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辞职、业绩暴雷、股价闪崩,二三四五坐不住了,27日晚打出“回购牌”救急。 1月27日晚,二三四五公告称,拟使用2.5亿元至5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价格不超过3.28元/股,回购比例为1.33%至2.66%。 为何突然要回购股份?这或与公司2020年业绩暴雷、股价闪崩有关。1月24日晚,二三四五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8.06亿元至9.98亿元。2019年公司尚盈利7.59亿元。该公告一出,二三四五股价便闪崩,1月25日开盘即跌停,报收1.95元/股;1月26日再次开盘跌停,报收1.76元/股;1月27日跌停开盘后有所反弹,收盘跌6.82%。三天累计跌幅为25%。 二三四五2020年度业绩由盈转亏,主要源于巨额资产减值。公司称,拟计提资产减值12.41亿元至13.93亿元,其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96亿元至13.48亿元。这一巨额商誉减值源于公司7年前收购的资产,2014年公司作价26.5亿元收购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二三四五科技”),溢价率高达20倍,形成商誉24亿元。二三四五科技顺利完成“2014年至2016年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2亿元、2.5亿元”的业绩承诺,让二三四五的净利润也得以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1.18亿元增至2018年的13.67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二三四五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迹象,分别为24.41亿元、7.5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33%、44.48%,不过公司在当年并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针对本次商誉减值,深交所迅速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2020年度计提大额减值的依据、是否合理,2019年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等。 业绩暴雷前夕,公司高管陆续辞职。2021年1月19日,公司收到公司董事房振武的辞职报告,辞职后,房振武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1月12日公司收到副总经理罗绘女士的书面辞职申请,罗绘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将继续在公司任职。 更让投资者侧目的是,在业绩暴雷前,二三四五的股东已经减持套现。据公告,公司重要股东浙富控股于2020年8月21日至2020年10月29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6711.11万股,占公司目前最新总股本1.17%。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将三大区域城际市域铁路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说,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十四五”规划研究,提出拟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城际和市域(郊)铁路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整体推进建设。 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三大区域“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开工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共1万公里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时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负责人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条件最为成熟、需求最为迫切,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铁集团、相关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滚动项目清单,拟新开工项目70余个、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在京津冀地区,新开工项目约1000公里,加快构建“四纵四横一环”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在长三角地区,新开工项目约4000公里,打造1小时到1个半小时城际交通圈、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间半小时到1小时通勤网。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开工项目约1000公里,加快形成以广深港、广珠澳和跨珠江口为主轴,“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孟玮强调,要把握好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避免把城际铁路建成高铁、建成地铁。” 高铁主要服务区际出行,新建高铁时速一般在250公里及以上;地铁主要服务中心城区通勤出行,时速一般在80至100公里。孟玮说,城际铁路主要承担城市间经常性、大容量客运需求,技术标准要避免“两头化”现象,设计速度宜为每小时160至200公里。(安蓓)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仍十分重要,而其中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农村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对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关重要的。 上周末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并就明年重点工作展开部署。会议强调,宽松宏观政策要稳步退出、不急转弯;坚持扩大内需,从“供给侧改革”过渡到“需求侧管理”;强调风险化解,对地方政府债务、高杠杆、银行不良以及逃废债风险加以防范;坚持房住不炒;强化反垄断和金融创新监管等。 同时,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非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等八大重点任务,不仅是短期要求,更是贯穿十四五整个阶段的重要安排。 结合此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来看,笔者认为,实现科技引领的超越、人民币可兑换、农村土地市场化,可能成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三大突破。 科技引领战略的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科技创新地位,提出“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并提出一系列强化科技创新具体措施。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预计“十四五”期间,对科技研发投入的考核和支持要求将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新能源、医药医疗等领域将成为主攻方向。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例如,2019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占GDP比重36.2%,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9个百分点。疫情之下,科技在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健全物资保障体系、助力社会生产有序恢复等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技术领域发展迅速,但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与美国相比,中国在部分“高尖端”技术方面仍然滞后,如美国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基本形成技术垄断地位。同时,在专利转化率、高科技企业附加值、科技人力资源密度等指标来看,中国亦与美国有较大差距。 但是,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反而在实现弯道超车,尤其是在5G建设和金融科技、移动支付等领域。近年来,国家层面上各项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等一样,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新基建投资加快,根据工信部研究,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达3698.1亿,预计2020年这一规模将增长12.7%,到2025年,预计投资规模将几乎翻倍。 此外,当前全球15家最大的数字公司全部都来自美国和中国,没有欧洲和日本的。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一市场和数字科技用户、最丰富的行业形态和供应链。根据IDC预测,中国的“数据圈”从2018年至2025年将以3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领先全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48.6ZB,而美国预计只达到30.6ZB。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对华技术打压加码,十四五阶段,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数字科技、数据等数字化、高科技红利正在替代人口红利、市场红利,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助力,对于实现高质量增长十分关键。 人民币可兑换的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虽然文件提到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笔者认为,十四五期间以人民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国际化将迎来最好的时机。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力持续增强,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规模持续扩大,今年三季度,在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继续扩大,结算使用规模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在数字货币实践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数字货币从技术上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提供了可行性。 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10月外滩峰会演讲时提及,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金融业开放,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12月1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调降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意味着资金流出的管制有所放松,人民币国际化或将进入快车道。 展望未来,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打造形成双向流动、更加均衡的跨境资本流动格局或是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重点。正如笔者在此前专栏文章《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再逢良机》提到的,当前中国资本管制的非对称特征,即整体更鼓励流入,但对流出限制较多,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人民币上涨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建议一方面扩大金融开放,一方面放松管制措施,鼓励企业走出去,加速资本双向流动,这样既有助于维持汇率稳定,亦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创造良机。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 当前中国土地所有制仍处于“二元”分离状态,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重重,且补偿过低,土地用途转换时,农民享有增值收益有限,而这也制约了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十四五规划中提及“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在笔者看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支持内需增长的重要一环。过去十余年,得益于城镇化过程和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有不同程度缩小,但整体来看,差距仍然不低。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居民收入差距亦有所扩大,并成为制约消费整体回暖的重要因素。根据疫情后不同收入群体的线上消费特征来看,低收入群体疫情后消费购买力下降持续时间较长,近期虽有所恢复,但仍弱于疫情之前,相比之下,高收入群体受冲击要小一些。 因此,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仍十分重要,而其中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农村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对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关重要的。
中国政府网消息: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拟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 李克强说,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人民监督,是宪法规定的重要职责,对促进政府效能不断提高至关重要。起草好《报告》和《纲要(草案)》,要广泛听取各界意见,问计于众、问需于民,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李克强指出,过去一年极为特殊、极不平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衰退等多重罕见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克难奋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六稳”“六保”成效显著,经济顶住巨大压力稳住了基本盘、实现了全年正增长,总量迈上一百万亿元新台阶,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圆满收官。成绩殊为不易、成之惟艰。 李克强说,“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于办好自己的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依靠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扎实推进重大战略举措落地实施,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李克强指出,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要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毫不松懈地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企业增强元气、提振信心、升级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安全发展能力,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李克强说,这次征求意见要把群众和企业的难点和关心的热点反映上来,使政府工作、政策举措更加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更好体现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各项工作往前赶,力争早见成效。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孙春兰、胡春华、刘鹤和国务委员王勇、肖捷、赵克志等出席会议。
实现科技引领的超越、人民币可兑换、农村土地市场化,可能成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三大突破。 上周末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并就明年重点工作展开部署。会议强调,宽松宏观政策要稳步退出、不急转弯;坚持扩大内需,从“供给侧改革”过渡到“需求侧管理”;强调风险化解,对地方政府债务、高杠杆、银行不良以及逃废债风险加以防范;坚持房住不炒;强化反垄断和金融创新监管等。 同时,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非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等八大重点任务,不仅是短期要求,更是贯穿十四五整个阶段的重要安排。 结合此前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来看,笔者认为,实现科技引领的超越、人民币可兑换、农村土地市场化,可能成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三大突破。 科技引领战略的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科技创新地位,提出“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并提出一系列强化科技创新具体措施。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预计“十四五”期间,对科技研发投入的考核和支持要求将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新能源、医药医疗等领域将成为主攻方向。 近年来,中国高技术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例如,2019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占GDP比重36.2%,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9个百分点。疫情之下,科技在强化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健全物资保障体系、助力社会生产有序恢复等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技术领域发展迅速,但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与美国相比,中国在部分“高尖端”技术方面仍然滞后,如美国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基本形成技术垄断地位。同时,在专利转化率、高科技企业附加值、科技人力资源密度等指标来看,中国亦与美国有较大差距。 但是,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反而在实现弯道超车,尤其是在5G建设和金融科技、移动支付等领域。近年来,国家层面上各项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等一样,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新基建投资加快,根据工信部研究,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达3698.1亿,预计2020年这一规模将增长12.7%,到2025年,预计投资规模将几乎翻倍。 此外,当前全球15家最大的数字公司全部都来自美国和中国,没有欧洲和日本的。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一市场和数字科技用户、最丰富的行业形态和供应链。根据IDC预测,中国的“数据圈”从2018年至2025年将以3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领先全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48.6ZB,而美国预计只达到30.6ZB。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对华技术打压加码,十四五阶段,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数字科技、数据等数字化、高科技红利正在替代人口红利、市场红利,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助力,对于实现高质量增长十分关键。 人民币可兑换的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伙伴关系协定。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虽然文件提到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笔者认为,十四五期间以人民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国际化将迎来最好的时机。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力持续增强,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规模持续扩大,今年三季度,在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继续扩大,结算使用规模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在数字货币实践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数字货币从技术上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提供了可行性。 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10月外滩峰会演讲时提及,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金融业开放,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12月1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调降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意味着资金流出的管制有所放松,人民币国际化或将进入快车道。 展望未来,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打造形成双向流动、更加均衡的跨境资本流动格局或是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重点。正如笔者在此前专栏文章《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再逢良机》提到的,当前中国资本管制的非对称特征,即整体更鼓励流入,但对流出限制较多,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人民币上涨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建议一方面扩大金融开放,一方面放松管制措施,鼓励企业走出去,加速资本双向流动,这样既有助于维持汇率稳定,亦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创造良机。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 当前中国土地所有制仍处于“二元”分离状态,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重重,且补偿过低,土地用途转换时,农民享有增值收益有限,而这也制约了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十四五规划中提及“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在笔者看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支持内需增长的重要一环。过去十余年,得益于城镇化过程和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有不同程度缩小,但整体来看,差距仍然不低。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居民收入差距亦有所扩大,并成为制约消费整体回暖的重要因素。根据疫情后不同收入群体的线上消费特征来看,低收入群体疫情后消费购买力下降持续时间较长,近期虽有所恢复,但仍弱于疫情之前,相比之下,高收入群体受冲击要小一些。 因此,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仍十分重要,而其中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帮助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农村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对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至关重要的。
>>商务部将出台新措施 着力扩大汽车等重点商品消费 岁末年初,商务部将发布新一轮促消费的措施。包括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以及对居民购买智能家电、绿色家具进行补贴。 >>光伏“十四五”目标浮出 年均最少新增70吉瓦远超预期 新增装机已连续8年全球第一的中国光伏行业,未来5年还要继续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一般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可达70吉瓦,乐观预计的规模将达到90吉瓦。 >>黑色系商品“高烧”不退 部分品种或面临一定风险 近日,相关交易所接连发布风险提示函并采取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但仍然难以给连创新高的黑色系商品“降温”。 >>地方“十四五”产业布局路线图密集浮现 据经济参考报12月11日消息,目前已有浙江、湖北、海南、江西、四川、吉林等逾10个省份相继出炉地方“十四五”规划建议。 >>多方发力 新一轮5G建设蓝图加快绘制 据经济参考报12月11日消息,面向2021年的5G建设规划正加速制定。记者日前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处获悉,多方正加紧制定和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