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6万个人工晶体订单已经在路上。 近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省际联盟公立医疗机构人工晶体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文件》(下称《采购文件》),明确10个省(区、兵团)组成的省际联盟公立医疗机构人工晶体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工作即日起开始实施。据统计,本次带量采购总量共168987个耗材。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已是大势所趋。国外企业在人工晶体领域长期占据国内市场约八成份额,大量采购有利于提高国产人工晶体的市场占有率,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详情请扫二维码↓
《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正式公布。 通知提出,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鼓励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药品货款。指导地方全面执行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和使用政策。 业内认为,下一阶段,中成药口服制剂、胰岛素、生物类似药被纳入集采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在应采尽采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被纳入集采的品类大概率将持续扩充。 通知还提出,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实施合理用药监测,定期公布监测情况,推动医疗机构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促进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落实“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等要求。加强国家药品使用监测平台建设。推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组织开展重大疾病基本用药临床综合评价试点。制定第二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 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国务院就曾发布过相关文件要求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提出“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随着基药目录地方增补的取消,国家基药目录调整的常态化,在政策保证使用的背景下,基药目录的准入将获得医药企业更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