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即将于12月7日播出。该纪录片被列为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纪录片创意选题。海报 片方供图据《中国》的主创团队负责人介绍,不同于以往将视角聚焦于某个朝代,或是某段时间的历史纪录片,《中国》重点讲述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体现出每个时代不同的精神主题,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新中国成立的浩瀚历史图景。剧照 片方供图据了解,《中国》的配音区别于以往纪录片客观冷静的单一男声,由周涛与何炅两位情绪饱满的男女声分配。此外,《中国》选用了大量实力演员,其中有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的老戏骨,也有何炅、汪涵、于朦胧这样常年活跃在观众视野中的熟面孔。观众通过观看实力派演员立体的表演,能够更加清晰理解历史人物性格、梳理历史脉络,从而提升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剧照 片方供图剧照 片方供图据悉,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即将于12月7日19:30登陆湖南卫视、芒果TV。
第三只眼网络暴力可憎,用移花接木式操作为网络暴力“助兴”,也不遑多让。“成都女孩赵某”私人信息被扒后,号称是赵某的朋友圈图片也在网上流传。结果这让湖南女孩小瑶深受其扰,“很多骂人的,骂得很难听”。拥有11万粉丝的小瑶在微博上辟谣称,网上热传的其实是自己的艺术照,该照片被人盗用,她正在通过网络向警方报警。据媒体报道,她被误传的这张照片拍摄于今年4月,拍摄地点在三亚。网络暴力可憎,用移花接木式操作为网络暴力“助拳”,也不遑多让——本来随意曝人照片就不妥,更何况是用无辜者照片诱导误认,性质更恶劣。在此事中,“移花接木术”幕后黑手的这波操作,就来得够“黑”:只顾造谣,不顾此举可能会将无关者拽入舆论泥潭的后果,这绝非什么“恶趣味”之类能洗白的。从法律角度讲,此举侵犯的,不只是无辜者的肖像权,还有其人格尊严。根据法律规定,所有权人对本人肖像具有专属使用性,除非存在阻却违法事由,否则任何未经许可的偷拍、加工、利用照片宣传等行为,均可能涉嫌侵权。今年通过的《民法典》明确规定,“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现实中,类似的照片被“张冠李戴”,然后在网暴事件中被“热传”炒作的事件,并非孤例。2016年,一张“政府工作人员扮电焊工接受视察”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传播。媒体调查发现,这其实是一则玩弄移花接木招数混淆视听的谣言。而诸如“女子头像被移花接木合成不雅照疯传”之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类似事件屡屡发生,究其原因,一是获取便利,加工快捷,也就是“即拿即用”的节奏;二是很少被追究,受害人的控诉,往往湮没在网络热点的喧嚣中,沉寂在“法不责众”的快感里,而不法分子付出的违法成本,动辄与其后果严重不匹配,有的甚至未被追责。如今,“成都女孩赵某”遭网暴、另一名女孩也被殃及,这般恶果无疑是一记提醒:打击类似移花接木式谣言刻不容缓。考虑到这类移花接木术通常都跟人肉、网暴连在一块,而人肉、网暴造成的社会性死亡后果不容小觑,因此相应治理应有“露头就打”的灵活性,也要有“一个都不姑息”的威慑力。这也需要职能部门积极作为。对于这些拿别人照片任意传播,给当事人造成重大困扰的违法犯罪行为,职能部门不妨积极介入,依法处置打击,给不法分子以震慑。如今作为受害者的小瑶已报警,希望作恶者也被尽早揪出、依法追责。“成都女孩赵某照片”系移花接木,不能让造谣者全身而退。对于那些肆意“人肉”、造谣传谣的始作俑者,当精准锁定,让侵权者付出法律的代价,让“移花接木式”造谣止步于依法严惩——尤其是在《民法典》将个人信息保护提上了高度,该案又反响巨大、影响恶劣的背景下,对这类典型个案该严肃处理就无需含糊,不能让受害者白白受伤害。□柳宇霆(法律学者)
成都确诊女孩一般接触者4725人 12月9日成都疫情发布会透露,12月7日晚,成都市锦江区根据赵某某的活动轨迹,在锦江区嗨蓝调美甲店、老街盘盘麻辣烫、Amusing Club酒吧、Playhouse酒吧等6个场所停留,组织200余名公安干警和属地街道工作人员,紧急实施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两天两夜组织3200多名流调人员和420名采样人员开展流调和采样工作。 视频截图:成都疫情防控发布会 截至12月9日18时,密切接触者72人,次密切接触者49人,一般接触者4725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除了4人结果待出外,其他都是阴性。锦江区累计采样35377人,已出结果17883人,环境采样76件,结果均为阴性。 专家:本次为聚集性疫情非社区传播 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常务副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表示公众不必过分紧张,“本次新发疫情为聚集性发病,不是社区传播,现有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密接的密接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当然还要对他们做第二、甚至第三次核酸检测,如果结果还是阴性的话,那我相信这波疫情不会持久。” 12月8日,一名成都确诊的20岁女孩的个人信息在网上流传。网友称,她在奶奶6日晚入院后,当晚还在去酒吧。9日,成都20岁确诊女孩发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向成都市民致歉。” 她表示当时不知道奶奶已经确诊,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酒吧负责气氛和营销。个人信息被暴露后,一直有人给她打电话和发短信。 12月9日,记者联系到成都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据民警介绍,针对赵某信息被曝光一事,网安部门目前正在开展工作。 成都女孩被网暴 据成都市卫健委8日通报,赵某,女,20岁,无固定职业,居住于成华区崔家店华都云景台小区,系郫都区昨日确诊病例卢某、赵某的孙女。12月8日在对卢某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经省、市、区专家会诊,综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查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普通型),已转运至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医院隔离治疗。近14天内,患者主要停留的场所包括:中冶中央公园、嗨蓝调美甲店、小巷巷麻辣烫、海雾里小酒吧、playhouse酒吧、赫本酒吧等。 与此同时,有媒体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从7日晚开始,赵某的个人信息疑被泄漏,很快被广泛转发,包括其完整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照片、视频以及社交媒体账号等众多信息,同时被一些网友称为“转场皇后”、“毒王”等人身攻击,引发网友争议。 不少网友指出,“暴露人家私人信息就很过分”、“必须严厉打击泄漏信息的行为”、“病例公布出来是提醒市民保护好自己的,并非让大家去网暴她、伤害她”。 成都女孩照片不是真的? “成都20岁确诊女孩照片”传播? 照片主人报警了 成都公布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轨迹,其中一名20岁病例赵某曾踏足4间酒吧。昨日,一张身穿白裙、坐在车内的女性照片被传言系赵某,在多个视频平台传开。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该照片当事人小瑶辟谣称,其不是成都人,网传照片实际上是其艺术照。对于照片被盗用一事,其已报警。 小瑶表示,自己今年19岁,是湖南人,并不是成都人。网上被热传和盗用的照片实际上是自己艺术照。涉事照片拍摄于今年4月,地点位于三亚。 在发现个人照片被盗用后,12月8日中午,她在个人微博发布消息称“照片被人乱传播说我得了新冠,这玩笑能随便开吗?”并在这条微博附上被误传的聊天截图。 就被误传一事,小瑶下午通过个人朋友圈称“醉了”、“气死了”,称对此事感到困扰。 整理成都20岁女生确诊前7日轨迹 12月8日上午,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宣布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与此同时,“成都确诊病例孙女”的词条登上热搜,赵某姓名、身份证号、个人社交账号等个人信息被曝光,一张具体到时间、地点的赵某活动轨迹图在网络热传。 有网友指出,12月3日赵某曾到祖父母家吃晚饭,随后返回其在成华区云景台的住所,并在12月5日晚和6日凌晨在4家酒吧活动。由于官方通报赵某曾到过的其中一间“海雾里小酒馆”位于成都理工大学附近,昨天,网传成都理工大学封校的说法传开,校方8日下午向记者辟谣了封校一说。 成都目前无新增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12月9日晚上9点,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专题发布会,对郫都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最新情况通报。市卫健委主任谢强介绍,12月9日,成都市目前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综合媒体报道)
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驻柬埔寨大使巴勃罗·康为此前吃过一盘含有亚洲巨型软壳龟的菜而道歉。乌龟是濒危物种,目前在世界各地均受到高度保护。 本月早些时候巴勃罗·康在社交网站推特晒出一张图片,碗中装有煮熟的亚洲巨型软壳龟,这张照片引起网友热议,他本人随后删掉了推文。 巴勃罗·康16日发布推文:“我已经删掉了有关软壳龟和鳗鱼的照片,并且向因此事受到冒犯的人道歉。”报道称,这道菜肴的照片在柬埔寨没有引起任何热议,因为在当地一种特定的乌龟是可以合法饲养并出售进行烹饪的。将乌龟肉做汤,这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非常受欢迎。 鉴于世界上许多其他种类乌龟濒临灭绝,这张照片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批评。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10日告诉《今晚世界新闻》的主持人大卫·缪尔,上周在佐治亚州拍摄的一张学校走廊拥挤人群的照片在网络走红,这张照片让人感到十分不安。 当被问及重新开学的问题时,福奇说:“人们普遍应该戴口罩。应该尽可能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户外总归比室内好,你们应该确保自己处于这种状况,即可以频繁洗手和使用消毒剂清洁。” 汉娜·沃特斯是佐治亚州达拉斯市北波尔丁高中的高二学生。她在学校走廊拍下了这张照片并分享到社交网站推特上,随后因违反学生行为准则被停学,几天后学校取消了这项惩罚。 10日,北波尔丁高中9人新冠肺炎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后官方宣布学校将关闭并进行清洁。 针对这张照片反映的学生未戴口罩且在封闭空间内没能保持社交距离等问题,福奇建议采取一种全面的方法予以避免。尽管福奇承认,有关戴口罩的指令取决于地方政府,但他表示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感染激增的重要做法之一。
考拉征信被查背后的黑产:30元可买10套身份证照 熟悉征信的业内人士称,被泄露的身份证正反面大部分来源于金融贷款机构。 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证返照查询9800多万次,获利3800万元……11月20日,拉卡拉参股的考拉征信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业界引发震动。警方已将考拉征信及北京黑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销售、技术等20余名涉案人员抓获。黑格公司则是从考拉征信获取端口,再向下游出售。 不同于市场上许多不知名的小公司,考拉征信称得上“根正苗红”。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是首批获央行备案开展企业征信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的八家机构之一,也是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发起方之一。 但也恰是这样的正规背景,让公众更加担忧个人信息安全。新京报记者11月20日调查发现,倒卖信息的情况仍然存在。有信息贩子在群内频繁发布贩卖广告,记者以30元的价格便购买了10套文件,其中每套包括个人手持身份证照片,身份证正面、反面各一张。记者注意到,多张身份证都是附在网贷申请表上拍摄。 “如果你做网贷的话,这些都是一手的料。”这名贩卖人员告诉记者。而熟悉征信的知懂创始人马旺旺告诉新京报记者,被泄露的身份证正反面大部分来源于金融贷款机构。 30元购买10套身份证照片 包含手持照及正反面 11月20日下午,微信收到转账30元后,梁庄(化名)通过QQ给记者发来10套共计30份图片文件。梁庄为某黑产交流群中的信息贩子。10月24日至26日,梁庄每天都会在这个群中发布有关信息贩卖的广告,其业务颇为广泛,包括出售“正反手持SFZ”。 一位接近黑产的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SFZ就是身份证。”如同大部分黑产从业者一样,为了规避平台监管,梁庄也用拼音大写首字母来代替敏感词。 “我这是三件套,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身份证正面、反面各一张。”梁庄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你做网贷的话,这些都是一手的料。”记者获悉,料是行话,指这些个人信息。 梁庄发送给记者的这些照片文件显示,被售卖的十位信息对象全部为女性。从户籍地来看,大部分系山西人,主要围绕在太原。此外,极个别来自江西。 记者发现,多张身份证均附在申请表上拍摄,除了包含相关亲属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还有担保人姓名、手机号以及借款用途等字眼。其中一张照片的背景中显示“达飞云贷”字样。 天眼查显示,达飞云贷运营主体为达飞云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30日,并于2016年由达飞普惠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更名为现用名。其实际控制人为高云红,高云红旗下还拥有港股上市公司达飞控股。此外,达飞云贷长期负面缠身。截至11月20日,在聚投诉关于达飞云贷的投诉帖已有1740条,多位用户称其涉嫌高利贷、暴力催收。 当事人称网贷未获批 申贷证件照却流出 “她确实申请过达飞云贷。”记者通过所购买信息中显示的家属联系方式找到刘某,而刘某系身份证持有人的爱人。 刘某向新京报记者称,确实在去年申请过这一贷款,不过他并不知道爱人的个人信息正在被公开贩卖。收到记者发送的照片后,刘某确认:“这就是申请网贷的时候拍的。”据刘某称,这个网贷最终未审批下来,拍摄该照片的业务员是他的一位朋友。 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十张照片只是梁庄存量的冰山一角。“现在手里还有一百多套,不过你要是想要,一万套我都有。”梁庄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这些都是近期从上家购买的。”而买卖这种身份证件照片并非他的主要业务。“只是恰好一个客户有这种,我就卖着玩。” 据他描述,他之前主要利用这些照片去注册某婚恋网站,吸引中老年婚恋粉丝后去引流。 在信息贩卖的地下黑市,类似于梁庄这样的卖家并不少见。“出手持身份证加正反,资料齐全”“高清手持,想要联系我”“银行卡、正反身份证”……记者卧底多个黑产交流QQ群发现,几乎每天都会有这样的广告出现在群中。不过,真正的交易往往是在微信端。“QQ只是发布广告,不常看。”梁庄告诉新京报记者。 “通常,被泄露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大部分来源于金融贷款机构,注册POS机、注册APP账号时的信息也会被泄露。”熟悉征信的知懂创始人马旺旺告诉新京报记者,“有的APP注册要上传照片。认证完以后,照片自然而然就会被这些公司保存。” 马旺旺称,一般来讲,金融贷款公司和支付公司存有此类照片较多。多数是用户注册认证完以后,照片资料就会在这些公司数据库内,一旦监管不到位或者有内鬼便会有隐私泄露的可能性。 信息“裸奔” 收集和使用合规边界在哪? “当下倒卖信息的情况仍然泛滥,你前脚买车,跟着车险的推销电话可能就来了。有的APP要求用户必须提供个人信息,它有没有后门?会不会倒卖信息?信息提供给谁?用户都不知道。”金融科技专栏作家、资深观察人士毕研广对新京报记者说。 早在7月,广东省公安厅官网公布,在2019年第二季度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APP清理整治工作中,共监测发现1048款APP存在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行为。其中,“酷狗音乐”“艺龙旅行”“语文100分”等42款APP,存在超范围读取用户通话记录、短信或彩信,收集用户通讯录、用户设备上已知账号,超权限使用用户设备麦克风等突出安全问题。 10月,51信用卡催收公司被警方调查后,有报道称,央行、银保监会已组成调查组,摸底大数据的使用边界和采集边界,将会涉及外包催收公司管理办法。 数据收集和使用的边界在哪儿?毕研广举例称,到银行办一些业务时,银行需要我们留下身份证复印件,但同时会在上面盖章,注明该复印件仅能用于办理银行指定业务,这样的信息收集属合规。另外我们常看到一些金融机构和大数据机构合作的新闻,数据公司采集的信息供金融机构使用,如果仅是从业务角度,比如供金融机构对贷款用户进行审核、验证等,而非进行买卖,也属合规。 但市场上鱼龙混杂,个人隐私保护法至今没有出台,信息买卖依然处于无监管地带。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今年8月的记者会上,发言人透露,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列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目前法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论证,加紧推进起草工作,将按照立法工作计划,适时提请常委会审议,让个人隐私有望尽快地摆脱“裸奔”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