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摄 2020年7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文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利用SDR应对新冠疫情》,以下为全文: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先后采取一系列救助措施帮助成员国应对疫情。然而,进行SDR普遍分配这项措施,虽经反复讨论,却始终未能落实。这是个错误。SDR有时被称作“纸黄金”,可以被快速创造。SDR普遍分配正是现在待拼上的拼图。 在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尤为脆弱,进行SDR普遍分配对其尤为重要。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不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它们还面临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诸多挑战。国际社会不应该对这些国家坐视不管。 SDR的价值由基金组织基于一篮子主要货币确定。通过SDR普遍分配,可以补充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外汇储备,提升其购买力,是应对这场百年不遇危机的快速、务实、公平和低成本的措施。 SDR普遍分配对那些尚未被全球金融安全网和货币互换网络充分覆盖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基金组织的快速信贷便利和快速融资工具等紧急融资工具能够发放的贷款数量较为有限。很多受到疫情冲击的国家对申请基金组织的传统贷款项目心存疑虑。根据基金组织测算,在下行情景下,成员国对基金组织资金的总需求将超过2万亿美元,远超基金组织1万亿美元的现有资源。 SDR普遍分配是有先例可循的。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4月的G20伦敦峰会迅速就2500亿美元SDR普遍分配的方案达成共识。这对缓解危机、提振信心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作为危机应对措施,SDR普遍分配可以快速发生。4月伦敦峰会过后,8月7日基金组织理事会即批准了分配方案,8月28日分配方案即落实。 SDR普遍分配是应对当前危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一个理想世界,我们也许应该根据需求对SDR进行特殊分配,而非根据各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进行普遍分配。这样可以避免一大部分SDR流向发达国家。但这需要修改基金组织协定,短时间难以发生。 并且,分配SDR对提升有关国家储备的边际效应十分显著。根据彼得森研究所的估算,如果基金组织分配5000亿美元SDR,76个全球最贫穷的国家可获得220亿美元SDR,其总国际储备可上升超过9%(其中22个国家国际储备可上升超过20%)。这将远超G20缓债倡议覆盖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需偿付的140亿美元的债务总额。 同时,基金组织可以通过减贫与增长信托(PRGT)等工具,动员和调配SDR资源,为有需要的成员国提供支持。 SDR分配成本较低,且可以提升成员国外汇储备。一国仅在将SDR兑换为其它硬通货时才需支付利息,这一利息也低于市场融资的成本。SDR利率确实不如优惠贷款成本低廉,但优惠贷款是十分有限的。因此,SDR资源和优惠贷款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SDR分配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来参与国际救助,这可以减轻对国内财政资源的压力。 关于SDR普遍分配确实存在一些关切。 关切之一是SDR普遍分配未附加改革条件,会助长道德风险。但新冠疫情是外生冲击,在爆发全球卫生危机和流动性紧张时期,不宜进行结构性改革。在灾难面前,“活下来”是首要问题。SDR分配、基金组织快速信贷便利(RCF)以及其他紧急融资,能避免疫情对生产力造成永久性破坏,这些工具不附加改革条件是正确的。 还有些人提出了一些自SDR创立之初就有的疑问,但不能将这些关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 有观点认为分配SDR意味着允许基金组织创造新的货币。实际上,SDR和货币不能划等号。基金组织将SDR定性为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SDR目前仅限于官方部门使用,私人部门一般不接受,SDR的使用范围远小于货币。SDR分配不需要以对应的篮子货币发行为基础,因此也不会直接引起货币创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SDR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全球对储备资产的长期需求,但新冠疫情并非长期危机。这种观点似乎把SDR的作用理解得过于狭隘。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经超过了全球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还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长期影响更难以估量。进行SDR普遍分配可以补充各国的外汇储备、减轻疫情引起的流动性不足,最终是为了保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有效运行。 进行SDR普遍分配的建议已经得到绝大部分国家支持。为应对疫情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应尽快达成共识并落实SDR分配。
据央行官网消息,英国《金融时报》16日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文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利用SDR应对新冠疫情》,其中指出,进行SDR普遍分配的建议已经得到绝大部分国家支持。国际社会应尽快达成共识并落实SDR分配。 易纲表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先后采取一系列救助措施帮助成员国应对疫情。然而,进行SDR普遍分配这项措施,虽经反复讨论,却始终未能落实。这是个错误。SDR有时被称作“纸黄金”,可以被快速创造。SDR普遍分配正是现在待拼上的拼图。 在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尤为脆弱,进行SDR普遍分配对其尤为重要。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不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它们还面临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诸多挑战。国际社会不应该对这些国家坐视不管。 易纲提到,SDR的价值由基金组织基于一篮子主要货币确定。通过SDR普遍分配,可以补充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外汇储备,提升其购买力,是应对这场百年不遇危机的快速、务实、公平和低成本的措施。 SDR普遍分配对那些尚未被全球金融安全网和货币互换网络充分覆盖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基金组织的快速信贷便利和快速融资工具等紧急融资工具能够发放的贷款数量较为有限。很多受到疫情冲击的国家对申请基金组织的传统贷款项目心存疑虑。根据基金组织测算,在下行情景下,成员国对基金组织资金的总需求将超过2万亿美元,远超基金组织1万亿美元的现有资源。 易纲提到,SDR普遍分配是有先例可循的。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4月的G20伦敦峰会迅速就2500亿美元SDR普遍分配的方案达成共识。这对缓解危机、提振信心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作为危机应对措施,SDR普遍分配可以快速发生。4月伦敦峰会过后,8月7日基金组织理事会即批准了分配方案,8月28日分配方案即落实。 SDR普遍分配是应对当前危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一个理想世界,我们也许应该根据需求对SDR进行特殊分配,而非根据各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进行普遍分配。这样可以避免一大部分SDR流向发达国家。但这需要修改基金组织协定,短时间难以发生。 并且,分配SDR对提升有关国家储备的边际效应十分显著。根据彼得森研究所的估算,如果基金组织分配5000亿美元SDR,76个全球最贫穷的国家可获得220亿美元SDR,其总国际储备可上升超过9%(其中22个国家国际储备可上升超过20%)。这将远超G20缓债倡议覆盖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需偿付的140亿美元的债务总额。 同时,基金组织可以通过减贫与增长信托(PRGT)等工具,动员和调配SDR资源,为有需要的成员国提供支持。 易纲提到,SDR分配成本较低,且可以提升成员国外汇储备。一国仅在将SDR兑换为其它硬通货时才需支付利息,这一利息也低于市场融资的成本。SDR利率确实不如优惠贷款成本低廉,但优惠贷款是十分有限的。因此,SDR资源和优惠贷款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发达国家也可以通过SDR分配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来参与国际救助,这可以减轻对国内财政资源的压力。 易纲指出,关于SDR普遍分配确实存在一些关切。 关切之一是SDR普遍分配未附加改革条件,会助长道德风险。但新冠疫情是外生冲击,在暴发全球卫生危机和流动性紧张时期,不宜进行结构性改革。在灾难面前,“活下来”是首要问题。SDR分配、基金组织快速信贷便利(RCF)以及其他紧急融资,能避免疫情对生产力造成永久性破坏,这些工具不附加改革条件是正确的。 还有些人提出了一些自SDR创立之初就有的疑问,但不能将这些关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 有观点认为分配SDR意味着允许基金组织创造新的货币。实际上,SDR和货币不能划等号。基金组织将SDR定性为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SDR目前仅限于官方部门使用,私人部门一般不接受,SDR的使用范围远小于货币。SDR分配不需要以对应的篮子货币发行为基础,因此也不会直接引起货币创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SDR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全球对储备资产的长期需求,但新冠疫情并非长期危机。这种观点似乎把SDR的作用理解得过于狭隘。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经超过了全球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还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长期影响更难以估量。进行SDR普遍分配可以补充各国的外汇储备、减轻疫情引起的流动性不足,最终是为了保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有效运行。 易纲表示,进行SDR普遍分配的建议已经得到绝大部分国家支持。为应对疫情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应尽快达成共识并落实SDR分配。
近年来,安徽省邮政分公司聚焦“普遍服务存在全面提质达标之‘迫’”,坚持结果导向,按照“七确保”目标进行对标,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指标到人、考核到人,全力推进普遍服务提质达标取得实效。在集团公司组织的2019年度用户普服满意度综合测评中,安徽邮政得分90.81分,位列全国邮政第一名。 结果导向 对标解“迫” 6月22日8时40分,黄山市黄山区邮政分公司投递员王建辉从设置在码头的中国邮政“先锋驿站”邮筒中取出报刊、信件等,投递至“为民服务船”上的麻川村邮政便民服务点。靠近船头处的8个格口摆放着分属泾县龙门乡麻川村村委会和盘龙、新建、立新3个村民组的邮件,村民在船上就可领取自己的邮件。 麻川村是安徽省唯一不通陆路的一个行政村,曾经是安徽省最后一个未完成建制村直接通邮的村。去年3月,安徽邮政列出时间表,明确专人负责,确保达到每周三频次的投递要求。黄山区分公司员工与麻川村村委会多次商讨投递方案。当年3月27日,黄山区分公司在“为民服务船”上制作了邮件专柜,开通了“水上邮局”,实现了建制村直接通邮率100%的目标。据介绍,“为民服务船”是村民进出的主要交通工具,单程需要1小时10分钟。 今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普遍服务网点经历严峻考验。“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将网点分为五个等级,制定了差异化对策,积极提供‘四不中断、四免费办’服务。”安徽省分公司渠道平台部工作人员曹佳妮介绍,“一方面,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联系,服从和遵守当地政府疫情管控要求,达到防护要求等开业条件的立即复工开业,规范办理各类邮政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用户在线上办理业务。” 目前,除部分网点外,安徽全省1955个普服网点正常营业,开业率达99%。疫情防控初期,各地封路封村给投递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芜湖市城北区邮政分公司投递员蒋培好负责的段道邮件一度无法投送。他想方设法每天将邮件通过提前电话预约的形式及时投送到各行政村疫情监控处,与村委会干部或值守人员进行交接,确保了封路地区的邮路安全畅通。 正是普遍服务每一环节人员对结果的完美追求,让安徽邮政上半年的提质达标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营业正常运营率、四项业务开办率、乡镇网点覆盖率、普服邮件全程时限达标率均为100%。 科技赋能 夯基固“梁” “我省有近2000个普遍服务网点和20多万公里的投递里程,尤其是皖南山区,管理难度非常大。这就需要我们依靠科技赋能,提升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郭基文说。安徽邮政深刻认识普遍服务是邮政的立业之本、是支撑发展的“四梁”之一的战略定位,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有效夯基固“梁”。目前,全省普遍服务网点全部实现电子化,99%的网点开通“第三方支付”收款集成功能。 6月11日,随着提醒铃声的响起,肥西县官亭邮政支局负责人邓桂香的手机微信上显示,与她手机绑定的邮筒中,有一封待揽收的信件。微信提醒是智慧邮筒管理系统后台发出的。目前,安徽全省2254个邮筒(箱)都装上了“智慧芯”。“以往每天开筒两次,现在只要有人投了信件,我们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可以及时取件,加快邮件处理速度。”邓桂香说。智慧邮筒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新技术,采用“光敏+红外线感应”技术集成,对现有的邮筒(箱)进行升级改造,在邮筒内安装强磁力吸附式移动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包含邮筒(箱)编号、详细地址及经纬度信息、开箱频次和时间、开箱员信息等7大类19项内容。用户投进邮件,触发设备将数据传送到系统后台,负责该邮筒(箱)的投递人员在手机上就能收到提醒。系统后台还具备开箱预警、远程监控、投递员考勤管理等功能,确保按照普遍服务要求及时开箱,也为平信时限100%达标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对普遍服务经营管理要求的提升,安徽邮政持续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确保服务质量稳定提升。针对平信条码化收寄工作,他们以“语音输入法+大宗导入”为基础,开发条码化平信语音录入系统,有效提升了收寄效率。 黟县宏村邮政支局地处国家5A级景区宏村,每天收寄的平信、明信片的数量达300多件,使用该系统后,这些邮件可在当天处理完毕、当天出口。“打开APP,全省普遍服务网点的信息一目了然。”安徽省分公司服务质量部工作人员刘琨进入普遍服务营业网点信息管理系统,点击网点名称,可以查看邮政编码、网点负责人、营业员、联系电话、网点地址等信息。这个APP与集中监控平台线上检查配合使用,实现了日常监督检查与信息化管控的有效衔接。“单纯靠现场检查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服务质量监督检查的要求,目前我们形成了‘现场+监控+社会+系统’的‘四位一体’的管控模式,管控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刘琨说。 “6月初,全省搭建了普遍服务四项业务相关系统培训环境,营业人员可以随时模拟操作练习,确保四项业务真会办、真能办。下一步,还将通过集中监控平台对营业人员办理业务开展远程测试,使现有的监控由被动记录向智能识别等多功能方向发展,从整体上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城乡百姓的用邮需求。”曹佳妮对运用科技赋能提升营业服务水平充满期待。(方怀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