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近五个交易日登陆沪深两市的龙虎榜个股中,营业部净买入较大的个股有分众传媒(002027)、达安基因(002030)、东风汽车(600006)。具体来看,分众传媒是资金最青睐个股,营业部净买入金额达3.99亿元,高居榜首。
■国家制造业基金拟以货币资金5亿元,增资创世纪控股子公司深圳创世纪,此番投资的关键词是“机床”,意味着其将以机床为代表的基础制造装备纳入投资视野。 ■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国家制造业基金已经宣布拟投资埃斯顿、徐工集团、柳工,并与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厦门钨业等企业合资设立投资基金,其投资的步伐愈发快捷。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下称“国家制造业基金”)又出手了,这次是斥资5亿元对创世纪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下称 “深圳创世纪”)增资。 有接近国家制造业基金的人士表示,国家制造业基金此番增资深圳创世纪的关键词是“机床”,意味着其将以机床为代表的基础制造装备纳入了投资视野。从其惯用的“投大项目”“产业链布局”角度看,国家制造业基金有望推动机床产业链上下游协调投资,进而带动资本市场对机床领域的关注,吸引社会资本持续流入,从而促进机床行业加速发展。 5亿元“落子”创世纪 创世纪12月22日晚间公告,国家制造业基金拟以货币资金5亿元,增资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创世纪,公司放弃优先认缴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对深圳创世纪的持股比例将由86.54%降至78.99%,国家制造业基金将持股8.73%,成为深圳创世纪第三大股东。 同时,上市公司、深圳创世纪与国家制造业基金在投资协议中约定了现金或非现金方式回购事项,构成一揽子交易。上市公司、深圳创世纪分别及连带地向国家制造业基金进行业绩承诺。 根据公告,深圳创世纪成立于2005年12月,主营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装备。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深圳创世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83亿元、21.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3.78亿元。国家制造业基金本次投资前,深圳创世纪的整体估值为52.29亿元。 创世纪表示,深圳创世纪引入国家制造业基金,一是有利于优化股东结构,推动公司主业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公司经营发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从而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可以借助基金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整合能力,推动核心主业持续做大做强。 深圳创世纪是国家制造业基金在本月投出的第二个标的。此前,在12月8日,国家制造业基金参与了柳工集团混改。在业内人士看来,1个月落实了两笔投资,显示出国家制造业基金正在加快投资的步伐。 记者梳理发现,尽管有疫情影响,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国家制造业基金已经宣布拟投资华中数控(后终止投资)、埃斯顿、徐工集团、柳工,并与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厦门钨业等企业合资设立投资基金,其投资的步伐愈发快捷。 投资手法更加娴熟 国家制造业基金为什么看上了深圳创世纪?有接近国家制造业基金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解读认为,关键词是“机床”。 记者了解到,机床是基础性、战略性行业,是“工业母机”,但鉴于现实窘境,国内机床行业长期无法吸引到足够的社会资本,发展缓慢。而国家制造业基金的使命是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自然成为其关注和投资的重点。 创世纪是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据公司披露,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主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公司致力于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主业。深圳创世纪为公司数控机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经营主体。 其实,早在今年3月,国家制造业基金就曾经将目光锁定机床,火线“驰援”武汉上市公司华中数控,拟斥资3.86亿元参与后者的定增。不过,之后由于华中数控调整了定增方案,国家制造业大基金不再参与其中。 公开信息显示,虽然投资华中数控未能如愿,但国家制造业基金持续调研了多家机床企业,并多次参与了工信部等组织的机床行业会议,显示出对机床行业的高度关注。 上述接近基金人士认为,此番“落子”创世纪,意味着国家制造业基金将以机床为代表的基础制造装备纳入了投资视野,从面向3C等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的机床装备入手,逐步向五轴加工机床、精密磨削机床等战略领域渗透。从制造业大基金惯用的“投大项目”“产业链布局”角度看,国家制造业基金有望推动机床产业链上下游协调投资,进而带动资本市场对于这一基础领域的持续关注。 此外,分析国家制造业基金投出的案例,其投资路径从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到参与国企集团层面混改、与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联合建立子基金,再到此次参与上市公司子公司的增资,这种综合性的投资策略,显示其投资路径愈发宽广,投资手法更加灵活、娴熟。
劲胜智能6月13日公告,为了突出核心主业,体现公司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强化品牌效应,拟将公司名称从“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从“劲胜智能”变更为“创世纪”。 更名为“创世纪”,劲胜智能准备了很久。公司表示,其全面推进业务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核心主业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服务业务,同时整合剥离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整合的深入推进,劲胜智能主营业务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为77.37%,较2019年度提高37.27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占合并报表营业利润比为279%,系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劲胜智能认为,截至目前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本次变更名称符合公司业务构成和实际经营情况。 梳理劲胜智能此前动作可以发现,此次更名为“创世纪”,可谓水到渠成。一方面,公司主营业务从消费电子切换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2015年,劲胜智能收购高端装备制造商创世纪,后者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 另一方面,随着创世纪的发展壮大,创世纪的掌舵人夏军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司整体治理。2019年5月,夏军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长。 根据最新披露的定增方案,夏军拟斥资4亿元参与定增,认购9779.95万股股份。定增完成后,夏军将大幅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按照认购股份数量上限计算,且考虑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的影响,夏军及其一致行动人凌慧、创世纪投资将合计持有劲胜智能20.14%的股份。夏军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劲胜智能也将告别“无主状态”。 过去几年,劲胜智能一直在谋求业务战略性调整,进入技术门槛更高、国家产业更需要的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如今,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已成为上市公司核心业务,此次更名为“创世纪”,将进一步凸显公司做强做大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决心,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