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间,博雅生物公告,针对暂不能供浆这一现状,博雅(广东)已开始偿还预付款,截至目前,博雅(广东)向公司偿还6000万元。 事情还得追溯到2019年,博雅生物向博雅生物制药(广东)有限公司,(简称“博雅(广东)”)采购不超过500吨的原料血浆,采购价格不超过165万元/吨,金额不超过8.25亿元。目前,博雅生物已向博雅(广东)预付总计8.23亿元的原料血浆采购款,却没有收到任何产品。 对此,博雅生物表示,公司与博雅(广东)之间调拨血浆的审批程序历时较长,因此该事项未来能否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并顺利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此外,博雅(广东)控股股东深圳市前海优享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博雅生物承诺,“若《原料血浆供应框架协议》签署生效24个月后,双方未完成原料血浆供应的,该协议自行终止,或经协议双方协商终止,我司将敦促博雅(广东)及时返还贵公司已支付的血浆供应款项及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同时,我司承诺保障贵公司预付的血浆款项的资金安全,若博雅(广东)未能及时返还贵公司已支付的血浆供应款项及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我司将履行向贵公司返还已支付的血浆供应款项及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的义务。”
9月28日,博雅生物公告称,控股股东高特佳拟将其持有的16%股份转让给华润医药,并计划将其持有的13.75%剩余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华润医药行使。如交易最终达成,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将变为华润医药。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扩大华润医药的持股比例,博雅生物还将向特定对象发行目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0%,全部由华润医药认购。股权转让、定增的具体细节,将由高特佳、华润医药另行约定。 博雅生物还强调,由于双方尚未签署关于股权转让、定增的正式协议,相关正式协议尚需证券监管部门以及所属国资主管部门审议批准,定增方案亦需博雅生物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上述事项最终能否实施完成及实施完成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9月25日收盘,博雅生物报40.25元,总市值为174.41亿元。以该价格估算,高特佳此次拟转让股权的对价或为27.91亿元,博雅生物此次拟增发股份的对价将有可能达到34.88亿元。 9月10日,一则名为《致每一位高特佳人的公开信》的文章在网上流传,使得高特佳及其董事长蔡达建陷入“桃色丑闻”。 《公开信》的作者自称为蔡达建的结发妻子。她举报蔡达建多年来将下属员工包养为“小三”,无时间精力顾及工作事业,“致使高特佳2017年至今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并购失控(如丹霞项目等)”。 在《公开信》流传的次日,博雅生物发布了澄清公告,表示高特佳为其控股股东。蔡达建不属于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高特佳及蔡达建不参与其经营活动,上述相关报道信息不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截至当时,博雅生物的业务经营正常。 9月21日发布的公告曾披露,蔡达建持有高特佳56.44%的股份,表决权比例为43.79%。但无论是博雅生物还是蔡达建,都公开否认博雅生物存在实控人。 蔡达建称,高特佳只委派一人进入博雅生物的经营管理层,且作为以偏财务性的投资企业,高特佳未参与博雅生物日常实际运营。所以,在博雅生物董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面,其和高特佳均不是实控人。 蔡达建还表示,高特佳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其持股比例较高,但不构成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能单独或与其他股东共同控制高特佳的情况,也不存在董事、高管等管理层控制高特佳的情形,因此高特佳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 不过,高特佳的资金状况以及博雅生物的业绩,还是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公告显示,今年5月8日至9月4日,因资金需要,高特佳一致行动人懿康投资共减持博雅生物3.45%的股份,累计套现5.07亿元。今年7月1日至9月1日,高特佳共减持0.93%的股份,累计套现1.6亿元。 从9月5日至9月27日,高特佳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股比例由30.76%进一步降低至29.75%,共减持1.01%的股份。以该时段首尾交易日41.6元的平均价计算,其再次套现约1.82亿元。 此外,高特佳还长期将持有的博雅生物股份用于质押融资。截至7月31日,其累计质押股份占所持博雅生物股份的比例为48.8%,占博雅生物总股本的比例为14.93%。 至于《公开信》中提到的高特佳并购的丹霞项目,亦存在业绩不佳的问题。 2017年4月,以高特佳作为普通合伙人的优享投资,收购了丹霞生物99%的股权。由于丹霞生物是一家以血液制品为主营业务的生物制药企业,与博雅生物存在同业竞争关系。高特佳在彼时承诺,三年内将解决博雅生物与丹霞生物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但在距离履行期限不足一个月的今年3月,高特佳又表示,丹霞生物恢复正常经营的时间较短,近三年均处于亏损状态,当时由博雅生物整合丹霞生物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高特佳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履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末。 在博雅生物2012年上市之前,高特佳即为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2012~2018年,博雅生物均实现了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然而,博雅生物在2019年营收增长18.67%的同时,扣非归母净利润却下降了7.87%。 博雅生物称,其2019年净利润下降,主要源于其在血液制品业务方面加强产品研发、加大市场投入,导致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以及化学药业务方面因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而计提累计折旧。 今年上半年,博雅生物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下降3.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23.51%。 博雅生物称,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血液制品业务方面主要系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上升、 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非血液制品业务方面,主要是由于其及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复工延迟,物流受阻,终端消费不旺。
是否实际控制博雅生物?面对监管部门的问询,蔡达建再次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9月14日,博雅生物披露了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此前,交易所收到举报材料,蔡达建通过代持协议等隐瞒对高特佳集团的实际控制关系。 蔡达建的否认没有什么说服力。回复函显示,蔡达建是高特佳集团的董事长,合计持有高特佳集团约56%的股份,高特佳集团及其关联方持有博雅生物31.55%的股份。 在明晰的股权关系面前,蔡达建为何不愿做实控人?有券商人士表示,高特佳集团是一家私募,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本质上仍属财务投资,并无长期作为控股股东的意愿。 这种不稳定的股权关系也给上市公司的治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博雅生物预付关联方的8亿多元采购款,幕后操纵的迹象明显,已严重侵害上市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相关利益方却仍不认账。 9月14日晚,博雅生物公告,去年与博雅广东签订了原料血浆供应框架协议,采购不超500吨原料血浆,采购额不超8.25亿元,目前已预付8.23亿元采购款。鉴于政策环境及现行法规,截至目前,公司向博雅广东采购原料血浆事项采取“调拨申请”方式未能获批。鉴于公司向博雅广东采购原料血浆可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将积极推进“调拨申请”等申请工作;向博雅广东采取“资产使用管理”等措施,保障资金安全。 持股高达56%仍否认实控 9月初,有媒体报道蔡达建通过代持协议实际控制高特佳集团,却一直隐瞒不予披露。此前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博雅生物称,高特佳集团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没有股东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单独或共同实际控制高特佳集团,高特佳集团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因此,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在最新的回复函中,蔡达建承认了代持协议的存在。蔡达建称,他安排由黄斌、杨琛共同设立湖州凯佳作为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持股主体,受让廖昕晰持有的半岛湾合伙份额而间接持有高特佳集团的股份。 据查询,深圳半岛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东有3个,深圳佳兴和润投资与深圳市阳光佳润投资合计持股43.3601%,这两家公司均由蔡达建控制。如果持有深圳半岛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6.6399%的股份的湖州凯佳也由蔡达建控制,那么蔡达建将完全控制深圳半岛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从而持有高特佳集团7.7366%的股份。 高特佳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深圳市阳光佳润投资、第三大股东深圳市速速达投资、第四大股东深圳佳兴和润投资分别持股17.6554%、13.4238%、12.7118%,3家股东的实际控制人都是蔡达建。据此,蔡达建已经公开持有高特佳集团43.79%的股份。 如果加上深圳半岛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7.7366%,蔡达建在高特佳集团的持股比例超50%。 蔡达建在回复函中称,他与湖州凯佳签署代持协议,系为保证湖州凯佳能按期履行转让协议的付款义务和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实施,他无意继续增持高特佳集团股权,亦无意控制湖州凯佳。 深圳半岛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是高特佳集团的第七大股东。另据披露,持股比例分别为8.3333%、8.3333%、7.5%和0.5341%的苏州高特佳菁英投资合伙企业、厦门高特佳菁英投资合伙企业、厦门和丰佳润投资合伙企业、深圳市旭辰投资合伙企业,蔡达建均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粗略计算,蔡达建至少持有高特佳集团56.41%的股份。天眼查数据显示,蔡达建作为高特佳集团的最终受益人,合计持股比例为55.91%。 资源嫁接是否涉嫌利益侵占 合计拥有高特佳集团约56%的股份,还身为董事长,蔡达建为何不愿承认自己是实际控制人? 至少,在妻子眼中,他实际控制着高特佳集团。日前,蔡达建妻子发出《致每一位高特佳人的公开信》,声讨蔡达建与“小三”非婚生子的同时,也透露蔡达建已成为高特佳集团的控股股东,且应对高特佳集团2017年以来的经营管理不善负责,并点名对丹霞生物(现已更名博雅广东)的并购失控。 高特佳集团对丹霞生物的并购,上市公司博雅生物曾是参与方之一,此后博雅生物更是为该项目输血,也引起市场对私募作为控股股东的警惕。 2017年4月,高特佳集团主导的产业基金前海优享,斥资45亿元收购血液制品企业丹霞生物。博雅生物也出资5000万元参与了收购。公告称,两家企业之间业务具有较好的协同性,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不过,就在高特佳集团收购的同期,原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对丹霞生物进行药品GMP飞行检查,检查发现人血白蛋白铝离子高于《中国药典》标准,广东省食药监局收回该公司的《药品GMP证书》,丹霞生物暂停生产。 如何挽救刚斥巨资买来的丹霞生物? 2017年5月,博雅生物披露拟向丹霞生物采购调拨血浆及血浆组分,合同总金额不超过4.02亿元。据事后公告,当年博雅生物向丹霞生物预付了1.15亿元的采购款。2018年,博雅生物继续支付了2.02亿元的预付款。2019年4月,在前期采购未实际执行的情形下,博雅生物与丹霞生物签署一份新的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不超过8.25亿元。当年,博雅生物向丹霞生物预付了5亿元的采购款。 在对方被勒令暂停生产的情形下,为何还要签订大额采购合同?为何还要持续支付数亿元的采购款? 面对媒体的质疑和监管部门的问询,博雅生物坚称采购是合理的,理由是原料血浆的稀缺性。 据查询,到今年上半年结束,博雅生物预付给博雅广东的8亿多元采购款仍躺在报表中,实际采购金额为0。 有投行人士表示,博雅生物的该笔交易,背后利益指向明显,这也暴露了私募作为控股股东的缺陷。私募最擅长运作的是资源嫁接,如今将上市公司资源嫁接给了一家孵化企业,是否因此侵占上市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 如今,高特佳集团正在筹划涉及博雅生物股权变动的重大事项,谁来为博雅生物8亿多元的预付款负责?
急于从博雅生物抽身的高特佳果然出事了,还是老板个人的私事! 9月10日,一封《致每一位高特佳人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作者金某是高特佳集团董事长蔡达建的结发妻子,她实名举报蔡达建与原下属张某楠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且蔡达建动用高特佳的力量与她打离婚官司。 详情请扫二维码↓
博雅生物6日早间公告提示,公司于2020年7月6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特佳集团”)的《告知函》,高特佳集团正在筹划涉及公司股权变动的重大事项。截至目前,该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对方已经失去生产资质,为何还要签订采购合同?2017年和2018年已经预付超过3亿元现金,对方都没能交货,2019年为何还要继续支付5亿元预付款?是否涉嫌资金占用?面对监管部门的质问,博雅生物及其控股股东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终于露出了原形,承认资金被关联方用于日常经营,同时拒不承认存在财务资助和涉嫌侵占。 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死扛的底气。在深交所问询函发出的第二天,公司董秘因个人原因辞职。另据查询,今年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和部分高管一直在持续减持,且控股股东和高管均坚称上市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那么,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一家公司,又是如何不受控制地为关联方预付了8个多亿的? 8亿元资金“养肥”关联方 博雅生物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公司预付款大幅增长,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透露,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博雅生物分别向关联方博雅广东支付预付款项1.15亿元、2.02亿元和5亿元,截至2019年底,累计支付预付款8.18亿元,占公司预付款总额的98.15%,实际采购金额为0元。 按时间顺序,记者梳理了双方交易的过程。 2017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丹霞生物(博雅广东前身,文中统称博雅广东)进行药品GMP飞行检查,检查发现人血白蛋白铝离子高于《中国药典》的标准的问题。博雅广东上述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药品GMP证书》(CN20130057),暂停生产。 2017年4月,前海优享完成对博雅广东的收购。 2017年5月,博雅生物披露拟向博雅广东采购调拨血浆及血浆组分,合同总金额不超过4.02亿元。 2年后的2019年4月,博雅生物与博雅广东签署一份新的采购合同,在终止前期采购合同的同时,约定博雅生物向博雅广东采购不超过500吨的原料血浆,采购价格不超过165万元/吨,合同金额不超过8.25亿元。 2019年8月,博雅广东获得《药品GMP证书》,恢复正常经营。 在博雅广东违规后,为何还要签订大额采购协议?2017年和2018年预付大额资金后,对方未能交货,2019年为何还要预付5亿元采购款? 面对监管部门的问询,博雅生物回复称,博雅广东虽然暂停生产,但是下属各血浆站仍正常采集原料血浆,公司预付给博雅广东的款项,均用于博雅广东的原料血浆的采集及正常的运营开支,以保障博雅广东原料血浆的供应能力。 博雅生物还表示,因原料血浆的稀缺性,公司签订相关采购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安排付款,因此是合理的。 “生产资质都没有了,还敢签合同?还敢打预付款?2年没供货,不仅不维权,还签订新的合同,预付更多的采购款,这是做生意吗?这是养娃!”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公司这是掩盖“财务资助”的事实,建议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养娃”还是别人家的。据公司最新补充披露,博雅广东的股东有2名,高特佳项目负责人王海蛟持股1%,前海优享持股99%。前海优享是博雅生物与其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联合成立的产业基金,其中博雅生物持股1.38%,高特佳集团作为管理人持股98.62%。 持股37.43%拒绝实控为哪般 尽管坚称不构成对博雅广东的财务资助,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但在付出8亿多元却没能买到货的事实面前,公司和高管也绝非如回复函中表现得那般云淡风轻。 6月30日晚,博雅生物披露收到董事会秘书范一沁女士的《辞任报告》。公告称,范一沁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辞任董事会秘书职务后,范一沁女士仍担任公司董事。据查询,范一沁自2011年公司上市起即担任公司董秘。 另据披露,6月19日、6月24日和6月29日,范一沁分别减持8.25万股、3.84万股和17.5万股,以减持均价计算,范一沁近期套现约1144万元。 此外,博雅生物的总经理梁小明也在6月减持了公司18.6万股。 今年5月,博雅生物披露董事长廖昕晰及其控制的企业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47.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9%。 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高特佳懿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在减持。据披露,今年5月12日至7月1日,高特佳集团及高特佳懿康投资累计减持公司股份721.63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942%。 控股股东和高管大手笔减持的背后,更加凸显了博雅生物“无实际控制人”的困局。 据查询,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特佳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7.4329%股份的表决权。持股比例超过35%,为何还是不能控制一家公司? 在回复监管问询时,博雅生物表示,高特佳集团股权结构比较分散,没有股东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能单独或共同实际控制高特佳集团,高特佳集团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司不存在管理层控制、多个股东共同控制或管理层与股东共同控制的情形。因此,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对于董事会成员,公司称全部由上一届董事会提名、董事会审议、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均独立行使表决权,因此,不存在管理层控制、多个股东共同控制或管理层与股东共同控制的情形。 谁都不愿意控制的一家公司,内部怎么就不能集体决策把控好“为一家关联企业预付了8个多亿”这种违背商业常识的行为? 试问,8个多亿现金,存银行能拿多少利息?若购买理财产品,会不会也比上述被“占资”行为来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