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下,不良资产行业逐渐升温,作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中门槛最高、最具价值的困境资产重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型资本的关注。 作为国内大型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601318.SH)这一两年来也将触角伸向了该领域。 1月29日,中国平安公告称,经本公司召开的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为了推动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打造本公司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同意本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参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方正集团”)、方正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方正产控”)、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大医疗”)、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大信产”)、北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下称“方正集团重整”)。 中国平安公告称,鉴于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属于本公司临时性商业秘密,且基于方正集团管理人(下称“管理人”)要求保密,公司履行了相关事项暂缓披露程序。 公告称,“2021年1月29日,公司收到管理人通知,确定由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珠海国资)、本公司、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作为方正集团重整投资者。管理人后续将依法推进投资协议签署及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等相关工作。重整计划草案尚须经过方正集团债权人会议表决、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等法律程序后方可生效,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本公司将根据参与方正集团重整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方正集团是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其以IT产业为基础,逐步形成了IT、医疗、产业金融、产城融合等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旗下拥有方正科技、方正控股、北大医药、北大资源、方正证券、中国高科等6家上市公司。 其中,医疗板块被中国平安看中,医疗板块主要以北大医疗集团为业务主体,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方正集团共同设立。目前,北大医疗集团旗下医疗机构床位数超过1万张,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榜首。 除了医疗板块外,其产业金融板块也与中国平安的现有业务存在关联,产业金融板块以方正物产集团、方正证券、北大方正人寿等为业务主体,业务涵盖大宗商品交易、证券、期货、基金、保险等领域。 2019年,方正集团一笔20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违约,引爆债务危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方正集团总资产超3600亿元,总负债达到3029.51亿元。 2020年7月31日,北京市一中院裁定方正集团及旗下四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并指定方正集团为实质合并重整管理人。与此同时,方正集团引入战投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早在2020年4月2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方正集团向社会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公告明确,本次招募战略投资者旨在完成方正集团重整,有效整合产业资源,优化资产结构、债务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人员结构,维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化解债务风险,最终打造资产质量优良、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 此后,大型资本多方竞逐,据方正集团在上清所发布的重整进展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月18日,方正集团、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的债权人共有725家向方正集团管理人申报了736笔债权,申报债权金额合计2347.34亿
方正证券指出,国内疫情控制得当,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全球释放流动性,一些偏刚需的终端需求向中国转移,化工作为中游行业,我们预计2021年中国化工产品的需求量有望适度回升,一些产能扩张较少的行业景气将回升,各细分行业迎来布局良机。 疫情对化工行业的严酷考验会放缓小企业和国外企业发展速度,加速中国龙头企业市占率的提升,疫情冲击对行业竞争格局将带来中长期的影响,在整体估值不贵的情况下,坚守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护城河较深的公司,优选未来三年成长路径清晰,动态估值低的龙头企业。
红周刊 记者 | 张桔 国庆长假过后,总部位于北京的方正富邦基金在上周五连续发布三份公告,其中,方正富邦新兴成长聘任了前新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崔建波,而方正富邦信泓则解聘了基金经理符健,留下基金经理闻晨雨独自管理该基金。10月12日,该公司再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方伟宁离任方正富邦新兴成长和方正富邦科技创新的基金经理岗位。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崔建波从9月份开始出任方正富邦的首席投资官和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业内普遍对其重整基金经理团队存有一定心理预期。从上述几份公告涉及的主角方伟宁来看,截至卸任,其在基金经理岗位任职并未满两年,所管理过的方正富邦三只产品,最好的任职回报仅约为38.20%。 在如此一系列变更背后,《红周刊》记者发现问题的根源或许还是出在公司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不佳、规模袖珍上。在崔建波的加盟下,方正富邦或许会对主动权益阵营中的一众产品重新“排兵布阵”。 方正富邦主动权益类基金悉数“迷你化生存” 年内业绩、排名表现惨淡 Wind资讯数据表明,目前方正富邦基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了方正富邦新兴成长、方正富邦天恒、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方正富邦天睿灵活配置、方正富邦天璇灵活配置、方正富邦红利精选、方正富邦科技创新、方正富邦天鑫8只基金,均分为A、C两类份额。将八只产品各自的两类份额规模合并看,该公司的所有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皆很袖珍,如方正富邦天鑫的两类份额的合计规模仅约为0.16亿元,而若进一步将两类份额拆分计算,即便是规模暂居首位的方正富邦新兴成长A也仅有1.68亿份。 在存续的八只权益产品中, 《红周刊》记者发现有三只基金是今年年内新成立的:首先是今年1月20日成立的方正富邦天璇,该基金两类份额合计仅为0.90亿份;一天之后,方正富邦科技创新也正式募集成立, 该基金两类份额最新合计约为0.67亿份;8月28日,方正富邦新兴成长宣布成立,该基金的两类份额合计约为2.37亿份,踩线达标。方正富邦新兴成长目前刚刚打开申购不久,公司就火速增加了明星基金经理崔建波, 这很可能是公司担心新品规模迅速走向迷你。 在上述主动权益类产品中,我们以此次公告涉及的方正富邦信泓为例进行分析,该基金成立于去年的7月26日,符健是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同年11月初,闻晨雨也加入了管理行列,产品成立迄今恰好披露过四份基金季报。 《红周刊》记者查阅四份季报发现, 今年二季报与此前的三份季报重仓风格截然不同。资料显示,从去年三季报到今年的一季报, 该基金所重仓的品种主要为沪深300蓝筹标的,特别是银行股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去年三季报时,兴业、招行等银行股占据了半壁江山;今年一季报时,招行、兴业、工行三只银行股和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三只非银金融股也赫然在列。但是到了今年第二季度,该基金的投资风格发生了彻底转变,科技股成为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主流,而此前一直被重仓的金融股则彻底退出了重仓股行列。从结果来看,新变化并未带来新气象,不仅当季的重仓股没有一只实现年内翻番,且重仓股北信源、东方通、华宇软件年内涨幅还为负值。 《红周刊》记者猜测,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很有可能是觉的蓝筹涨幅有限而转换思路在科技股上放手一搏,但遗憾的是所选标的并非科技股龙头品种,同时介入时间点或许也并非最佳。截至10月9日收盘, 方正富邦信泓A的年内涨幅仅为12.4%,在同类1900只基金中仅排名第1506位。 除去方正富邦信泓外,上述提到的其余7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的涨幅和排名也平平:三只今年新成立的基金暂时没有年内排名,而方正富邦创新动力年内的净值增长率约为21.08%,在同类990只基金中排在第908位;方正富邦红利精选净值增长率达到36.55%,在990只基金中排名第687位。而作为灵活型基金,方正富邦天鑫的净值增长率仅为14.72%,方正富邦天睿的净值增长率也仅约为29.66%(方正富邦科技创新由于成立于今年的1月份,不足一年没有同类排名)。 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阵营“独木难支” 离任基金经理业绩不佳或因管理时间太短 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意识到了自身权益类产品的实力薄弱,方正富邦基金下半年一招举措让业内侧目:原新华基金副总经理、明星基金经理崔建波入职方正富邦,出任首席投资官兼权益投资总经理。Wind资讯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新华基金在内地公募基金中的排名是第70位,而方正富邦基金在内地公募基金中的排名则为第81位,单纯从公司的实力对比看,崔建波实际上是选择了“低一档次”的平台。 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崔建波目前的基金经理岗位任职年限已超过10年。在昔日新华基金任职期间,他曾管理过新华优选消费、新华趋势领航、新华鑫益灵活配置,任职回报均超过200%,可遗憾的是,产品规模没有和业绩成正比,从上半年末规模来看,其管理过的产品中规模最大的新华趋势领航规模仅约为9.53亿元。从该基金成立以来的规模变化看,产品自2018年以来的规模一直在10亿元之下。换句话说,崔建波仍缺乏管理大规模基金的足够经验,未来即便在方正富邦带出一只爆款产品,但对于崔建波来说,如何管好这只产品也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与崔建波在新华时的场景类似,方正富邦目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团队也是星光黯淡,在任的基金经理和崔建波的实力差距不小。首先是任职经验上的差距,根据《红周刊》记者的统计,目前公司的权益基金经理团队成员有符健、吴昊、李长桥、闻晨雨四人,其中符健的基金经理岗位任职年限约为2年零109天,挂帅多只产品的吴昊的岗位任职年限为2年零109天,而李长桥和闻晨雨的岗位任职年限则不到1年。其次从任职回报来看,虽然吴昊的最佳任职回报已实现翻番,但是这是他在一只ETF身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他所掌管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任职回报最好的方正富邦红利精选约为60%。大概率上,崔建波接下来很可能会利用其个人的影响力,为方正富邦进一步招徕人才。 至于此次人员变更中的主角方伟宁,《红周刊》记者注意到,他实际是从2018年11月底才走上基金经理工作岗位的,虽然其在公司管理过的基金产品有三只,但管理的科技创新和新兴成长的时间却分别仅为265天和45天,而不长的管理时间或许让其投资理念没有得到足够的施展机会。以其管理时间相对最长(1年零104天)的方正富邦红利精选混合A为例,该基金在2019年、2020年迄今皆表现不佳,去年全年的净值回报率仅为15.19%,在同类717只基金中排在第694位,而今年迄今的净值增长率也不过是35.50%,在990只基金中排名第688位。 从基金的重仓股来看, 作为一只红利基金,该产品可谓是恪守基金契约选股,从基金二季报来看,《红周刊》记者发现基金经理虽然所选的标的基本为恒瑞医药、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伊利股份等白马蓝筹,但这类标的显然不是今年二级市场的主流板块,特别是兴业银行、中国平安,至今年内表现仍然有小幅下跌。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方伟宁此前的两只基金分别与吴昊和符健搭档,而这两只基金的风格则是迥然不同:红利精选基金重配沪深300蓝筹,但科技创新则是主打科技成长风格。方伟宁的第三只基金新兴成长原本是其独自挂帅,该基金风格似乎趋近于科技创新这只产品,但可惜的是,其最终独挑大梁的时间定格在45天。 如是看来,方正富邦对于新基金经理似乎应该多一些包容,至少应该让它们经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此外,坐拥公募老将崔建波后,公司是走个人英雄主义的路线还是着力打造实力团队,这或许是接下来的看点。 附表 部分方正富邦旗下权益类基金情况一览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红刊招聘季 正式启动!】 金九银十,你是否在寻求一份干货满满的优质offer?是否在寻求一个能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 证券市场红周刊诚招证券新闻记者、高级推广运营,邀你一同深入价值投资领域,与投资大师面对面!详情可私信聊
本周初,北大方正集团(下称“方正集团”)在上海清算所发布公告称,已向海外债权人发出债权确认通知,对方正集团此前提供维好协议的5只共计17亿美元的海外债券不予确认为普通债权。债券发行方均为其子公司。方正集团称,若对债权确认结果有异议,信托人可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将方正集团债权申报期限延长至10月4日,而原债权申报截止日期为9月4日。 所谓“维好协议结构”,自2012年开始被中资发债企业所采用,是中国企业支持离岸子公司发债的一种增信方式,当子公司发生偿付问题时母公司予以支持,以此向国际投资者保证发行主体会保持适当的权益及流动资金,不会出现破产等情况。这意味着,若作为发行人的子公司违约,债权人可要求母公司遵守维好协议,促使子公司还款。但债权人无法直接对母公司索赔,母公司也不具有向持有人直接支付的义务。 此事引发债券圈关注,据记者了解,一方面,维好协议在中国的法律可执行性充满未知数,但鉴于方正集团的大量外币债券和此案对所有维好协议债的重要意义,许多投资者抱一线希望,即维好协议债可能被确认为母公司层面债权;另一方面,标普全球评级近期提及,这一事件增加了中国930亿美元未偿维好协议债的再融资风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债券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不过,目前以维好协议结构发行的债券已大幅下降(仅占7%),且此案将给未来的法律规管带来借鉴意义。 方正集团美元债项汇总(标“Y”的为维好协议债)。来源:DM查债通 维好协议风险再受关注 公告显示,方正集团提供维好协议和股权回购协议但不予确认的5只债券分别为:诺熙资本分别于2020年、2021年、2023年到期的价值3亿美元、2亿美元和4亿美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分别为4.575%、4.7%、5.35%;剩余2笔债券的发行人为坤智(Kunzhi Ltd),分别为4.9亿美元、2020年到期的、利率6.25%的有担保债券,及3.1亿美元、2021年到期的浮动利率有担保债券。 债券圈人士普遍表示对此并不意外,维好协议的风险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被机构关注。今年年初,方正集团宣告破产,当时有观点认为,中资企业境外发债采用的维好协议结构将遭受考验。 方正集团境内违约债项 今年5月,标普全球评级发表报告称,由方正集团担保的境外债券的持有人能够参与债务重组流程,并有望拿回部分投资,而采用维好协议结构发行的境外债券的债权则未得到确认。清算组已要求债权人提供更多证明文件,需耗时数月才能对其债权合法性做出决定。 如今,事态逐步明晰,方正集团也正式表态,对集团此前提供维好协议的5只海外债券不予确认为普通债权。这也是债券市场上首次就维好协议出现争议,将给未来的法律规管带来借鉴意义。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此前指出,维好协议在法律和监管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保护债券投资者方面具有局限性,但经过此次事件,将为日后涉及维好协议的案例提供些许经验。穆迪认为,与债务担保能力相比,维好协议的法律监管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也有相关法律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中国,维好协议的法律可执行性尚不明确。该结构常被视为事实上的担保,但此次债务重组裁定表明,管理人可能不会考虑维好协议债券的债权申报。与境内债券市场的其他债务重组相比,方正集团重组审核流程相对透明。 标普全球评级中国企业信用研究首席分析师张积豪对记者表示:“方正集团的决定,并未根本解决维好协议在国内的可执行性问题。但是,如果此案被广泛效仿,它将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违约案设定标准。” 930亿美元维好协议债风险引关注 目前,采取维好协议结构发行的境外债券规模已大幅下降,但后续影响仍值得关注。 标普全球评级认为,此裁定将推高中国当前存续的930亿美元维好协议债的再融资风险,尤其考量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债券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 具体而言,当前约15%的存续中资企业境外债券附有维好协议,但是随着监管审批选项拓宽,该种发行结构的热度下降。2019年新发行的境外债券仅有7%采用了维好协议结构,其中大部分发行于2016年~2017年(390亿美元)和2018年~2019年(410亿美元)。这些债券的到期情况集中在未来36个月内。与之对比,2019年共 有610亿美元的新发境外债券采用境内母公司提供直接担保的发行结构,约占全年境外债总发行量的27%。 “市场定价可能要在预期违约风险之外包含更多结构性后偿风险,进而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在此情形下,融资成本升高或将导致维好协议结构的债券发行减少。”标普全球评级中国企业信用研究分析师李畅表示。 张积豪则称:“投资者也许会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或者避免不买此类债券。这可能扩大维好协议债和其他债券的定价差异,无论是在新发行或二级债券市场。我们认为此类价格差异化有益于中国的债券市场,也有益于市场透明度的提高。”
在厦门银行之后,重庆银行也闯关发审会。8月27日晚间,重庆银行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于今日对本行A股发行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本行A股发行的申请已获通过。目前,尚未收到证监会的书面核准档,将在证监会予以核准的正式档后另行公告。” 根据此前的《重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说明书》显示,重庆银行此次发行不超过7.81亿股。重庆银行表示,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重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8%,资本充足率为13.10%。 2020年一季度报显示,重庆银行资产总额5112.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28亿元,增幅2.0%;不良贷款余额32.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亿元;不良贷款率1.27%,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92.31%,较上年末上升12.48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4.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4亿元,增幅14.1%;资产减值损失为9.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4亿元,增幅29.0%。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银行前十大股东依次为: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重庆路桥、重庆市地产集团、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力帆实业(集团)、北大方正集团、重庆南方集团、重庆交通旅游投资集团、重庆高速公路股份和民生实业(集团)。 今年7月,力帆实业(集团)股份发布的《关于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公司全资子公司司法重整的公告》显示,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力帆股份旗下的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被多家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 8月20日,北大方正集团发布重整进展公告称,2020年7月31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对方正集团、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实施合并重整,并指定方正集团管理人担任方正集团、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实质合并重整管理人。 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进入重整程序后,北京一中院已于2020年8月3日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了债权申报公告,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的债权人应在2020年9月4日前向方正集团管理人申报债权。截至2020年8月19日,方正集团、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的债权人共有478家向方正集团管理人申报了483笔债权,申报债权金额共计1878.51亿元。 记者根据证监会网站统计,重庆银行过会后,还有17家银行在A股排队IPO,分别是: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齐鲁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湖州银行、兰州银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东莞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
(图片来源于网路) 8月18日晚,方正证券发布业绩快报。据报告显示,方正证券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营收净利双降,成为目前公布上半年业绩的上市券商中首家业绩下滑的证券公司。 (图片来源:方正证券业绩快报) 方正证券披露,2020年上半年,方正证券实现营收33.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45%;实现净利润6.42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15.95%。 方正证券称,2020年1-6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各项经营保持相对稳定,经纪、投资银行、 母公司自营投资等业务的业绩均实现了增长。 据半年报显示,方正证券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方正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方正香港金控”)业绩亏损所致。 半年报披露称,2020年上半年,方正香港金控营业收入亏损折合人民币约2.25亿元,净亏损折合人民币约2.72亿元,减少归属于公司净利润折合人民币约2.72亿元。 (图片来源:方正证券业绩快报) 此外,方正证券发布的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财务事项公告解释称,方正香港金控业绩亏损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上半年香港证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而今年上半年大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也是拖累方正证券业绩的主要原因。 据半年报显示,方正证券今年上半年,累计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共计约3.03亿元,减少归属公司净利润约2.27亿元;今年一季度确认信用减值损失约3.51亿元,减少归属公司净利润约2.63亿元。 今年4月,方正证券发布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公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方正证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净增加2.16亿元,主要为公司对股票质押业务计提的减值准备。 截至2020年上半年,方正证券总资产为1280.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6.23%;方正证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90.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