质品种较为稀罕、产量低,因此当地种植户不断探索用嫁接方式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向高品质鲜食橄榄市场挺进。 位于闽江北岸的梅溪镇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是闽清的“橄榄第一村”。 “这里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湿润,低温冻害少,而且土壤是中性沙质土,所以结出的橄榄更香更甜。”今年57岁的张孔江是白河江自然村的橄榄种植大户,1981年高中毕业后就一直留在村子里种植橄榄。 张孔江不断钻研橄榄种植和培育技能,是村里最早学会嫁接技术的一批人。他观察不同橄榄的生长特点和口味差异,分析比较不同栽培管理对口感的影响,培育出他的看家品种“孔江一号”,每公斤400多元,一株年产值最高可达近10万元。 “有了好的品种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张孔江等人注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指导下对接种植专家,组织社员和周边农户集中观摩学习。如今,白河江自然村的80多户农民,家家户户都以种植橄榄为业,掌握了嫁接技术,村子里的橄榄产量和质量逐步提升,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白河江自然村的致富经验也推广到全镇。 “以前橄榄长在树上都没人采,改良了品种后,只要长出来就不怕没销路。我们的橄榄从一斤不到十元涨到二三十元,最高品质的可以卖到几百元一斤。”梅溪镇新民村村主任黄家勇说,村里从十年前开始大规模应用嫁接技术,橄榄有了销路,带动贫困户纷纷走上了脱贫路。 今年69岁的黄圣云,一度被生活的重担压垮,是镇里重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圣云一家4口,四年前为了给中风的妻子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如今,妻子瘫痪在床,儿子身患疾病,孙女刚上初一。家里3亩林地早年种上橄榄,但品种单一,管理不善,基本没什么收成。 自2018年开始,梅溪镇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除了低保补助、残疾补助等各项政策补贴外,当地党支部派出16名党员技术能手,免费为黄圣云提供700多枝优质橄榄接穗,为其橄榄园中180棵橄榄树嫁接换种。 “我们家今年的橄榄已经全部被预订啦,每斤25元。”黄圣云边精心清理树边杂草边说,新嫁接的橄榄4、5月份开始结果,到12月成熟季就有客商来直接采购。原本只有几十斤的产量,预计年底将有1500到2000斤收成,净收入4至5万元。 “治病有保障,橄榄收益好,加上平时公益性岗位工资和种地,我们家的日子好过多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黄圣云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说话时眼里泛着泪光。 “我们不仅要扶贫,更要扶志和扶智,让大家自发地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催生‘造血’功能。”杨武亮说。目前,梅溪镇橄榄种植户2257户,面积两万多亩,年收成9000吨以上,年销售额上亿元。每到橄榄成熟季,众多外地客商来闽清订购。自2017年起,闽清每年12月都举办“中国·福州橄榄节”。 闽清县将橄榄打造成了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不断完善从种植、加工到营销的产业链。“我们也在规划走电商路线,更好地推广家乡的优质橄榄,卖到更多的地方去。”张孔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