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吴向阳介绍,为了能够快速便捷地使外埠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销售企业掌握北京经营企业采购需求,同时也为了使北京经营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外埠供应企业能提供哪些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种类,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改委委托京东集团开发了“蔬菜进京分省对接平台”,该平台现已正式启用。 1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吴向阳介绍,为了能够快速便捷地使外埠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销售企业掌握北京经营企业采购需求,同时也为了使北京经营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外埠供应企业能提供哪些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种类,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改委委托京东集团开发了“蔬菜进京分省对接平台”,该平台现已正式启用。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北京的资源条件有限,大部分的绿色蔬菜都依赖于京外输入。当前,进京有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供应商获取市场反馈信息的及时性受到影响,导致供应商无法准确判断北京市场的需求。蔬菜进京分省对接平台的启用,为供应商及时了解北京市场的供需情况提供了渠道,便于各省的供应商精准供应”。 据介绍,为了确保首都市场供应,北京市正在多措并举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进京运输畅通,进一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目前,京冀两地都同步采取了便捷的进京通行措施:对人员、车辆均为非河北籍,且行程卡显示无中高风险地区轨迹的,快速放行;对人员或车辆为河北籍,且行程卡显示无中高风险地区轨迹的,查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快速放行。 同时,北京市加强了对进京运送生活必需品的车辆和司乘人员闭环管理。对未进行核酸检测的外埠进京送货车辆和司乘人员,本着“谁收货谁负责、谁运输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全程管理。司乘人员要承诺2020年12月10日以来未进入石家庄、邢台或其他中高风险地区。 吴向阳介绍称,北京市在大广、京台高速位于河北界内的牛驼、万庄服务区开设核酸检测点,对为北京市运输生活必需品的司乘人员在进京前来不及做核酸检测的提供24小时免费核酸检测服务。 为加快检测结果,北京市还在万庄服务区设置了方舱检测车,日检测能力达1万人次,专门为两个进京采样点开展检测服务。自1月10日开始投入使用以来,截至1月17日12时,两个采样点已检测2104人,已出报告2001份,均为阴性。 “受河北疫情的影响,由于京冀联系紧密,同步采取了很多严密的防控措施,相应地也降低了两地交界物流通行的速度。蔬菜的保质期很短,但又是民生的重要基本保障。一旦蔬菜输入出现短缺,就会造成供应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保障蔬菜供应对北京的基本消费稳定至关重要。”赖阳表示。 根据此前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前货源进京速度正在加快,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供应正在回暖,七大批发市场的蔬菜上市量已经恢复到常态供应的80%以上。随着生产生活物资进京速度的加快,供应的逐步回暖,生活必需品供应量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对于人们关心的物价问题,吴向阳表示,北京市主要鸡蛋供应商德青源和正大集团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北京市场的供应量,确保鸡蛋价格不涨。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向会员单位及连锁企业下发了《关于近期做好保供稳价的倡议书》,倡议各单位要加强连锁店铺价格统一管理,做好供应商进货价格管控,做到合理定价,坚决杜绝哄抬物价、非法囤积等行为。 对于白菜、萝卜、土豆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品种,要保证价格稳定,避免出现大幅波动。要关注市场变化,加大货源组织,想方设法保障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充足。 现阶段,粮油市场货源充足,肉蛋菜奶供给总体稳定。北京市监测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粮油品种繁多,货源充足,批零价格保持稳定。10家重点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的米面油购销稳定,商业库存充足。纳入监测的批发市场、连锁超市、主要电商和直营直供企业货源品类丰富,供需平衡,秩序良好。 几天前,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王洪存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疫情防控措施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严格落实防控指引,加强测温、验码及车辆消杀工作,特别是在交货或交易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对于在京有住宿需求的,应采取集中或定点管理。交易过程中,最大限度采取无接触方式,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并监督车辆和司乘人员完成交易后迅速离京。 值得注意的是,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河北省廊坊市实行全域封闭管理,当地车辆、人员非必要“不出行、不离廊、不进京、不出省”。此外,廊坊还积极落实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稳产保供要求,努力满足当地和北京市场需求。 据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桂龙介绍,廊坊全面落实农产品稳产保供要求,做好产销衔接和应急调运准备,保障肉蛋菜奶等农产品稳产保供。目前,除满足本地需求外,廊坊还积极保障北京市场需求。根据初步统计,1月12日以来,廊坊日均供京蔬菜149.5吨、肉类170吨、鸡蛋52.15吨、生鲜乳369.57吨。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而补齐住房租赁“短腿”正是解决问题的方法。1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了2021年租房工作的重点。王蒙徽表示,整顿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建立资金池等的整治力度。同时,要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 “大城市房价高,租赁市场也存在着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租赁关系不稳定等问题,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比较突出。”王蒙徽说,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要重视解决好这部分群体的住房问题。 王蒙徽谈到,要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租赁住房包括公租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其中,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户籍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政策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 其中,政策性租赁住房主要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比如,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等。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及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都对“租房市场”着墨颇多,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告诉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住建部会议均重点阐述租赁对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尤其是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的重要性。未来住房租赁发展将在增加租赁房源供给、租赁权益的保障及扩大、规范及支持租赁企业的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届时租金更平稳,租住真正成为一种长期居住选择。” 2020年12月21日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预计,2021年保障性租赁市场建设的步伐也将会进一步加大。报告主办人倪鹏飞表示:“保障性租赁房是新市民的第一落脚地,健全体系尤为重要。因为这些都需要政府或企业的投资,就涉及到成本的分担、损失的补偿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最后相互推诿,会导致房子没法住,或者建到很远的地方。不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带来很多问题。” 记者注意到,2020年7月,全国首个集体土地租赁房在北京丰台正式运营。北京也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大集租房建设力度,按照毗邻功能区和产业园区、毗邻交通枢纽、毗邻新城的选址原则,明年计划向市场供应集租房5000套左右,重点解决过渡性居住需求。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认为:“未来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最重要的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和供应主体。比如:有保障性的公租房、有政府补贴的租房、有市场化的长租房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目标客户。租赁市场土地供应也更为丰富,包括传统土地供应、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加租赁房供应,稳定租金水平,更好地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问题。” 此外,在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方面,王蒙徽说,要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整顿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加大对“高进低出”“长收短付”以及违规建立资金池等的整治力度,防止爆雷风险。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2020年9月,住建部对《住房租赁条例》公开征求意见。从征求意见稿来看,这部住房租赁领域“史上最严”的规范性文件涵盖了出租与承租、租赁企业、经纪活动等多方面。此后,成都、武汉、北京、上海等地也纷纷出台了政策规范住房租赁市场。 关于2020年12月21日住建部工作会议中提及的“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和管理机制”也有了进一步明确。王蒙徽说,要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另外,要支持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范围以面向户籍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常住人口。 目前,北京市实施的共有产权房要求各区需满足在本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应不少于30%,即符合条件的非京籍家庭可以通过申请、摇号的方式购买;上海市则明确面向常住人口的供应额原则上不少于20%左右;房源供应充足的郊区,可适当扩大供应规模。 “实际上即一方面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量,也就是土地方面会给予更大的一个保障。相当于压缩传统的商品住宅规模,来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另外一方面就是分配概念上,从户籍人口直接覆盖到常住人口。所以这将是一个供给端和分配端都覆盖的政策。也是响应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的一个思路。”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
随着元旦、春节假期临近,首都疫情防控正面临着重大考验。目前,北京已出台多项防控措施,其中就包括提倡市民群众在京过大年。12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了保障元旦、春节期间的供应,北京各大超市企业利用优势采购资源和高效的供应链能力,保障米面粮油、蔬菜、肉蛋奶、水果等民生商品和年货有充足的库存。同时,连锁零售企业与周边直采基地已达成合作,提前做好货源储备保证随时供应。此外,为了满足消费者线上的购物需求,各家企业也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在人员、岗位、防疫等方面做好预案,保障在京地区正常运营。 生鲜供应增长2-3倍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北京市场的春节保供也拉开序幕。12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各大超市企业已加大了对民生必需品的采购量,多家连锁超市发挥直采优势,联动北京周边等直采基地,提前做好货源储备,保证随时供应。 据华冠超市方面介绍,今年春节商品备货量较同期增长30%,生鲜商品的备货量较同期也有2-3倍的增长。华冠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生鲜商品对鲜度要求较高,华冠已经与直采基地做好联动,提前做好货源储备保证供应。 金瀛便民服务中心总经理丛子斌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金瀛便民服务中心北京20余家门店在“双节”期间将全部正常营业。目前,金瀛便民服务中心已经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部署,全力保障北京市场“双节”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在供应方面,我们加大了新发地仓储蔬菜水果的供应量。同时,我们跟员工已经提前召开了动员会,让大家在‘双节’期间持续上班。与此同时,我们向外地员工发出尽量不离京的倡议,并将在工资待遇及福利方面给予员工相应的补贴。”丛子斌说。 沃尔玛针对春节期间的防疫用品已开始积极行动。在持续做好门店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备货,畅通物流,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其中,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货源储备充足,预计春运期间备货是平时库存的2倍。 此外,“双节”需求的增加势必将为超市企业用工提出新的要求。在人员保障上,华冠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春节高峰期间的用工需求量增加,华冠将采取停休、倒休的形式确保工作岗位运行,同时,总部员工将下沉门店支援业务一线,保证卖场秩序。 丰富商品供给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北京市提倡市民群众在京过年,党政机关干部带头在京过节。在此背景下,针对年末岁尾的采购热潮,北京商业企业在加大供应之外,还将丰富商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花样过好年的服务。 据华冠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今年春节的特殊性,北京倡导在京过年,所以在商品的选择上,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各个地方特色商品的占比(占比提升25%),让在京过年的顾客也可以感受到熟悉的氛围和家的味道。例如,四川腊肠腊肉、江浙金华火腿、云南鲜花饼、德州扒鸡等。 家乐福各家门店已经开启年货大街陈列,其中特别定制的真空盐水鸭、德州扒鸡等30多种产品已经上架销售。此外,山姆会员商店还引入了装饰品、高端护肤品、零食礼盒等节庆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呈现健康意识增强、居家时间增多、生活半径缩短三大趋势。据苏宁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92%的消费者在选购家电时会特别关注健康功能,更有30%的消费者特别关注健康家电,并且已经对家中的家电产品进行了更换。 据了解,北京苏宁易购(行情002024,诊股)针对宅家经济推出系列活动,其中针对宅家经济下需求较大的游戏机、新品手机、商务电脑、大屏电视、除菌消毒家电等也备货充足,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例如,针对当下畅销的游戏机switch和健身环等主流游戏的套装版也将在元旦开启打折促销、主流电脑以旧换新享受8.8折优惠等促销活动。 此外,在餐饮方面,为了保证“双节”的餐品供应,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加入半成品的行列。旺顺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旺顺阁今年除了准备常规的年夜饭外,还推出了一些盆菜、腊味礼盒、熟食礼盒等,相较于以往品类更加丰富。北京华天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北京华天今年将拓展年夜饭市场的重点放在了半成品上,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扩充年夜饭半成品的产品种类。 多样化送货到家服务 事实上,在疫情影响下,大部分消费者都以线上下单取代了到店消费。在即将到来的“双节”期间,为了避免线下人员聚集,各大企业在到家配送上尽可能开通更多的入口。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华冠商业在百货线上商城、超市京东到家、淘鲜达、美团、饿了么、社区拼团配送等多个业务模块开展减免优惠活动,倡导顾客通过线上下单的形式,减少聚集风险。 部分老字号企业也开启了线上配送等服务。据吴裕泰董事长赵书新介绍,吴裕泰在北京400余家门店将正常营业。同时,吴裕泰微商城实现24小时营业,消费者可以根据定位就近选门店购买商品。目前,吴裕泰微商城支持商家配送与到店自提两项功能。 同样作为老字号企业的北京稻香村,在饿了么上线了散装糕点、糕点礼盒、预包装小食、袋装熟食等产品。据北京稻香村第三营业部店长朱喜表示,目前店内每天十几个外卖订单,平均订单价格在200元以上。订单中商品也多以熟食、主食为主。外卖订单一般会经过30-40分钟送货到家,并实现“无接触”服务。 此外,为了保证消费者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满足大家足不出户的购物需求,苏宁物流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线上下单无接触送货服务。“一小时达”服务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急速送货上门服务,避免线下聚集。
经参时评·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存在较大短板,根本原因是我国住房体系长期偏向于“重购轻租”。1998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以买卖为主,住房租赁市场处在自发性发展状态,租赁立法滞后,金融、土地、税收等政策体系不健全,大中城市有效供应不足、市场秩序混乱、租赁品质不高、租购不同权等问题突出,租赁市场在解决城镇居民特别是新市民住房问题上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各地方、各部门加大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社会资本也积极投入到租赁领域,以长租公寓为代表的规模化、机构化租赁企业发展速度很快。 从趋势看,“十四五”期间仍是我国城镇化较快推进的阶段,农业转移人口、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流动的态势没有变化。这些城市往往房价高,新市民群体短期内主要通过租赁市场来解决阶段性的住房需求问题,租赁需求会保持旺盛态势。 为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切实让新市民感受到通过租房也可以在城市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下一阶段的住房租赁市场,要坚持以市场化为主的方向,针对新市民群体中的中低收入群体,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政府要承担起基本保障责任;对新市民中的中高收入群体,则要以市场化租赁为主,维持租客合法权益。 为此,土地、金融、财税、监管、立法等制度政策体系,要多措并举,增强政策支持的精准性。一方面要有利于增加有效供应、净化市场秩序、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首先,以盘活存量房源为主增加大中城市租赁住房有效供应。人口流入多、租赁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要“有地出地、有钱出钱、有房出房”,形成多主体租赁住房供应格局,切实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当前我国大中城市工业、商业办公用房闲置率较高,要以工改租、商改租为突破口,改建、扩建为租赁住房。尽快制定改扩建非住宅用于租赁的规划调整、建设标准、消防认定等办法,优化容积率、车位配比、商业配套等规定。改造后的租赁住房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民用标准执行。加大住房持有环节税收调节力度,鼓励多套房家庭将多余住房用于市场租赁。 其次,切实加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加快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明确规定租赁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各方权益,推动形成长期稳定的租赁关系。住房租赁交易登记备案是维护租赁双方合法权益、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待遇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全国范围内要加快租赁住房登记备案工作,通过租赁平台加强管理服务,政府加快搭建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减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另外,还要加强住房租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严重失信个人、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相关责任人依法纳入“黑名单”管理。 最后,要持续提升租赁住房居住品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市政配套和小区公共设施,为新市民群体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租赁住房。新建租赁住房,要选择在交通便利、邻近就业单位的产业园区,集中建设一批租赁住房,促进职住平衡。(邵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倡议企业做好迎峰度冬期间“保安全、保供应、稳价格”工作。
一周楼市热点 12月21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重点要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二是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四是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六是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七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强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八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分析: 该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完善政策协同、调控联动、监测预警、舆情引导、市场监管等机制,持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由于先前爆发的蛋壳事件,租赁住房存在的问题被再次放大,2021年需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租赁住房市场将会受到严格监管,新进入城市的市民和青年人等人群的住房问题将会被持续关注。 一周数据快报 一周数据快报 本周上海商品住宅市场供应量小幅下降,房企持续推出优质新盘,市场认购情况较为火爆,成交网签数据持续更新,成交量呈现环比大幅上涨;商业写字楼供应量大幅下降,而成交方面,商业成交大幅下降,写字楼大幅上涨,与上周相反。价格方面,商品住宅受区域方面的结构性因素影响环比下跌,商业和写字楼由于成交主力位于内中环,环比大幅上涨。 ▲数据说明:商品住宅:公寓类+别墅类;公寓类:公寓/复式+花园洋房/电梯洋房+叠加/叠院/叠墅;别墅类:独栋+联体红色字体▲表示该数据环比有所上涨;绿色字体▼表示该数据环比有所下降;去化周期为3个月移动去化 土拍信息 上海第51周仅挂牌一宗商办用地,出让面积1.27万平米,起拍价38.93亿元。 本周上海成功出让1宗商办地块和3宗涉宅地块,其中商办以底价成交,成交价为38.93亿元,竞得企业为上实发展(行情600748,诊股)。该地块紧邻上实发展正在开发建设的北外滩89号地块,对其参与虹口区北外滩区域建设产生协同效应。3宗涉宅地共揽金106.45亿元,其中金地62.3亿元拍下松江区中山街道新城主城C单元C08-04号地块,该地块离万达广场较近,直线距离仅约800米,地块旁边的上外松江实验学校也在建设中,整体配套不错。 市场预期指数 本周,各大房企加大推盘力度,新增供应楼盘15个,同策代理楼盘来访指数环比上涨4%。 商品住宅市场 商品住宅市场情况 本周,各大房企延续上周力度继续推盘,新增供应楼盘15个,其中新开楼盘6个,商品住宅供应50.13万平米,环比小幅下降,市场开盘认购情况依旧火爆,网签数据持续更新,成交规模较上周上涨至23.31万平米,环比上涨67%,均价为50080元/平米,环比下降12%,主要是由于成交集中在宝山、青浦和奉贤,拉低整体均价水平。 成交区域结构 本周宝山区获得区域销售面积金额冠军,成交面积为4.70万平米,成交均价在49020元/平米,成交主力为12月14日新开盘的大华朗香公园里项目,该项目位于大场板块,推出562套,实际有效认筹1355组。交通配套方面,项目直线距离7号线南陈路站约500米,距离年底通车的15号线距离1.5公里。教育配套方面,项目与上海大学一街之隔,因此周边有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包括祁连中心幼儿园、上大附小、上大附中等全学龄教育圈。 公寓市场情况 本周公寓市场新增供应41.5万平米,处于全年较高水平,本次供应主要集中在宝山区和青浦区。成交面积18.38万平米,环比增加66%,均价受结构性影响下跌至49721元/平米,环比减小9%,成交主力为宝山区大场板块的大华朗香公园里项目。 公寓楼盘排名 别墅市场情况 本周新增别墅供应8.63万平米,环比大幅增加,成交量也上涨至4.93万平米。均价因外环成交量占比增加,受结构性影响下降至51417元/平米。成交集中在青浦区,其中成交主力为赵巷板块的映虹桥项目,该项目周边教育和商业资源丰富,距离山姆会员超市、赵巷体育公园直线距离约700米。 别墅楼盘排名 商业办公市场 商业市场情况 11月商业市场存量上涨,本周商业供应持续减少至0.09万平米,成交量降低至2.84万平米。因徐泾、张江等热门板块销量占比增加,导致均价结构性上涨至40222元/平米,环比上涨13%,成交主力为青浦区徐泾板块的虹桥世界中心项目。 商业>;>;楼盘排名 办公市场情况 本周办公市场供应量为4.73万平米,主要供应来自浦东新区三林板块的中粮前滩海景壹号项目,成交量大幅上涨至10.46万平米,主要成交来源于黄浦滨江板块的绿地外滩中心项目,该项目均价11万/平米,带动本周均价上涨至73427元/平米。 办公楼盘排名
疫情的反复,为今年的春节添上一丝阴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倡导就地过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对此表示,疫情防控需要每个人参与,选择就地过年是对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然而,以往汹涌回乡的人潮乍然停留在原地中,这对春节期间城市蔬菜供应带来一定压力。特别是在疫情加上寒潮的背景下,物价飞涨,如何保障原地过年的人们的生活物资供应?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将强化货源组织投放,春节期间每周按照组织投放2万到3万吨中央储备肉的节奏,向市场增加供应。同时,更多企业也参与进来。美菜高级副总裁江川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为了稳供应,解决春节期间生鲜食材购买难的问题,美菜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推出“春节不打烊”活动。美菜将提前采购食材保证库存供给,全国仓储配送人员4500人轮值在岗,2000多车辆保障配送正常。米面粮油、休闲酒饮、调料干货、餐厨用品以及蔬菜、鸡蛋、豆制品等生鲜货品均可正常下单,在保证稳定供给、保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让在当地过年的老百姓能够吃上放心菜。新发地则动员5000多名商户留守市场,共同做好农产品供应保障。作为北京的“菜篮子”,新发地已经在北京建了7家便民菜店,共有211辆社区直通车,为987个社区居民提供生鲜品。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表示,当前新发地市场整体供应平稳,并对土豆、洋葱、黄瓜、西红柿、大白菜等12种常规菜限价销售,让利给消费者。保障供给为了保障过年期间充分的物资供给,各部门都开始发力。朱小良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畅通生活物资运输的“大动脉”和“微循环”。比如,组织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各类餐饮、住宿、商超等生活服务网点春节不打烊,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便利线下日常消费;指导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配送不断档,满足无接触、少接触的消费需求。在新发地其中一个便民菜市场,每天能销售牛肉20头、猪肉40头、羊肉150头;品种也多样化,包括蔬菜水果、茶叶调料、粮油、小食品、酒水等,基本能满足周边群众的需求。“今年留京过年的人多,蔬菜需求量大,我们根据预测,增加了春节期间的调货量。往年春节期间每天供货量大概在100吨左右,今年备货量能够达到200吨。”新发地“南菜大王”鲁德传表示。为多家超市供货的北京天安农业负责人介绍,其京郊基地为服务春节市场增加种植了菠菜、香菜、小苗菜、香葱、黄瓜等多个品种的节日家常菜,每天可供应25吨以上蔬菜,充分保障24小时到达京城150多家销售渠道,并能宅配到家。电商平台也加大了供给力度。1月20日,由商务部等部门单位举办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拉开序幕。当前,京东、苏宁、美菜等电商平台上,云买年货、赶大集等活动已纷纷启动。“为了保证鲜菜、生鲜的供给,我们已经提前联动5000多家蔬菜基地和植养殖基地,以保证货源的供给和价格的稳定。”江川表示。据介绍,通过“全国大产区直采”模式,美菜在内蒙和山东建立土豆、洋葱基地,按照各城市需求提前调拨到美菜各地的冷藏库,能保障1000万斤每天的调拨量;在云南建立上海青、娃娃菜、黄白菜、散生菜直采基地,每天能够满足12万斤的调拨量,保障广州、武汉等城市需求。新鲜叶菜则以“城市周边基地直采”供应为主,例如北京周边的天津、香河、大兴等,既保障蔬菜供应量的稳定,又能保障供应时效和新鲜度。在行业内人士看来,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消费需求或仍处于低谷,专业生鲜电商将起到重要补充作用。通过与全国多个大型基地、多家全球知名加工厂合作,构建农产品供应链,通过全国物流网络的规模化运营,缩短中间流通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的线上生鲜电商具有强大的大数据功能,能够在各城市间查缺补漏,最大限度适配城市需求。“在中国,各城市之间南北差异、东西差异还是很大的,客户的需求差异也非常大,比如同样是辣椒,在四川吃的辣椒和在北京的都不一样。所以庞大的信息库,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匹配至关重要。由于原地过年的提倡,大量外来人口对消费的需求不同,大数据可以基于需求量,和原产地建立高效的匹配,精准按需投放,实现无缝对接。”江川说。据了解,疫情背景下,美菜大数据全链条发挥威力,大数据分析商品供需情况,做好提前备货;数字化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商品库存、配送情况全程可视化,保障高效供给。利用大数据销量预测算法模型,精确了解商户、居民需要什么蔬菜,需要多少蔬菜。同时打通供应商信息和系统,了解实时库存、在途库存、加工进度和供应能力,做出更优化的供应链方案。通过源头直采、构建智能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美菜有效地缓解了源头农产品滞销、城市的农产品供应紧张问题。在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沈杨看来,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电商平台稳物价、保民生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不仅能通过简化农产品供应链,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风险;同时,社区电商能发挥渠道优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稳定物价。调控价格对老百姓来说,物价始终是一个敏感话题,今年在疫情和寒潮的双重影响下,物价也是节节攀升。“寒潮对于整个的蔬菜的供给、运输,都带来很大挑战,也导致价格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辣椒、小米椒,去年同时期价格可能就十五六块钱一斤,现在已经到了30多。”江川表示。因此,过年期间物价是否会继续上涨,成了备受瞩目的问题。朱小良表示,要部署各地科学预判就地过年需求规模,因势因时投放地方储备;指导督促大型流通企业把握今年春节消费市场的新变化,加强供需衔接、产销对接、货源调度。据了解,当前,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投放政府储备物资,包括冻猪肉等。春节期间,各地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投放储备物资以平抑物价。同时,还将在春节期间开展线上线下的惠民促销活动,包括新春年货购物节、网上的年货节等,通过组织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行展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落在实处,则是从各个环节打通堵点。江川介绍,在蔬菜生鲜方面,以基地和源头的直采,实现成本采购,并通过高效率运输和技术手段降低成本,从而降低菜价。“我们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这些蔬菜从基地直接到仓库,再从仓库生产、称重、分解、打包,然后分发到客户,从源头到仓库、从仓库到客户的成本是算得出来的。同时,大数据能掌握原产地的价格,我们会根据价格做一些调拨,比如说像土豆这样的耐运输品,每天的出货量达到千万级,通过大数据发掘区域的价格洼地,从低价地区调拨、平移,对当地市场的价格可以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江川介绍。同时,庞大的运输体系也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此次河北和北京的疫情复发,很多物资运输车无法进出,怎样保障河北和北京的生活物资成了一个难题。得益于信息化建设,对商品库存的信息化系统、包括跟供应商库存的信息互通,能够快速完成商品库存的调拨。当前,在各方调解下,节前物价已经逐渐向下。2月2日,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加权平均价为2.03元每斤,交易量为1.92万吨,目前姜、蒜、洋葱等调味品,西红柿、土豆、生菜等常见菜,批发价格都比往年同期价格偏低,春节期间蔬菜供应非常充足,价格将保持稳定。农业农村部的农情调度也显示,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8500多万亩,同比增加100多万亩;预计今年1至2月份生猪出栏比上年同期增长25%左右;鸡蛋鸡肉供应较充足,春节前牛羊出栏将显著增加,市场供应总体有保障,价格以稳为主。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物价将会在供应增长下缓慢下降,预计今年物价将保持在预期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