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阳光保险集团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此次获批设站的唯一一家保险公司,标志着阳光保险集团产学研一体化迈入新阶段。 此次阳光保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设立,将为阳光保险集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铺就“高速路”,为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助推器”,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试验田”。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阳光保险集团将培养立足保险行业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取得更多科研成果,助推行业创新与发展。 阳光保险成立15年来,一直将科技作为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强调培育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搭建起研究平台,在政策研究、模式研究、科技研究和创新研究等领域深入探索,整体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重点科研领域有多项成果实现落地转化,获得了市场高度评价,起到了较好的行业示范和带头作用。 据统计,2015-2020年,阳光保险集团在科研方面年均投入超过10亿元,已申请国内发明近百项。此外,阳光保险集团还与清华大学共同创立的创新研究中心,承担并完成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未来,阳光保险将更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建立更为专业化的科研体系,遵循价值发展的理念,以科技为驱动、创新为引领,使人才资源和企业优势资源更加有机结合,着力为保险行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科研人才。
日前,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据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具备一定条件且技术水平先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区域性机构内,发展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为高技术人才与企业搭起了桥梁,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思路。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意味着市场对于利亚德科研实力的认可。据了解,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利亚德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专注智能显示领域的技术研发,不断完善研发体系。目前,公司拥有专利超1500项,其中发明专利近半,国际专利约占四成。除新设博士后工作站外,还有国家CNAS认证的中心实验室2个、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北京市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慧广电重点实验室、Saphlux-联合实验室、北邮-利亚德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与中科院、台湾晶电等多家院所、企业长期深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未来,利亚德将积极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优势,加快完善智能显示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加速推进智能显示产业化进程,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立二十五年来,利亚德以自主研发技术为根本,用一次次技术创新,引领和推动LED显示行业的发展。从全彩显示,到LED小间距,再到MicroLED,利亚德不断引领智能显示行业的创新格局,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视听科技发展“里程碑”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利亚德又在创造新的里程碑式事件。 利亚德在此前披露的三季报中透露,公司与台企晶元光电合资设立利晶微电子。10月29日,利亚德方面正式宣布,利晶微电子作为全球首家MicroLED显示量产基地,即利晶无锡基地于10月29日正式投产。 对于LED产业而言,这或许意味着全球MicroLED显示产业化之路正式开启。在迪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DISCIEN)资深分析师庄倩倩看来,MicroLED显示量产基地的投产正在释放出一个积极讯号。从Mini/MicroLED显示的发展驱动力看,将对液晶拼接形成持续替代,尤其是在指挥调度、展览展示等应用项目上,替代明显。 “量产基地投产意味着MicroLED成本降低正在出现可能。”庄倩倩告诉记者,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小间距(Mini/MicroLED)市场的渗透率能够达到30%,对应每年85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通知称,各单位要增强选聘科研助理工作的开放性,积极吸纳外部毕业生,不得设置仅招录本校(所)毕业生等限制条件。 通知称,按照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采取有力有效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署,现就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项目承担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是充分认识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科研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鼓励项目承担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既是促进就业稳定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与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相匹配的专业科技支撑队伍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依托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主体,按照公开、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在所承担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中,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科研相关工作。上述科技计划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三是主动作为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科研助理是指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人员。项目承担单位应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包括签订服务协议等多种方式选聘科研助理,明确设置科研助理岗位的相关标准。 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统筹,支持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团队(课题组)结合承担项目和经费等情况设置科研助理岗位;鼓励经费较少的课题组联合设置科研助理岗位;鼓励国家人才计划入选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按需设置科研助理岗位。 各单位要增强选聘科研助理工作的开放性,积极吸纳外部毕业生,不得设置仅招录本校(所)毕业生等限制条件。 四是进一步明确科研助理经费开支的相关管理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可结合自身情况,按规定从科研项目经费等渠道开支科研助理的相关经费支出。科研项目经费中,“劳务费”科目及结余资金均可按照有关规定用于科研助理的劳务性报酬和社会保险补助等支出。对于新立项项目,应结合科研助理的聘用情况认真测算经费需求,据实列支;在研项目如需调整预算,可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调整。鼓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现有经费渠道,配套专门资金为科研助理岗位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五是加强对科研助理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本单位的实际签订服务协议等,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服务期限等内容,并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参照本单位同级同类岗位确定科研助理薪酬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为科研助理办理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高校毕业生在担任科研助理期间,其户口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其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项目单位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条件的,档案可参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转递至项目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服务协议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签协议,其户口和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就业后工龄与科研助理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六是建立完善项目承担单位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项目承担单位应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深化单位内部科研管理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能进能出、流动顺畅的科研助理队伍。加强科研助理岗位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升科研助理能力水平、服务质量,拓宽成长空间,完善科研助理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对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科研助理,严格落实各项保密工作要求,确保安全。 七是做好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各部门、各地区要切实履行职责,组织本部门、本地区所属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做好落实工作。中央级科研院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头骨干企业等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主动作为,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及实聘人数将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 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本通知精神,提出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具体落实意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落实好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各单位自行组织的科研项目可参照本通知要求开展落实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工作。 通知要求,各部门、各地区要加强跟踪指导,定期掌握本部门、本地区项目承担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情况,研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有力推进政策落实落地。请各有关部门、各地区及时向科技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于2020年6月15日前报送具体落实计划,于2020年8月31日、12月31日前报送落实进展情况。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更多支持企业承担科研任务,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绩效。”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科研工作。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旨在更好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手段,改进中央财政科技研发投入的管理方式,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综合绩效,更大限度发挥科研攻关作用。 张依群表示,改革方向将是扩大财政科研经费投向,将支持企业科研任务也纳入政府科技投入计划由财政给予支持,这在一定意义上缩短了现有科技计划管理和产学研的循环周期,有效发挥了企业对接市场的主动性和便利性,更能清晰地明确市场对产品技术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面向市场自主开展产品技术攻关,让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企业研发、市场需求良性循环,激发企业自主科研动力,加快实现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提升跨越,推动中国企业技术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扩大中国企业在国际尖端技术市场占有率。 据记者了解,去年,财政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科研创新。中央财政2019年安排科学技术支出较上年增长13.4%,特别是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出台中央级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查重评议管理办法,减少填报报表要求,减轻科研机构和人员负担。还出台了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有关国有资产全链条管理。 近日,财政部部长刘昆撰文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具体举措,其中提出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科研攻关的支持力度,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张依群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成为世界技术领域争夺的又一重要领域,推进财政科研经费投入方式改革,加强对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基础科研、原创机制的鼓励保护,为关键技术研发注入资金,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更大所有权和更长使用权,明确技术人员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归属,必然会调动更多技术人员投身基础研究、原创研究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推进我国走技术强国之路。 上市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5月19日,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年,全国科技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研发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主要指标稳步提升,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创新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有力武器,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9年A股共有3350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了研发费用,金额合计达7323.1亿元,同比增长21.3%;截至5月21日,A股共有3263家上市公司在2020年一季报中披露了研发费用,金额合计达1358.2亿元,同比增长5.5%。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创新发展需求增加,企业竞争力加大,为了不断创新创造以及提升自身竞争力,近年来上市公司逐步加大研发费用。 郭一鸣表示,上市公司增加研发费用,理论上可以增加其估值,而且还能不断创新发展,助力业绩增长。长期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