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90后、95后来说,“衰老”俨然是一个颇为遥远的词汇。然而,近年来医美消费市场的变化却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了医美市场的消费主力,她们对于衰老的焦虑以及在抗衰老方面的投入甚至还要高于80后。“可以死,但不能老”,成为了很多90后的信条。 这一现实背后,既有90后一代集体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与90后互联网原住民的成长环境有关。那么,90后对“变老”的态度与80后有何不同?哪些职业最在意脸部的衰老变化?是什么在影响他们对于衰老的看法?2020年12月25日,新氧携手第一财经发布新青年抗衰老调查报告,揭示当代青年对于抗衰老以及医美消费的态度与选择。 95后成抗衰老主力 皮肤松弛成“衰老焦虑”最大原因 “衰老”是人生命中一个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在过去的数百年里,“衰老”往往被看做是长寿的象征而受到肯定。但随着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发展,当代人的寿命被拉长,人们对于“衰老”的态度却在发生改变,而这其中尤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年轻一代对于“衰老”的抵触要更甚于上一代。在80后与90后之间,90后对“抗衰老”的重视就远远高于80后。 90后对“抗衰老”的重视,与其社交范围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关系。今年23岁的菲菲,在一家国企从事财务工作,在采访中她对记者表示,“我们这个年龄的小伙伴对容貌都挺在意,大家就是希望自拍能好看一点,视觉上赏心悦目一点”。菲菲还表示,自己的很多同学在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去尝试医美手术。可见,在90后一代人中,颜值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货币。 而在今年42岁企业管理者安安看来,90后的容貌焦虑很有可能是因为她们刚刚步入社会,“在职场上还没有什么机会,也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对于她们来说,外在反而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所以会对形象比较看重一点”。因此,通过抗衰老来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优势,也成为很多90后的选择。 从调研数据来看,59.2%的人群在20至30岁这一年龄段开始产生对于衰老的压力。由于皮肤变化是衰老最重要的表征之一,因此有近9成的人表示自己的压力来源于皮肤松弛,高达85.95%的人最在意皮肤管理。此外,还有4成受访者表示压力来自于身材变形。而从职业方面来看,不同职业群体对抗衰老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服务行业从业者、国企职员/公务员和金融行业从业者位列衰老焦虑程度前三甲,其中尤以服务行业从业者最为严重。 而在调查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20至25岁人群有最高的比例打出了对衰老“非常焦虑”的分数,接近1/5的人群对于衰老这件事情感到非常焦虑,部分90后受访者甚至喊出了“可以死,但不能老”的口号。而在35岁往上的人群中,对衰老焦虑的分值反而给出了非常理性的评分。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也许有可能是95后距离衰老较远,面对衰老后的对比反而能感到更多的恐惧。 双重压力催生抗衰老医美市场 “保持年轻”成90后新“刚需” 到底什么让90后的衰老焦虑与日俱增呢?从数据来看,“个人成长”和“同龄人压力”是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57.19%受访者认为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纪渐长察觉到了自己机体衰老的变化;42.14%的人群认为,自己是迫于同龄人的压力,感觉到了对于衰老问题的焦虑。可见,“抗衰老”需求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同时也是社会共识变化的结果。 社交需求与发展需求的叠加,催生了繁荣的医美市场。91.3%的受访者考虑将医美作为抗衰办法之一,信任度远高于排名紧随其后的“护肤”和“健身”选项,后两者分别拥有64.55%和63.55%的期待比例。而在皮肤护理相关的医美项目中,“提拉紧致”以48.16%的倾向比例位居医美选项中最想尝试的比例第一位。 与消费需求的增长相对应的,是90后对医美消费的高投入。数据显示,近9成的消费者愿意加大在抗衰老方面的投入,23.41%的人群愿意增加1/4及以上。 来自新氧数据颜究院的数据也清晰地显示,紧致抗衰已成为近年来医美消费的高频词。即使在疫情影响下,在2020年6月,紧致抗衰项目消费同比增长仍高达263.6%;而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发布的一份医美行业报告,“保持年轻”是千禧年之后求美者最为风行的审美趋势。报告提到,在00后人群所有风行的医美项目中,“面部年轻化是刚需;‘拉皮’、眼袋去除较受欢迎”。 总的来看,虽然90后对衰老的态度以及其对医美消费的重视,表明其与80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但这种改变,却也非常符合90后的个性——从调查结果来看,90后对于更年轻的渴求往往来自于主观感受,而非需要更多的客观选择。91.97%的受访者认为,更年轻的状态对自己而言意当下味着更好的自我感受。至于其他的,统统排到“我开心”之后。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90后虽然有着衰老焦虑,但她们的医美消费观仍然是理性且健康的。
意见领袖丨Project Syndicate 本文作者:罗伯特 ·席勒(Robert J. Shiller)诺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 我们现在焦虑,不仅是因为一场大流行——而是两场。首先是新冠病毒疫病大流行,它使我们感到焦虑的原因是:我们或我们所爱的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在感染后)很快患重病甚至死亡。其次是普遍焦虑:焦虑前者造成的经济后果。 这两次大流行是相互关联的,但所呈现的现象不同。在第二场大流行中,和恐惧有关的故事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以至于我们会不断地想起它们。股市像石头落地直直往下跌,明显因为这样一些故事——除非我们有所行动,疫病会耗尽我们一生的积蓄。但是,与应对新冠病毒不同,我们焦虑的根源是我们不确定该采取什么行动。 两场大流行同时爆发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一个可以助长另一个(的发展)。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和收入减少加剧了人们对金融形势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又阻止了迫切需要工作的人们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来应对疾病的传播。 此外,当这两场大流行变成全球流行时,也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一个国家需求下降而对该国出口需求并没有减少时,损失就会部分地扩散到国外。但这一次,由于经济衰退威胁着几乎所有国家,这个天然的“安全阀”便不会起作用。 许多人似乎认为,对金融形势的焦虑不过是新冠病毒疫病大流行直接导致的“副产品”,这是对这场疾病大流行的一种完全合乎逻辑的反应。然而,焦虑并非因逻辑而生。金融焦虑大流行,是借着价格下跌的恐慌反应、不断变化的叙述散播开来,而这种焦虑存在许久。 对股市震荡导致的金融焦虑的影响,或许可以由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Paul Slovic)及其同事所称的“情感启发法”(affect heuristic)现象来解释。即当人们因为悲剧事件而情绪低落时,即使在没有理由害怕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表现出恐惧。 在威廉•戈茨曼(William Goetzmann)和达索•金(Dasol Kim)合著的一篇论文中,我们发现附近的地震会影响人们对1929年或1987年股市崩盘可能性的判断。如果在过去的30天(距被调查者)30英里(48公里)内发生了的大地震,那么被调查者对坠机可能性的预估要(比平日)高得多。这就是工作中“情感启发法”(affect heuristic)的实例。 与最近的地震相比,预计股市会因为一场疾病的流行而下跌可能更有道理,但最近或许不会出现这种规模的崩盘。如果人们普遍认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将新冠肺炎疫病(COVID-19)大流行几个月内、甚至一到两年,便将结束,那对长线投资者来说,股市风险不是那么大。人们可以购买、持有股票并等待股市震荡的结束。 但金融焦虑的传染与疾病的传染是不同的。这中对金融的焦虑情绪部分是由于人们注意到其他人对价格下跌而缺乏信心,以及其他人对下跌现象的情绪反应。股市出现消极泡沫时人们会发现价格在下跌;此时人们便会并试图找出并强调股价下跌的原因。然后,价格在随后的几天里不断下跌。 看到股价持续下跌,会让那些没有卖出股票的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后悔,同时还会让他们担心自己可能会在价格最低的时候抛出。这种后悔和恐惧激发人们去描述这两场大流行。市场的未来走向取决于描述的性质和演变。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来举个例子:1918年9月至10月,新闻媒体首次开始报道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当时美国股市并没有崩盘。事实上,从1918年9月到1919年7月美国市场的月度价格呈上升趋势。而这场流感最终夺去了67.5万美国人的生命(全世界超过5000万人) 为什么股市没有崩盘?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主要战役,即1918年7月至8月的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接近尾声时,特别是在当年11月停战之后流感爆发。而当时战争的事情比流感更具有“传染性”。 另一个原因是那时流行病学才刚刚起步。疫病爆发是无法预测的,公众也不完全相信专家的建议,以至于人们对社会疏远措施(social-distancing)的持“草率”态度。此外,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危机是银行危机,而美国并没有银行危机,毕竟有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在——虽然这个系统于1913年才建立,但人们却认为该系统消除了这种风险。 但在1918年的流感流行期间,对金融(危机)的叙述之所以被淡化,或许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世纪前拥有股票的人要少得多,并且对为退休储蓄问题的关心也不比今日。部分原因是那时人们活得不长;即使他们活得长久,也更多地依赖家人。 当然,这一次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在当地的杂货店看到的顾客的恐慌与1918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当时战时物资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大萧条”(Great Recession)刚刚过去,我们当然很清楚资产价格有发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而这一次美国关注的不是悲惨的“世界大战”,而是其自身的政治两极分化——对联邦政府处理疫病大流行的失当措施已有了许多不满的言论。 在这样的时刻预测股市是困难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预估新冠病毒疫病大流行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以及“金融焦虑”大流行对所有人所带来的现实中的和心理上的影响。两者虽是不同的,但又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