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晚,裕兴股份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去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亿元-1.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80%。 据悉,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新投建的两条生产线于第三季度竣工投产,聚酯薄膜产销量增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同时,公司特色膜和新产品产销量增长,下半年聚酯薄膜市场需求增加,公司产品毛利率有较大提升。 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新投建的两条生产线(年产2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生产线、年产25000吨功能聚酯薄膜生产线)竣工投产后,聚酯薄膜产销量增加,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同时,公司年产5000万平方米光学用离型及保护膜项目也正在按计划推进项目进度,项目达产后,将提升公司聚酯薄膜产能,提高公司经营效益,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加码扩充产能 资料显示,于2012年登陆资本市场的裕兴股份,主要从事中厚型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通讯、电气绝缘等工业领域,是太阳能背材、电气绝缘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和综丝基膜等细分行业龙头。 谈及公司去年全年的经营状况,上述人士告诉记者:“2020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聚酯薄膜市场需求比较疲弱。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聚酯切片结算价格下降进而影响到公司聚酯薄膜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降;随着下半年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行业、光伏行业,下游企业需求增加,聚酯薄膜市场整体环境较上半年好转。” 据上述人士介绍,下半年的原材料价格较上半年有所回升且较为稳定,聚酯薄膜产品销售价格也有所提升。市场行情的好转,产品价格的回升,使得公司产品聚酯薄膜产销量、毛利率明显提升,下半年营收和毛利率的增加,对公司业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公司产能布局不断加速,除了上述新竣工投产的两条生产线及正在投建的年产5000万平方米光学用离型及保护膜项目外,公司于去年10月再发公告称,拟自筹资金5亿元投建年产5亿平方米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线建设项目。据悉,该项目产品主要包括高端光学用聚酯基膜、特种功能聚酯基膜,项目达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0.65亿元(含税),利润总额约1.7亿元,净利润约1.45亿元。 提及公司进一步扩产的战略考虑时,上述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公司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厚型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为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细分行业领先地位,做精做优功能聚酯薄膜产品的目标,公司有必要投建该新生产线项目。该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功能聚酯薄膜行业中的竞争力,提升公司功能聚酯薄膜产品市场占有率。” 而对于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上述人士则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功能聚酯薄膜行业,围绕太阳能光伏、光学聚酯薄膜基材等应用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公司在双向拉伸设备上积累的技术工艺优势,加快新生产线项目建设,实现早日投产。” 市场需求稳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太阳能光伏、光学聚酯薄膜基材等功能聚酯薄膜产业链向国内聚集,国内同行纷纷投建新生产线扩大产能,行业产能急剧增加,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谈及未来聚酯薄膜企业的发展出路,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行业总体产能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未来市场资源或将会向头部企业集中,相关企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才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在提升自己的制造能力、压低自己的成本的同时,还要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只有自己在细分领域拥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和优势,才有可能在一个垂直的小类市场上站住脚。” 从行业角度看,功能性聚酯薄膜行业是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近年来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国内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研发能力迅速提升,已逐步实现技术本土化,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功能性聚酯薄膜产品逐渐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现已广泛应用于光电显示、太阳能光伏电池、消费电子材料等领域。 对于功能性聚酯薄膜的未来市场前景,江瀚向记者表示:“随着中国能源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光伏及新能源类特种薄膜材料的市场前景和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未来中国新能源的能源结构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薄膜产业的优势将不断凸显。” 有业内分析师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以来,随光伏装机总量快速增长、离保材料需求大幅提升、海外订单回流、包装材料需求稳步增长,新能源电池背板膜、光学膜片、车窗太阳膜等高端功能性膜,以及普通的包装热塑性膜的需求量都在持续提升。随着聚酯薄膜产品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以及成本端的降低,未来市场需求将维持常态化的增长,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
国风塑业13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薄膜产品主要有包装膜材料、预涂膜材料、电容器用薄膜、聚酰亚胺薄膜等,其中已小批量供货的聚酰亚胺薄膜目前主要应用于柔性电路板。
日前,国风塑业发布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会议经逐项表决,最终以93.4%的支持率高票通过了关于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决议。 据了解,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主要是用于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据相关公告,国风塑业拟向产投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2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其中产投集团认购金额不低于2.5亿元。该定增方案目前已获合肥产投集团同意。 来源:深交所网站 PI薄膜项目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董事会之前,国风塑业对聚酰亚胺膜项目进展情况作了专门的公告。 公告显示,聚酰亚胺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2条生产线分别于2019年6月和7月投料试车,并自2019年10月起将聚酰亚胺薄膜产品送下游客户验证,目前已基本实现批量稳定生产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产品。产品已先后通过欧盟REACH和ROHS以及美国UL认证,在多家下游客户获得验证通过,部分客户已实现批量使用,自4月以来订单充裕,产销平衡。 据了解,国风塑业自2016年建立了聚酰亚胺实验室从事聚酰亚胺材料相关研发工作,随着两条生产线的投产运营,掌握了聚酰亚胺薄膜产业化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 截止目前,公司已申请聚酰亚胺薄膜相关专利共25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目前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另有11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两项产品获省级新产品认定,承担合肥市"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项目1项。 目前,国风塑业已掌握柔性电路板领域用聚酰亚胺薄膜配方及生产工艺全套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遮蔽用聚酰亚胺黑膜已开始进入产品送样验证阶段。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设聚酰亚胺薄膜试验线1条,配备整套国际先进的分析和检测仪器,为公司聚酰亚胺膜产业发展积极做好技术储备。 去年年扣非净利润大涨165% 据2019年年报显示,国风塑业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增长10.24%;扣非后净利润为2101.33万元,同比大涨165.4%。 来源:国风塑业2019年年报 具体来看,2019年国风塑业各类产品毛利率全线提升。其中,塑料薄膜实现营收11.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6%,毛利率为11.53%,同比提升2.45个百分点;工程塑料实现营收0.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87%,毛利率为18.02%,同比提升3.88个百分点;新型木塑建材营收为0.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86%,毛利率达19.59%,同比提升3.54个百分点。 另据年报披露,国风塑业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国外客户需求稳定,出口额在同行业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去年国风塑业出口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5.13%,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了2个百分点。 助力国产替代化 公开资料显示,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之一,在多个领域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包括电工绝缘材料、挠性覆铜板(FCCL)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如柔性OLED显示、窗膜、新能源等新型应用。 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十三五"新材料发展报告》,2017年全球PI薄膜的市场规模为15.2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24.5亿美元。 目前PI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呈寡头垄断局面,技术封锁严密,全球产能主要由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包括美国杜邦、日本钟化、韩国SKPI、以及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等,而国内企业生产的PI薄膜主要应用在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以进口为主,微电子级PI薄膜超过80%依赖进口。尽管PI膜技术壁垒较高,经过多年研发和技术人才积累,加之政策对高端技术领域的扶持及国内市场发展高端PI薄膜制造的需求不断增长,现阶段同样是国产替代最好的机遇期。 国风塑业专注于高端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20余年,掌握了聚酰亚胺薄膜产业化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国风塑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微电子级PI薄膜项目有望为公司业绩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与此同时,掌握先进技术专利的国风塑业,正在为打破PI薄膜的国际垄断、早日实现国产替代化而积极努力。 乒乓一言
商业故事:让万物发电 “让万物发电”,这是李河君为汉能薄膜太阳能市场打造的一个宏大愿望,也是李河君的商业故事里描述的终极图景。 在汉能进入光伏市场的2009年,光伏行业就存在着薄膜和晶硅两条技术路线,相比薄膜技术,晶硅技术对光能的转换率更高,是当时市场的主流技术。 不过李河君最终选择的是薄膜技术。因为与晶硅技术相比,薄膜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应用在发电厂之外,薄膜技术还有可能被应用于新能源车、屋顶、玻璃等更多的分布式场景之中,而“让万物发电”。 但是要被运用到这些场景中,薄膜技术不仅需要解决光能转换率低的问题,还要寻找到让薄膜技术应用落地的真实场景。 为此,2013年之后,汉能集团先后并购了四家技术领先的海外公司,以掌握能够实现更高转换率的铜铟镓硒和砷化镓薄膜技术,另一方面,汉能薄膜也研发出汉墙、汉瓦、汉伞等应用薄膜技术的产品,以扩展薄膜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然而,从2018年的年报数据来看,尽管大力投资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汉能薄膜产品下游的实际销售情况仍然与上游设备的销售数据不成正比。年报显示,2018年,汉能薄膜来自于上游业务(既研发、设计、销售薄膜太阳能的 高端装备产线)的收入为195.5亿港元,而下游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创新应用产品收入,仅有17亿港元。 至此,李河君的三条故事线已经开始收束,励志故事能否再次上演,需要看李河君能否顺利走出当前的困境;而能否继续获得资本的青睐,就要看汉能能否向市场证明公司具有自我造血的能力;至于能否实现自我造血,则要看汉能集团的薄膜技术,是否真能实现“让万物发电”了。 但如今,在下游业务依旧难以实现自我造血的情况下,资金已经开始出现紧张迹象的汉能集团,是否真能撑到那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