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誉爆雷!二三四五最高预亏9.98亿元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1月25日开盘,二三四五一字跌停。 消息面上,1月24日,公司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8.06亿元至-9.9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这也将成为二三四五上市后首亏。 “流氓股”“亏了只剩裤衩”“哭吧哭吧不是罪”“踩雷了”......二三四五的股吧,早已一片哀嚎,截至2020年9月30日,二三四五仍有26.38万户股东。 商誉爆雷 拟计提约13亿元的商誉减值 从二三四五2020年度业绩预告来看,2020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5亿元—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06亿元—9.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6.23%—231.53%;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8.44亿元—10.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0.78%—248.25%。 对于公司业绩预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二三四五给出了三个原因。 首先是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于2019年度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进行了调整,导致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其次,受新冠疫情影响,客户的互联网推广支出有所减少,公司的互联网推广活动也因疫情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另外,经公司初步测算,公司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的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形成的24亿元商誉存在减值迹象,拟对该部分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1.96亿元—13.48亿元。 二三四五还表示,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5亿元—3.9亿元,同比下降48.62%—53.89%。 资料显示,二三四五自2007年12月登陆A股市场,还未曾出现过亏损,此次业绩预亏也将成为公司上市后首亏。 谋求转型 股价一路下跌难回高位 二三四五官网信息显示,2005年9月份,2345网址导航 ( www.2345.com ) 正式上线,随后不断完善优化。直到2014年7月,二三四五与海隆软件并购重组获得证监会正式批文,同年9月二三四五与海隆软件并购重组完成,登陆A股市场。2015年3月,公司证券简称由“海隆软件”正式变更为“二三四五”。 事实上,作为曾经网址导航的龙头,二三四五在近些年来,也尝试过转型,开发安全软件“2345安全卫士”、募资48亿投入互联网金融业务、涉足区块链等领域、发展人工智能。然而,即便二三四五多次跟随热点谋求转型,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2015年3月份,二三四五触及14.08元/股的历史高点后,便开始一路走低,再也没能重回峰值,截至2021年1月25日开盘,该公司股价只有1.95元。 据数据显示,2019年度,二三四五营收同比下降3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业绩几乎腰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原标题:二三四五一字跌停:拟计提最多13.48亿减值准备,预亏9.98亿 1月24日晚间,二三四五(002195)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8.06亿元至9.98亿元,同比下降206.23%至231.53%;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4元至0.17元。同时,由于二三四五互联网信息业务商誉存在减值迹象,拟计提减值准备11.96亿元至13.48亿元。 企查查APP显示,二三四五成立于1989年,布局“互联网+金融创新”战略,旗下业务涵盖网络科技、金融科技、星球联盟等三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2345网址导航、2345浏览器、2345好压、多特软件站、2345看图王等核心产品。 根据业绩预告,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于2019年度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进行了调整,导致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下滑等。 今日二三四五一字跌停,股价为1.95元/股。 编辑 张莹莹 校对 元旦
原标题:巨头暴雷!二三四五去年巨亏或超10亿,股价累跌超98%! 昨晚,曾被网民称作“互联网头号流氓”的二三四五爆了颗大雷。 1月24日晚间,二三四五发布关于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2020年度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2.41亿元—13.93亿元,预计亏损近10亿元。 此外,二三四五还公布了2020年度的业绩预告,同样大幅亏损。2020年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1.5亿元—14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8.4亿元—1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1%—248%。 两份文件发布后,今日股价果然做出了反应。截至收盘,二三四五全天封死涨停,股价现报1.95元,成交额8782万元,最新总市值111.6亿元。 鼎盛时期,二三四五市值曾高达750多亿元。截至目前,与2015年3月创下的112.75元历史高点相比,二三四五股价已累计跌去近100%。昔日的互联网巨头,难道终究要走上退市之路? 二三四五业绩表现如此之差,主要有三个原因。 (1)市场份额下滑 首先是受疫情影响,客户的互联网推广支出有所减少,公司的互联网推广活动也因疫情受到一定的影响。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该公司无论移动端还是PC端业务收入都出现大幅下滑的趋势,去年的疫情更是大大加速了这一趋势。 数据显示,2016年,二三四五旗下拳头产品2345浏览器市场份额排名还超过了搜狗浏览器,仅次于360浏览器、QQ浏览器,居国内浏览器第三位。然而到现在,无论PC端还是手机端,排名前10位的浏览器都已见不到2345的影子。 其实,早在2016年之前2345称霸浏览器市场的阶段,这家公司的产品在用户群体中就已臭名昭著。不仅恶意木马,软件捆绑,广告弹窗等现象层出不穷,并且还有难以卸载、恶意推广等卑劣行径。种种原因,使2345当年曾被冠以“中国互联网毒瘤”的称号。 因此,其市场份额的下滑在情理之中,而这也或是其互联网推广收入萎缩的根本原因。 (2)互联网金融业务受挫 其次是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二三四五在2019年度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进行调整。 这部分业务的收入降幅是最大的,2018年,二三四五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收入还高达18亿元,2019年则只有10亿元。2020年前两个季度,该项业务收入只余1.05亿元,同比上年降余83%。 数据来源:IFinD 2015年2月,二三四五募资48亿投入互联网金融业务。所谓互联网金融业务,实则是指其现金分期金融产品“2345贷款王”、“2345车贷王”和面向B端商户的“2345商贷王”等产品。2017年,该项业务甚至占到二三四五毛利构成的65.5%。 然而从2018年开始,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开展相关业务的公司都已经出清,二三四五亦于2019年度开始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进行调整,收入占比较大的现金贷业务被叫停,导致该公司营业收入呈逐年下滑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折戟后,二三四五开始寻求新的业务转型。2018年开始大力发展区块链等金融创新领域,2020年5月又启动并确立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但目前来看,频频转型并未能挽救该公司逐年下滑的业绩。 (3)商誉减值 最后,则是二三四五在2020年大约12亿元-13.5亿元的商誉减值。商誉减值暴雷是二三四五2020年度业绩形成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而这笔商誉还要追溯到2014年。 当年,二三四五的前身海隆软件通过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上海二三四五网络100%股权,完成了从软件外包厂商向软件、互联网综合平台的转型。但与此同时,公司也形成了24亿元商誉。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正是因为这笔商誉存在减值迹象,二三四五才拟对该部分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1.96亿元至13.48亿元。 另外,在业绩亏损、转型不利的情况下,二三四五高管及大股东频频减持的消息,更是给投资者的心头浇了盆凉水。 2020年5月13日至2020年10月30日期间,浙富控股于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2.4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3%。同时,浙富控股计划自2020年11月2日起的六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26亿股。 2020年初,浙富控股还以9.93%的持股比例位居二三四五第一大股东。截至2020年10月30日,浙富控股持股比例仅余5.7%。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自2013年11月海隆软件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起,原实控人及法人包叔平及一致行动人曲水信佳就减持2.6亿股,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减持至持股比例仅2.23%,失去实控人地位。也就是说,从2017年11月2日起至今,一直都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虽然2020年业绩预亏,是二三四五上市后首度亏损。但这家公司背后的问题,恐怕远远没那么简单。
原标题:二三四五遭受互金业务重创:2020年净亏损至少超8亿元 金融虎讯 1月25日综合消息,A股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遭遇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收紧之后的重创。2020年,二三四五公司的净利润在过去七年里首次转亏,预计净亏损在8.06亿元至9.98亿元之间,较上年同期下降206.23%至231.53%。受该消息影响,二三四五股价今日跌停,收报1.95元,市值111.6亿元。 昨日晚间,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营业收入在11.5亿元至14亿元之间,上年同期则为24.4亿元。 针对业绩变动原因,二三四五表示,一是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于2019年度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进行了调整,导致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二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客户的互联网推广支出有所减少,公司的互联网推广活动也因疫情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三是经公司初步测算,公司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的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形成的24亿元商誉存在减值迹象,拟对该部分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1.96亿元至13.48亿元。本次计提后,二三四五互联网业务商誉余额为10.5亿元至12亿元。 另值得一提的是,1月20日,二三四五公告称,董事会于2021年1月19日收到公司董事房振武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其担任的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房振武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据了解,此前,二三四五有“消费金融+汽车金融+商业金融”三大业务方向。2019年下半年,据WEMONEY报道披露,二三四五的互联网金融事业群已经解散,相关人士透露,二三四五只剩下互联网事业群,做互联网传统业务,网址导航桌面软件是核心业务。接近二三四五人士当时透露,二三四五的金融类业务已经全部停止,未来对于金融的发展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
原标题:快讯:二三四五跌停 报于1.76元 金融界网1月26日消息,今日二三四五开盘报1.76元,截止09:30分,该股跌9.74%报1.76元,封上跌停板。 昨日(2021-01-25)该股净流出金额-42.88万元,主力净流出0元,中单净流出-15.7万元,散户净流出-27.18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二三四五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二三四五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 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 截止2020年9月30日,二三四五营业收入9.435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18亿元,较去年同比减少57.8807%,基本每股收益0.0538元。 (更多个股业绩查询请点击)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来源:金融界网
原标题:二三四五溢价20倍收购爆雷亏近10亿 股东套现逾80亿股价累跌八成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 市场质疑从未停止过的商誉风险,在七年后爆发了。 1月24日晚,二三四五(002195.SZ)发布业绩预告、资产减值公告等。2020年度,公司预计亏损最多9.98亿元。上年,公司盈利7.59亿元。 经营大幅亏损源于巨额资产减值。公司称,拟计提资产减值12.41亿元至13.93亿元,其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96亿元至13.48亿元。 显然,是商誉减值损失导致二三四五2020年盈转亏。 产生商誉减值的是公司七年前收购的资产,当时,公司作价26.50亿元收购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二三四五科技)。这次收购,溢价率高达20倍,形成商誉24亿元。 二三四五称,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市场环境变化、疫情影响等,二三四五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存在商誉减值迹象。 对此,交易所第一时间发出关注函,追问计提商誉减值的合理性。 备受质疑的是,本次爆雷前,股东频繁减持套现。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二三四五股东累计套现超过8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二三四五频繁追热点,现金贷、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均未受到市场认可。二级市场上,2015年高点以来,股价最大跌幅达80%左右。 交易所问询近14亿减值合理性 二三四五的大规模资产减值迎来了交易所的问询。 今年1月24日晚,二三四五发布资产减值公告称,为真实反映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基于谨慎性原则,判断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商誉,2020年度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12.41亿元—13.93亿元。 公告显示,资产减值中最为核心的是商誉减值,达11.96亿元至13.48亿元。这笔商誉减值是对二三四五科技进行测试后计提,其账面商誉值为24亿元。 基于上述巨额商誉减值,公司预计,2020年亏损8.06亿元至9.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6.23%—231.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8.44亿元至10.36亿元,同比下降220.78%—248.25%。同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0亿元至14亿元,上年同期为24.41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也超过50%。 针对这一糟糕的经营业绩,二三四五进行了说明。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公司在2019年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进行了调整,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客户的互联网推广支出有所减少,公司的互联网推广活动也因此受到影响,导致2020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使得净利润下降。 影响业绩最大的是商誉减值。公司称,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2020年,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预计为3.50亿元—3.90亿元,同比下降48.62%—53.89%。 备受关注的二三四五科技,是由公司2014年初为推进产业转型,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而来。交易对方为浙富控股、瑞科投资、瑞度投资等3名法人以及庞升东、张淑霞、秦海丽、浙富控股实际控制人孙毅等15名自然人,同时,公司配套募资8.13亿元。 此次收购,交易价格高达26.50亿元,是二三四五2013年底账面净资产的23.85倍,因此形成商誉24亿元。当时,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2014年至2016年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亿元、2亿元、2.50亿元。 在承诺期内,标的公司均顺利兑现了业绩承诺。受标的公司经营业绩影响,2014年至2017年,二三四五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1.18亿元增至2018年的13.67亿元。 然而,2019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7.59亿元、扣非净利润6.9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48%、47.59%。 公司称,受互联网网民增速放缓、互联网红利缩减影响,公司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65亿元,同比下降32.84%。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公司金融科技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0.27亿元,同比下降42.71%。 由此可见,2019年,标的公司二三四五科技的经营业绩已经大幅下滑,但公司并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让人不解。 针对本次商誉减值,深交所发出关注函,询问2020年度计提大额减值的依据,是否合理,2019年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股东累计套现超80亿 经营业绩变脸或属意料之中,因为,此前,股东已经实施了清仓式减持。 二三四五发布的持股变动公告显示,从2015年开始,二三四五的股东上演了疯狂减持的戏码,包括前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及多位重要股东。 尤其是2017年,收购二三四五科技的业绩承诺期满,限购股解禁,同时配套募资的股东所持股份也解除限售,股东们开始大肆减持。 公司原实控人包叔平,曾经持有公司超过30%股权,到2017年10月,其直接间接持股比例下降至17.91%。通过减持,公司变成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董监高的减持力度也很大。公司董事庞东升、二三四五科技原股东曾在2016年6月6日至8月29日合计减持4600万股,套现约5.52亿元。 原二三四五科技的大股东浙富控股及其实控人孙毅也在频繁减持。 数据显示,到2018年初,二三四五的股东累计减持约60亿元。 2018年开始,浙富控股的减持更为疯狂。2017年底,浙富控股的持股比例为14.28%,到2020年10月30日,持股比例下降至5.70%。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浙富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约18亿元。 此外,2019年11月,公司董事陈于冰一周内减持5130万股,套现约1.53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董事、董秘、高管等多人实施了减持套现。其中,在2018年4月16日至6月20日,董事庞东升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约3414.99万股,套现约2.05亿元。 截至去年底,包叔平已经退出前四大股东,其通过曲水信佳科技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也下降至1.02%。 综上,2015年至2020年10月30日,二三四五的股东及董监高通过减持累计套现金额超过80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在上述股东大肆实施减持之时,2015年至2018年,二三四五经营业绩快速增长,仅在2019年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股东频繁减持,公司股价大幅下跌。2015年至2019年,公司密集实施了5次送转股,其中2015年、2016年分别为每10股转15股、10股。因此,以后复权价来看,2015年3月26日,股价最高达404.77元/股,今年1月26日为53.11元/股,最大跌幅达86.88%。 近年来,二三四五还频繁追热点。2015年,发力互联网金融,围绕个人消费金融、汽车消费金融和商业金融三大方向发展互金领域及推广相关金融产品。2017年底,随着互联网金融合规性整治开始,公司现金贷停止。2018年,公司又追区块链,折戟后又转向人工智能。目前来看,公司人工智能的布局也未见到实效。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
原标题:“网贷小巨头”连续跌停,预亏10亿商誉减值爆雷 文|AI财经社 方璐 编辑|郭璐庆 “确实跌得我们自己心惊胆战。”AI财经社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二三四五,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受商誉减值爆雷影响,1月26日,二三四五牢牢一字封死跌停直至收盘。二三四五此前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称,预计净利润亏损8.06亿元至9.98亿元,与2019年相比跌幅达206.23%至231.53%;扣非净利润预计2020年实现亏损8.44亿元至10.36亿元,同比下跌220.78%至248.25%。 这也是二三四五2014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告亏。 商誉减值爆雷 1月24日晚间,二三四五发布两则公告,分别是2020年度业绩预告及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公告显示,2020年1-12月报告期内,归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8.07亿-9.99亿,比上年同期下降206.23%-231.53%,而2019年同期盈利为7.59亿。报告期内,营收约为11.5亿-13.99亿,亦低于2019年的24.41亿。 对2020业绩预计大幅下降的主因,二三四五在公告中称,受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在2019年度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进行调整,导致2020年度营收及净利润下滑;受新冠疫情影响,客户互联网推广支出有所减少,公司的互联网推广活动也因疫情受到一定影响,导致2020年度营收及净利润下降。 除了上述原因,二三四五经过初步测算,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的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形成的约24亿元商誉存在减值迹象。 具体来看,上市公司此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发放贷款和垫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商誉,2020年度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2.41亿元至13.93亿元。 显然,商誉在资产减值准备中占比最高,拟计提的准备金额为11.96亿元-13.48亿元,此部分占到201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57.61%-177.63%。此次计提后,二三四五互联网业务商誉余额为10.52亿-12.04亿。 二三四五如何看待此次商誉减值?前述二三四五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其实现在市面上进行商誉减值的情况挺多的,如果有商誉这部分资产,以后一定会进行减值。2014年二三四五进行重大重组时产生了24亿商誉,一直在二三四五账面上,每年年底我们的财务会对商誉进行测算,看是否需要减值。2020年底测算时,认为有减值迹象,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必须进行减值。” 剔除商誉减值因素影响,二三四五2020年归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5亿-3.9亿,较2019年归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9亿下降48.62%-53.89%。 提及此次减值对二三四五的影响,该人士说:“其实它不影响我们的现金(情况)和业务,抛开商誉减值不谈,我们在2020年业务还是产生了3亿多净利润的,只是有了减值后看上去账面是亏损。而且减值是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时即在我们的资产里,现在减掉的就是这部分资产,本来资产100多亿,现在减掉后大概90多亿,对总资产影响不大。” 2014年9月,二三四五借壳海隆软件登陆A股。2015年2月,该公司募资48亿投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发展中,二三四五也赚得盆满钵满,被称作“网贷小巨头”。随着现金贷业务被叫停,二三四五又开始追求新热点区块链等金融创新领域。2020年5月,该公司又启动 “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战略。 对于市场缘何惊呼二三四五爆雷,该人士认为,主要是外界认为2020年二三四五业绩“看起来爆雷了”,实际上经营与业绩都一切正常,盈利亦与往年差不多,仅是因为出现商誉减值。 1月26日,深交所向二三四五发出关注函,要求上市公司结合收购标的公司生产经营及业绩情况,说明相关资产组发生减值迹象的时间,2020年度计提大额减值的依据等。深交所还要求公司补充披露针对业绩较大亏损已采取和拟采取的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 商誉减值后“一身轻”? 连续2个跌停后,截至目前,二三四五的最新市值为101亿,股价相较高点时期下跌了近9成。 对于二三四五股价的连续下跌,上述董秘办人士表示:“这确实是市场正常反应,我们这两天接了几百个电话,很多投资者有疑问,但我们一番解释后,部分投资者能理解我们经营是正常的,还有很多投资者不理解,以为我们这个公司感觉跟没了一样,有恐慌情绪。” 针对股市,二三四五下一步有怎样动作?该人士坦言:“短暂的挽救股市的措施,我们在考量中,但目前没有形成相关方案,如果有方案且达到可披露标准,我们肯定会进行披露。” 此番商誉减值虽起始于2014年的一次收购,却能在数年后重挫公司股价,对当初收购标的的评估是否存在“评高”的可能?业内人士予以肯定:“对,可以这么理解”。但同时,该人士表示,很多公司都存在一部分商誉,没做减值只是“没到时候”。 “其实按理说,我们现在减值之后比较一身轻了,以后不会再发生这么大额的减值了,很多公司没减值的话,就会一直(雷)埋在那里。”上述二三四五董秘办人士表示。 深交所也在《关注函》中表示,2019年上市公司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要求说明2018年度、2019年度商誉减值的计提情况,最近三年商誉减值的测试方法、参数选取及依据是否存在差异,说明本次减值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这几年为什么大家谈商誉减值色变?很大原因是因为收购的资产,一两年或三年后就发现不对,不值当时收购所支付的钱。这说明要么当初收购的价格贵了,要么资产本身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出现很多问题后,当初收购时呈现的盈利情况及乐观的预期发生改变,发现实际上这个资产本身就比较差或当初是为了收购而收购。”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分析称。 该分析人士认为,从行业角度看,这一波商誉减值已进入尾声,一些雷还会继续爆,但今年不会爆太多,2015年-2017年,尤其是2015年爆雷较多,包括2018-2019年相对也较多,但之后就比较少。 “2020年商誉减值爆雷则多是因前两年的旧疾复发,之前出现的商誉减值情况可谓天雷滚滚,减值达到50亿、60亿甚至上百亿的情况都有。”该人士说。 去年12月23日晚间,数知科技(300038.SZ)公告称,由于四家收购的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将出现商誉减值,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预计减值金额约为56亿至61亿元。截至12月23日收盘,上市公司总市值仅为63.51亿元。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