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蓝特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近日获得受理。公司本次拟募资5.05亿元,投资年产300万片Mini/Micro-LED芯片专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等项目。博蓝特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材料、器件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主要拓展以碳化硅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关领域方向。PSS材料领先供应商博蓝特成立于2012年10月,注册资本1.50亿元。公司深耕半导体材料领域多年,着重于图形化蓝宝石、碳化硅等半导体衬底、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半导体制程设备的升级改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即PSS、碳化硅衬底以及光刻机改造设备。据了解,目前能用于产业化生产LED芯片的衬底主要是蓝宝石,为蓝绿光衬底。PSS是在普通蓝宝石晶片表面,通过半导体加工工艺,形成周期性微纳图形的一种新型衬底,提高了LED器件的寿命和亮度。招股书介绍,PSS已经成为LED衬底的主流产品。博蓝特的PSS产品主要应用于制备蓝绿光LED、深紫外LED外延的支撑衬底,是LED芯片的关键基础性原材料。公司为全球前三的PSS材料供应商。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PSS产品实现的收入占各期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9.68%、91.48%、85.18%和93.44%。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开始和华灿光电开展业务合作,2018年受托加工业务量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受托加工业务收入分别为85.25万元、2264.33万元、787.13万元和4.87万元。公司表示,受托加工业务是公司与华灿光电的主要合作模式。考虑到受托加工业务的利润相对较低,公司2019年以来逐步减少了华灿光电受托加工的业务量。规模化优势凸显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053.62万元、40005.96万元、34746.46万元、16960.1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220.25万元、2459.76万元、4683.76万元、1555.50万元。公司PSS业务的毛利率总体上高于可比同行上市公司水晶光电、低于天通股份的水平。报告期内,PSS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60%、20.35%、30.65%和23.54%。整体而言,各家公司毛利率水平差异较大。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与可比公司的产品结构、收入规模、产业链延伸程度等因素不同。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082.96万元、1648.13万元和2506.69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3%、4.12%和7.21%。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5237.78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5.05%。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韩国发明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14项。其中,12项发明专利已经运用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并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博蓝特表示,报告期内PSS和蓝宝石平片的产能规模均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公司高毛利率产品复合型衬底2019年以来实现了规模化销售。公司PSS的销售规模整体上保持增长趋势,规模化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LED行业景气度提升的同时,企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报告期内,受公司下游客户所处的LED芯片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对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0.51%、82.02%、80.05%和86.54%,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0256.51万元、20234.35万元、22669.80万元和23441.76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2.94%、21.02%、21.36%和19.84%。公司表示,主要客户包括乾照光电、华灿光电、兆驰股份、聚灿光电、澳洋顺昌等国内LED芯片上市公司,以及海外LED芯片大厂的贸易供应商,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较低。延伸产业链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具有能带宽、热导率高、电子的饱和漂移速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以及介电常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抗辐照、短波长发光及光电整合元件的理想材料。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碳化硅衬底业务收入分别为644.25万元和570.3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7%和3.38%。碳化硅是卫星通讯、高压输变电、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核心材料。产业链主要包括衬底、外延、器件(设计、制造、封测)和应用。目前美国Cree、SiCrystal公司(及其母公司ROHM)碳化硅业务涉及衬底、外延和器件全产业链,II-VI公司、天科合达、山东天岳和博蓝特碳化硅业务产品均为衬底。博蓝特光刻机设备团队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公司生产线的光刻机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再对二手设备改造优化后进行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公司光刻机改造设备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805.00万元、3375.88万元和530.97万元。2018年,公司光刻机改造设备产量5台,销售2台;2019年,公司光刻机产量为8台,销售11台;2020年1至6月,公司产量2台,销售2台。博蓝特称,二手设备经改造后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性能基本上达到新设备的水平,且价格低、交货时间短,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公司将通过本次募集资金实施年产540万片蓝宝石衬底项目的扩产,补充自制PSS内部需求缺口,满足市场针对显示芯片用蓝宝石衬底的需求。通过实施年产300万片Mini/Micro-LED芯片专用PSS项目,推动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的量产及销售,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未来,公司将通过实施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继续对新型半导体材料进行研发、优化、升级,并实现产业化。公司称,未来将主要拓展以碳化硅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关领域方向,提升晶体生长、衬底加工、外延制备以及芯片设计加工等技术水平,完成碳化硅衬底、深紫外LED芯片、高亮度蓝绿光LED芯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夯实在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的地位,打造全球领先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公司。
12月23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伟股份)正式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开盘报价76.10元/股,截至收盘,中伟股份报85.00元/股,较24.6元的发行价涨幅达245.53%。 中伟股份主营锂电池前驱体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产品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分别用于生产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进一步加工制造成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近几年,中伟股份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伟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8.62亿元、30.68亿元、53.1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0.63亿元、1.80亿元。 作为专业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与新能源循环材料综合服务商,当前受市场大环境的驱动,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已成功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中伟股份或将实现又一轮的业绩高增长。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呈上行趋势,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全球三元前驱体行业景气度高涨。同时,随着国家政策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扶持,锂电池行业及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细分行业亦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年初至今,申万二级电子元器件指数曾最高上冲至7106.24点,行业表现较为活跃。其中,金属粉体材料是电子行业的主要原材料,电子元器件的景气也将拉动上游原材料领域的需求,进而带动金属粉体材料的上扬。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8日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挂牌交易。证券代码:605376 证券简称:博迁新材。博迁新材专注于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严格管控产品质量,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并积累起稳定且优质的客户资源。本次登陆资本市场,公司将进一步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下游市场持续扩容 募资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 博迁新材所生产产品主要涵盖纳米级、亚微米级镍粉和亚微米级、微米级铜粉、银粉、合金粉。其中,镍粉、铜粉主要应用于MLCC的生产,并广泛应用到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以及工业自动化等其他领域。 近些年,伴随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提升以及5G通信的推广,相关领域对MLCC等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不断扩大。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预测,至2023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将超过180亿美元,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制造国,MLCC需求有望在5G时代稳步增长,至2023年我国MLCC市场规模约534亿元。相应地,MLCC等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繁荣将带动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发展,而作为MLCC等电子元器件主要原材料的金属粉体材料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博迁新材作为国内产业化使用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技术生产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的企业,在下游市场景气度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基于不断扩容的市场需求,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拟将募集资金用于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及搬迁升级项目、年产1200吨超细纳米金属粉体材料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二代气相分级项目。上述项目落地投产后,公司产能将得到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及核心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技术领先 奠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基 博迁新材自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于科技、致力于创新。公司作为唯一起草和制定单位,负责了我国第一部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的起草及制定工作,且该标准已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目前全球领先的实现纳米级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规模化量产及商业销售的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技术,既不需要有害气体作为反应原料,也不会反应产生有害有腐蚀性的尾气。同时,该制备工艺生产流程短,既适合于大批量常规粉体产品生产,也适合于客户定制的小批量特殊规格粉体生产,生产灵活度高,可以提高资源和设备的使用效率。 未来,公司将着力于镍基高温合金粉材、磁性合金粉材、200纳米球形硅粉的开发、纳米镍粉氧含量检测装置等新的研发项目,同时提高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性能指标和运行可靠性,确保公司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 产线丰富客户优质 良好业绩助力公司再上台阶 近年来,公司基本面趋势良好,业绩稳健增长。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亿元、1.04亿元、1.34亿元,年复合增速为67.08%,同期营收也由3.23亿元增长至4.8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16亿元、0.38亿元、1.88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42.78%,体现出良好的经营“造血”能力。 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大型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基地,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物理气相法金属粉体生产线92条,其中镍原粉年生产能力达1720吨;铜原粉年生产能力达122.4吨;银原粉年生产能力达40吨。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也让公司产品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目前公司主要客户涵盖三星电机、台湾华新科、台湾国巨等知名MLCC 生产商,这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保障。 从二级市场来看,博迁新材所处“C33金属制品业”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1.89倍,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国瓷材料、贵研铂业、广东羚光的最新滚动市盈率平均值为37.27倍。考虑到博迁新材发行价格对应2019年摊薄后市盈率为22.98倍,公司上市后的估值提升空间值得期待。
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宣布将大疆创新、中芯国际、光启等几十家中国公司和机构列入美国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 在市场人士看来,随着这份“实体名单”逐渐扩容,也为社会公众铺展开了一份中国高科技领域龙头企业的花名册。从“实体名单”上来看,美国此次瞄准了芯片、无人机和超材料三大高科技领域,而且被列入名单的都是该领域龙头企业。在美国商务部发布信息之后,这三大科技龙头企业先后对于该事件做出回复。 其中,中芯国际在公告中表示,经公司初步评估,该事项对公司短期内运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对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研发及产能建设有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与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视情况采取一切可行措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力争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中芯国际指出,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后,根据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适用于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的产品或技术,供应商须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才能向公司供应;对用于10nm及以下技术节点(包括极紫外光技术)的产品或技术,美国商务部会采取“推定拒绝”(PresumptionofDenial)的审批政策进行审核;同时公司为部分特殊客户提供代工服务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同时,大疆创新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影响多大,不过大疆创新公关总监回应称,目前只知道大疆可以在美国继续销售,其他影响没有人可以回答。当然,“实体清单”和以往限制的约束力不太一样,具体怎么约束,还需要过几天再看看。 相比芯片和智能硬件领域,超材料是美国第一次对该领域进行制裁。而且相比前两者,超材料是一个新兴科学领域,此前并不被大众所熟知,而且从基础学科到产业化应用只有短短几年时间。 据公开资料显示,"超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在新型物理器件、天线系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尖端装备上具有重要作用,甚至颠覆性影响。超材料还曾被《科学》杂志和《今日材料》评为最重大的十项科技突破之一,和过去半个世纪最重大的十项材料创新之一。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美国将光启列入实体名单,但是我国在超材料的知识产权和应用上远超美国,光启在声明中表示,目前已经累计获得超材料授权专利3411件,得到了中、美、德、英、法等多国法律认可和保护;经美国制造业前瞻联盟、英国专利局对比分析,证实光启全球超材料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 光启在被列入“实体名单”后回复称:“公司所有产品均从底层科学研究做起,所有标准、专利、技术、工艺、产品均为原创,不受任何外部影响;作为中国新兴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公司一直以来遵守中国技术出口相关法律法规,美国的制裁毫无意!dquo;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实体清单”如何执行、落地,尚在评估之中。明年1月中下旬之后,下届政府如何执行“实体清单”也尚未可知。不过这提醒我们只有坚持源头创新和持续性创新一条路,才能推动高科技产业关键技术快速发展;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源头创新型技术不断涌现时,才能最终突破美国“实体清单”限制,真正由科技大国变身为科技强国。
光启集团方面人士向记者透露,光启关注到美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在12月19日公布的信息,将光启、中芯国际、大疆创新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等中国高科技企业、高校列入“实体清单”。 对此,光启集团声明称,第一,光启所有产品均从底层科学研究做起。所有标准、专利、技术、工艺、产品均为原创,不受任何外部影响。光启是中国新兴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一直以来遵守中国技术出口相关法律法规,美国的制裁毫无意义。 第二,光启是由五位海归博士2010年创建的创新机构。自成立以来,光启始终坚持新兴科学领域的深度研究,从源头进行技术创新、行业应用,是中国超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超材料是国际上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也是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战略性技术,分别被《科学》杂志和《今日材料》评为最重大的十项科技突破之一,和过去半个世纪最重大的十项材料创新之一。 第三,光启一直致力于超材料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所有产品和技术均属自主研究开发,产品应用自主可控。在上千名科研工作者3813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下,光启率先构建了超材料从设计到交付的全工业链条,实现了超材料产品的规模化批产。 第四,光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411件,得到了中、美、德、英、法等多国法律认可和保护;经美国制造业前瞻联盟、英国专利局对比分析,证实光启全球超材料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此外,光启还发起了超材料技术及其制品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主持制订了该领域的中国标准。 第五,作为中国在新兴科学领域研究和创新的一员,光启从源头创新走向应用,这是中国在科技自立、技术创新、造福世界的贡献和努力。美国这样的禁令毫无意义。 光启集团声称,今年,是光启在超材料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也是超材料大规模、全面应用我国尖端装备的关键时期,光启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深度科学研究、探索未知领域,以终为始,为行业、用户带来更具想象力的明天。
上市刚满三年,东方材料控股股东便打算“退位让贤”。公司12月16日晚间公告,当日收到控股股东樊家驹通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控制权转让事宜,拟转让公司5160.0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5.90%),该交易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公司股票将于12月17日、18日连续停牌两个交易日。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油墨生产龙头企业,东方材料始创于1983年,2017年10月13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主要从事软包装用油墨、复合用聚氨酯胶粘剂及PCB电子油墨等产品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食品包装、饮料包装、药品包装、卷烟包装及PCB电子新材料制品领域。 从时间来看,东方材料上市刚满三年零两个月,樊家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刚于10月份解禁。据东方材料公告,从10月13日起,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8943.28万股限售股开始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62.22%。截至今年三季度,樊家驹持有上市公司6222.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3.29%。 在筹划易主之前,公司曾陆续披露了公司董监高减持的计划。包括监事会主席樊家骅,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周其华,董事王岳法在内的多名公司高管都意欲减持。 业绩方面,2017年至2019年,东方材料的营收表现较为平稳,均维持在4亿元左右。但在此三年间,公司净利润的波动幅度较大,其2017年、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503.36亿元、3279.8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9.85%、40.4%。但公司2019年的净利润为5252.84亿元,同比增长60.16%。 另据东方材料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其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92亿元,同比减少0.39%;净利润为4312.13万元,同比增长6.80%。值得关注的是,10月21日,东方材料公告称,为了盘活闲置资产,保证充裕的流动资金,公司计划对外出售部分闲置不动产。公司表示,预计本次出售资产产生的利润超过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