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城镇,凡中等收入以上的城镇家庭,一般每个家庭可能拥有两套以上的商品房,有的高收入家庭甚至拥有十多套商品房,这种“囤房”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存量房闲置和浪费。原因何在?有何良方? 众所周知,在美国,无论农村或城市,一个家庭只有一套住房,而且大多为按揭买房,基本上没有“囤房”现象。在中国农村也是如此,每个农民家庭拥有一套独户独院的小庭园或两层楼,在门前屋后有果树、菜园和水塘,水塘既可游泳、也可养鱼。但每个中国农民家庭只需要一套房子,而且不需要按揭,他们更不会“囤房”。 然而,在中国城镇,则情况大不相同,凡中等收入以上的城镇家庭,一般每个家庭可能拥有两套以上的商品房,有的高收入家庭甚至拥有十多套商品房,这种“囤房”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存量房闲置和浪费。原因何在?有何良方? 一、中国城市房价地区差异巨大 日前央行发布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表述继续保留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对此,老外不解:住房本来就是用来住的,为什么要炒呢? 最近一个多月十余地方密集收紧楼市政策。比方,有地方住房公积金政策规定: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者发放公积金贷款。像这样的政策,老外也不理解:一个家庭为什么需要三套住房呢? 近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7月全国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报告》显示,40个城市7月成交量环比、同比双双增长,连续3个月同比正增长。报告指出,7月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18%。这是中国有效控制疫情后恢复最快的行业。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20年7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数据,我们将中国100个主要城市重新划分为一、二、三、四线房价城市: (1)一线房价城市(3个):深圳、上海、北京,新建住宅均价高于4万元,它们分别为54566元,49369元,42804元/平方米。 (2)二线房价城市(6个):厦门、杭州、三亚、南京、广州、珠海,新建住宅均价介于2万至4万元/平方米,它们分别为28809元,27276元,24538元,23180元,22399元,21377元/平方米。 (3)三线房价城市(40个):温州、宁波、苏州、东莞、福州、绍兴、昆山、常熟、天津、海口、南通、大连、台州、青岛、合肥、佛山、无锡、武汉、扬州、南昌、嘉兴、郑州、廊坊、常州、石家庄、成都、金华、济南、昆明、漳州、重庆、张家港、湖州、南宁、汕头、湛江、惠州、西安、江阴、中山,目前新建住宅均价介于1万至2万元/平方米,最高房价为温州19723元/平方米,最低房价为中山10026元/元。 (4)四线房价城市(51个):具体名单(略),目前新建住宅均价,最高房价为太原9901元/平方米,最低房价为湘潭5426元/平方米。 总体而论,不同城市房价差异,既与该城市经济发达程度有关,也与该城市人口密度有关,比方,东部沿海地区房价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只有个别城市例外,比方,三亚和海口的房价远高于其对应的经济发达程度,这两个城市不仅人口密度大,而且地域面积极其有限,周边为大海,虽然风景优美、空气好,但无法提供更多土地供应,因此,海南岛房价明显偏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9个省会城市的房价分别进入了一、二、三线城市,也就是说,另有12个省会城市房价却落入了四线城市。与此相反,许多东部经济发达的地级市进入了二、三线城市,比方,三亚、珠海、温州、宁波、苏州、东莞的房价远高于中部城市武汉。 二、中国房地产大开发及其财富效应 中国房地产大开放始于1998年的城镇“房改”政策。此前中国城市住房只有私房(自建房)和公房(福利房)两类。当时尚无“商品房”这一概念,也没有房地产市场,直至“房改”政策出台。所谓“房改”,就是彻底取消计划经济“福利房”,大力推广商品房,将过去的福利分房转化为货币补贴买房,并通过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私人按揭买房。这就是中国房地产大开放及房地产市场的最初由来。 1998-2010年,是我国房价的价值回归、快速补涨时期,其间房价几乎是连年大涨。以武汉为例,1998年武汉一环内房价不足2000元/平方米,城区中心最高房价略高于3000元/平方米,十年后的2009年武汉一环内房价已涨至6000至8000元/平方米,城区中心最高房价则超过了15000元/平方米。 但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首次出台“限购”政策,房价开始步入平缓上涨期,在个别时间区段也出现过房价“滞涨”或“暴涨”现象。比方,2014年下半年,武汉房价出现过明显的“滞涨”甚至回落,不过,从2015年初至2016年期间,武汉又出现了一轮短暂的“暴涨”行情,并且形成了武汉房价的暂时“头部”,至今,武汉房价总体平稳。 根据“百城房价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6月,武汉市新建住宅均价为7187元/平方米,十年后的今天,2020年7月,武汉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2705元/平方米。也就是说,近十年武汉房价累计上涨了76.78%。另据安居客二手房信息显示,目前武汉城区中心二手房最高报价为8万元/平方米。 再看看作为全国房价标杆的北京市。1998年北京房价与武汉房价大体相当,约为2000元/平方米,但此后城市之间房价开始拉开差距,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密度,即供求关系;二是收入水平,即支付能力。很显然,北京人口密度远高于武汉,北京收入比武汉高出许多,因此,北京房价跑得快。 根据“百城房价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6月,北京市新建住宅均价为22729元/平方米,相当于武汉均价的3.16倍;2020年7月,北京市新建住宅均价为42804元/平方米,相当于武汉均价的3.37倍。这十年北京房价累计上涨了88.32%,比武汉多涨11个百分点。再次证明:北京房价跑得高、跑得快。最近在安居客报价最高的北京二手房均价是18.7万元/平方米,位于西单大方胡同“西单上国阙”。 最后,我们再看看“后来居上”、全国房价最高的深圳。2010年6月,深圳新建住宅均价为22190元/平方米,直至2014年底深圳房价均明显低于上海和北京,然而从2015年开始深圳房价出现持续暴涨,2014年12月深圳新建住宅均价为30719元/平方米,2016年10月其房价上涨至55150元/平方米,不到两年暴涨79.5%,接近北京近十年的累计涨幅,这是十分疯狂的罕见现象。不过,从2016年底开始,深圳房价开始“筑顶”并步入平稳期,似乎有下滑趋势。2020年7月深圳新建新建住宅均价为54566元,略低于四年前的峰值。 正是2015-2016年深圳房价的报复性“补涨”,使它一跃超过原先房价排列全国前两位的上海和北京,直至今天,深圳一直是全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上海与北京则甘居其后。房价排列全国第四、五、六、七位的城市分别是厦门、杭州、南京、广州,2020年7月,这四个城市的新建住宅均价分别为28809元/平方米,27276元/平方米,23180元/平方米,22399元/平方米,远低于深、上、北。 大城市畸高的房价,不仅加大了市民的居住成本和生活负担,而且也会加大企业用地用房成本,尤其是大量存量房的闲置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中国城市家庭“囤房”的深层次原因 中央反复强调:房子是有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许多城镇家庭购买多套房,其目的不是用来住的,而是有来炒的,甚至有的家庭“囤房”多达十多套商品房。 事实上,商品房流动性较差,变现比较困难,而且交易成本昂贵,那么,我们的城镇家庭为什么还要冒险“囤房”,甚至闲置着? (一)金融机构无能,导致家庭被迫“囤房” 在资产泡沫化、名义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意愿会非常强烈。然而,过去的P2P及马路私募存在诸多不规范和欺诈行为,比方,跑路、失联、经营失败、倒闭破产等,而金融机构开发的理财产品或资管产品,大多偏好短资长用的滚动发行,金融产品以“短炒”、“集资”为主要特征,有些甚至存在多层次嵌套的高风险,无法满足家庭理财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及分散投资的需要,因此,许多家庭要么被迫亲自进入股市搏杀短炒,要么被迫通过买房“囤房”,以此达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 金融机构的“资产荒”导致家庭“理财慌”。从本质上讲,正是因为金融机构无能、无力开发出让投资者满意的金融产品,因此,家庭“囤房”成为被迫无奈的选择,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住房不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保值增值的。这是金融机构的悲哀,还是家庭理财的尴尬? (二)房价是货币供给量的“倒影”,房价似乎只涨不跌 1998年房地产大开发初期,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所有早期购房者均获得了房价回归与补涨的溢价收益,而且收益相当可观,并给公众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和示范效应。后来由于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家庭囤房不断加剧,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似乎只涨不跌,这又吸引了大量中等以上收入的城市家庭加盟买房囤房,或是利用融资杠杆炒房赚差价,在限购的城市,也有不少家庭转而囤积商业门面坐收租金。这样,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房价越涨越买,目前只有“追涨”现象,至今尚未出现房市“杀跌”的情形。 实际上,中国大城市房价的坚挺,除了刚性需求和保值需求外,还有货币投放的因素。2016年及以前,我国广义货币M2增长率大多高于13%,而GDP增速却只有10%左右,但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速首次降至8-9%,而GDP增速也滑落至6%左右。为此,房价下行压力增大,这也是为什么近三年全国各大城市房价趋稳甚至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 不过,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年3-7月,我国广义货币M2连续5个月的增速重回10%以上,这使得原本平稳的房价又有向上反弹的欲望。这证明房价确实是货币的倒影,这也会增大家庭“囤房”的预期与需求。 当然,不可否认,正是因为“囤房”吸纳并沉淀了巨量的家庭财富,这使得市场过剩流动性很容易消失于无形。结果,无心插柳,“囤房”竟成为我国家庭理财的唯一长期投资。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尴尬结果。 (三)“以房养老”可部分替代私人养老金储备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是世界最大的赤字政府,美国人更是崇尚透支消费,他们习惯今天花明天的钱,美国家庭基本上不存款,更不囤房,如果疫情期间几个月不能工作,美国人就会傻眼:无钱还信用卡,无钱支付住房按揭的月供,甚至还要靠吃“低保”(SSI)过日子。这就是美国的社会现实。 然而,赤字的美国、透支消费的美国人,他们却拥有32万亿美元的私人养老金储备,远超社保基金积累,远超美国GDP规模,私人养老金储备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高达35%,这正是美国人透支消费、超前消费的最大底气。 相比之下,我们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未富先老”的我们尚未做好私人养老金储备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但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强制储蓄”,这就是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相比之下,我们的城市家庭“囤房”占家庭金融资产比重也很高,而且家庭“囤房”也有养老替代的功能,但十分遗憾的是,毕竟“囤房”风险太高、交易成本太大,在补充养老保障方面,显然不如私人养老金作用大、效率高。因此,我们希望家庭理财应尽早将“囤房”陋习转变为私人养老金储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在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基本上都是过手的,过来多少出去多少,在一两年里,在房子还没造好就开始卖了,房子造好以后两三年基本上都卖光。房子真正增长的空间,恰恰是两三年以后,到10年、15年的期间,这个角度都让我们在座的人赚走了。所以最幸福的老百姓是中国老百姓,是买了房的老百姓。 问:城市大开发这20多年来,现在来讲大家都在讲价格是价值的一种表现,那么10年、20年前的房子价格到现在为止是涨了好几倍,但是建筑材料实际上没涨,除了土地涨了,人工稍微涨了,其余都没有涨,房价大涨是什么原因? 黄奇帆: 你这个是带有一个哲学的问题,简单的问题被你弄复杂了。其实有这么几段,1990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房地产,都是单位造点房子分配,机关事业单位造房子分配,当时整个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是八个平方米,包括上海在内都是人均八平方,三口之家能够住3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20来平方,也算是蛮好的一个像样的家庭,但实际上这20几平方就是一大一小的两个居室,实际上也是很困难的,这是当时。 1990-2000年中国开始有房地产,开始加大房产建设,那个时候到2000年的时候,那一年整个中国各大城市房产商建了1亿平方米的房子。1990年全中国所有的单位造的房子,不是房产商,因为没有房产商,所有单位造的房子统统加起来,1990年没有超过1000万平方米。2000年有1亿平方米,不是单位造的,是房产商造的。也就开始房产商的市场化。从2000年到2010年,2010年中国造了多少房子呢?房产商造了10亿平方米,又涨了10倍。 然后从2010年的10亿,到2017年我们那一年建了17亿平方米。如果没有什么障碍房地产这么狂下去,是不是就会变成20亿,或者再过10年变30亿呢?不可能的,因为市场饱和了,因为1990年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不够住的,到了2000年人均住房也就到了11平方米,但是2010年中国的人均住房到了30平方米,2019年就去年统计下来全国城市化居民,农民不算,城市化地区人均住宅面积48平方米,大体是50平方米。一个人到了50平方米,三口之家150,讲全国平均,这就过剩了。当然还有住的很困难,没有房子住。但是从人均角度讲,这个到了50平方米,是平衡了达到峰值了。 到了人均50平方米,年建设量17亿平方米,实际上是中国的天花板,房子是用来住的,禁止房地产再用他来炒作,我跟你说识时务的房产商市场规则也会推动房产的产量从高一年生产17亿,过个3、5年降到15亿、14亿,而不是每年总是35%、50%往上增长。这个是不会的,市场会起这个作用,这个一个概念,就产量的概念。第二个就所谓价格,1990年多少钱呢?一平方米200块,你那时候工资是多少呢?58块。我讲这个意思,就是说那时候的房价很便宜,到2000年的时候,这个房价差不多就是在平均上海的房价,就是在2000多块,最贵的房子上海衡山路、高安路这些地方,房子就是7000一平方,其他地方1000多、800,均价在1000多,我的意思是说10年涨了10倍。 然后又过了10年,上海的房子2000多块均价,2010年到了2万块,又涨了10倍,2万块均价,衡山路那种房子就变成了12万,这意思2000年7000块一平方,现在12万,涨了15倍,差不多翻了4番。就这个概念。那么你说这是货币现象,因为我们通货膨胀,我们的M0基础货币,2000年是整个中国的基础货币M0只有多少呢?只有2万多亿,到了2010年是多少呢?20万亿,到了现在是多少呢?34万亿基础货币。这么讲是通货膨胀,从2万多亿变成30几万亿,涨了十五六倍。 我们物价怎么没涨呢?我刚才说过通货膨胀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对物价来说,你一切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印钞票的现象,但是系统是开放的,如果你这个开放的系统里面这个钱出来以后,有别的蓄水池,比如房子也是个物价,房价涨了10倍,就把钱都吸走了,那你的箱子,你家里的家具,你家里的皮鞋,你家里的其他东西可能就没涨10倍,不会因为货币涨10倍你就涨10倍。这个时候这些商品是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想涨也涨不上去,所以一个手表200块还是200块,洗衣机500块还是500块,空调20年前要5000块一个,现在可能只要2000块一个,而你的工资从2000块已经涨到了2万块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社会的东西好像变得东西都便宜了。对房子来说,房子还是涨了,因为房子的确是一个吸收通货膨胀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只要房子供不应求,而国家货币又在超发房子的确会涨,但是现在三个概念都没了,一房产供不应求概念没了,已经供过于求了,人均都在50平方米了,大量的房子是卖不掉的。因为大量的人家里有2-3套,二手房现在要把他卖掉。你算算账我有2000万的房产,要把他卖掉变现1000万,没有2年、3年还卖不出去,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房产已经过剩了,不要再想供不应求的概念。 第二个国家现在的货币不会超发的,过去20年中国的货币超发,不是政府想超发,是外汇顺差每年不断的挤过来,每年有4千亿美元顺差,10年就是4万亿,4万亿美元顺差了,谁买单呢?必须有国家把他储备下来,国家就要印出20几万人民币,把这个各种银行企业手中的外汇买过来,这是强迫你的,因为只要有外资不断进来,外资每年一千多亿投进来,那么就是顺差,然后贸易出口又是顺差,这两个顺差一年4000亿,逼着政府必须印钞票把他买过来,这个买过来,这就造成中国货币超发,但是今后10年,整个美国整天跟我们打贸易战,就是说你中国人欺负他每年赚走他几千亿美元。特朗普就是要进出平衡,那意思就说我们中国对全世界的顺差一年顺差4000亿美元,特朗普气不从一出来,整天说我们赚了他4000亿美元。他当然也胡说,4000亿不叫赚,是你买我的货,我给你商品,这怎么叫赚,这是等价交换。但是他就这么理解的,所以你只要每年顺差4000亿美元,中国要把这个外汇储备下来,就要发人民币。 现在我们顺差小了,已经从顺差4000多亿美元,变成了3000多亿美元,总书记也说了我们要进一步降低关税,增加进口,减少准差,追求贸易进出的平衡。真要到平衡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要买下来了。然后人民币也不会因为要买外汇而印发超额的人民币,所以今后这种通胀现象也就小了。这是第二条一个是供不应求的时代过了,一个是顺差的通胀的货币通发的情况少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对于房产的企业也会开始控制,要知道中国最容易创造的公司是什么?是房产公司。大家知道中国有多少房产商吗?每一万人有一个公司,13亿人包括农民在内,就会有13万个房产公司。上海有2000多万人,上海就有2000多万个房产公司,多如牛毛。但是整个中国差不多10万个房产公司,中国前10位的房产公司,规模比如说恒大,一年一万亿销售值的房产公司,这10家房产公司,就把中国一年刚才我说了17亿平方米差不多十几万亿的销售值,80%这10个企业就做完了。然后还有那么几百个房产公司,就把99%做完了,我这么讲什么意思呢?你10万个里面还有9万多个基本是僵尸企业。你要想象清楚,这个意义上全民狂热造房搞开发公司的热潮过去了。所以你如果现在还没搞房产公司你别去搞,你还不如买股票。 第二个如果你现在是搞了10年的房产公司,见好就收,把已经建成的以好的价格卖掉,赚了钱转战别的地方。当然你如果是全国前100位的房产公司,你当然可以维持着,但是工作方法上要转型。其实中国的房产商没有香港房产商赚的多,因为香港的房产商包括美国欧洲的房产商,他的工作惯例就是造100万平方米,最多卖掉40-50万,还有60万会10年、20年长期的捏在手里,然后租赁。就美国所有的房子你看在那里,50%是在租赁的,那么租赁的房,他房产如果升值了,始终是他的,然后他就升值了的房子10万元,变20万了,他租赁费就会提高。 中国的房产商,如果拿了100亿造了房子,他可能95%是借来的钱。他的土地批租不是资本金,是银行贷款,这就借来了钱,造房子的时候又把土地一抵押,又来个开发贷又是借来的。卖房子的时候预售,老百姓按揭贷款,相当于对房产商来说房子还没造好,已经又借了一笔钱,整个房产商百分之九十几的资金都是借来的,他就必须在一造好,两三年里面就把他都卖掉,卖掉以后把他的债务还掉,还掉以后他当然赚了钱,也就是赚了整个开发价格的三分之一,意思就说如果卖了100亿的运转结算,他可能赚了30亿、40亿,这也是富翁了,他如果把这个房子留着放10年,他这个房价,是会涨多少呢?比如说10年涨了4倍,5年翻一番,10年翻二番,15年翻三番,这个时候他的房产的升值空间,大到超过他的资本利息,他只要养的起这个房,憋他10年就是发财。 我讲的是过去20年这个概念,但是在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基本上都是过手的,过来多少出去多少,在一两年里,在房子还没造好就开始卖了,房子造好以后两三年基本上都卖光。房子真正增长的空间,恰恰是两三年以后,到10年、15年的期间,这个角度都让我们在座的人赚走了。所以最幸福的老百姓是中国老百姓,是买了房的老百姓,的确是这样。美国人是租房的,到处打着皮包搬来搬去租房子。所以房产甚至对他们无关,但是房产对他们美国的房产公司来说,他负债率低。香港的房产商负债率在40%以内,一般平均在30%,高的也就在40%。中国的房产商平均资产负债率85%,全国去年的统计。房子还继续造,但是三个转轨,一负债率要降低,从80%几要降到40%、50%,把他降下来。第二卖房子只卖三分之一40%、50%,50%留下来出租。如果你债务在手上出租,资金周转不了了。你可以把出租的房产收到的租金就通过现在讲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让他们把钱,把这个房子,跟他做REITs了以后,这房子产权还是你的,但是REITs形成的50亿的资金,算资本金的,不算负债了,这就转了个弯,你在资产负债表上不是负了50亿债,而是变成50亿资本。 资产证券化了,这个是又一个概念,所以你最近看到网上,社会上,资本市场上,REITs变成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中国的REITs几乎没发展,现在想到开始搞了,也成立了REITs协会等等。我讲的是你要做出租的话,你必须把资金REITs转化,你不能变成债务背在手上,一边还利息,一边收租金,那无法覆盖的。第三个你在造房子的重点地区不要在两千个县,重点放到三个热点,就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或者长沙武汉,意思就说现在讲的五大六大城市群大都市圈,超级大城市的城市圈,这些地方的房产还有价值的,一般地方别去碰,让当地的小房产公司自己搞就行了,你这个跨地区的去运作。 本文原发于中宏国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