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欣 9月16日,获悉,马斯克表示,智能手表及手机已经是过时的技术,脑机接口技术:Neuralinks 才是未来的技术。 Neuralink是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主要从事马斯克所谓的“神经织网”(neural lace)技术开发,研发计算机与人脑融合技术,向人脑植入也许未来能够上传下载思想的微型电极。 他曾表示,Neuralink的最终目标是,让人类实现与人工智能共生。他认为,即使在最良性的情况下,人类也会被人工智能远远甩在后面,脑机交互有助于人类赶上AI。 马斯克预期开启特斯拉车型的技术更前沿。今年8月底,马斯克曾在脑机接口技术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脑机接口技术的最终潜力不可估量,例如可以用“意识”召唤特斯拉自动驾驶车型。
这一次,Neuralink发布会的主角是三只小猪。太平洋时间 2020 年 8 月 28 日 15:40(北京时间 8 月 29 日上午 6:40),埃隆 · 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举行发布会,展示了最新的可穿戴设备link V0.9和手术机器人,并通过现场的三只小猪和实时神经元活动演示,展示了 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设备已成功应用于猪脑所谓脑机接口(BCI),就是在人脑或动物脑与外部电子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面对这样一项充满想象力的技术,前不久网友 Austin Howard 发推特问:Neuralink 技术可以实现直接通过芯片听音乐吗?Elon Musk 亲自回应:可以。昨天开始,不少推特网友也在 #askneuralink 话题下向 Neuralink 提问。网友最为关注的问题是 Neuralink 面临的技术难点、具体落地时间和应用场景等等,而也有一些网友脑洞大开,做出一番畅想:如果把我硬盘里 3 TB 的东西都传进大脑,会发生什么?以后我可以用意念开特斯拉吗?动物插入芯片后智力水平会和人类一样(或超过人类)吗?以后我能利用芯片知道我的狗的想法吗?而在刚刚的发布会上,上述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答。发布会一开始,Elon Musk 首先表示,Neuralink 关注于修复脑部/脊椎损伤。他表示,根据医学研究最新进展,脑电波数据是可以受到控制的。目前 Neuralink通过收集超过 15 万人的数据,证明在大脑中植入芯片是可行的。简单的背景介绍后,Elon Musk展示了最新的可穿戴设备link V0.9。一个设备配备 1024 个频道,能够感应温度和气压,读取脑电波、脉搏等信号,支持远程数据无线传输。几乎可以在白天使用一整天后,晚上进行充电。就尺寸而言,这款设备直径 23mm,宽度 8mm,可置于颅顶位置,开颅部分为一个硬币大小。相比去年发布会公布的产品而言,link V0.9外观上精简了很多,耳边的信号接收器也看不到了。接着,Elon Musk展示了用于收集使用者数据的手术机器人。他表示,手术机器人能够发射脉冲,完成开颅、植入感受器、黏合等所有步骤,整个过程都是全自动的。机器人可以对大脑进行图像识别,避免对大脑的潜在伤害,尤其是对神经元的伤害。他强调,展示给大家的机器人经检验是真实有效的,并不是虚拟出的一个装置。简要的一番介绍过后,Elon Musk 径直走向舞台侧面的三只实验小猪,这也是本场发布会的主角。Elon Musk介绍,其中一只小猪被植入设备已有 2个月,但生活质量并未受影响——根据现场直播的情况来看,小猪的状态不错。之后,Elon Musk主要展示的是一只正在佩戴植入物的小猪,其大脑信号可被实时收集到。Elon Musk也提到,目前 Neuralink也尝试在小猪大脑植入了多个设备。下图为在跑步机上的小猪的脑电路图,它对于小猪的预测和实际值非常相似。值得一提的是,Elon Musk称Neuralink已于今年 7月通过了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Neuralink希望打造安全、可信的产品。演讲最后,Elon Musk表示 Neuralink正在招募材料、电力、医学、化学、兽医、软件、可穿戴设备等背景的人才,鼓励相关专家(不一定要有脑科学背景)投递简历。值得一提的是,Neuralink在发布会最后特别设置了一个 Q&A 环节。在这一环节,Neuralink技术团队对来自线上线下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比如:未来用意念召唤特斯拉是可行的。目前有 100多号员工,希望公司最终的规模达到 1万。Neuralink最初针对的是脑损伤病人,或许未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翻译病人的脑电波,帮助他们恢复肢体功能。以后通过Neuralink打游戏也不是不可能。设计实验的原则是保证小猪自主参与,通过某个动作了解它们的心理。设计这套系统,我们用到了多种编程语言,但最重要的不是编程语言,而是让系统运转的逻辑和方法。成立 4年,依旧神秘早在 1963 年,英国医生Grey Walter 在一位癫痫病人身上无意间做到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第一次完整实现;2016 年,脑机接口人体实验首度成功。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至今,对很多人来讲已经不算陌生了。因其创始人 Elon Musk 而自带流量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成立于 2016 年,不过直到 2017 年 3 月才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2016 年 6 月,Elon Musk 曾探讨过一个科幻小说概念「neural lace」(神经织网),即一种注射进大脑的柔性网状设备,可使得人脑与机器交互。从这一概念出发,Neuralink 公司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一种「全脑接口」(whole-brain interface),将 AI 系统植入人脑,实现人脑与 AI 的自由交互,人与 AI 共生。Elon Musk 与 8 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办了 Neuralink,团队成员大都来自麻省理工、杜克大学和 IBM 等,其中不乏一些神经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相比钢铁侠旗下的特斯拉与 SpaceX,Neuralink 的工程难度明显大很多,因此 Neuralink 也显得更为神秘低调一些。自成立以来,Neuralink 仅仅向外部透露过两次公司的研究进度。其一是当地时间 2019 年 7 月 16 日举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当天,Elon Musk 亲自登台宣布了 Neuralink 的「超细线程脑机接口系统」——构建系统主要依靠三个部分:微型可植入芯片、自动插入器和柔性电极。其主要原理是将超薄线程植入人脑,用脑芯片连接手机,实现人脑与设备的直接交互。Elon Musk 还表示:这项技术 2020 年将在人类身上实现。其二是今年 5 月初 Elon Musk 在参加一档知名播客节目《乔·罗根秀》((Joe Rogan Experience))时的介绍。在谈及 Neuralink 时,Elon Musk 表示将在一年内植入人脑,且排异几率非常小,设备可以修复任何大脑问题,原则上包括恢复视力、治疗瘫痪和老年痴呆等。实际上,Neuralink 此前还发表一篇论文,透露了不少 2019年发布会未公布的技术细节。2019 年 8 月 2 日,论文发表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上,题为 An integrated brain-machine interface platform with thousands of channels(具有数千个通道的集成脑-机接口平台),署名作者正是 Elon Musk & Neuralink。论文称,Neuralink 朝着可扩展高带宽的脑机接口系统迈出了第一步。具体来讲,Neuralink 推出了以下几个创新:一是小而灵活的 Threads,即一种非常纤细的材料,宽度仅为 4 到 6 μm。Threads 能够传输大量的数据,整个系统可以通过 96 个 Thread 分布到达 3072 个电极。二是神经外科机器人,每分钟可向大脑插入 6 个 Thread,包含 192 个电极。该机器人还能够避开血管,从而导致大脑中的炎症反应减少。三是 Neuralink 开发的一种定制芯片,能够更好地读取、清理和放大大脑信号。现在,它只能通过有线连接传输数据,但最终目标是创建无线工作系统。四是一个 N1 传感器,该传感器旨在嵌入人体并以无线方式传输其数据,可读取比当前基于有线系统更少的神经元。基于上述创新,Neuralink使用小白鼠进行了实验。至此,Neuralink已经实现了从鼠到猪的突破,已经获得 FDA认可的Neuralink何时能将这项黑科技应用于人类身上还是未知数,不过,人与 AI共生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近了。引用来源:https://twitter.com/elonmuskhttps://www.neuralink.com/https://www.theverge.com/2019/7/16/20697123/elon-musk-neuralink-brain-reading-thread-robot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703801v4.full
在电影《源代码》中,男主角柯尔特意识穿越到火车爆炸案死者的记忆片段中,找出了引起爆炸案的凶手,并回到现实生活中指认出该名凶手。 最后,在阿富汗执行飞行任务时身受重伤的柯尔特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政府人员将自己的意识永远留在记忆片段中,在另一个世界里开启新的人生。 柯尔特在电影最后的一句话发人深省:没有知道,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不是只是一段虚拟的源代码而已。 现在,科幻电影中看似不切实际的数字化永生真有可能成真——马斯克名下的Neuralink公司在北京时间今日早上举行了新品发布会。这次发布的是一款只有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设备,可以通过手术植入头骨,读取/改写脑电波信息——亦即是脑机交互。 大脑和机器实现交互之后,人类可以实现诸多生物学界定不可能的事情:最直接的应用便是让脊椎受损的病人重新行走,然后是通过设备读取的脑电波信息检测人体健康信息,或是通过设备模拟催产素等化学物质释放效果,控制激素水平,缓解抑郁。 在非医学领域,脑机交互可用以“意识”传唤马斯克另一家公司特斯拉旗下的电动车。配合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也许未来你连手机APP都不用打开,只用意念上呼唤特斯拉,坐上特斯拉即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还有《头号玩家》中的绿洲游戏世界,很多肥宅看了电影也许都很想体验一番。未来通过人机交互,玩家甚至不需要太多游戏设备,即可凭借自己的意念进入游戏。 上个月,Neuralink的脑机接口已经拿到了FDA的突破设备(Breakthrough Device)认定,今年年底该设备将会应用在人体实验。 过去,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发布会以让人惊叹的产品创新改变用户生活。现在的马斯克发布会,则是通过直接改变用户自身改善用户的生活。 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到Space X飞向火星,到现在的人脑控制机器,机器改善人脑,马斯克正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力界限。 1 硬币大小脑机接口读取脑信息 Neuralink的全新脑机接口产品名为link V0.9,直径只有23毫米,厚度为8毫米,拥有1024路连接。该设备能够感应温度气压,需要置于人脑的颅顶部位,读取脑电波、脉搏等生理信号。 马斯克将之比作安装在“头骨上的Fitbit”(一款智能手环,可记录运动信息)。 该设备可通过无线充电,充电时间为一晚,可连接范围为5至10米。 (图源:Neuralink发布会) 既然link V0.9要安装在人脑内,那用户需要怎么“佩戴”呢? 为此,Neuralink推出了专门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就是下图这款机器。 (图源:Neuralink发布会) 该机器可以自动避开人头部的大脑血管,不伤害到大脑的神经元。手术全过程中,机器会先在切出硬币大小的头骨缺口,置入link V0.9后用“超级胶水”补上该缺口,即告完成。 一般而言,整个小手术持续时间会在一个小时之内,用户植入设备之后,当天就可以出院。 (图源:Neuralink发布会) 按照马斯克的设想,link V0.9只用于医疗领域,主要治疗大脑或脊髓受伤。因为很多情绪问题,如焦虑、沮丧都是由脑电波信号引起的,若通过设备干预修正该等脑电波信号,问题将迎刃而解。 除了情绪方面问题外,其他由神经引发的病症亦可以通过置入link V0.9得到根治,如失忆、失眠、中风(可以通过设备输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剧痛、失明、失聪等。 (图源:Neuralink发布会) 因为link V0.9目前还未正式应用于人体,所以在今天早上的发布会上,马斯克是通过三只“快乐的小猪”展示其产品的。 第一只小猪没有植入设备,因为发布会现场观众甚多,它表现得很快乐。 第二只小猪曾经植入过设备,但已经拆除了,它也表现得很快乐。 第三只小猪正佩戴着link V0.9,并将在现场拆除设备,不明就里的它也很快乐(其实是事前工作人员给它喂了很多饲料……)。 这也是研究人员为什么会选择小猪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因为它们太容易快乐了。马斯克就是要通过link V0.9读取它们的脑电波信息,看看吃了饲料的小猪是不是真正的快乐。 结果展示很成功,工作人员在抚摸第三只小猪鼻子的时候,它的脑电波出现了明显快速的起伏波动——原来小猪,真的很容易快乐。 (观众:我不是猪,但小猪的快乐,我真的看到了~) (图源:Neuralink发布会) 通过脑电路图,还可以预测到小猪关节的位置,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图源:Neuralink发布会) 展示很成功,小猪取出link V0.9后快乐依然,证明了设备是可以读取大脑信息且兼具安全性的。 根据马斯克的构想,设备会在2023年左右上市。初期设备成本会比较高,但未来会压缩到几千美元,让更多的人都用得上。 这听上去像不像当初的特斯拉?几千美元就能治好失明,任哪个患者听到了都会快乐得像今天的小猪一样。 2 脑机交互并不易 真正让不知名吃瓜群众感到兴奋的,不是发布会展示link V0.9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毕竟大部分人都没有上述脑部/脊椎受伤所引起的病症,也没有网抑云用户一到十二点就上钟抑郁的习惯。 让他们兴奋的,是人类脑机交互和AI未来的共生。 在发布会最后的Q&A环节,有热心提问者问未来可不可以通过脑机交互召唤特斯拉,或者将大脑读取出来,再存储到其他设备上。 马斯克对该等构想都表示了赞同。 按照他的计划,今年年底脑机接口植入人脑将首先在四肢瘫痪病人身上实验;10年内,两个植入脑机接口的健康人将可以通过设备实现脑电波信号交流,再也不需要学英语了;25年内,人脑所有的神经元都可以通过“全脑接口”(whole-brain interface)与外界连接。 这时候,人脑和AI将会完全共生——也就是本文开头写道,你用意念叫来特斯拉,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自动带你脑中的目的地。 马斯克曾说表示,人类未来可能竞争不过AI,既然是这样的话,还不如加入AI,和它们共生。脑机交互正是人类连接AI的渠道之一。 但如此一来,还会产生一个数字化永生的伦理问题——未来即使人的大脑死亡,仍可以将大脑的记忆信息数据化在硬盘中,读取该数据再进入电影《源代码》一般虚构的数字世界里,人仍然可以获得主观意义上的永生。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将变得非常模糊。 而要达到真正意义上人脑交互和AI共生,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法规上,马斯克前方仍有诸多阻碍。法规上,FDA要求不易拆除植入医疗设备至少能工作十年。但今天发布会上马斯克展示的快乐小猪植入link V0.9的时间仅仅为两个月。一般情况下,设备使用的柔性聚合物也很难在人体内工作十年。 其次,怎么证明设备能工作十年也是一个难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植入到人体内,等待十年看结果。但马斯克的Neuralink显然等不了这么久时间才将产品商业化。 技术上,人脑有1000 亿个神经元细胞,目前科学只研究其中的一小部分,离完全测量还有非常非常远距离,马斯克的25年全脑连接计划可能比登录火星还要困难。 目前学界的说法是,即使在下个世纪,脑机交互也仍是前沿科学。 今天的发布会,马斯克只是给出了脑机交互技术应用的非常初期的雏形而已。 3 Neuralink,承载马斯克的“读心”愿望 今年五月份猎鹰9号火箭和载人“龙飞船”成功发射让世人对马斯克穿梭宇宙愿景有了新的认识,也让Space X名头响彻全球。 这次的脑机交互公司Neuralink又是什么来头呢? 据公开资料,Neuralink由马斯克及另外八位神经科学家创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旧金。公司短期目标是制造可治疗严重脑部疾病的设备,最终目标则是通过实现人之间的交互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马斯克曾公开表示,其对该领域的兴趣主要来自于科幻小说《The Culture》中提及的神经蕾丝技术,即在人脑中植入极小电极用以上传和下载人的思想。 截至最新,Neuralink共取得两轮1.5亿美元融资,其中1亿美元来自马斯克自己。公司现雇有100人。但在今天的发布会上,马斯克表示公司规模将在短期内扩张至10000人。 (图源:Crunchbase网站) 从成立时间来看,Neuralink是马斯克旗下最“年轻”的公司。其承载的却是马斯克更远大的“读心”愿望。 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取代燃油车,到火箭穿梭太空,再到脑机交互,马斯克对于人类未来边界的探索越来越匪夷所思。 但神奇的是,无论是特斯拉M3电动车全球畅销还是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马斯克往往能兑现他天马行空的诺言。 这次三只快乐的小猪发布会之后,马斯克的Neuralink会不会为人类创造一个只有科幻电影敢想象的全新脑机交互与AI共生的新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