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董事长使用锤子打伤54岁女总经理,致后者多处受伤被送进医院救治,这一戏剧性事件使地处辽宁大连的华信信托迅速成为热点。 据大连市公安局西岗分局1月8日通报及华信信托声明,事件发生在 2021年1月6日17时许,在华信信托办公楼内,华信信托董事长董永成与总裁王瑾因工作产生矛盾,董永成持械击打王瑾致其身体多处受伤。董永成当晚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现已刑事拘留。总裁王瑾伤情稳定,正住院治疗。 董事长为何会与总经理因工作产生矛盾,并下如此狠手?中国经营报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最近听说董永成精神状态出问题,当时以为他压力太大导致失眠。” 并援引业内人士猜测,发生冲突的原因可能是公司内部对不良处置存在分歧,甚至可能是想掩盖一些问题;也有可能是王瑾向监管部门坦白了操作上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他是一个30多年来把公司当成自己唯一爱好的人。为之奋斗了30多年的公司眼见要黄,搁谁都不好受。”一位熟悉董永成的资深业界人士吴铭(化名)对作者表示。 “华信主要在于战略失误,当地市场环境变差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家族化管理僵化等问题。”吴铭进一步表示。资料显示,现年35岁的董永成之子董福航自2015年起任华信信托副总裁。 华信信托方面表示,事件发生后,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公司班子成员团结带领全体员工,确保公司正常运转。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华信信托正处在征集战略投资者的关键时期。华信信托是2019年监管部门圈定的六家高风险信托公司之一,财新报道指出,其主要问题即是流动性危机。 掌舵“最神秘信托公司”16年 资料显示,华信信托设立于1987年,原名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信托投资公司。1997 年,更名为大连华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成为全国首批、东北地区首家完成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 董永成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技改处副处长,后被派去任职中国工商银行大连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商信息显示,董永成自2004年起出任华信信托董事长至今。 华信信托曾被《新财富》等称为“最神秘的信托公司”,主要是其在2007年由国资控股变更为民营控股,但股权结构令人眼花缭乱,十分复杂,实控人设计云山雾绕。 《新财富》2017年报道指出,其上层股东至少涉及104家法人单位、22位自然人,股东层级最高者更是多达15 层,甚至包括至少3个3-7层的循环持股结构。“是新财富历史上研究过的众多金融机构中,股权结构最为复杂者(没有之一)。”《新财富》在报道中称。 工商资料显示,持股华信信托2%以上的股东有12家,持股超5%的股东有11家,均为企业股东。持股10%以上股份的股东则有三家,最终受益股份达53.53%的第一大股东是华信汇通集团。 企查查数据显示,华信汇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注册资本33亿元,有16家股东,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董永成。2019年末该公司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8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3.3亿元。2020年12月9日,其持有的华信信托股权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 一位大连金融圈资深人士与吴铭均指出,董永成性格强势,加上此前公司业绩一直不错,与地方政界关系交好,在当地很有地位,也帮助过不少当地企业。尽管工商信息无法穿透出华信信托的实际控制人,但董永成事实上拥有最强的话语权。 2016年,华信信托注册资本增加至66亿元,一度跻身行业第五名,目前注册资本规模处于信托业第十名。 华信信托还是辽宁最大的券商大通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37.41%;是丹东银行第二大股东,持股19.79%。 截至2020年6月末,华信信托净资产119亿元,管理信托规模492亿元。 23只产品延期,70亿资金缺口待补 自2020年9月起,华信信托官网发布多条兑付延期公告。其中9月份公告延期的产品12只,10月份有14只,11月份有1只,共计27只。按照延长30个工作日的方案,这些产品应该在去年11月和12月份集中兑付。 但截至目前,华信信托仅公告兑付了华信•华冠324号集合资金信托等四只产品,意味着还剩下23只产品处于延期中。对于再度延期的这些产品,华信信托也再无公告进展。 华信在2020年11月的情况说明中称,自成立以来未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特别是去年9月份以前,全部产品都按时足额兑付。近年来已经累计向大连地区自然人投资者分配收益超过120亿元。 业界人士介绍,华信信托主要面向当地居民发售信托产品,董永成也坚持刚性兑付。但由于战略失误,公司盈利能力逐渐下降。 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华信信托的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16.06亿元、10亿元、8亿元、-1.5亿元,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直至出现亏损。 来源:辽宁元正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华信信托出具的评估报告 2020年9月,华信信托被曝已被监管叫停资金信托业务,主要因监管清理信托资金池业务。财新报道指出,在资金池被叫停后,华信信托资金缺口约在70亿元。 华信信托官网也显示,自2020年3月31日后,华信信托除一只慈善信托成立外,再无新产品成立。 房地产业务拖累,引战挑战加剧 “华信一直以房地产作为主要业务,但债务人大多为当地企业,华信没有在房地产市场分化前及时调整,或改做头部房企,或响应监管号召改做真正权益类项目。”吴铭指出,随着当地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华信信托的项目回款受到拖累。 华信信托近几年房地产占比情况,根据华信信托年报整理 财报提到,2019 年大连银保监局对该公司进行了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检查和“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现场检查。 相较全国多地房地产市场近年的火热,东北地区房地产市场一直较为冷清,在当地布局的房地产企业在销售回款方面亦受到压力。 在2020年11月份的说明中,华信信托称,四月份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信托计划融资企业普遍未及时还款。受部分融资企业赖账、新冠疫情持续等因素的影响,融资企业未按约定偿还融资本息,公司管理的部分集合资金信托,根据信托资产清收情况以及合同相关约定,可能会出现延期情况。展期是出于有利于清收和处置底层资产的考虑,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急于变现贱卖资产反而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听说他内部管理很严苛,对员工也比较抠门,所以一直没有比较强的业务团队。”一位信托业人士介绍。华信信托始终没能走出大连、走出东北,也没有重点培育销售能力。“一个公司不可能只靠一个人撑起来,要组建好团队。” 2019年4月和7月,华信信托收到大连银保监局的两张罚单,一是因为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于入股金融机构;一是因为通过发放信托贷款形式,将信托资金用于购买本公司前期发行的信托产品。这暴露出公司在管理方面的漏洞。 2020年11月17日,华信信托公开征集战略投资者,拟引入单一或多家战略投资者,引入资金34-68亿元。“同意在完成增资前以适当方式对我公司进行流动性支持,以保障信托投资者利益”是条件之一。 “在投资人眼里,未兑付产品以及资产质量是个大问题。”吴铭指出。即便董永成愿意放弃大股东地位并承担大部分债务,引战也面临诸多挑战。 但如今,掌舵华信信托长达16年的董永成被刑事拘留后,这家信托公司更将如何度过危机?
华信信托董事长打伤总经理被刑拘 70亿资金池缺口或更难补 本报记者 陈嘉玲 北京报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2021年1月6日17时左右,华信信托董事长董永成打伤其公司总经理王瑾。 知情人士透露,董永成在大连办公楼的电梯里,使用锤子打伤王瑾,头部和鼻子都出血。随后,王瑾被送往华信信托公司附近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治。王瑾全身有14处伤,被诊断为轻伤一级,于1月7日进行颅骨修复手术,目前董永成已被刑事拘留。 针对上述事件,本报记者多次致电并发送短信向华信信托相关人士求证和了解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截至发稿,华信信托方面暂未作出回应。 有业内人士猜测,发生冲突的原因可能是公司内部对不良处置存在分歧,甚至可能是想掩盖一些问题;也有可能是王瑾向监管部门坦白了操作上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最近听说董永成精神状态出问题,当时以为他压力太大导致失眠。” 截至目前,华信信托仍有20余个项目处于延期和第二次延期,资金缺口约70亿元左右。 总经理履职不足一年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0年1月21日,王瑾升任华信信托总经理一职。也就是说,其履职总经理尚不足一年。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获悉,王瑾,女,现年53岁,是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85级校友。其金融从业年限超过20年,曾任华信信托财务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理财中心/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总裁助理、副总裁,现任华信信托常务副总裁。 王瑾最早于2008年以副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华信信托高管人员名单;直至2020年初,才接替原总经理黄铎的职位。 在此之前,长达15年的时间里,总经理一职均由黄铎担任。 事实上,在华信信托董监高名单当中,一直以来,有三个职位如同“铁三角”,分别是担任董事长的董永成、担任监事的臧冬青和担任总经理的黄铎。上述三位均从2004年开始履职,后两位则分别于2018年8月和2020年1月去职。 董永成的公开履历则显示,其早年曾任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技改处副处长,后调任下属的大连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并且一直任职至今。 本报记者通过梳理公开资料,追溯华信信托的股权变化和董监高任免的轨迹发现,董永成职业生涯关键的时间点为2007年。 据了解,2006年年报披露,董永成是以职工代表的身份出任董事长;而2007年年报披露,董永成则是以第一大股东委派的方式出任董事长。而彼时董永成正式新晋为第一大股东——大连华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华信投资”)的法人代表、董事长。 大连华信投资成立于2004年,2010年更名为华信汇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汇通”),并将注册地从大连迁址到北京。截至2012年底,华信汇通持有华信信托股权上升至56%。 随后,华信信托以及华信汇通等股东、关联公司又都经历了一番纷繁复杂的股权变迁过程,出现大规模更名、上层股东层级繁多、交叉持股甚至循环持股、母子颠倒等情况。 截至目前,工商信息显示,华信信托共有20家股东,持股10%以上的包括:华信汇通、北京万联同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品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25.91%、19.9%、15.42%。其中,华信汇通持有万联同创100%股权,持有品成投资35%股权。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华信信托看起来算是董永成的,但背后还有哪些人就不清楚了。” 值得注意的是,“铁三角”当中的黄铎和臧冬青都曾出现在华信信托上层股东的公司当中,而突然进入到“董监高”的王瑾未曾与此类关联公司发生关系。 此外,2015年,和王瑾一同担任过副总裁的人当中,有一位更是董永成之子、当时年仅31岁的董福航。 70亿缺口或难补 “华信’墙内’伤人事件我们不清楚,但’墙外’几乎每天都见到有投资者围着,等待兑付消息。”一位大连地区的市场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早在2019年底,华信信托就被银保监会列入六家高风险信托公司之列。2020年4月份,华信信托和四川信托同时被监管叫停了“资金池”业务。这也是华信信托困境的导火索。 据本报此前报道,华信信托“华冠”“华悦”“祥和”以及华信·安泰理财、华信·骏盈理财、华信·骏丰理财、华信·悦信理财、华信·惠盈理财等系列产品投向不明,均具有资金池特征。此类产品多数为1~2年期的产品,募集规模约为1亿元,预期年化收益率约为6%~8%。 记者了解到,其资金池业务存在着严重的投向不明、期限错配等问题,甚至存在着使用资金池给逾期企业借新还旧、接盘不良资产等风险。2019年,华信信托被监管处罚事由之一是:通过发放信托贷款形式,将信托资金用于购买本公司前期发行的信托产品。 华信信托的风险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是在2020年9月份。华信信托于9月24日发布首个延期公告。随后,又陆续在其官网披露了27个信托计划延期公告,延期原因均为“由于融资企业无法按期偿还融资本息,导致信托产品按信托合同约定进入延期期间”。 随后,在2020年11月3日~11日期间,华信信托分别兑付了华信·华冠336号、华信·华冠323号、华信·华冠324号和华信·华悦17号这4个项目。 也就是说,截至目前,仍有23个项目尚未按期兑付,且均已超过前述公告所约定的延期时限,进入“二次延期”。 华信信托方面针对上述延期产品再次回应称:“自信托产品到期日起,延期八个月兑付。”并承诺延期期间,工作有明显进展的,可提前兑付。 除资金池之外,华信信托与关联方之间存在大量股权质押。比如,其股东西藏海涵实业有限公司累计向华信信托质押了10余笔股权。9月中旬,华信信托及其全资子公司分别作为出质人,向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质押了一笔股权,质押股权数额合计超过6亿股权。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华信信托的资金缺口大约在70亿元左右。” 华信信托正试图通过“引战增资”的方式脱困。2020年11月17日晚间,华信信托曾发布《关于征集战略投资者的公告》称,公司计划引入1家或多家战略投资者,引入资金34亿~68亿元,注册资本增至100亿~134亿元。华信信托方面提出,战略投资者必须同意在完成增资前以适当方式对华信信托进行流动性支持。 财新网此前报道称,华信信托曾试图找长三角一带的房企接盘,有可能是董永成MBO(管理层持股计划)的一部分,难言乐观。 “华信信托究竟有多大窟窿,外部投资者很难搞清楚,谁也不敢贸然进去。”受访的信托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表示,公开引战增资的举动,可能是向外界表达自救,也可能是监管部门的要求。 此前有信托研究员分析认为,一方面,当前正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有实力的买家并不多;另一方面,信托业正处于强监管的深度转型阶段,信托牌照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同时监管层对入股信托公司的股东要求更高,严格审查入股资金来源等细节。 另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则指出:“若董永成被刑事拘留,华信信托的资产处置和引战增资很有可能因此而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