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昊华能源披露控股子公司西部能源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签署《内蒙古自治区采矿权出让合同〔探转采〕》的公告。公告显示,协议涉及采矿权主体为红庆梁煤矿,该矿井地处内蒙古,井田面积约为48.58平方千米,保有资源储量为7.42亿吨,涉及开采规模600万吨/年。 资料显示,在京西矿区退出和产量减少的情况下,昊华能源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扩展后备资源,此次受让的采矿权主体红庆梁煤矿是公司在京外拓展的煤矿资源之一。除该煤矿以外,昊华能源在内蒙古还另有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高家梁煤矿,以及东铜铁路专用线、国泰化工煤制甲醇等项目。截至目前,公司在内蒙古矿区已完成“煤—化—运”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从行业来看,推动能源产业向清洁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共同选择。从煤炭产业来看,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政策考量,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依然稳固。 昊华能源作为积极践行安全、绿色、转型、转移、升级绿色发展的能源企业,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开发低硫、低磷环保煤种等,已形成了稳固的产品环保特质优势。据公告披露,其目前共拥有国内矿权4个,煤炭储量合计约为21.54亿吨。 据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显示,昊华能源控股子公司西部能源需共计向内蒙古资源厅缴纳20.18亿元的出让收益,首次应缴纳金额为4.04亿元,剩余金额在30年内逐年缴清。西部能源公司当天即缴纳了全部首期采矿权出让收益,为下一步尽早取得采矿许可证等相关证照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行业整体向绿色环保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昊华能源将进一步挖掘内蒙古煤化运产业基地的内部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为根本,强化市场销售在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逐步整合现有煤炭生产、洗选、销售、运输等资源,形成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内蒙古矿区产业协同保障的最大效能,为公司创造更大效益。 同时,公司也会继续加强内蒙古、宁夏地区及集团电厂周边优质煤矿项目和一体化项目的跟踪研究工作,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注重发挥煤电一体、煤化一体的产业协同优势,努力开辟新的能源产业基地,以实现战略发展的新突破,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综合实力。
2018年12月,天科股份完成了自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规模最大的资本运作——这家中国化工集团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一口气注入了控股股东旗下11家化工领域的顶级科研院所。重组后的第二年7月,天科股份证券简称变更为现在的昊华科技。 伴随上市公司资产硬实力的陡增,一个个挑战纷至沓来。以科技研发为核心目标的科研院所,能否在资本市场立足?怎样将这些国家级科研力量的院所拧成一股绳,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国有化工产业的壮大?怎么样给投资者带来更大回报?2019年初,公司新任董事长胡冬晨被委以重任。 两年时间过去,昊华科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已成为“国字号”科研院所向市场化运营转型的标杆。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大考”,昊华科技不仅保持了净利润同比增长,还在战“疫”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前不久,上海证券报记者跟随上交所“沪市公司质量行”调研团队来到了昊华科技。董事长胡冬晨接受采访时表示,眼下取得的成绩仅是昊华科技借助资本力量做强做大的开始。公司上下已做好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大展拳脚,通过内生和外延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本助力:12家科研院所市场化转型 2019年7月,天科股份正式更名为昊华科技,由一家高科技企业升级为集中了12家国内顶尖化工科研院所组成的平台公司。 2018年的重组,公司一口气注入了包括晨光院、黎明院、西北院、光明院、曙光院、沈阳院、海化院、大连院、锦西院、株洲院、北方院在内的11家“国字号”科研院所。2019年,公司又完成了西南院的收购,12家来自原隶属中国昊华管理框架内的顶级科研院所在上市公司体系内重聚。 “我们12家科研院所中的每一家,都具有国内化工领域的顶尖科研水平,有些院所的研发水平甚至能够匹配科创板公司。”胡冬晨告诉记者,昊华科技体系内的各家科研院所已完成转型,这些院所不再是仅承担单一研究任务的机构,现已成为市场化运营、具备相当盈利能力,并在各自从事领域实现产业化拓展、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科研院所。 上市公司重新起航后,如何将这12家顶尖科研院所拧成一股绳,成为一道难题。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胡冬晨四次提到“统一”二字:“我们12家院所包括主业发展、重点项目布局、研发大方向,都由上市公司总部统一布置规划;每年施行统一的预算管理,进行考核,企业领导班子工资与实际运营情况挂钩;人事统一由昊华科技任命主要领导班子;最后通过统一协调、股权激励计划等措施将企业凝聚在一起,在大目标下共同发展。” 昊华科技的蜕变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2020年4月,昊华科技被纳入“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科改示范行动”)。胡冬晨认为,本次入选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是对近年来公司大力推动改革创新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强大动力。 据介绍,昊华科技已经制定了《科改示范行动3年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明确了具体改革目标、改革举措、责任分工、进度安排等,力争通过3年“科改示范行动”,打造中国化工行业科技创新的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努力成为国内高端氟材料、电子化学品和航空化工材料领域重要的创新型国有科技企业和行业领导者,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组两年:公司质量全面提升 2020年10月,昊华科技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引进国新投资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胡冬晨表示,国新投资受让昊华科技5.1%股权,是对公司研发实力和产业布局的肯定。同时,这也是公司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次股权转让也是对重组后上市公司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前景的肯定。完成重组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2019年),昊华科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5%,其中特种气体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8.4%,工程技术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61.74%。面对新冠疫情给整个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昊华科技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保持稳定的同时,净利润同比增加20.78%。 胡冬晨将此归功于公司不断优化的业务结构。他表示,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和长期雄厚的科研基础,昊华科技充分发挥多品种、小批量、高附加值、定制化的产品和业务特点,抵御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与同业相比,显示出较大优势。 昊华科技财务总监何捷补充道,疫情发生初期,公司准确判断将会对今年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并因此改变了往年利用春节假期停产检修的通常安排,主要子公司黎明院、晨光院等均未停产,而是保持装置连续运行,其他企业适当减产降负荷,为疫情缓解后的复工复产、满工达产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在疫情期间加大原材料采购力度,适当增加原材料库存及产品库存,为下半年全力复产、增收创造条件。 记者了解到,昊华科技旗下大部分连续性化工装置今年来产能稳定,其中23套主要生产装置上半年负荷率大于80%。以公司旗下晨光院为例,通过将资源配置优先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在氟树脂售价下降的情况下,产品销量同比增加6%。黎明院、西北院也通过调整产销计划,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 何捷表示,公司在疫情初期就提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实施增收节支、降本增利行动,在成本费用压控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公司营业收入虽然增幅不大,但毛利率同比提高、费用尤其财务费用同比下降明显,降本增利增收节支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较大贡献。” 展望未来:内生外延促发展 眼下,昊华科技的“十四五”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据记者了解,公司下一个五年将围绕以高端氟材料为主的氟化工、以电子气体为主的电子化学品和以特种化学品为主的航空化工材料三大核心产业进行布局。 昊华科技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茂良介绍,公司核心业务都是国家新兴行业和未来要重点发展的关键行业,公司已在电子气体、高性能有机氟材料、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特种化学品关键材料条件建设、退城入园搬迁、民用航空轮胎等产业领域进行“十四五”规划布局,同时面对系统内和境内外相关领域、具有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行业标的开展分析调研,梳理筛选并购重组对象。 杨茂良预计,基于芯片国产化率2025年要达到70%的长期目标,国内气体行业也将有极大市场空间。 杨茂良指出,“十四五”期间,昊华科技要努力成为国内电子化学品业务品种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上市公司之一。据介绍,昊华气体目前量产特种高纯气体共计13种,正在试生产的产品8种,在研的其他电子化学品有冷却液九氟丁基醚、抗污剂氟硅树脂等。预研的特种气体产品主要有其他含氟气体、三氟化硼(B11)、羰基硫(COS)、三氯氢硅(SiHCl3)、C1-C5范围内的高纯有机气体、VOCs标气等。 特种橡塑制品业务也是昊华科技“十四五”时期的重头戏。记者了解到,昊华科技旗下的曙光院重点开展航空轮胎和防护服,西北院、株洲院、沈阳院、锦西院主要开展非轮胎橡胶制品业务。 近年来,我国自主航空业发展迅速。“我们非常看好这一块市场。”杨茂良说道,“我们的西北院、锦西院和海化院都已成为中国商飞的合格供应商,曙光院的资质正在论证之中。我们预计国产大飞机在‘十四五’期间一定会实现产能上量。届时,我们的民用航空轮胎、民用航空玻璃、民用航空密封材料等均有望实现大发展。” 董事长胡冬晨指出,未来5年至10年,昊华科技计划通过内生和外延两种方式实现突飞猛进。一方面,公司将通过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业化,深耕细作现有优势产业和产品实现内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外延式发展,扩大核心产业规模、实现业务协同和有机增长。
4月28日,昊华能源回复上交所关于2015年收购鄂尔多斯市京东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股权事项的问询函。此前在2019年12月28日,昊华能源紧急停牌并公告自查发现收购的京东方能源拥有资源量并非9.6亿吨,而是4.5亿吨,随即收到上交所问询。 股权转让协议对配置资源量约定不明确 交易所第一问:2015年公司与北京工投签订收购协议的具体内容,是否对收购标的京东方能源的实际配置资源量有明确约定?问题直指核心。昊华能源答复:2015年公司与北京工投签订收购京东方能源30%股权转让协议条款对收购标的京东方能源的实际配置资源量约定不明确。 如此重大的交易,出现资源量不明确约定的情况,当时参与交易的昊华能源时任管理层这个锅很难甩。 昊华能源对第二个问题的回复,让真相变得扑朔迷离。交易所:前期公司披露京东方能源拥有9.6亿吨配置资源量并作为巴彦淖井田的“开发主体”,是否具备支持性文件依据?昊华能源回复称,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出具的《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为京东方第5.5代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配置煤炭资源的承诺函》、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昊华能源出具的《承诺函》承诺均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京东方科技AO项目配置的9.6亿吨配置资源将最终配置给京东方能源。 同时,多份文件表明京东方能源是巴彦淖井田的唯一开发主体。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出具的《承诺函》,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昊华能源出具的《承诺函》,以及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向京东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出具的《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尽快缴纳矿业权出让收益落实合作开发事宜的函》,都将京东方能源公司当是巴彦淖井田的唯一开发主体。 按照问询的逻辑和昊华能源的回复,可以基本推导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京东方科技AO项目配置给京东方能源的资源量为9.6亿吨。 时任管理层未勤勉尽责 昊华能源披露,时任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存在未勤勉尽责的情况。 问询函要求昊华能源明确说明前次收购事项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决策和推进交易过程中是否勤勉尽责。昊华能源回复称,公司认为2015年收购京东方能源30%股权时,交易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给上市公司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影响。昊华能源经调查了解,对于前次收购事项,时任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存在未勤勉尽责的情况。 谈及资源量出现的差异。昊华能源称,在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收购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鄂尔多斯市京东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30%股权的议案》,议案中写明京东方能源配置资源量为9.6亿吨及各中介机构的专业结论意见。 为了完成收购,昊华能源时任董事长多次与京东方集团相关负责人协商,认为京东方集团已表述同意将5.1亿吨资源量注入京东方能源的方案,在没有和京东方集团签署正式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向董事会提交了《关于收购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鄂尔多斯市京东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30%股权的议案》,议案中说明了京东方能源拥有9.6亿吨资源量及各中介机构的专业结论意见。 事情发展到现在,昊华能源收购的京东方能源资产量为4.5亿吨,且未在转让协议中未就资源量做明确约定。 将向相关方追偿多支付的9.05亿元价款 当时交易资源量到底是4.5亿吨还是9.6亿吨,外界已经很难判断。昊华能源披露,已经依据京东方集团的承诺和相关协议多次就巴彦淖井田煤炭资源配置与京东方集团进行过协商和沟通,但未达成书面协议。 上述重大会计差错事项对昊华能源财务报表产生较大影响。昊华能源称,重大会计差错发生在2015年,从目前情况看影响2015年度至目前的资产负债表和2015年度的利润表,不影响2016年度及以后的利润和现金流量。 昊华能源同时披露,将就2015年京东方能源股权收购过程中多支付的9.05亿元价款以及相应利息,通过各种措施向相关方进行追偿。同时,对于京东方能源股权收购和巴彦淖井田开发过程中给公司带来的其他经济损失,“公司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挽回损失”。(此处为公告原文) 若追偿成功,将对2015年度至2019年度的利润表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事件的真相,需要昊华能源、京东方等参与方公开更多的资料,我们拭目以待。(林晓)(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