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晚间,西部证券发布了多名高管人事任免公告称,公司原总经理何方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何方仍担任公司控股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图片来源:西部证券公告) 此外,西部证券同时表示,聘任原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齐冰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由于齐冰的职务调整,西部证券聘任陈伟担任公司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 据西部证券公告显示,何方自2010年12月至2017年9月担任西部证券副总经理;自2017年9月6日起担任西部证券总经理职务。2019年3月8日,何方担任西部利得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职务。 (图为西部证券原总经理何方) 据往年财务数据显示,何方在任职西部证券总经理期间,西部证券2018年及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亿元和6.10亿元。此外,西部证券2019年财报显示,何方2019年年薪总额达377.68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接替何方出任总经理职务的公司原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齐冰现年49岁,曾担任西部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西部信托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2019年7月起开始担任西部证券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 除公司总经理以及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发生变更外,西部证券同日内还宣布变更公司副总经理。据公告显示,西部证券聘任朱松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朱松曾就职于东方证券,自2020年11月加入西部证券。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历任东方证券资金财务管理总部副总经理、资金管理总部副总经理等职务。 日前,西部证券发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据公告显示,2020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至11.4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63.99%至86.93%。 (图片来源:西部证券公告) 针对去年业绩上涨,西部证券表示,公司业绩实现大涨主要由于公司去年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研究发展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同时2020年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西部证券公布了2020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公告。公告显示,西部证券2020年第四季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22亿元,全年合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达2.62亿元,其中,买入返售金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达1.62亿元,占总计提金额的61.83%。 (图片来源:西部证券公告) 具体来看,股票质押业务仍是西部证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主要部分。公告显示,2020年,西部证券买入返售金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达1.62亿元,占其总计提金额的61.83%。 而除了乐视网、信威债等多年计提项目之外,2020年,西部证券新添一笔股票质押计提项目。西部证券公告显示,公司质押股票“金一文化”融出资金本金,并对该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该项资产本期计提减值准备人民币1588.22万元。
● 正源股份2月1日晚公告,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财务制度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判断,对公司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存货及固定资产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预计分别超过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公司2020年度预计对上述两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共计5.19亿元至5.39亿元,上述影响未经年审会计师审计,最终数据以经年审会计师审计的年度报告披露为准。 对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公告称,2020年,公司人造板制造业务的收入和毛利率较上一年度均有所下降,产品毛利率因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场竞争导致的开机率减少和售价降低,由正转负。结合公司所处行业区域发展趋势分析,定制家具市场的扩大将导致人造板产品市场需求及结构发生转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2020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造板产业报告2020》显示,全国纤维板类产品消费量连续下滑,价格低位运行,库存增加,企业利润承压;刨花板类产品消费量增长,产量占人造板产品比例有所提高。 基于上述原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年末在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的基础上,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部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748万元;对存在减值迹象的下属子公司四川鸿腾源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鸿腾源”)的纤维板老线、新二线及四川嘉瑞源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嘉瑞源”)纤维板生产线进行减值测试,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拟对上述生产线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96亿元至3.16亿元。 同时,按照公司关于调整优化人造板业务的中期规划要求,公司拟主动调整布局人造板生产基地,推进“三线三基地”投资建设项目落地实施。鸿腾源拟将新一线纤维板生产线进行搬迁并升级改造为超强刨花板生产线,设备工程师已将该生产线划分为可搬迁与不可搬迁部分,并对不可搬迁部分拟进行报废处置。根据相关工作计划,该生产线已于2020年11月停产。在2020年末经对鸿腾源新一线可搬迁与不可搬迁部分进行减值测试后,基于谨慎性原则,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拟对该生产线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2.16亿元。
1月29日晚,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长安汽车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4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47亿元;预计扣非净亏损26亿元-3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7.62亿元。 报告期内,长安汽车预计营收800亿元-900亿元,上年同期营收705.95亿元。 长安汽车称,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因加大改革力度,推行产业结构调整,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约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发布业绩预告的同时,也发布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对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提了减值准备。 长安汽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7.1亿元,预计减少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约13.9亿元(包含2020年前三季度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为减少约2亿元),预计减少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约13.9亿元。 其中包括,预计计提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1.7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5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2亿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7亿元。
1月29日,复旦复华(600624)发布的2020年年度业绩显示,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200万元到-5000万元。 预亏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参股公司上海复华中日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地项目二期开工后,前期的建设过程因资金问题拖长了建设周期,导致建设期的负债过高、财务成本过高。经对该参股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分析,初步判断存在资产减值风险,基于谨慎性原则,预计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为6200万元到7200万元。 若不计提子公司减值准,2020年业绩将为正。业内人士预计,复旦复华此次计提或有意为之,一方面复旦复华去年经历了实控人变更,势必作出一些财务上的调整,此次计提资产减值后,2021年能轻装上阵,为未来盈利腾出空间。 从基本面来看,复旦复华近几年来业绩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营收从2016年的6.7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27.76%,对应的净利润也从3815万元提高到5551万元。但受疫情影响,公司2020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15亿元,同比减少37.30%,实现归属净利润2469万元,同比减少41.81%。 复旦复华主要业务包括药业、软件和园区三大产业板块。在药物方面,该公司药物市占率较高,主要围绕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抗肿瘤药物和循环系统药物深耕专科药和特色药。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谷胱甘肽市场占有率31.18%,石杉碱甲市场占有率76.64%,氟他胺片市场占有率56.46%。 在软件产业方面,复旦复华旗下中和软件主要从事对日软件离岸开发业务,拥有以期生培训制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目前有近千名软件工程师,在证券、银行、保险、产业、流通等高精度高要求高标准的超大规模软件项目开发中具备明显优势,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国内及欧美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旗下园区业务主要从事自有房屋租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与配套服务等,公司拥有国家级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近几年园区业务营收稳步提升,2019年主要由于复华文苑住宅项目销售使得园区业务营收大增至4.24亿元。 医药行业业内人士表示,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从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投资回报是非常好的,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美股市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十年是医药生物投资的黄金时代,复旦复华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长期受益。
森源电气业绩大“变脸”。1月27日晚,森源电气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预计亏损8.50亿元至9.70亿元,同比下降9212.74%至10499.25%。2019年全年公司盈利932.76万元。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83亿元,同比下降3.88%;归母净利润2044.68万元,同比下降79.28%。 对于2020年度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公司表示,除了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同比有所增加,公司新增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同比增加较多,使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外,公司确定2020年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为7.93亿元,从而导致归母净利润亏损。 资料显示,森源电气主营业务涉及输变电行业、新能源行业、轨道交通行业、环卫服务行业等,主要产品包括高低压电器元器件及成套开关设备、变压器成套系列产品、新能源系列配套电力装备、轨道交通及铁路电气化系列产品、智能型充电桩、核电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机器人)装备等及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垃圾分类服务等。 森源电气称,基于谨慎性原则,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资产和经营状况,公司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各项资产减值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判断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确定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为7.93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计提6.5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计提1.37亿元。 森源电气关于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核销资产的公告进一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单项计提涉及多个客户,且情况复杂状况不佳,包括被列为失信执行人、破产重整、经营活动现金流较差等。如因客户5在2020年9月正式宣告破产,森源电气不得不对该客户单项认定全额计提1.45亿元;因客户7经营活动现金流较差,且担保单位本年度的偿债风险较大,难以履行偿债义务,森源电气不得不单项认定全额计提1.2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即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则多来自由于客户原因合同取消的项目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已发生减值。
非上市中小银行上半年经营数据近期陆续披露。在疫情影响下,中小银行总体经营业绩如何,对于利润是否进行了审慎反映,对于潜在风险是否充分计提、备足了吸收损失的“粮草”?这些问题都受到市场关注。 记者统计了截至7月29日在中国货币网上披露第二季度业绩报告的逾50家中小银行数据。其中,披露了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数据,并有去年同期数据作对比的银行共42家。 在这42家银行中,有29家今年上半年银行的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占比近七成;有25家银行与去年同期相比加大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占比近六成。其中,有7家银行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幅超100%,肇庆农村商业银行、承德银行的增幅分别高达583%、327%。 总体看,上半年中小银行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雨绸缪”的经营思路。 中小银行净利润同比缩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些银行利息净收入或中间收入下滑,表现为营业收入总体下滑。例如,山东莱州农村商业银行今年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均录得负值。更多的是一些银行大幅提高拨备,“吃掉”了一部分利润,甚至部分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稳健,但净利润增速为负。比如,山西盂县农商行2020年上半年营收与2019年上半年营收相差不大,分别为2.28亿元、2.72亿元,但净利润却同比“打了对折”。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仅0.32亿元,较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滑57.93%。 净利润减半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计提拨备大幅提高。该行今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8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提0.45亿元。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此前明确表示,一些机构拨备不达标,即便按照现阶段拨备覆盖率最低标准100%测算,银行机构仍有缺口合计超过3500亿元。若均摊到全年补足拨备缺口,这些机构利润增速将大幅降低,有的甚至为负。 但也有一些银行虽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但净利润同比增多,比如安徽桐城农商行、安徽太和农商行、山东龙口农商行等。资产减值损失这一调节利润的“工具”,明显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以安徽太和农商行为例,该行今年上半年营收3.22亿元,同比下滑6.94%;实现净利润为1.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11%。该行今年上半年拨备计提规模减少,计提规模从去年同期的1.11亿元降至9306万元。 也有不少中小银行在大幅计提拨备后,还能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承德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43.22%;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后,该行于今年上半年计提了6.25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比大增327.24%。在拨备计提增加3倍的基础上,该行上半年还实现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11.38%。
面临未来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以及不良贷款可能大幅反弹的现实,“未雨绸缪”成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风控关键词。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答记者问时表示,现行财务会计和统计制度存在时滞影响,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原理,银行的实际风险尚未全面反映;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各银行要根据客户真实风险水平,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评估潜在风险,并据此计提拨备。 这一思路也已经在地方监管层面开始落实。记者7月13日获悉,北京银保监局日前印发《关于全力做好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内机构对资本补充、拨备计提等事项早作安排,提前备足吸收损失的“粮草”和“弹药”。在合理预测贷款损失的基础上尽早、足额计提拨备,避免出现拨备覆盖率急剧下降或被动突击计提拨备等情况。 什么是预期信用损失法?如果预期信用损失法进一步实施,要求银行前瞻性地补充吸收损失的“弹药”,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预期信用损失法”是IFRS9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资产减值法,即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模式”。 “银行每放出一笔贷款或金融投资,不管前期的信用评估如何,都存在损失的可能性。”某区域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人士表示,金融资产减值法变更为预期信用损失法,也就是从以前的事后计提,改变为事前计提。按照预期损失法计提,建立三阶段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于进入后两个阶段的贷款,拨备计提幅度明显加大。 当前,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法前瞻性地计提拨备,意味着有的银行需要计提更多拨备。因为,一方面,一些银行此前遵循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原理,对于实际风险的全面反映存在时滞;另一方面,风险从实体经济传导至金融系统也存在时滞。 前述风险管理部门人士认为,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不仅意味着未来银行成本的提高,对资产配置等方面均有影响。他具体分析称,在信贷资产配置上,出于对风险定价的调整,未来对公业务选择客户反而会更谨慎。对担保承诺类、中介服务类、代理投融资类等一些表外信贷资产也会加大计提,例如承兑汇票、信用证、承诺贷款、承销债券等。银行可能会更审慎评估筛选客户,或增加对客户的手续费率,降低因增加单位拨备计提减少的收益。 在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看来,预期信用损失法需要各银行自行建立相应的模型,这也意味着会有一定的“个性”。 “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拨备,整个银行业都会受到相应影响,预计会在未来的三个季度中逐步显现。”王一峰表示,营业收入和盈利增速差可能会扩大。在拨备计提、不良确认、风险处置、盈利增速等指标方面,会有相应体现。 对于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拨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总体而言,不能低估其影响,必须要做好短期内压力显著上升的准备;但从中长期看,取决于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实体经济如果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出现较强的V型反弹,信用风险上升的压力将逐步减弱。 “实体经济在二季度已经出现强烈反转,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经过第一波的信用风险压力后,随着实体经济的反弹,银行信用风险继续上升的压力会减弱,因此也不用过于担心。”曾刚表示。 如果银行发现拨备计提不足,能否备足吸收损失的“粮草”和“弹药”,取决于银行的盈利能力。曾刚表示,如果银行盈利能力强,可以适度减少分红、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但如果银行盈利能力较弱,那么可以考虑通过资本补充、加快推动处置不良等方式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