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到,城市的空气中充满了粉红泡泡。从牛郎织女到甜宠连续剧,爱情虽然是饮食男女们永恒的话题,却在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社会烙印。 不知不觉,95后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们是如何看待爱情和婚姻、租房和买房的现实问题呢? 8月25日,贝壳发布《95后婚恋居住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租住方式”、“婚前购房”、“居住空间需求”等话题进行了调查。 婚恋观—— 四成95后“不想脱单 享受单身” 男生比女生“向往婚姻生活” 95后是原生在互联网的一代,海量的信息熏陶之下,表现出既纯粹又成熟的复杂婚恋观。一边磕着甜宠电视剧的CP糖,一边又对婚恋表现出慎重的态度。 贝壳研究院调查显示,相对于80后(1980年-1989年出生)和95前(1990年-1994年出生),95后群体选择 “享受恋爱但不愿结婚”的比例较高,达到29.1%,而95前仅有16%选择了这个选项,80后的选择比例更低,仅有9.6%。 具体到男女差异,95后的女生更享受恋爱,“我真的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这种想法在小姐姐们的回答中占比达31.4%,而小哥哥仅占24.3%。 在调查中,甚至有95后女性表示,“看电视剧CP谈恋爱挺好的,现实中找个男人也很麻烦呢。”可见,社会的进步为女生的恋爱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她们对恋爱和结婚更慎重。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95后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中,充满向往的比例高企——有44.2%的95后选择了“向往婚姻生活”的选项,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在男女比例中,男生表现出了更加向往的倾向,占比达到55.7%,女生仅有38.7%。 在对相亲行为进行态度调查时发现,女性的反馈远没有男性表现的积极。36.1%的女性认为相对于相亲,她们更愿接受自由恋爱,高于男性比例;而在诸如相亲“可以结识到更优秀的异性”“相对靠谱”“简单直接的脱单方式”这类看待相亲较为积极的态度方面,男性的认同比例普遍比女性高。 租房观—— 半数以上95后拒绝租房结婚 男女方AA支付租房观念占主流 95后的年龄段为21-25岁,正是踏入社会的新鲜人。毕业租房就是首先要面临的一道社会考题。贝壳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合租是95后主要的住房形态,占比达31.3%。其中,六成95后选择跟朋友和同学合租,与志同道合的室友在一起能显著增加安全感。 金钱观大概是考验爱情的试金石。情侣之间租房租金如何支付问题,一直带有争议性。贝壳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95后情侣合租时,男女方AA支付房租占比超过五成,而在80后群体中这一比例未达到三成;分性别看,60%的女生认同男女方AA支付租金,男生赞同的比例仅占32%,女生独立消费观念显现,这背后也折射出广大女性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经济实力的增强。 租房结婚可以吗?超55%的95后“SAY NO”。“先有房,后结婚”的传统观念在95后中表现更为明显,反而是95前的人群接受租房结婚的比例较高,80后持否定态度的这一比例为40%左右。 进一步分性别看,95后女性对租房结婚的容忍度更低一些,62.9%的95后女性不接受租房结婚。但有近一半的95后男性却表示可以接受租房结婚。 购房观—— 95后购房全款比例高 婚前买房意愿,女生比男生更强烈 如果爱情能开花结果,那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爱巢”就变得十分重要。在买房结婚这个传统观念上,95后也不例外。 报告显示,57.6%的95后在脱单后或预计未来脱单后的买房的意愿“显著增强”,不仅如此,有24.6%的95后甚至选择了买房“意愿强烈”,表现出95后心目中房子对婚恋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5后整体来说是生活富足的一代人,大部分都衣食不愁、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贝壳研究院调查报告显示,95后的家庭普遍不缺房,无房家庭占比尚不足1成。另外,在购房实力上95后也不可小觑,在重点城市数据中,95后全款购房的比例要比90后高出6.4个百分点,以北京为例,95后购房全款比例超四成,显著高于80、90后群体。 不过,如果这样就认为95后“啃老”厉害,就显得偏颇。虽然七成95后的购房资金中都有父母的资助,但纯靠父母买房的占比仅有2.6%,由此可见,大部分95后还是树立了自强自立的金钱观念。 居住观—— 与父母同住?一半95后女生不愿意 哪个房间最重要?95后指向厨房 婚后是否愿意与父母同住?95后相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态度更为鲜明,46.8%的95后表示不愿意。 与男性相比,95后女性拒绝婚后与父母同住的比例更高。53.5%的95后女性不愿意婚后与父母同住,而选择同一个答案的95后男性占比为32.8%;而在和哪一方父母同住的问题上,95后无论男女,选择“和自己的父母同住”的占比都远高于“和对方父母同住”。 但无论是单身还是合租、结婚,相比其他群体,95后对新兴居住空间的追求更明显。贝壳研究院调研发现,66.2%的95后在空间体验中,对电器配齐的厨房更关注。不过,在其他年龄段,厨房也都收获了很高的人气。 95后虽然都很注重居住体验,但在性别方面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数据显示,95后女性更关注阳台空间和卧室空间,对生活的情趣和空间功能需求度高;男性对书房的向往更多,也许,独立的书房更符合男性事业打拼和独处的需求。 总之,95后群体有着独特的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更清楚自己的内心需要。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他们对金钱的态度也和前辈们有不少差异,尤其是95后女性体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在居住环境上,他们注重品质和体验,对新兴居住空间的接受度更高。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贝壳研究院 婚姻和房子,都是永远也写不尽的小说题材。这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族的事情。这些事情似乎是在不断地重复,却又渗透着时代的新意。 5月20日,贝壳找房发布《2020婚房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对“租房结婚”、“成本支付”、“产权归属”等热点话题展开调查。在受访人群中,正处于适婚年龄的90后占比超60%,因此,调查结果更符合当下的婚房消费观。 贝壳研究院研究发现,年轻人越来越难接受租房结婚,女生比男生的接受度更低。如果女生婚前购房,对男生有房的要求也会更高。在婚房购置上,做婆婆的压力是丈母娘的4倍,同时,过半被调研者认为,房产证上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姓名。 拒绝租房结婚,95后成分水岭 男生更接受租房,但婚房照买不误 95后是在优渥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父辈口中拥有“最好的生活水准、最没有生活压力”的一群人。他们思维活跃,喜欢调侃自黑,但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他们,却对婚姻和伴侣有着更高的要求。《报告》显示,56%的95后拒绝租房结婚,而对于70、80后,甚至只比95后年长几岁的90后,接受仍是主流,即使越年轻越排斥租房结婚是趋势。 95后的态度绝非只是源于追求物质的虚荣心,“如果结婚会降低两个人原本的生活水平,我宁愿单着”才是他们的心声。在他们眼中,钱换不来爱情,爱情也换不来钱。失去经济基础的恋爱必然充满窘迫和委曲求全,他们以成年人的理智和成熟,去追求钱所带来的安全感和自由,维持着爱情的平等与体面,更是对彼此情感与生活的负责。 除了年龄差异,男女对租房结婚的态度也存在分歧。传统观念里,婚房多由男方提供。于是,随着越来越大的购房压力,尤其北上广深,有的家庭要掏空6个钱包才够买一套房,男生更倾向于租房结婚。《报告》显示,六成男生接受租房结婚,而女生只有四成。女生拒绝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房才有安全感,有家才叫嫁。一间不必在夏天共用浴室、餐时共用厨房、夜晚压低声线的房子,至少让女生在面对琐碎的婚姻时不必腹背受敌。 基于此,请男同胞们在表态时三思。当你对女生说可以接受租房结婚的时候,或许就被pass掉了。在女生看来:“我可以跟你一起吃苦,但我不是只配跟你一起吃苦。我能接受你现在没钱,租房结婚,但我不能接受你没钱还理所当然的态度。”不过,小仙女们也不要担心男生真的会租房娶你,他们不过是口嫌体直罢了。《报告》中,只有6%的男生表示不会准备婚房,比女生还低2个百分点。 男生:我有房,你随意! 女生:我有房,你好意思随意? 女生敢表态,因为她们的确有这个资本。如果说,过去是女人在助推男人买房,那么现在,她们则已经成为这个经济行为的独立参与者。贝壳研究院曾在《2018城市居住报告》中提到,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女性购房者占比都呈增加态势。虽然从整体来看,男生仍然是购房主力,但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深圳、成都、重庆、长沙的女性购房者已经超过一半。“这些买房的单身女性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她们的经济实力、买房眼光,都很不错。”有经纪人这样说。 有文章说,女性婚前买房,在男权眼里是减分项。因为“它提高了女人在两性谈判桌上的筹码,让女人在男权社会里不再无路可退,更有底气拒绝男性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她们拥有了自己的领地走向独立自主。”虽然把有房的女生当成洪水猛兽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房子让女生更有底气。对女生而言“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没有”。 《报告》中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有房的人会要求另一半也要有房吗?结果是,男生表示不需要女生有房的占比最高,达到36%;而女生则恰恰相反,37%要求男生也得有房。相似的比例,相反的态度,意味着有多少男房主放女生一马,就有多少女房主对男生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女生看似更喜欢“势均力敌”的爱情。 另外一题,你爱的人没有房,爱你的人有房,你又会做何选择? 对于男生,这就是一道关于爱情和面包的选择题。《报告》中,选择前者的占54%,爱情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面包。反观女生,72%的人选择了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女生更“世俗”,只是更清楚自己要什么。除了“有房”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女生在“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中,更倾向后者。现代女性不再是琼瑶剧中为爱走天涯的女主,而是更愿意找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在被爱的温暖中感受爱情的浓度,而不是靠追爱的勇气彰显爱情的炽烈。 95%赞成为儿女准备婚房 婆婆压力是丈母娘4倍 对于婚房的态度,折射了一个社会的心态。在研究东西方家庭文化差异,婚房就是个最好的标的。在美国,儿女成年后便独立自主,婚后支出更是夫妻共同负担,没有向父母索取财物,更没有要求父母买婚房的。 而在中国家庭传承中,给子女新置备婚房是父母的责任,特别是在有男孩的家里和独生子女家庭,尤为明显。调研结果便证明了这一点,在1500份问卷中,仅有4.8%的人认为不用为儿女准备婚房。 是的,扶上马,送一程,婚房应该由父母落实观念根深蒂固。同样,调查结果显示婚房要求的“儿女有别”。俗语道,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受访人群认为“有儿子的父母,需要准备婚房”的占比,最高达到33%;选择“有女儿的需要准备婚房”的占比,仅为9%。 可以说,嫁娶差异并未随着时代发展而颠覆,在舆论倾向上,做婆婆的婚房压力将近是丈母娘的4倍。“房价都是丈母娘炒起来的”——社交上媒体上热搜话题,毫不夸张地暴露了丈母娘在买房这件事儿上的影响力。 与父母同住,儿女态度差异大 但都更愿意与对方父母同住 婚房另外一个焦点话题,便是在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处理不好,会让无数恋人决裂,会引发长达十多年的“战争”。 贝壳研究院此次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既然是夫妻,房产证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不管谁出钱,房产证上都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姓名”,这一选项占比最高达到53%,而在不同年龄段中,75后意愿最强烈占比72%。 除了双方名字的主流认知,另有34%的人赞同“谁出钱写谁名字”。 当然,还有将近10%的主张“不管谁出钱、只写女生名字”,仅有3%的人主张“不管谁出钱、只写男生名字”。 同样,在婚后是否与父母同住的问题上,儿子们和女儿们的态度也大相径庭。 贝壳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能接受和双方父母同住的最多,占比36%;而女生拒绝跟任何一方父母同住的最多,占比也是36%。另一个让人意外的结果是,与跟自己父母同住相比,无论男女都更倾向和对方父母同住,选择“和对方父母同住”的均高于“和自己父母同住”。 结语 虽然婚房购置是否顺遂,关系到两个“家庭”的融合与未来,婚房消费观的调查,也给人们未来决策提供了些许依据。但其实婚姻也好,房子也好,只不过是为爱找到一个家,让爱不再漂泊。“家是一间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子,一盏永远为你守候的灯光,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厨房,一张摆满爱人亲手做的饭菜的餐桌”,除了房子,更有温度的是后面的灯光、厨房和餐桌。有爱的婚姻才幸福,有爱的房子才是家。 (本文作者介绍:真实的数据,有料的研究,及时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