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亿利洁能(600277)建设运维了一座占地7万亩、搭建230多万块光伏板的710兆瓦发电站。该电站除了发电,还将光伏支架挑高在3米以上,形成“棚”状,并在“棚”下开展种养殖业务,利用“光伏板遮光挡风,种养殖治沙改土”,形成了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一体化立体光伏发电的模式。 亿利洁能从事沙漠治理和生态建设三十多年,充分利用生态治理成果,打造出“库布其光伏治沙”“冬奥迎宾光伏廊道”“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产业案例,在实践中形成了“短期生态收益、中期土地收益和长期的绿色产业、生态科技服务收益”的回报机制,已经成为当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中最值得复制推广的模式之一。与此同时,亿利洁能也在积极探索清洁能源新技术,为国家“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积极准备。 在此之际,记者走进亿利洁能生态光伏发电产业园区,切身感受新能源产业带来的“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显著效益。 “三位一体”模式提供产业扶贫样板 在库布其沙漠亿利治理区内,放眼望去一片碧蓝,沙漠光伏带来的视觉冲击非常震撼。 记者注意到,产业园区除板上发电外,一排排光伏板下,种植着优良的甘草、牧草及地被植物,板间则养殖着地蹼和芦花鸡。亿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贺鹏飞向记者解释道:“这样做是为了较大的提升土地单位面积经济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以及扶贫效益。依托于这样的模式,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三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我们也总结了前期的经验和不足,在后期的建设过程中将光伏发电板的间距进行调整,并对发电板进行挑高建设。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加大种植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从立体经济的角度来讲,目前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亿利洁能生态光伏发电产业园区,摄影/马宇薇) 亿利库布其生态光伏发电站站长李飞向记者介绍道:“光伏板遮光挡风,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同时,板下种植采用微喷、膜下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最大程度节约了地下水资源,比常规沙漠种植及灌溉模式节约用水90%以上,提高植物成活率30%以上,有效实施了土壤修复。” 目前,亿利洁能“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下养殖”的模式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亿利洁能生态光伏总经理张永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模式下,蒙西电网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了2%,治沙面积达7万亩,每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含税)。同时,我们培训当地建档在册贫困人员,让他们参与电站日常运维,实现了脱贫致富不返贫,可以为我国在荒漠化地区开展产业扶贫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样本。” 贺鹏飞说道:“除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下养殖这种‘三合一’的模式,亿利集团之后还将继续引入治沙改土、产业扶贫和工业旅游,打造‘光伏+’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让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全面开花。” 生态光伏项目践行国家新能源战略 借助库布其沙漠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再加上库布其沙漠未利用的土地资源以及光伏发电可以实现就地消纳,亿利洁能先行规划100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光伏71万千瓦,完成投资50亿元,治沙面积7万亩,年发电量约12.5亿度。生产经营期内持续帮扶57户贫困户脱贫、增收、防返贫。 从亿利洁能发布的定期报告中可以看到,光伏发电业务的多重收益也使得其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在同类型上市公司中属于佼佼者。 张永春说道:“光伏项目代表新能源的未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很多企业被吸引到库布其这个平台上来。正泰集团、中广核、大唐国际先后与亿利联手,共同推进生态光伏发电等综合项目。目前,我们又在库布其沙漠规划上报更大规模的光伏治沙生态链项目,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并在国家‘十四五’‘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战略中突显新能源和治沙产业双向加速驱动。” 防沙治沙成效彰显企业责任担当 在亿利库布其生态示范区里,沙地柏种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植字格外醒目,库布其治沙人以这样独特的方式铭记着将漫漫黄沙改造为“绿色银行”的艰辛历程。 2019年,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亿利生态示范区举行。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表示:“亿利坚持治沙,坚持做生态,至少实现了三个回报:一是‘绿水青山’的回报,也就是生态回报。库布其沙漠成为了全球治沙的成功典范,扼制住了京津冀的沙尘暴,恢复了生物多样性。二是‘金山银山’的回报,也就是经济回报。亿利发展起几百亿的绿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三是‘绿富同兴’的回报,也就是社会回报。亿利带动周边沙区10多万人脱贫受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努力。” 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显示,30年来,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面积900多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80%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张永春介绍道,1G瓦太阳能治沙示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发电25.5亿度,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约44万吨,减排CO2约116.1万吨、SO2约3.9万吨、氮氧化物约1.9万吨、粉尘约34.7万吨。 亿利集团聚焦生态,让库布其沙漠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第一个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世界提供了荒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中国样本。
亿利洁能(600277)达拉特旗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是亿利洁能旗下两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之一,园区打造了“煤—煤矸石发电—电石—离子膜烧碱、聚氯乙烯(PVC)—合成新材料—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生产水泥”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近年来,亿利洁能通过“精益化”的管理模式和“三化工厂”的打造取得了卓越的成效。2019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6.77%。与此同时,无人过磅系统的上线运行,又为公司的科技创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记者走进亿利洁能达拉特循环经济产业园,近距离感受新型管理模式的独到之处,见证无人过磅系统的效率。 以点带面 管理模式引领行业发展 “企业每年在人力、管理、资产都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企业得到的回报是什么?企业如果得不到回报,又将如何生存?企业需要转型升级,企业管理更需要转型升级。”亿利洁能副总经理、循环经济产业负责人姜勇简单的三句话,道出了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姜勇告诉记者:“原来都在追求‘精细化’管理,抓的是细节和尺度的问题。而亿利洁能现在做的是,在‘精细化’的基础上达到‘精益化’,通过精准地投入和精确地管理,为企业带来收益和回报,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亿利洁能达拉特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从“精细化”到“精益化”的管理模式,致力于实现生产管理智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单耗降低趋势化。公司借助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主营业务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每一个岗位的特征和管理所需。”从员工出身再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姜勇,深谙实践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姜勇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下,总结出了“手套效应”。姜勇说:“领导要与员工一起打造工匠精神,管理过程中更要注重服务,要接地气、接人气,不接人气的话,就会有气人的事情发生了。” 以“精益化”企业管理模式为支撑点,带动生产端、产品端、销售端的全产业链构建,再搭乘工业互联网的快车,将低附加值产品晋升到高附加值。亿利洁能的新型管理模式,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用创新手段提升管理、生产、安全效率,实现了氯碱化工行业的深耕细作,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创先争优 “三化工厂”打造核心竞争力 姜勇说:“目前,亿利洁能达拉特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着力打造森林化工厂、智慧化工厂和无泄漏工厂。开展‘三化’管理,一是确保企业安全环保生产;二是优化生产管理流程,不断节约成本,从技术创新中得效益;三是努力建成行业标杆,打造核心竞争力。” 与传统印象中尘土飞扬、乌烟瘴气的化学类工厂不同,走进亿利洁能达拉特循环经济产业园,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园区环境令人眼前一亮。 “打造森林化工厂不仅是为了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更重要的是创造人文与人本的关系,让员工做园区的主人。”姜勇告诉记者:“员工的心情会直接影响操作水准,花园式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本着绿色、环保的经营路线,公司长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厂区绿化率达35%以上。” (亿利洁能达拉特循环经济产业园,供图:马宇薇) 近年来,亿利洁能通过智慧化工厂的建设,形成了安全稳定、经济高效、清洁环保、智慧运营的智慧化生态工业园,在成本管理、安全把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往的园区巡检采用的是听、摸、看、闻的方式,不仅浪费人力和时间,检查结果也时常出现误差。而智慧化工厂是以智能的方式对机器的各项数据进行检测,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同时可以对反应条件进行卡边管理,在提升效率和品质的同时,降低了生产能耗。智慧化工厂的建成,可以对安全风险提前辨识和预警,从而改变安全风险和环境。”姜勇如是说。 对于化工行业来说,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安全的防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生产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工厂的无泄漏是对化工行业的最低水准,更是最高准则。 姜勇表示:“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更是红线、底线、生命线。在以往‘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的基础上,我们又围绕如何打造生产全程安全、环保、无泄漏展开讨论,最终决定打造无泄漏工厂。更重要的是,无泄漏工厂体现了一个企业对于安全、环保、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更标志着管理的持续性和永恒性。” 科技创新 无人系统实现提质增效 7月8日,无人过磅系统正式上线使用,目前已运行近一个月。亿利洁能达拉特分公司总经理魏强表示,无人过磅系统使用之前,过磅处各个岗位的员工加起来至少需要12人,现在仅仅需要1人就可以完成全部工作,而且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 在亿利洁能达拉特循环经济产业园南门,记者注意到,车辆驶上泵房后,智能系统会自动识别车牌号并放行,同时计量数据同步显示到大屏幕上并自动录入ERP系统。随后,原料货车驶入自动卸料区,卸料后按规定路线驶离厂区。整个流程司机都可以在驾驶室完成,中途不用停车,也不需要下车,而且从驶入到驶出仅用了一分零六秒。 当被问及无人过磅系统与传统的人工过磅系统有何区别时,魏强这样说:“如果说传统的人工过磅系统是高速公路上的人工收费站,那么无人过磅系统就是ETC。” 魏强介绍道,传统的过磅需要人工管理,车辆的计量方式也是由地磅员在地磅进行现场计量,之后再手动录入信息,这种计量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不易管理。无人过磅系统上线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通过亿利洁能旗下企业自主研发的“亿兆通”智慧物流平台,可以与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使ERP订单能随时接收与回传,还可实现网上自助派车等功能。 “无人过磅系统的上线运行,是实现智慧化工厂目标的重要一步。未来,我们将加快推进和完善天车远程操作系统、智能巡检平台、电石炉自动操作、智能出炉机器人改造等项目,同时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系统,实现从原料入场、生产、转运、配料到电石炉操作、出炉、电石砣搬运以及装车的全自动操作,全面实现生产智能化,在节约成本的时候提升安全保障。利用科技创新的方式,颠覆电石行业传统生产方式,走在电石行业的前列。”魏强如是说。
清洁能源是“十四五”时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抓手,近期国家能源局就建立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公开征求意见,使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备受瞩目,特别是我国荒漠化地区丰富的光能资源成为关注焦点。 7月28日,亿利集团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唐国际”)在北京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光伏发电、清洁能源、煤炭供销、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表示,亿利从事沙漠治理和生态建设三十多年,探索出一整套生态科技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生态治理成果,打造出“库布其光伏治沙”“冬奥迎宾光伏廊道”“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产业案例,在实践中形成了“短期生态收益、中期土地收益和长期的绿色产业、生态科技服务收益”的回报机制,已经成为当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值得复制推广的模式之一,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清洁能源新技术,为国家“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积极准备。大唐国际与亿利集团战略合作,充分体现出大唐国际助力亿利集团清洁能源发展的战略眼光,也体现了双方在清洁能源新发展理念的作为与担当。 据了解,大唐国际是能源央企中国大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是第一家同时在香港、伦敦、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企业,产业布局涉及煤炭、交通、循环经济等领域。大唐国际不仅参与国家经济建设,而且认真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大唐国际坚持风光并重、海陆并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积极推进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大唐国际总经理梁永磐表示,大唐国际非常看好亿利集团生态治理成果转化和生态科技服务模式,双方在产业方面具有高度协同性、互补性,合作空间巨大。尤其是亿利通过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循环经济生态光伏发电模式,不但获取了绿色、清洁能源,更实现了治沙改土和产业扶贫,还加速了沙漠土地生态修复进程,非常值得借鉴。这种充分利用荒漠、荒山、荒坡和废弃荒土地,宜农则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把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密切结合起来的发电模式,不仅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而且,还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我国光伏发电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