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来了,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个人征信业务许可获批。 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批准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个人征信业务许可,这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为增加征信有效供给、积极推进我国征信业市场化发展作出的决定。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方向,推进征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近期召开的国常会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个人征信机构准入,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央行第二张个人征信许可,就是出于这样一个考虑,个人征信服务一律持牌经营。”在国新办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 征信市场发展新课题 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个人征信业务许可获批,这距离央行发布关于朴道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仅过去20多天。 根据公示,朴道征信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注册资本为十亿元,公司主要股东及所持股份分别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5%;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聚信优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5%。 近年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征信服务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发展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征信市场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方面正在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陈雨露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也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广泛的采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国征信市场的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 “如何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方向,既要规范发展,又要创新提升,既要讲究征信服务的共享,同时又要严格保护好信息的安全,特别是个人信息的安全。在征信业现代化的更高要求上,对征信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陈雨露称。 具体而言,一是严监管。陈雨露表示,因为征信经营的是信息,信息涉及到人民的信息权益维护问题。所以,在监管上我们一定要把信息安全和权益保护放到首位。根据《民法典》和《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人民银行将会继续完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将所有为金融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用于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服务,全部纳入征信监管,实行持牌经营。对非法从事征信业务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二是强供给。陈雨露称,在不断完善人民银行二代征信系统的同时,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发展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创造条件。目前,人民银行正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推动长三角的征信一体化,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规则实现长三角区域内的市场化征信机构,实现征信信息的互联互通,已取得积极进展。同时,要继续的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鼓励开放竞争来增加高水平的征信供给,以此不断的提升本土征信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保安全。陈雨露强调,一个是确保各类征信系统网络环境、技术架构的安全性。另一个是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征信信息的保护,特别是个人征信信息的保护。 征信行业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个人信息滥用情况比较普遍。随着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当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已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项重要任务。 “征信信息共享和征信信息保护是一对矛盾,但是我们必须找到它统一的一面。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征信信息安全,是我们征信工作的底线,它事关人民群众信息权益保护的问题。”陈雨露强调。 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在征信监管工作当中强调以下四点: 一是,要求征信中心把数据安全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从这个系统建设开始,就想尽一切办法配备了高素质的信息安全团队。在二代系统升级建设过程中,也把这一点放到了首位。所以,数据的安全性不断得到提升,目前来看,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国际同行和世界银行考察团的高度认可。 二是,对征信市场的信息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监管的强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客户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规范金融机构的展业行为,强化金融机构个人信息保护和法律合规意识;另一方面,对发生了信息泄露,甚至违规倒卖客户数据的金融机构、征信机构以及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从严惩处,形成监管震慑。 此外,大力开展征信宣传教育活动。“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提出,我可以为你做征信洗白,或者给你做不良征信记录铲单。这些网络骗局要通过大力宣传,让人民群众不要轻信。”陈雨露称。 另外,不断完善征信法规制度,让个人信息保护做到有法可依。陈雨露表示,下一步,央行会根据国家将要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新的法律,及时推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暂行办法》,以更大的力度来规范个人信息在金融领域里的依法合规使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着眼点。 央行研究栏目12月8日发布的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的理论文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发展格局转型是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的。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过程以金融资源的流动为载体,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金融发挥着引领性重要作用。 陈雨露强调,要坚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战略方向,以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体系集成创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需要加强问题导向,通过集成创新,综合支持头部创新型企业,完善科技战略博弈过程中的融资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引领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回顾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大革命与金融之间的关系,陈雨露指出,以现代商业银行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革命为第一次工业大革命提供了大资金支持,以现代投资银行为特征的第二次金融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构了资本基石,以创业投资体系为特征的第三次金融革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缔造了新的推动力量。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赋予了金融业新的历史责任,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业集成创新将成为第四次金融革命的突出特征。”陈雨露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认为,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的发展奠定了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便利了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满足大众创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跨境贸易、全球供应链及服务业发展。 然而,数字技术的应用没有改变金融本质和功能属性,金融风险也不会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而凭空消失。对此,陈雨露强调,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此外,要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控和金融信息保护,做好新技术金融应用风险防范。加强金融科技监管顶层设计和审慎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基本规则体系,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 同时,不少专家提醒,要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隐私泄露、数字鸿沟等问题予以关注。 完善中国特色科创金融体系 陈雨露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科创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按科技创新生命周期规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对于科创金融体系建设,李扬强调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对比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市值前十名公司的结构,在美国,市值最大的前十家公司包括苹果、微软、亚马逊、脸书等在内的7家信息技术公司、两家现代消费企业和1家医疗保健企业;而中国市场中的市值前十大上市公司分别为两家酒业企业、7家传统金融企业和1家传统资源类企业。 “资本市场应该在引领整体经济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李扬认为,应从多方面入手,建立上市公司优选机制,其中,科创板已经试点注册制,这是建立选优制度的重要起点。 陈雨露还指出,要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创业投资机构体系。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主板、科创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功能,畅通创业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 为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金融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雨露还提出,以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支持绿色发展,发展产业链金融。 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重要进展。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外资股东资质要求不断放宽;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已给予外资国民待遇;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配套的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不断完善。 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打乱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节奏。今年以来,惠誉成为继标普之后第二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评级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等外资金融机构已实现对其在华合资证券公司的控股,美国运通在我国境内发起设立的合资公司取得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中,中国债券已先后纳入彭博巴克莱和摩根大通指数,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外资投资中国债券的热情持续增强。 陈雨露强调,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优化内陆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框架,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人民币使用的便利化程度和接受度,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9月6日,在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总体来看,中国金融科技近年来呈现着发展速度快、增长质量好、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正在推动着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和金融传统发展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陈雨露不过,陈雨露也指出,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也依然突出。金融体系数字化、普惠金融数字化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守政创新、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指导原则,引导金融业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质增效,已经初见成效。目前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构建监管科技应用框架,健全监管基本规则体系,努力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推动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变革。” 陈雨露透露。另外,他还在本次发言中指出,今年以来,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构建现代化中央银行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今年以来,中国的逆周期金融调控既保持了物价稳定和资产价格的基本平稳,同时也为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有效的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陈雨露如是说。他表示,在服务好国内经济的同时,中国金融业、中国金融服务业也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努力承担必要的国际金融责任。一方面取消了对银行、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等领域的外资持股限制,降低了资产规模、经营年限等股东资质方面的限制,同时在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付清算等领域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积极推动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的国际接轨。“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之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目前上述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更多的外资和外资机构正在有序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陈雨露表示。“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人民币成为更好的国际储备货币。”陈雨露表示,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目前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官方外汇储备货币,同时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国际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截止到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的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已经增长到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7%。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未来的人民币能够承载更大的国际责任。陈雨露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是全球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之一。绿色金融也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新样板。他强调,下一步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完善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探索构建矩阵式管理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扩大宏观审慎政策的覆盖范围,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此外,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也在论坛上表示,银保监会将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特色优势,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有序进行,引导理财、保险资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周亮周亮强调,银保监会将稳妥的处置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严格遵循房住不炒的定位,规范房地产贷款业务,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金融化,同时还要落实资管新规的要求,防止影子银行的反弹,通过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牢牢守住金融风险,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他指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努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紧扣“六稳”、“六保”的要求,全力以赴促进国民经济正常循环,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探索应急贷款和应急融资的机制,推动金融体系发展。对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回归主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主动对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