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联社和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26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有八成受访美国民众认为国家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为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的最高比例。4个月前,认为国家走在正确方向上的受访者还有42%,现在就只剩20%。 相比之下,只有32%的人支持美国政府的抗疫举措,较3月份下降12个百分点,也达到了新低。只有36%的美国人肯定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政策,而他在经济方面的支持率也降低了不少,只有38%的美国人认为国家经济状况良好,与1月的67%相比骤降近30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只有38%的人认可他的执政表现。 媒体人士认为,美国正同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受到冲击、系统性的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危机,该民调透露出美国民众对政府抗疫举措以及经济发展前景等的质疑。 美国《纽约时报》26日刊文指出,特朗普试图淡化新冠肺炎危害程度的做法,已经遇到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的病例数不断增加、死亡人数持续上升、重症监护病房不堪重负的现实。 而在疫情肆虐下,美国还经历着系统性的种族主义等危机。除了反种族歧视抗议之外,多个城市的民众也在声援被联邦执法人员镇压的波特兰示威者。《纽约时报》表示,在西雅图、奥克兰等地出现的混乱场面,不禁让人想起“黑人的命也是命”抗议活动最初爆发时那种“易燃易爆”的状态。
美联储强调经济复苏要靠财政刺激 在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之际,美联储决定维持原有利率水平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7月29日在承诺继续维持货币政策刺激的同时,强调了疫情对美国经济冲击日益明显,以及财政政策刺激的重要性。 7月29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声明表示,在这一充满挑战的时代,美联储将使用全部工具来支持美国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巨大困难,近几个月来经济活动和就业有所回升,但仍远低于年初的水平。同时,需求疲软和油价大幅下跌抑制了通胀,经济前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当前,持续的公共卫生危机将在短期内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货膨胀,并在中期给经济前景带来相当大的风险。 美联储表示,将继续维持目前利率水平不变。同时,为支持信贷向家庭和企业的流动,美联储将至少以目前的速度增加美国国债以及机构住宅和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持有量,以维持平稳的市场运作,促进有效的市场传导,并将继续保持大规模隔夜和定期回购协议操作。 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说,疫情对经济冲击之严重是罕见的,美国就业状况从年初的50年来最佳,一下跌至90年来最差,一些已经开放的州疫情出现反弹。美国经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据统计,美国在5月份和6月份总共增加了750万个就业岗位,但仍比疫情前减少了1470万个就业岗位。商界领袖和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消费者对在室内消费和大规模聚会没有信心,那么旅游、娱乐和酒店等遭受重创的行业将面临更艰难的复苏。波士顿联储银行行长罗森格伦在会前表示,如果公共卫生响应仍得不到改善,那么美联储的政策回应将无法抵消所有损失,经济将面临“严重后果”。 美联储的决策者们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美联储无所不能,其实他们正承担着不能承受之重。鲍威尔在会后表示,美联储至今没有考虑进场直接购买股票。鲍威尔强调,美联储有借款权,但没有支出权,鉴于美联储已将短期利率控制在接近零的水平,长期利率也徘徊在历史低点,国会和白宫在支出和税收方面作出决定已变得更加紧迫。财政政策可以解决美联储无法解决的问题。鲍威尔强调,在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财政政策至关重要。 记者 关晋勇
欢迎关注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ID:wow36krchuhai ),及时获取前沿资讯、了解全球新趋势。文末扫码关注并加入出海社群,遇见全球商业伙伴。 中国企业全球化 2020年第二季度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首次夺冠。记者获悉,Canalys 发布研究报告称,2020年第二季度,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5580万台,居于榜首,这是9年来第一次有除三星或苹果外的厂商领跑市场,其中海外出货量在第二季度同比下降了27%。但在中国的出货量增长了8%,目前70%以上的智能手机都在中国大陆销售。 亿航216获得加拿大交通部颁发的特许飞行运行许可证。记者获悉,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控股宣布其旗舰产品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亿航216获得加拿大交通部颁发的特许飞行运行许可证,这是北美地区首个针对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的阶段性运行许可。获批后,亿航216能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开展日常试飞。 理想汽车美国IPO定价为每股11.5美元。理想汽车美国 IPO 定价每股11.5美元,高出每股8-10美元的定价指导区间,这是自2018年3月爱奇艺在纳斯达克进行的24亿美元IPO以来,中国在美国的最大IPO。(IFR) 原车好多 CTO 张小沛创业跨境电商,天使轮后估值1.5亿美元。记者获悉,原车好多集团联合创始人、CTO 张小沛离职之后,已经再创业,项目方向是类似 SheIn 的快时尚出口跨境电商品牌,目前已经获得3000万美元左右天使轮投资,投后估值1.5亿美元,融资由今日资本领投,山行资本、红杉资本等跟投。 印度 OYO 创始人设立创投基金,专注投资成长型企业。据印度 Economics Times 报道,OYO 创始人 Ritesh Agarwal 日前设立一家新基金,旨在未来向成长阶段的企业进行投资,这是 Agarwal 最新的投资计划。新加坡 Aroa Venture 已明确表示会向他的新基金注资。 Flipkart 旗下 Myntra 进军中东市场。据 Economics Times 报道,印度 Flipkart 旗下的时尚品牌 Myntra 近日正式进军中东市场,Myntra 通过与阿联酋电商平台 Noon 和 Namshi 合作,在中东市场售卖居家服饰,公司计划利用人们居家办公的机会拓展市场。 印度软件公司 UST Global 投资美国软件企业 SSTS,寻求技术转让。据 Economics Times 报道,印度软件公司 UST Global 日前正式宣布投资美国软件测试和研发公司 SSTS,印度管理人员未来将进驻 SSTS, UST 希望通过与 SSTS 广泛开展合作,进而实现美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东南亚 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 向美国科技初创公司 Stack Overflow 注资8500万美元。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 GIC 日前向美国初创公司 Stack Overflow 投资 8500万美元。Stak Overflow 是美国一家 SaaS 服务公司,计划利用这笔新投资在疫情期间拓展业务。 越南网约车平台 BeGroup 联合出租车公司推出 Betaxi 服务。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越南网约车平台 BeGroup 日前与本地出租车公司 Vinataxi 合作,推出了 Betaxi 活动,和滴滴类似,Betaxi 将出租车正式纳入网约车的序列。 拉美 智利保险科技平台 Burn to Give 获得850万美元 A 轮融资。据 Latamlist 报道,智利健康险平台 Burn to Give 日前获得 850万美元融资,本次融资的投资者包括 JP Morgan, Endeavor Capital 以及 Grupo Bio Ritmo。 其他 韩国 OTA 平台 MyRealTrip 获 3600万美元融资。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韩国旅游及出行服务平台 MyRealTrip 近日获得 3600万美元融资,本次融资由 Altos Venture 领投,IMM Investment 跟投。这笔资金未来将应用到定制化旅行服务业务中。 图|图虫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码联系36氪出海运营。
当地时间7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宣布,计划撤走约三分之一驻扎在德国的美军。目前,驻德美军共有3.6万人,本次撤军涉及1.18万人。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近5600美军将被派往其他北约在欧洲的盟国,还有6400人将返回美国,之后可能会被重新部署到其他欧洲国家。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落实这些行动。”埃斯珀对记者说,“一些举措将在数周内开始,另一些则需要更长时间。”他还指出,削减驻德美军的决定,是对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军事力量进行了长达数月审查的结果,旨在加强美国的国防力量和威慑力。 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表示,撤军是因为德国“拖欠北约军费”。“德国欠钱不还。他们没有支付该付的钱,他们没有付给北约军费。”特朗普29日在白宫对记者说,“德国欠了北约数十亿美元。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军队留在那里?” 当被问及撤军是否是因为特朗普总统坚持要给德国一个教训时,埃斯珀解释称,总统只是“加速”了撤军的决定。“让我们把话说清楚。我认为德国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德国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的国防付出更多。”他说,“当然应该达到2%的标准,我甚至认为应该超过这个标准。” 2014年,北约各成员达成一致,到2024年将国防开支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据德国之声广播电台报道,德国去年在国防方面的开支为493亿美元,占GDP的1.38%。
摘要 美国国内政治方面,拜登领跑特朗普,其温和派立场与特朗普呈对立状态。 美国经济整体而言在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以及复工复产的推进下,美国经济已经呈现触底弱复苏的态势,但疫情的复燃将压制复苏速度。美联储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其倾向保持近零利率,同时两党正围绕新一轮刺激法案激烈博弈。 欧洲政治方面,英国与欧盟贸易协议谈判陷入僵局,欧盟内部一体化进程受到疫情的严峻考验。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英国经济表现虽较疫情高峰期有所恢复,但恢复较为缓慢且失业率高企,叠加脱欧后与欧盟的贸易谈判并不顺利的影响,整体经济复苏进程显得相当脆弱。 德国工业部门复产复工速度超过预期,其经济在二季度末触底反弹态势明显,但后续复苏的力度和持续力关键在于外部需求能否同步修复。 国际大宗商品方面,原油价格正处于一种弱平衡状态,从需求端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压抑着油价的上升空间。而供应端方面,OPEC及其盟友的联合减产以及美国页岩油企业持续退出的预期支撑了油价的下限。黄金方面,全球经济复苏路径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全球主要央行在未来中长期内仍处于实际的宽松路径,随着实际利率下行以及通胀中枢的反弹,亚洲对实体黄金消费的逐步复苏,中长期看黄金价格仍有进一步突破的空间。 正文 一、美国宏观环境 (一)国内政治 (1)拜登支持率领跑特朗普 从各大具备美国选举委员会认证资质的全美民调机构的最新数据上看,Marist College在6月22日—24日的民意调查显示,拜登支持率为52%,特朗普为44%。Suffolk University在6月25日—29日的民意调查显示,拜登支持率为46%,特朗普为37%。IBD/TIPP在6月27日—30日的民意调查显示,拜登支持率48%,特朗普为40%。YouGov在6月28日—30日的民意调查显示,拜登获得49%的支持率,特朗普获得40%的支持率。Ipsos在6月29日—30日的民意调查显示,拜登获得46%的支持率,而特朗普获得38%的支持率。 3月,新冠疫情开始在美国大规模传播,两党候选人民意支持率从此开始拉开差距。此后数月,特朗普政府对于新冠疫情的失控,造成确诊病例急剧上升,使得差距不断扩大。目前美国确诊病例已达到259万例,累计死亡人数12.5万人。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应对疫情的态度仍然十分松懈。特朗普寄希望于重启经济计划,但反复的疫情发展使得许多州不得不暂停或部分暂停这一计划,像佛州这样重要的摇摆州的选情在疫情恶化下对特朗普更加不容乐观。 同时,特朗普对于反种族歧视运动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挫伤了他的民望。特朗普采取的例如动用国民警卫队镇压暴动等强硬手段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反而加剧了局势的激化。基于特朗普的基本盘中涵盖大量的白人至上主义人士,预计他能对警队和种族问题做出的妥协和改变非常有限。这种局面把更多的多元年轻选民和有色族群的选票推向对手拜登,在这类选民中拜登获得显著优势。 (2)拜登政策方向与特朗普呈现对立 特朗普其执政思想是“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结合,无论是从国际经济、外交还是军事政策上都展示了其核心诉求——美国优先。即不再以追求更广泛的利益和理念为中心,特别是在贸易顺差问题上,无论是与日本还是欧盟的纠纷中都没有因为对方是盟友而“手下留情”。关税恐吓、科技封锁和金融制裁都是特朗普的常用手段。 而拜登无论是国际政治还是国内经济,其表达基本与特朗普呈现对立的状态,当然这也是一种竞争策略。关税问题上,其曾表示这实际上是“施加在美国人身上的惩罚”。而在外交问题上,拜登希望在盟友当中重塑信任,其多次在公开会议提到“美国不想抛弃世界或我们的盟友,不用对此有任何怀疑”。 (二)国内经济 (1)美国经济陷入萎缩,疫情重燃压制复苏速度 从宏观数据上看,2020年以来美国经济遭受了疫情的重创。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为-5%,预计二季度萎缩幅度将进一步扩大至-38%,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萎缩幅度为6.4%。随着封锁措施的解除以及企业开始复工复产,美国经济已经出现部分复苏迹象。6月份失业率降至11.1%,非农就业人数增加480万,与5月份270万的新增非农相比呈现加速。从细分上看,休闲和酒店行业的就业增长约占6月份就业增长的40%,这些行业此前都受到了经济停摆的沉重打击。美国6月的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明显回升。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为49.8,略高于预期的47.8,6月Markit服务业PMI为46.7,符合预期。同时,美国5月消费者支出录得有史以来最大反弹8.2%。 在目前的节点上看,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确实超过预期,失业率也呈现实质性拐点。但细分上看,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不具备持续性,居民收入的下降叠加对疫情二次暴发的风险预期抑制了美国居民进行超前消费的意愿。美国6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8.1,仍处于2012年以来的低位,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够良好地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的消费状况的预测,其对消费支出有较好的领先性,领先的周期一般在6个月到1年。另一方面,5月居民收入下降4.2%,为2013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这意味着支出的涨势并不是由收入增加推动的,随着600美元的额外失业补助在7月底到期,预计收入将进一步下滑。且就业的恢复更多集中在底薪领域(临时工),美国企业对雇佣高技术人员的意愿正在降低。 企业投资方面,美国6月投资者信心指数继续上升至-22.3,投资者信心核心现状指数同步回升至-57.3,显示当前疫情对美国投资者信心造成的打击正在修复。但从具体融资情况来看,近期美国商业银行工商业贷款增速则有所回落,结束了企业纾困政策刺激下连续攀升的态势。 通胀方面仍然疲软,美国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0.1%,较4月下滑0.2%,核心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为1.2%,较4月下行0.2个百分点。 整体而言,在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以及复工复产的推进下,美国经济已经呈现触底弱复苏的态势。但佛罗里达和南卡罗来纳等南部州出现了因经济过早重启而带来的新冠病例重新激增,疫情的复燃将抑制整体经济复苏的力度。同时,拜登目前在各项民意中领跑特朗普,其上台后可能会部分推翻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这些都导致了短期内美国投资者以及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仍持明显的悲观态度。预计美国未来经济复苏的速度将是缓慢的,2年内难以复苏至疫情前的状态。 (2)美联储倾向维持近零利率,动用多种手段支撑金融市场流动性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全球及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美联储今年3月紧急启动零利率和QE,宣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100bp至0%—0.25%区间,QE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国债、2000亿美元MBS,以支持市场流动性。6月,美联储宣布保持当前接近于零的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不变,重申将动用所有范围政策工具来支持美国经济,暗示会将近零利率保持到经济复苏为止。 美国6月就业报告显示,就业人数增长放缓,失业率仍处于历史高位,这显示出劳动力市场普遍疲软。此外,如果发生第二波疫情,美国经济、就业市场会进一步受损。美联储公布的更新后经济展望数据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的中位值为,今年美国GDP下降6.5%,但明年即2021年会增长5%,2022年将增长3.5%。今年失业率将为9.3%,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6.5%和5.5%。今年核心PCE通胀率为1.0%,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1.5%和1.7%。联储官员对今年到2022年政策利率的中位值预期均为0.1%,2022年以后为2.5%。虽然一些经济指标表明美国部分行业运作正常,但美联储认为经济活动总体上还没有好转,对未来经济持较为悲观的态度,认为未来经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虽然如此,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负利率政策不适合美国。包括欧洲和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尝试了负利率,但结果好坏参半。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决策者认为采取这一工具会破坏美国金融市场。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现在面临的不是货币价格问题,而是公共卫生问题。另一方面,负利率将冲击美国中介机构和货币市场基金,作用弊大于利。 (3)美国新财政刺激方案蓄势待发 目前,美国国会3月份推出的刺激方案执行均已接近尾声。CARES法案截至6月底实际拨款金额达总额度60%。若维持该拨款速率不变,7月份累计拨款总额预计达到总额度80%,预计最晚8月前投放完毕。CARES法案即将到期,疫情反弹,失业率仍处高位,经济衰退促使美国国会拿出新一轮刺激方案。 新一轮3万亿美元HEROES法案已于5月份由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通过,但仍必须通过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该法案希望为家庭提供更慷慨的福利,包括为每个受抚养人支付1200美元。总的来说,民主党的法案为每个家庭提供了高达6000美元的援助。同时,将将近1万亿美元直接拨给州、地方和部落政府,其中包括向州政府提供的5000亿美元直接灵活援助,以及向地方政府和郡提供的另外3570亿美元。它还为基本工作人员增加了2000亿美元的流行病危险津贴,并为病毒检测、接触者追踪和治疗工作增加了750亿美元。 共和党人已经否决了该法案的许多内容。包括暂停对州和地方税收减免的上限,降低失业救济金金额,但可以确定新法案会包括对居民的新一轮现金援助。国会要求在8月7日参议院开始休假之前敲定新一轮刺激方案,但如果两党讨论陷入僵局,可能将新的刺激方案推迟到9月份。 参议院共和党人将新刺激措施的总支出锁定在接近1.3万亿美元的位置,而众议院民主党人提出的HEROES法案总支出达到3万亿美元。虽然数字可能会改变,但最终的刺激计划可能在1.5万亿美元至2.0万亿美元之间。 二、欧洲宏观环境 (一)欧洲政治 (1)英国与欧盟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年内很可能无法达成协议 疫情期间,英国与欧盟的谈判陷入僵局。在此前的四轮常规谈判中,英国与欧盟双方僵持,进展非常有限,于是双方决定在7月开启为期5周的密集谈判。 在密集谈判开始前,英国政府表示,如果在“脱欧”过渡期内英国未能与欧盟就贸易关系达成协议,将准备按“澳大利亚模式”退出欧盟,并且将不会延长过渡期1至2年。而欧盟负责英脱欧事务的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则指责英方不遵守“离婚”协议的条款。 7月3日,谈判进行数日后,英国与欧盟仍陷严重分歧。谈判期间,由德国开始出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盟和英国就未来关系的谈判进展“非常有限”,并认为有可能不会达成协议。英国首相约翰逊则对双方可能达成脱欧后贸易协议更为乐观,但他表示,如果有必要,英国可能会在没有达成全面协议的情况下退出欧盟。 现阶段,“无贸易协议脱欧”的风险正在加大,主要原因是英欧双方在渔业和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上的分歧。 英欧双方正针对欧盟渔船在英国水域的捕鱼权问题、欧盟各国船民在英国水域捕鱼的比例问题以及英国水域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谈判。英国政府坚持在脱欧过渡期结束时,收回其对水域的控制权,成为独立自主的沿海国家。即自2021年起,控制其海岸线周围200海里区域的捕鱼活动,并有权决定或调整“谁在我们的水域捕鱼以及以何种条件捕鱼”。而欧盟则坚持“必须维持欧盟当前对英国水域的准入权以及目前在英国水域的捕鱼比例,并与英国签署长期协议”。欧盟反复强调,除非欧盟渔民可以继续进入英国水域捕鱼,否则欧盟永远不会与英国签署贸易协定。 在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上,欧盟要求英国承诺在过渡期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从环境法规到企业补贴的各个方面与欧盟保持协同,以确保双方市场主体未来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以此换取广泛进入欧盟市场的零关税贸易协议。但英国认为,欧盟试图把公平竞争环境与欧盟法律捆绑的做法侵犯了英国的主权。 双方的立场截然相反且态度强硬,让谈判陷入僵局,取得的进展非常有限。并且约翰逊已经拒绝延长谈判至明年,届时英国脱欧后的过渡期就将结束,因此,“无协议脱欧”的风险正在加大。对英欧双方而言,如果未能在过渡期内达成协议,将重新回到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开展贸易,将导致一个“双输”局面。 (2)欧盟一体化受到疫情的严峻考验 疫情的出现并未成为凝聚欧盟力量的粘合剂,反而更多地暴露出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4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就亲自向意大利道歉,因为欧盟在应对新冠病毒危机方面缺乏团结。 欧洲内部的人员和货物自由流通,是欧盟的一项核心原则。但在疫情高峰期,不仅人员流通受到阻碍,货物流通也出现问题。与防疫相关的一些货物在欧盟突然紧缺起来,甚至导致欧洲国家间爆发外交冲突。例如并不生产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瑞士的有关货物频遭德国截留,引发外交纠纷。 在货币政策方面,欧洲央行统一掌管了欧元区的货币政策走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了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以支撑经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央行推出的大规模购债计划得到了成员国的完全认可。德国宪法法院在5月初裁定,欧洲央行的部分购债计划违反德国宪法,若欧洲央行无法在8月初之前证明其购债行为的必要性,德国央行将停止参与欧洲央行的公共部门购债计划。关于欧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的争论,已经演变成南欧和北欧在是否发行共同债务或者欧元纾困基金援助贷款条件问题上的博弈。荷兰和德国疑心意大利利用此次危机重提被抛弃的“欧元债券”,让北欧为不负责任的南欧债务买单。7月21日,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在结束四天的高强度会议后,打破了在抗疫重振计划上的僵局,达成了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但欧洲议会主席萨索利称不会轻易批准欧盟峰会达成的刺激计划。 (二)欧洲经济 (1)英国经济受疫情以及谈判僵局双重压制 英国2020年一季度GDP为-1.74%,前值1.12%。细分来看,工业对GDP同比拉动-0.55%,前值-0.24%,服务业对GDP同比拉动-1.11%,前值1.09%。6月制造业PMI为50.10,自3月以来重回枯荣线上方。6月服务业PMI为47.1,前值29.0,有明显回升。生产者价格指数6月同比-0.78%,前值-1.21%,环比0.35%,工业品价格出现小幅反弹。 GFK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回升,6月数值为-30,前值-34。5月零售销售指数-13.10%,前值-22.7%。从就业数据上看,5月失业率为7.80%,前值6.33%,处于历史高位。英国出口总额自2019年12月以来始终呈萎缩趋势,第一季度商品出口同比-9.49%,服务业出口-2.68%。5月出口总额有所回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第二季度出口反弹的幅度不容乐观。6月CPI同比0.6%,前值0.5%,通货膨胀仍然较为疲弱。 总体上,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英国经济表现虽较疫情高峰期有所恢复,但恢复较为缓慢且失业率高企,叠加脱欧后与欧盟的贸易谈判并不顺利的影响,整体经济复苏进程显得相当脆弱。 (2)德国工业部门复苏明显,但对外出口仍然承压 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德国经济2020年一季度陷入小幅萎缩。一季度德国GDP同比下降-1.9%,前值为0.2%。从影响因素上看,一季度出口对GDP同比拖累1.5个百分点,个人消费对GDP同比拖累1.1个百分点。从最新数据上看,出口额5月同比下降29.7%,前值-31.1%,环比增长9%,前值-24%,出口虽然触底但复苏力度仍然较小。零售销售额5月同比增长4.6%,前值-5.2%,环比增长13.4%,前值-6.2%。二季度德国商品及服务出口额进一步下滑,将拖累经济2季度萎缩程度加剧。 6月制造业PMI为45.2,较4月、5月的34.5、36.6有明显回升,反弹至疫情前水平,但仍处于枯荣线之下。6月服务业PMI为47.3,较3月到5月的31.7、16.2、32.6有大幅度的回升,但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枯荣线以上水平。德国5月PPI同比下降2.2%,前值-1.9%。德国6月工业信心指数-23.5,较4月、5月的-33.3和-28.9有所回升。6月IFO商业景气指数86.2,较4月、5月的74.3和79.7有所回升。5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3.1%,前值-29.4%,环比增长9.7%,前值-20.2%。随着德国放松隔离措施以及企业复工复产,工业部门活跃态势明显,但整体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企业投资者信心小幅回升。 德国6月CPI同比增幅0.9%,前值0.6%,呈现小幅上扬。一季度德国劳动力成本指数4.3%,前值3.0%,工资和收入指数112.9,前值113.4,5月失业率为3.9%,前值3.9%。劳动力成本虽有上升,居民收入却没有提高,失业率没有出现明显改善,仍处于近年来的高位状态。 整体而言,德国经济在二季度末触底反弹态势明显,但后续复苏的力度和持续力关键在于外部需求能否有效修复。目前德国出口贸易的反弹不及预期,且居民收入的滞涨将压抑消费预期,预计德国经济在1-2年内难以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三、重要大宗商品走势 (一)原油价格处于供需的弱平衡 受疫情以及主要产油国的减产博弈影响,2020年以来原油期价呈现剧烈的深“V”波动,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即将到期的美国原油期货5月合约出现暴跌,该合约盘中一度触及负40美元/每桶,结算价报每桶负37.63美元,下跌幅度高达约305%。这也是历史上美国原油期货第一次收于负值,受此影响当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也下跌接近7%,收报26美元/每桶。此后随着“OPEC+”减产的执行、美国页岩油产能的退出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复工复产的影响,美国原油主力期货价格重新回到了40美元/每桶,布伦特原油回到了43美元/桶。 国际原油价格正处于一种弱平衡状态。从需求端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压抑着油价的上升空间。而供应端方面OPEC及其盟友的联合减产以及美国页岩油企业持续退出的预期支撑了油价的下限。由于解封后又遭遇新一波疫情,美国汽油消费过去三周大致持平。“OPEC+”希望尽快降低过剩原油库存以推高油价,但炼油商认为汽油和柴油需求仍然低迷,布兰特原油期货和跨月价差过去四周基本持平,炼油厂积极性较低。 (二)黄金价格中长期仍有进一步突破空间 在政治或经济不稳定时期,黄金被认为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避险资产。同时,金市对利率高度敏感,因为较低的利率降低了持有无收益黄金的机会成本。2020年以来随着各国央行大放水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悲观促使COMEX黄金价格一路攀升,近期价格创新高1870美元每盎司。 但我们判断中美关系中长期仍处于紧张状态,全球经济复苏路径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全球主要央行在未来中长期内仍处于实际的宽松路径。因此,中长期而言,随着实际利率下行以及通胀中枢的反弹,以及亚洲对实体黄金消费的逐步复苏,黄金价格仍有进一步突破的空间。 本文原发于财新。
主要观点 7月FOMC会议主要内容:重申美联储能做的更多,但具体调整或等到9月。 1、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不变;将央行美元流动性互换与临时回购便利(FIMA)的截止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 2、利率政策前瞻:委员会维持0%-0.25%的目标区间,直到确信美国有望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这一表述与4月会议保持一致。目前市场预期在9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会对前值指引做出调整。 3、经济预期:肯定5月以来经济和就业的恢复,但指出疫情反复后,各项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再度放缓,因此未来经济的走势将取决于疫情的发展。 4、货币政策。对于已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资产购买以及各类紧急贷款工具将继续延续,保障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同时鲍威尔重申美联储甚至还没有开始考虑加息。而对于未来货币政策额外的工具,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前瞻指引、调整资产购买方式都是可选项,美联储有能力做的更多(因此也未排除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可能)。 美联储货币政策执行进度:自6月FOMC会议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未作出大幅调整,主要对已有工具做出修正。包括扩大CPFF、SMCCF、TALF的交易对手,将9项紧急贷款计划中的7项延长了截止期限至12月31日,将央行美元流动性互换与临时回购便利(FIMA)的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 6月中旬起,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出现短暂缩表现象,主要缩表科目为前期应对美元流动性紧张而实施的紧急工具,反映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缓和。 不过,美联储紧急贷款工具的使用额度并不高。CCF的使用额度较低或体现了美联储通过承诺为企业债兜底已稳定了金融市场预期。而MSLF与MLF作为类财政工具,其使用额度较低或反映了目前美联储推出的呵护实体经济与地方政府的工具并未真实为经济主体带来资金支持。 美元指数:中长期或开启主动贬值周期。美元指数的变动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3月以来经历主动升值→主动贬值→主动贬值→被动贬值的过程。 美元指数走势展望:短期(大选前)由主被动因素交织,长期转向主动贬值。短期,一方面欧强美弱的格局将继续推动美元被动贬值,另一方面大选前特朗普煽动民粹的不确定性,手段多样,泛政治化冲突、金融点式制裁、甚至局部军事微摩擦,可能会激发市场的避险,抬升美元,历史上大选年也存在美元走强的大选效应。长期美元大概率将转向由主动因素带来的贬值周期,直至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出现;背后主要的触发因素在于:1)从美国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看,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与美元指数或创新高、美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或走弱,带来美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弱化;2)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疫情后美联储迅速降息带来美德利差大幅收窄,降低了欧日资产套利交易的需求;3)从美国对外政策的角度来看,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诸如美中摩擦、美国退出WHO等)可能会弱化全球对美元资产的投资需求。 美债:定价机制已超出三因素定价模型,在为经济复苏定价。根据我们的美债三因素模型,所测算的当前美债收益率应为负值,而根据Q2和Q3以来的收益率均值倒算的隐含实际GDP增速分别为2.3%、1.4%,说明当前的美债市场已开始定价复苏。预计未来在美国经济真实复苏之前,若市场无其他变化,则美债大概率延续当前低位震荡的水平。 人民币汇率:基本面支撑下大趋势向好,但中美事件型冲击或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1)干预视角:近期逆周期因子基本没有干预汇率;2.)基本面视角经常账户顺差与金融账户资本流动下半年预计稳定流入格局不变,所以结售汇比较稳定;3)预期面视角:企业结售汇比例稳定,意味着预期稳定;4.交易面视角:近期中美摩擦加剧造成交易量快速走高,后续需要警惕大选前中美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交易面的恐慌贬值波动。下半年汇率展望上,汇率波动或类似2019年,即基本面向好带来汇率大趋势向好,但中美事件型冲击可能会让汇率波动加大,但不改趋势。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下滑幅度超预期,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7月FOMC会议主要内容 (一)政策利率: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不变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维持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1%不变,维持隔夜逆回购利率0%不变,会议决议获得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同意。同时,美联储宣布将央行美元流动性互换与临时回购便利(FIMA)的截止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从而保证政策工具可随时使用。 (二)会议声明:重申美联储能做的更多 此次议息会议除了将央行美元流动性互换与临时回购便利延期外,未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对于宽松货币政策立场的前瞻指引也未作出调整或进一步细化。但鲍威尔依然强调美联储有能力为货币宽松做出更多,表态全程鸽派,因此会后市场对年内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维持在0%,具体来看: 1)利率前瞻指引:委员会将维持0%-0.25%的目标区间,直到其确信美国有望实现充分就业和2%的通胀目标。这一表述与此前议息会议保持一致,目前市场预期在9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会对前值指引做出调整,有可能与具体的经济指标目标相挂钩或明确具体的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的时间期限。 2)经济预期:在会议声明中,美联储实际上认可了5月以来经济活动和就业的恢复,并认为经济修复的比美联储预期的更快,但在新闻发布会中鲍威尔也表示疫情反复后,各项高频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再度放缓,因此未来经济的走势将取决于疫情的发展。而在7月FOMC会议开始前,市场就有预期由于美联储对疫情发展与经济前景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此次会议中大概率不会盲目做出政策调整。 3)货币政策。对于已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资产购买以及各类紧急贷款工具将继续延续,同时美联储在近期延长了多数政策工具的期限,从而保证在有需要时可随时使用,延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同时在新闻发布会中,鲍威尔重申美联储甚至还没有开始考虑加息,由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长尾现象,因此美联储将维持货币的长期宽松。而对于未来货币政策额外的工具,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前瞻指引、调整资产购买方式都是可选项,美联储有能力做的更多(因此也未排除实施负利率政策)。 (三)市场即期影响:立场鸽派,美股上涨,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下跌,黄金上涨 美股上涨,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下跌,黄金上涨:降息决议公布之后四个小时窗口看,美元指数由93.3153下跌0.03%至93.2858,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先涨后跌收盘分别+0.2%/+0.2%/+0.2%,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由0.594%下行1.4bps至0.58%,COMEX黄金由1954.4美元/盎司上涨0.52%至1964.5美元/盎司。 二 美联储货币政策执行进度 自6月FOMC会议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未作出大幅调整,主要对已有工具做出修正。具体来看,美联储扩大了CPFF、SMCCF、TALF的交易对手,并将9项紧急贷款计划中的7项延长了截止期限至12月31日(原计划截止期限在9月30日前后,未延长的市政流动性便利MLF与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PFF的截止期限分别为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3月17日),同时在7月FOMC会议同期,美联储宣布将央行美元流动性互换与临时回购便利(FIMA)的截止期限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通过扩大交易对手并延长期限,有助于货币政策继续呵护经济重启,延长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6月中旬起,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出现短暂缩表现象,主要反映了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缓和。从缩表科目来看,主要为前期应对美元流动性紧张而实施的紧急工具,如回购、央行美元互换、PDCF、MMLF等,而其他流动性便利工具如MSLF、PPPLF未出现规模的缩小,国债与MBS购买仍持续进行,为美联储扩表的主要科目,由此也可印证当下美国金融体系流动性尚稳定。随着前期使用的回购等工具到期,缩表科目对总资产的拖累消退,美联储再度回归扩表,不过预计在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美联储扩表的速度也将较此前放缓。 美联储紧急贷款工具的使用额度并不高,其中已使用额度最高的PPPLF工具也仅使用了11%,CCF、MSLF与MLF工具的使用额度分别在6%、6%与3%左右。CCF的使用额度较低或体现了美联储通过承诺为企业债兜底已稳定了金融市场预期,因此无需真实购买也可维持企业债市场的稳定。而MSLF与MLF作为类财政工具,其使用额度较低或反映了目前美联储推出的呵护实体经济与地方政府的工具并未真实为经济主体带来资金支持。 三 美元指数:中长期或开启主动贬值周期 (一)从主动和被动视角观测美元指数波动 美元指数的变动可以分为两种动能模式——主动和被动。具体来说,主动动能:是基于美国自身经济、货币、资产价格因素的变化,主要观测特点为美元相对一篮子币种普遍升贬值;被动动能:由于美元指数中欧元占比达到近6成,因此被动动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为欧元,主要观测特点为欧元主动变动带来的美元指数被动升贬值,美元兑其他币种则对稳定。3月以来美元指数经历了主动升值-主动贬值-主动贬值-被动贬值的过程: 3月9日-3月23日:美元流动性紧张带来的主动升值。疫情全球蔓延后,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资产价格出现普跌,带来风险资产大量被抛售,美元流动性短期内出现极度短缺的格局,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迅速升值突破100,而同期欧洲货币、日元、加元呈现普遍性的贬值。 3月24日-4月1日:美元流动性缓和带来的主动贬值。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后,美联储迅速行动:美联储3月15日紧急降息100bp,3月17日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与加拿大、英国、日本、欧洲、瑞士央行开展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并陆续推出CPFF、MMLF、PDCF等一系列流动性便利工具。从而带来美元流动性逐步缓和,美元结束快速升值的趋势,回调至100以下。 5月18日-6月10日:全球复苏预期开启,risk on环境下的主动贬值。4月美欧疫情开始逐步得到控制,各国陆续发布经济重启路线图,进入5月后公布的4月数据验证了经济复苏的预期,全球进入到由复工预期带来的risk on阶段,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大幅反弹,美元指数中枢进一步下跌至97左右,同期全球主要货币均呈现升值趋势。 7月以来:欧洲经济修复优于美国带来的被动贬值。自6月下旬起,美国疫情出现二次爆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高频数据来看,美国opentable餐厅就餐增速重新放缓,明显弱于欧洲;零售销售周同比增速也重新回到-7%以上;初请失业金人数在连续15周下降后于本周再次环比上升,而美国人口普查局每周household pulse调查也显示6月中旬到7月中旬美国就业人数下降约670万人;同时纽约联储WEI指数也重新回落,预示着美国经济整体呈现再度下滑的趋势。而从月度PMI数据来看,7月美国Markit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分别为51.3、49.6,预期值52、51,服务业PMI大幅不及预期且仍在荣枯线以下。相比之下,欧洲疫情防控效果显著,德法的服务业高频数据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7月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初值也均回到荣枯线以上;7月以来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逐步回落,而欧洲经济意外指数则由负转正;在欧洲显著优于美国的背景下,欧元、英镑、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等欧洲货币升值,带来美元指数出现被动贬值。另外,上周欧盟通过的7500亿欧元复兴基金更是增强了市场对欧盟财政一体化的预期,对欧元进一步产生积极影响。 (二)展望:短期主被动因素交织,长期转向主动贬值 短期欧强美弱的格局将继续推动美元被动贬值,但大选前特朗普煽动民粹的不确定性、以及美欧疫情防控、经济前景与逆周期政策仍存极大不确定性,美元走势存在阶段性波动走强的可能。一方面,近期美国新增确诊人数已进入新的平台期,疫情控制与经济修复层面欧强美弱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同时随着欧盟与美国7月经济数据的陆续发布,若欧盟数据超预期改善而美国数据走弱,或将推动美元继续被动贬值。另一方面,大选前特朗普煽动民粹的不确定性,手段多样,泛政治化冲突、金融点式制裁、甚至局部军事微摩擦,可能会激发市场的避险,抬升美元;历史上大选年也存在美元走强的大选效应。短期内还需要警惕的一点在于,考虑到美国国会目前正在制定下一轮财政刺激法案、而欧洲国家诸如法国、西班牙的新增病例出现一定反弹的迹象,未来美欧的逆周期政策落地、疫情前景与经济修复前景均存在不确定性,美元仍然存在走强的可能。 长期美元大概率将转向由主动因素带来的贬值周期,直至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出现。回顾美元指数的历史大周期,美元由100以上趋势性下跌至80附近的背后,通常有三大层面的因素。 首先,从美国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看,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与美元指数成正比、美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与美元指数呈反比,这两项指标衡量了美国经济的健康度以及相较全球的经济实力;根据CBO对2020-2021年财政赤字的预测,预计财政赤字率将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受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根据彭博一致预期,美国GDP占全球比重大概率将继续下行,导致美国自身经济实力对美元指数的支撑弱化。 其次,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后由于欧日均实施负利率,大量资金投资美元资产以实现套利交易;而疫情后美联储迅速降息带来美德利差大幅收窄,叠加欧盟复兴基金落地后将发行7500亿欧元的欧盟主权债务,也增加了欧盟主权债务的投资范围,对美元资产的投资需求或减弱。 最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角度来看,1985年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背后的一大重要原因来自于广场协议的签订,美国通过政治力量实现了美元趋势性的贬值。而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诸如美中摩擦、美国退出WHO等)可能会弱化全球对美元资产的投资需求,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已经出现了美元占全球官方储备比重增速的回落。 四 美债:定价机制已超出三因素定价模型 美债定价机制已超出三因素定价模型,在为经济复苏定价。根据我们的美债三因素模型,所测算的当前美债收益率应为负值,而根据Q2和Q3以来的收益率均值倒算的隐含实际GDP增速分别为2.3%、1.4%,说明当前的美债市场已开始定价复苏。不过,近期受美国疫情二次反复的影响,美国经济修复前景不确定性提升,对应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美债期货空头持仓也有所下降。预计未来在美国经济真实复苏之前,若市场无其他变化,则美债大概率延续当前低位震荡的水平;若后续美联储实施YCC操作,则将进一步将中长期美债框定在低位区间。 五 人民币汇率:大趋势向好,波动性加大 基本面支撑下大趋势向好,但中美事件型冲击或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从4个角度观察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1)干预视角:近期逆周期因子基本没有干预汇率,反映近期汇率波动以市场因素主导;2)基本面视角:经常账户顺差与金融账户资本流动下半年预计稳定流入格局不变,结售汇也比较稳定;3)预期面视角:企业结售汇比例稳定,意味着企业部门对汇率的预期稳定,并无特定方向;4)交易面视角:中美摩擦近期加剧已造成交易量出现快速走高,后续需要警惕大选前中美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交易面的恐慌贬值波动。整体来看,下半年对汇率的观点为:汇率走势类似2019年,基本面向好带来大趋势向好,但中美事件型冲击可能会让汇率呈现阶段性过山车走势,波动性加大,但波动性不会改变趋势方向。
1 7月30日凌晨2点,全球投资者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了美联储新的议息会议上。那么,此次又传达了什么新的重磅消息呢? 1、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 2、美联储重申上月所说的“至少”会维持当前购债的力度。即“在未来几个月美联储将至少按目前的速度增加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和机构发行的住宅和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维持平稳的市场运作。” 此外,美联储将继续提供大规模的隔夜和定期回购协议操作,同时将密切监测市场情况,并准备酌情调整其计划。 3、将今年3月启动的同澳大利亚、巴西、韩国、墨西哥、新加坡、瑞典、丹麦、挪威和新西兰九家央行的临时美元互换额度和临时回购协议工具延长有效期,延至明年3月31日。 4、对于美国经济,美联储声明又一次重申,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和全球的经济造成巨大困难。并表示“当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将在近期内严重施压美国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在中期内对经济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在利率声明发布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了记者发布会。有如下几个重点表述: 鲍威尔表示,当前的经济下行十分严峻。美国二季度GDP萎缩可能会出现创纪录的最大幅度,经济发展路径异常不确定,而经济路径取决于政府行动的水平。 通胀方面,鲍威尔表示,疫情对通胀有显著影响,更高的食品价格可能会增加负担,但从根本上讲,疫情是反通胀的冲击,长期通胀预期相当稳定,美联储甚至没有考虑过加息。 就业方面,鲍威尔表示,经济前景难以预料,就业形势尚不明朗,即使经济重启顺利进行,人们重回工作岗位,实现经济复苏仍需很长的时间。许多人在失业后将需要持续的支持,娱乐休闲产业中的许多人将不会重回岗位,但美联储旨在创造利于人们就业的环境。 货币政策方面,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的政策立场是合适的,如有需要可以调整前瞻指引和资产购买。保持信贷流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借贷计划提振了私人信贷的扩张,美联储将致力于使用所有工具并保持贷款工具不变。但鲍威尔重申,美联储只能发放贷款而不能拨款,且没有考虑过购买股票。 财政政策方面,鲍威尔表示,财政可以解决美联储无法解决的问题,美国财政应对措施强劲、快速且广泛,但经济复苏还需要更多的财政政策,两党都需要额外的财政支持。 无论从会议声明,还是从新闻发布会,美联储均向市场释放了维持当前宽松力度的信号,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2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海外金融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动荡。 美股市场,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尾盘小幅集体跳水,随后回拉收强。截至收盘,纳指、标普500均涨超1%,道指上涨0.61%。 (来源:Wind) 美股的集体上涨,源于美联储继续鸽派的作风。 不过,美元指数在议息期间持续走低,一度跌至93.2529,创下2年来最低记录。从5月18日以来,美元指数从100左右,自由落地般的下滑至93左右,跌幅足足有7%之巨。 (来源:Wind) 再看美债,集体普跌。其中5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首次跌破0.25%,低见0.248%,创历史新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下跌1.19%,跌至0.574%,离3月8日的0.502%历史最低水平仅一步之遥。 (来源:英为财情) 而黄金延续走高态势。美联储会议期间,COMEX黄金期货大幅走高,最高升至1974.9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随后短线回调后重拾涨势。 (来源:Wind) 过去几个月时间里,美联储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宽松计划,导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这其实限制了美联储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加大资产购买计划的可能。 但是此次美联储表态,依旧唯有当有的购买水平,持续大规模放水,会导致货币泛滥,将给美国带来资产泡沫与通胀的问题,后期会严重威胁美元的国际地位。 高盛集团周二发布了一项大胆警告,指出美元面临失去其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风险,使得关注焦点集中到突然爆发的美国通胀担忧之上 。高盛策略师警告称,美国的政策正在引发货币“贬值担忧”,这可能会终结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主导地位。 当然,美联储按照目前的速度持续购债,无疑会将美债收益率打到最低,中长期必然导致国际资本减持美债,会降低美元国际占比,进一步反侵美元。 这也是为何美联储鸽派之下,美元指数继续走弱的主要逻辑。美联储迫于无奈,继续伤害着美元。 为何黄金还会继续上涨呢? 黄金是硬货币,具备保值作用,大家也愿意买黄金对抗通胀。黄金定价因子由实际利率决定,而实际利率又等于名义利率扣除通胀预期。 (黄金走势与实际利率走势,来源:彭博) 代表名义利率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虽然走低,但幅度相对有限,而通胀的预期上扬较快,源于各国(欧美)持续大规模放水,数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 美联储此次继续鸽派,市场预期实际利率可能进一步走弱,黄金保持小幅上扬。 3 北京时间今晚20:30,美国商务部将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GDP报告,投资者将了解到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实际上陷入了多大的困境。 当前市场预期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可能录得-34.1%,创1940年以来最糟纪录,前值为-5%。 但实际数据究竟如何,值得期待。这无疑对股市、债市、黄金等市场又是一次考验。毕竟货币流动性一方面,另一个重要的维度是经济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