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NN11日报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在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济脆弱复苏时,中国经济正在重新步入正轨,今年年底中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影响力。疫情期间航班被迫关闭,企业瘫痪,但中国是今年唯一一个避开经济衰退的世界大国。据世界银行夏季预测,今年中国GDP预计增长1.6%,而全球经济整体将萎缩5.2%。中国通过严格的防疫举措,实现较快的经济复苏。政府还拨出数千亿美元用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并提供现金奖励以刺激民众消费。随着旅游业和居民消费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反弹,这些举措的回报显而易见。 英国《金融时报》10日报道,中国国庆黄金周期间,尽管对消费者支出的担忧仍然挥之不去,但是数亿国内游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文旅部的数据显示,在周四结束的8天黄金周期间,中国的出游人数为6.37亿人次,产生营收4666亿元人民币。上述数字反映中国国内游客流量处于显著高位,但这一数字仍然远低于去年7天黄金周期间7.82亿人次的游客总量,旅游业营收也较去年同期下降30%。报道称,中国摆脱疫情影响得益于强劲的工业增长和政府支持。
原标题:超1500家景区门票免费或打折!今年黄金周,这些景区你去看看吗? 十一黄金周到来,近14亿人被压抑了好久的需求会“井喷”吗? 不少地方推出的各类刺激旅游消费举措,有望为今年黄金周再添一把火。 中证君发现,湖北、贵州、云南、新疆、山东等多地一大批著名景区门票在打折,甚至全免。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2020十一长假旅游性价比报告》也显示,今年国庆前夕,全国有超过1500家景区门票免费或打折,还有20多个省市政府发放旅游优惠券。 怎么样?要不要来一次“报复性旅游”? 湖北全省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 在众多官方门票优惠当中,湖北可谓是“一马当先”。根据“惠游湖北”公众号消息,从8月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包括“十一”黄金周在内,湖北全省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开放。 其中包括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5A级景区,中证君梳理如下: 资料来源:“惠游湖北”微信公众号 多地景区门票打折 根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贵州省内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门票在挂牌价基础上给予五折优惠(不包括温泉景区和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实施期限一直到2020年12月31日。优惠对象为全国所有省(区、市)游客、港澳台地区居民游客、外籍游客;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等身份证明文件即可享受优惠。 按照贵州公布的“贵州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录”,贵州省共有359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6家,4A级景区111家。其中6家5A级景区信息如下: 资料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 云南也有门票折扣。云南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A级以上旅游景区,年内门票价格一律优惠50%。对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并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购票的,景区门票全免,免除部分由省级予以补助。不过丽江古城50元维护费不变。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此前印发通知明确,优惠后A级景区的每人次平均价格水平分别为:5A级42.14元、4A级21.94元、3A级16.08元、2A级11.79元、1A级11.25元。 一大串景点名单正在袭来…… 图表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此外,还有新疆、山东、山西…… 比如,新疆阿勒泰地区所有32家A级景区于2020年9月6日—2020年11月10日对全国游客实行免门票政策。 图片来源:阿勒泰地区便民平台 除门票以外,来阿勒泰旅游,还有交通+旅游补贴政策。比如通过汽车团队(17座以上含17座)进阿勒泰地区游览,且在阿勒泰地区内住宿3晚以上的,补贴起始点到阿勒泰地区的往返过路桥费。以自驾形式组织阿勒泰以外游客(车辆不少于20辆,游客不少于60人,阿勒泰地区内住宿不少于2晚)的旅行社(自驾组织)给予2万元/次奖励。 从8月1日开始,陕西西安的国家5A级景区大唐芙蓉园、楼观台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实施免费开放,全市80%以上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2020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山西省126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将向全国游客免首道门票。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多家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参观,免门票,部分景区免费讲解,活动时间至2020年12月31日。 门票优惠吸引游客促消费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介绍,国家政策促进景区降价始于2018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随后,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应确保于2018年9月底前降低偏高的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出台了《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降价,并强化配套服务价格监管,确保降价取得实效。 2020年,国家发改委再发《关于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继续推动景区门票降价。 周鸣岐表示,景区降价的范围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强。可见景区降价绝不是一时兴起的惠民政策,而是建立在经济战略上考量的,会持续的、不断深化提升。今年以来,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在疫情对经济的压力下,各省对于旅游提振消费,进而拉动就业和经济。 文旅产融智库副理事长姜长城对中证君表示,门票收入一直以来是景区景点的重要收入来源,免票或打折对景区来说还是有挑战和压力的。但是从长远来看,门票是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垄断型粗放经营的表现,景区应当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精耕细作、创新出彩,对产业链、供应链、渠道网络进行重塑优化。结合线上阵地拓展,让景区变成更大的平台,以一业带百业,行业升级与提振消费是一体联动的。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则认为,大景区可以凭借门票折扣或免票吸引游客。游客增多,自然会带动景区及景区周边消费,多个相关行业如餐饮、土特产、饮料、景点摄像等都会提升营业额。通过扫码录入信息等,景区还可以通过会员制等加强后续影响,增加未来的生意发展机会。 姜长城对十一旅游带来的消费刺激比较乐观。他认为,十一黄金周到来,近14亿人被压抑了好久的需求可能会“井喷”。 “黄金周对旅游行业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伍岱麒表示,经过小半年时间,各行各业逐渐复苏,人们在一定时期压抑后会有较强的消费意愿,所以黄金周旅游业有望促进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财经观察:假日经济凸显中国市场优势与发展动能 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今年中国“十一”黄金周掀起的假日消费热潮,受到世界关注。“人们坐上火车,前往古老的寺庙,做着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是中国从疫情中恢复的明确信号。”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刊文说。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成功控制疫情,是中国人得以在黄金周放心出行消费的大前提。与此同时,假日消费热潮也凸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发展动能。 假日经济助力消费复苏 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正重新成为中国人的假期“标配”。观察人士认为,“十一”黄金周集中释放了被疫情压抑的消费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复苏。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说,中国“十一”长假的消费红利将带动服务业复苏,促进经济更平衡发展,特别是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将得到较好补偿。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表示,中国消费已经开始复苏,8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受黄金周期间“报复性消费”等因素刺激,零售业有望加速复苏。 疫情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一些行业转型升级。德国开元周游集团中国区总经理丁佳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后,重新恢复经营的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分别在业态和服务质量上做了相应调整和提升,让民众出行更舒心、放心。 假日经济凸显市场优势 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旅游业首当其冲。而“十一”黄金周第一天,中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3.8%;实现旅游收入766.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8.9%。中国国内游的火热场景令海外同行艳羡。 航空运输也是遭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十一”黄金周,中国国内航班量、客运量、客运收入等指标显著提升。“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国庆假期乘坐飞机出行,让中国航空公司在摆脱疫情、恢复常态上处于领先位置。”彭博新闻社网站刊文说。 从旅游、航空运输到餐饮、娱乐、健身等行业,黄金周的繁荣景象背后,依托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的需求潜力。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中国作为消费市场的魅力正不断增强。”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如此评价。 假日经济折射发展动能 黄金周期间,多地发放惠民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多家大型电商平台推出节庆消费券、中秋美食节等促销活动;部分通信运营商大规模发放5G消费券……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努力抓住黄金周契机,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频频出招。 观察人士认为,假日经济的蓬勃发展折射出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发展动能。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新兴市场部部长韩载振表示,假日经济的繁荣是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体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促进假日经济能够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活力。 顾清扬认为,中国国内消费增加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增加世界需求总量,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参与记者:朱晟、蔡蜀亚、陆睿、胡晓光、孙晓玲)(完)
今年中国“十一”黄金周掀起的假日消费热潮,受到世界关注。“这是中国从疫情中恢复的明确信号。”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日前刊文说。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成功控制疫情,是中国人得以在黄金周放心出行消费的大前提。与此同时,假日消费热潮也凸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发展动能。 假日经济助力消费复苏 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正重新成为中国人的假期“标配”。观察人士认为,“十一”黄金周集中释放了被疫情压抑的消费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复苏。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说,中国“十一”长假的消费红利将带动服务业复苏,促进经济更平衡发展,特别是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将得到较好补偿。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表示,中国消费已经开始复苏,8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受黄金周期间“报复性消费”等因素刺激,零售业有望加速复苏。 10月4日,市民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参观车展。(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疫情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倒逼一些行业转型升级。德国开元周游集团中国区总经理丁佳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后,重新恢复经营的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分别在业态和服务质量上做了相应调整和提升,让民众出行更舒心、放心。 假日经济凸显市场优势 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旅游业首当其冲。而“十一”黄金周第一天,中国共接待国内游客0.9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3.8%;实现旅游收入766.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8.9%。中国国内游的火热场景令海外同行艳羡。 10月2日,在黑龙江省科技馆,家长带着孩子体验项目。(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航空运输也是遭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十一”黄金周,中国国内航班量、客运量、客运收入等指标显著提升。“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国庆假期乘坐飞机出行,让中国航空公司在摆脱疫情、恢复常态上处于领先位置。”彭博新闻社网站刊文说。 从旅游、航空运输到餐饮、娱乐、健身等行业,黄金周的繁荣景象背后,依托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的需求潜力。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中国作为消费市场的魅力正不断增强。”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如此评价。 假日经济折射发展动能 黄金周期间,多地发放惠民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多家大型电商平台推出节庆消费券、中秋美食节等促销活动;部分通信运营商大规模发放5G消费券……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努力抓住黄金周契机,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频频出招。 观察人士认为,假日经济的蓬勃发展折射出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发展动能。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 10月3日,游客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古城一家店铺购物。(新华社发,梁孝鹏摄)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新兴市场部部长韩载振表示,假日经济的繁荣是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体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促进假日经济能够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活力。 顾清扬认为,中国国内消费增加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增加世界需求总量,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朱晟、蔡蜀亚、陆睿、胡晓光、孙晓玲)
在国内率先稳住疫情、文旅产业逐渐复苏的背景下,即将来袭的中秋国庆黄金周备受市场关注。双节齐至,今年的假期较往年还要再多一天,加之消费需求已经被压抑许久,分析师指出,今年的黄金周消费和出行需求将爆发。 汇丰前海证券(HSBCQianhaiSecurities)股票策略主管刘波(BobLiu)近日发布了一篇题为《GoldenWeektobeespeciallygolden》(这个黄金周将尤其金贵)的报告,指出本次中秋国庆假期,消费和出行需求将双双飙升。 BobLiu认为,疫情受控将令黄金周国内出行需求飙升;而本次假期(10月1-8日)较过去两年还多出一天,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去“买买买”。“对于出行与消费板块来说,这个黄金周来得太及时了,”这位分析师写道。 这位分析师援引国内综合性旅游出行服务平台飞猪的数据指出,国内出行市场已经开始回暖并且加速复苏。今年8月,机票预定量同比增8%,酒店预定量增25%。仅9月8日,机票预定量就较一周前激增160%,酒店预定量飙升190%。 BobLiu还指出,部分重要景区降低门票价格有利于刺激消费。他表示,故宫、上海迪士尼、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以及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门票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将推升游客需求。 BobLiu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航空、机场以及家电等行业。 以过去1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航空、机场以及家电等行业在10月通常会表现超凡。国庆黄金周历来是家电促销旺季,线上电商和线下连锁卖场进行大规模的促销宣传往往可以刺激家电消费。 压抑需求集中爆发 浙商证券指出,展望国庆黄金周,根据携程预计,压抑了9个月的出游需求或许将在8天时间内集中爆发,今年十一成为全年首个旅游高峰和消费黄金周。根据飞猪数据,国庆全国机票酒店预订量均已超过去年,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 海通国际指出,随着环球疫情有改善,可重新关注个别旧经济板块,包括内需、餐饮、以及地产等。随着十一黄金周假期来临,可憧憬这类近期表现已经相对强势的板块将会有更多资金流入。 不过,也有券商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中金近日指出,近期,国内主要景点的百度搜索指数已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居民出行意愿明显回升。本次国庆黄金周叠加中秋节,法定休假日共8天,较往年同期多1天。但受到景区客流最大承载量50%的限制、部分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建议学生小长假期间不出省等因素影响,我们预计国庆小长假实际出行将低于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