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官宣!我国5支新冠疫苗冲刺中,正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相关产业链公司即将迎来爆发期,潜在受益股有这些(名单)) 5支国产新冠病毒疫苗进行了Ⅲ期临床试验,正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生产准备。国产新冠病毒疫苗冲刺中昨日晚间新华社报道:我国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位于全球前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疫苗研发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但不为第一而抢跑。”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和有关方面以战时状态推进疫苗各方面工作,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奋力攻关。目前5条技术路线共15支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2支灭活疫苗、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1支灭活疫苗、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飞生物公司联合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为何说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5只疫苗是处于冲刺阶段呢?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临床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为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期,又称为早期人体试验;Ⅱ期临床试验为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Ⅲ期临床试验为治疗作用确证阶段,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Ⅳ期临床试验是指新药在获准上市后的进一步的研究,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上市后的研究被称为“IV期临床试验”。可以发现,通过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已经达到药物上市的标准,可以获准上市销售,也可以认为进入Ⅲ期的疫苗离正式面世并不遥远,且5只疫苗同时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成功率上也有保障。部分参研单位曾经表示,新冠肺炎疫苗预计会在2020年底或2021年年初上市。我国新冠疫苗正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昨日报道中,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我们正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新冠疫苗研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与之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疫苗的生产、保存、储运、接种也被国内正式提上日程。国外的DHL等企业也已宣布启动新冠疫苗国际配送业务,将DHL承运的首批疫苗配送至以色列。DHL还专门组建了包括超过9000名专业人员的专家团队,通过其全球网络,为包括制药商、医疗器械商、临床试验和研究机构、批发商、分销商以及医院和医疗保健提供商在内的全价值链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除疫苗的研发、生产外,因为疫苗的特殊性,为保证活性及安全,对容器、运输条件、接种器具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部分疫苗甚至需要零下几十度的超低温度条件。在疫苗接近大规模量产的时期,疫苗瓶、疫苗冷链、注射器等成为争抢的资源。按需求预计,这些都可能成为市场紧俏资源,其紧缺程度可能不亚于前几个月的口罩熔喷布。目前能够存放疫苗的玻璃瓶需要由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易发生反应的硼硅玻璃制成。但这种玻璃瓶的技术门槛较高,实现量产的难度非常大,且费时程度不亚于疫苗的生产。机构预测,若每人接种3次,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20%时,需要疫苗瓶50亿支,全球渗透率达到70%时,需要疫苗瓶将近160亿支。据报道,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参与新冠疫苗研制的生物医药公司都在排队抢购疫苗瓶。公开资料显示,仅强生一家公司就已购买了2.5亿个疫苗瓶。在冷链运输方面,目前已经出现超低温存储冷柜供不应求的局面,美国超低温存储冷柜已经出现脱销,中国部分企业的产品订单出现暴增。业内人士推算,疫苗研发成功后冷链运输市场的新增量在7.2倍以上,有望接近16000亿元。此外,大规模接种对于注射器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据境外媒体报道,美国已经预定(至少)数十亿支注射器,以备未来注射潜在的新冠肺炎疫苗。欧洲联盟日前也提醒,一旦新冠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可能面临注射器、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短缺风险,敦促各成员国考虑联合采购。接种新冠疫苗已在安排日前,江苏省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和综合监管平台发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公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采购结果的通知》,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均为200元/支。这是国内省级平台第一次公布疫苗采购价格,国内新冠疫苗大规模使用或将越来越近。四川也在推进新冠疫苗的采购工作,部分地区也开始试点。对于新冠疫苗的价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透露:四川的新冠肺炎疫苗每支价格为200元/支。在新冠疫苗全球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疫苗成为全球发展国家最重要的依仗之一,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性获国际社会认可。阿联酋成为首个正式批准使用中国新冠疫苗的国家,巴西、巴林、埃及等国也接收了国产疫苗。A股的潜在受益股有这些新冠疫苗的研发逐步推进,A股关于疫苗相关题材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一大批牛股扎堆逐渐涌现。随着前期热度下降带来的部分回调,新冠疫苗产业的相关个股安全边际相对提升,未来具有的上涨空间获得放大,疫苗在2021年有望获得大规模应用,产业链的概念股值得长期关注。疫苗研发、生产、代销的概念龙头股,包括康希诺、智飞生物、复星医药、康泰生物、西藏药业、冠昊生物等;疫苗瓶的概念股包括正川股份、山东药玻等;疫苗冷链的概念股包括冰轮环境、海尔生物、澳柯玛等;注射器方面,概念股有华仁药业、康德莱、万邦德、三鑫医疗等。(数据宝 王林鹏)
5支国产新冠病毒疫苗进行了Ⅲ期临床试验,正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生产准备。 国产新冠病毒疫苗冲刺中 昨日晚间新华社报道:我国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位于全球前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疫苗研发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我们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但不为第一而抢跑。”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和有关方面以战时状态推进疫苗各方面工作,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奋力攻关。目前5条技术路线共15支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2支灭活疫苗、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1支灭活疫苗、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康希诺公司联合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飞生物(300122)公司联合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 为何说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5支疫苗是处于冲刺阶段呢?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临床试验一般分为Ⅰ、Ⅱ、Ⅲ、Ⅳ期: Ⅰ期临床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为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期,又称为早期人体试验; Ⅱ期临床试验为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Ⅲ期临床试验为治疗作用确证阶段,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Ⅳ期临床试验是指新药在获准上市后的进一步的研究,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上市后的研究被称为“IV期临床试验”。 可以发现,通过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已经达到药物上市的标准,可以获准上市销售,也可以认为进入Ⅲ期的疫苗离正式面世并不遥远,且5只疫苗同时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成功率上也有保障。部分参研单位曾经表示,新冠肺炎疫苗预计会在2020年底或2021年年初上市。 我国新冠疫苗正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 昨日报道中,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我们正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新冠疫苗研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与之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疫苗的生产、保存、储运、接种也被国内正式提上日程。 国外的DHL等企业也已宣布启动新冠疫苗国际配送业务,将DHL承运的首批疫苗配送至以色列。DHL还专门组建了包括超过9000名专业人员的专家团队,通过其全球网络,为包括制药商、医疗器械商、临床试验和研究机构、批发商、分销商以及医院和医疗保健提供商在内的全价值链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 除疫苗的研发、生产外,因为疫苗的特殊性,为保证活性及安全,对容器、运输条件、接种器具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部分疫苗甚至需要零下几十度的超低温度条件。 在疫苗接近大规模量产的时期,疫苗瓶、疫苗冷链、注射器等成为争抢的资源。按需求预计,这些都可能成为市场紧俏资源,其紧缺程度可能不亚于前几个月的口罩熔喷布。 目前能够存放疫苗的玻璃瓶需要由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易发生反应的硼硅玻璃制成。但这种玻璃瓶的技术门槛较高,实现量产的难度非常大,且费时程度不亚于疫苗的生产。 机构预测,若每人接种3次,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20%时,需要疫苗瓶50亿支,全球渗透率达到70%时,需要疫苗瓶将近160亿支。据报道,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参与新冠疫苗研制的生物医药公司都在排队抢购疫苗瓶。公开资料显示,仅强生一家公司就已购买了2.5亿个疫苗瓶。 在冷链运输方面,目前已经出现超低温存储冷柜供不应求的局面,美国超低温存储冷柜已经出现脱销,中国部分企业的产品订单出现暴增。业内人士推算,疫苗研发成功后冷链运输市场的新增量在7.2倍以上,有望接近16000亿元。 此外,大规模接种对于注射器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据境外媒体报道,美国已经预定(至少)数十亿支注射器,以备未来注射潜在的新冠肺炎疫苗。欧洲联盟日前也提醒,一旦新冠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可能面临注射器、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短缺风险,敦促各成员国考虑联合采购。 接种新冠疫苗已在安排 日前,江苏省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和综合监管平台发布《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公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采购结果的通知》,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均为200元/支。 这是国内省级平台第一次公布疫苗采购价格,国内新冠疫苗大规模使用或将越来越近。四川也在推进新冠疫苗的采购工作,部分地区也开始试点。对于新冠疫苗的价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透露:四川的新冠肺炎疫苗每支价格为200元/支。 在新冠疫苗全球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疫苗成为全球发展国家最重要的依仗之一,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性获国际社会认可。阿联酋成为首个正式批准使用中国新冠疫苗的国家,巴西、巴林、埃及等国也接收了国产疫苗。 A股的潜在受益股有这些 新冠疫苗的研发逐步推进,A股关于疫苗相关题材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一大批牛股扎堆逐渐涌现。 随着前期热度下降带来的部分回调,新冠疫苗产业的相关个股安全边际相对提升,未来具有的上涨空间获得放大,疫苗在2021年有望获得大规模应用,产业链的概念股值得长期关注。 疫苗研发、生产、代销的概念龙头股,包括康希诺、智飞生物、复星医药(600196)、康泰生物(300601)、西藏药业(600211)、冠昊生物(300238)等;疫苗瓶的概念股包括正川股份(603976)、山东药玻(600529)等;疫苗冷链的概念股包括冰轮环境(000811)、海尔生物、澳柯玛(600336)等;注射器方面,概念股有华仁药业(300110)、康德莱(603987)、万邦德(002082)、三鑫医疗(300453)等。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希腊环境与能源部部长哈齐达基斯日前宣布,希腊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计划在10年内种植3000多万棵树,以此为希腊各地,尤其是在曾经发生山林大火的地区,重新注入绿色生命力。 据报道,根据计划,希腊当局将从欧盟复苏基金的拨款中预留3.1亿欧元,作为全国植树和保育森林之用。基于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林业和自然环境系的研究报告,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将对林地规划进行分析研究。在确定规划方案后,各地政府将组织志愿者、非盈利机构和学生等进行大规模植树。 根据2019年资料显示,希腊森林覆盖率约为17%,山林大火是导致希腊森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希腊每年发生的山林大火,除了夏季天气炎热干燥和大风外,人为纵火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动机就是为了在森林地带开拓空地,从而改变土地性质开发房地产。此类事件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也屡见不鲜。 希腊政府早在2019年已经展开对森林及受特殊保护的林地区域的测绘工作,但却受到部分地方政府以及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大量土地被划成林业用地不能开发,将影响投资和经济增长。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共154项成果获奖。由云知声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完成的项目——“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知识图谱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在将网络大数据、行业大数据、用户大数据转化为大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及其应用引擎,对于我国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推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工程等相关学科发展,占领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服务的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介绍,本项目以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与知识应用引擎并赋能行业智能应用为总体目标,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类型开放、语言表达多样等特点,率先提出基于弱监督卷积神经网络的大规模文本知识获取系列方法,实现了千万级规模的多领域知识自动抽取;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面向异构海量知识图谱的深度学习问答方法,为知识查询和推理等深层应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四个方面: 一、针对知识获取过程中多样化文本的语义表示问题,提出基于卷积深层神经网络的知识抽取方法,有效避免了抽取模型对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过分依赖以及误差累积问题,突破了领域和语言的约束和限制,显著拓展了知识抽取的应用范围。 二、针对大规模知识获取时的训练数据不足问题,提出基于远距离监督卷积深度神经网络的知识抽取方法,有效解决了开放域环境下训练语料自动生成以及带噪数据学习问题,为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针对大规模知识图谱应用中的知识匹配困难与知识稀疏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知识库问答与推理方法,将传统基于符号表示的问答、推理过程转变成基于语义数值计算的可学习问题,实现了大规模、开放域环境下的知识图谱有效利用。 四、集合项目主要科研成果,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的工具和平台,具备领域知识建模、实体识别、关系抽取、事件抽取、知识问答等核心功能,并赋能行业应用,在医疗、电商、教育、金融等多个领域和应用场景中实际落地。 该项目共计发表CCFA/B类论文35篇,GoogleScholar引用超过7000次,最高单篇引用超过1000次,并获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COLING2014最佳论文奖。同时获发明专利授权15项,核心算法、工具、资源已应用于云知声公司电子病历智能录入、智能客服等多种产品,并嵌入智能音箱、智能儿童教育机器人等终端设备。同时,核心技术也应用于金融、出版、通讯、电商等领域,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7年,云知声携手中科院自动化所成立“语言与知识计算联合实验室”,面向真实行业大数据和用户大数据,探索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技术,推动创新技术在多领域场景下的实际落地。此次获奖项目组成员皆出自该实验室。 除此次奖项之外,近年来在核心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的背景下,由云知声主导研发的多个项目也先后入围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
该疫苗制备快速简便 可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生产用于应对突发疫情 本报讯(记者 雷嘉 李卓雅)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消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近日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上,该项专利的名称是“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发明人包括陈薇、吴诗坡、侯利华等共15人,成为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据了解,该疫苗就是此前陈薇院士团队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Ad5-nCoV疫苗),于今年3月18日申请,8月11日获得授权。陈薇院士8月11日当天因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与张伯礼、张定宇一起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该项专利的摘要中写明:“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人5型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该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在短时间内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HACE2转基因小鼠上的保护效果研究显示,Ad5-nCoV14天后能够明显降低肺组织内部的病毒载量,说明该疫苗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此外,该疫苗制备快速简便,可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生产用于应对突发疫情。”据此前报道,该疫苗在国内和国际分别率先进入I期、Ⅱ期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Ⅲ期国际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 据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报道,当前全球大约有25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其中至少有17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