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大家因为疫情而暂停的各种消费需求正在逐渐释放,在放假之前,多地就在文化旅游、农业休闲、商贸消费等重点板块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假日消费。今天(5月2日)是假期第二天,大家的消费热情是不是正在升温呢?来看记者从各地发回的探访。 去旅行!旅游市场正升温 今天,全国旅游市场升温。文化和旅游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当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3085.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128.6亿元;假期前两天,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405.4万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6.3亿元。 在陕西勉县的诸葛古镇,今年的五一假期别有不同,不仅有网络达人手机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还有水上飞板、不倒翁等特色文体活动,游客们还能在各个景点体验三国故事情怀。 古镇为了响应疫情防控措施,组织专人对入园游览的游客进行测量体温、入园登记、限流等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出行。 在江西靖安的白崖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映红了整个山坡,五一假期,每天都有上千人爬上山共享杜鹃花开的烂漫,加上当地推出的特色文旅活动,让游客沉醉在花海之中流连忘返。 买买买!商圈经济显活力 除了旅行游玩看风景,还有人选择购物买买买。百度地图数据显示,全国来看,北京荟聚购物中心、北京朝阳大悦城、上海日月光中心、上海环球港等地仍为热门购物中心,但整体人流指数比1日稍有减少。在深圳,2020全球云购南山行活动刚刚启动,活动以网上促销会场为主要载体,聚合了超过1000家优质商户,以组合拳的方式联动全城力量,面向市民发放价值2500万元的现金礼券及品牌实物。市民只要在南山区内线下消费并通过微信支付,或在云购南山小程序、分期乐商城上进行线上消费,即可随时参与抽奖,活动将一直持续至6月30日。 逛夜市!夜经济点亮城市 五一假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很多地方也通过多种手段,助力夜间经济加快复苏。昨晚,在天津海河畔的摩天轮夜市,煎饼果子、熟梨糕、绿豆焖子、油炸糕……每个小吃摊位前都排起了队,医护人员第一份免单,游客购买两件等价商品第二件半价。 据了解,摩天轮夜市有52家小商户,所有商户享受天津惠企政策,房租全免,此外,水价电价也有相应的优惠。 五一期间,天津还通过相声、歌曲表演等文化休闲活动为夜市吸引人气,并加强与各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线上平台合作,创新采取直播带货、短视频引流等方式激活街区人气商气。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5月19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国旅游日”,而今年的“5·19”也恰逢我国第十个“中国旅游日”。因此,全国多地频出招刺激旅游消费需求,新一轮客源争夺战一触即发。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5月18日,全国已有超100家景区宣布在中国旅游日或近一周内推出门票半价、甚至免票等优惠促销措施,多地还专门推出了大量特色旅游线路,并配合旅游年票特殊折扣等,争先恐后地在旅游市场“刷存在感”。 以安徽省为例,该省文旅厅发布消息称,省内16个市累计将在旅游日期间举办130多场主推活动,推出景区降价、派发旅游消费券等250余条优惠措施。与此类似,山东省济南市文旅局也提出,当地23家旅游景区(点)在5月19日,以及5月18日-22日/24日实行门票半价和免票惠民旅游活动,而且部分景区还出台了汉服免费游园、温泉特价票、凭门票免费领取圣女果等促销措施。 准备在“中国旅游日”为当地旅游业造势的不止安徽、山东济南,陕西省宝鸡市文旅局也表示,将组织全市21家收费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其中7家免票、14家半价,同时,宝鸡市还将整合当地收费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酒店、餐饮饭店等涉旅单位,将门票、优惠券、打折券组合成近1000份价值300元的惠民大礼包,在5月17日-21日采取线上互动抽奖、线下派送的形式向宝鸡市民免费发放。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之前,全国已有七成左右的景区恢复开放。而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旅游市场更是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小高潮。携程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五一”,该平台酒店预订同比增长了175%。 同程旅行统计数据显示,在旅游需求快速反弹的拉动下,“五一”期间全国交通出行客流量超预期,日均客流量创下了自春节黄金周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水路客运复苏尤为明显,4月30日-5月3日累计旅客发送量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75.3%。 “五一”旅游供需关系的变化,也直接推动了停摆多月的住宿业“一夜回暖”。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各类住宿设施的平均房价约为405元/间夜,比去年同期上涨约42%。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一”亮眼的旅游成绩单出炉后,业内就有观点认为,此前并不被普遍看好的本地游、周边游,成为了当前全国旅游消费新引擎,衍生出了大量新业态、新方向,无人付费导览服务、小众景点景区线路、户外主题野餐游等成为热门旅游服务项目,本地游2.0模式正加速成形。 “从当前的形势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旅游市场中的主要供给、需求仍会重点围绕省内游、周边游展开,其中,户外活动、自驾游营地等以休闲为主导的郊区、乡村休闲游业态,将成为下一阶段各方关注的焦点,那些人流宽松的、不扎堆的景区、公园将逐渐成为主要旅游目的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兴斌分析称,由于本地游客对于当地的主流景区、旅游线路都比较熟悉了,因此相对常规的旅游产品可能很难打动这些消费者,消费券、门票打折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旅游需求加速释放,但长期来看,新型的特色打包产品、小众且耐玩的旅游线路等可能才能持续吸引本地游客,增加重游率。
本报见习记者 昌校宇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五一”小长假期间交通、消费、旅游和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会上表示,据商务部监测,5月1日-5日,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呈现加速回升态势。“五一”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人气显著回升。各地商务部门和商贸流通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通过举办购物节、发放消费券、开展让利促销等多种举措,努力集聚市场人气。上海举办“五五购物节”,“五一”期间重点监测商圈客流环比增长68.5%。 二是线上消费大幅增长。疫情催生壮大了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线上新型消费,“五一”假期线上消费热度不减,销售进一步加快。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6.3%,一些大型电商同比超过40%,“双品网购节”实现销售额超过580亿元。 三是商品消费亮点突出。汽车、家电等前期被抑制冻结的耐用消费品销售明显回升。“五一”期间,上海、重庆、浙江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9.6%、28.5%和8.8%,一些电商平台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倍左右。 四是服务消费稳步回暖。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行业加快复商复市,市场销售进一步回升。据有关机构监测,“五一”期间,全国餐饮、住宿行业消费复苏指数比今年清明假期分别提升18和15个百分点,消费规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70%左右,比今年清明假期提升约20个百分点。 五是市场供应货足价稳。据商务部监测,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中有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食用油批发价格比节前一周分别下降0.2%和0.1%。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3%,比2月中旬高点下降15.6%。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2.8%。(编辑 张明富)
本报见习记者 昌校宇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五一”小长假期间交通、消费、旅游和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在各地各部门对“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评估的基础上,对假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初步评估。 总的来看,各地严格落实假期防控各项措施,各部门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工作调度、推动工作落实;各单位加强管理,细化防控责任,落实防控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合理安排出行活动,坚持戴口罩出游、防聚集度假。 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五一”期间整体疫情平稳,没有出现来源不明的散发病例,没有出现聚集性疫情,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持续降低,全国疫情积极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初步评估显示,“五一”假期的防控经受住了考验,“五一”假期防控效果还需要观察14天以后才能够有一个全面的评估结论。(编辑 张明富)
本报记者 刘斯会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从数据来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增长明显意味着旅游消费信心在逐渐恢复。 根据同程旅行的假期盘点,“五一”期间全国交通出行客流量超预期,日均客流量创下了自春节黄金周以来的最高纪录,尤其以水路客运的复苏最为有力,4月30日至5月3日的累计旅客发送量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75.3%。假期出行客流结构主要以探亲和旅游客流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旅游景区限流及跨省跟团游暂未开放等原因,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消费主要以周边游为主,各个细分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 此外,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的民宿需求复苏趋势明显,尤其是本地需求增长显著。来自同程旅行旗下程猫民宿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广东、浙江、四川、福建、江苏、湖南、云南、山东、重庆、广西地区的民宿需求旺盛。 根据小猪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北京用户民宿预订量环比涨幅超500%,天津、秦皇岛、厦门、丽江、桂林、西安成为最受北京用户预订民宿的旅游目的地,湖州、丽江、厦门、桂林、川渝等飞行距离超1000公里的目的地民宿订单涨幅明显。 疫情为今年的“五一”旅游消费带来了很多特殊的元素,例如直播以及消费券等方式进一步助推“五一”假期消费。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以及去哪儿网CEO陈刚更是带头掀起旅游业“直播带货”浪潮。 陈刚在快手直播间直播带货,直播观众累计达到383.5万人,拿下1605万元交易额。而梁建章从3月25日至今累计进行了共8场直播,带货破2亿元。另外,今年“五一”假期到来前,同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吴志祥的“非凡园区YE”直播带货首秀一共发出了3000万元消费券,为苏州工业园区等目的地的“五一”旅游消费实力“带货”。 据携程数据显示,平台“五一”期间的订单比上一周增长130%。基于防控措施的调整,用户预订呈现“临时化”,“说走就走”的订单增量明显。 4月29日下午,北京市宣布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二级,北京“五一”出游的需求应声上涨,许多消费者临时增加了出行计划,京津冀区域业务需求量激增。 受上述消息影响,携程方面数据显示,北京居民抢购携程爆款酒店券的数量便猛增650%;而众信旅游紧急调整产品计划、增加产品供应,以满足市场出游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5月2日,北京发放5000万元惠民文化消费券等措施也进一步提振了假日旅游消费。 对此,梁建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户需求不只是“五一”,随着大家安全出行信心慢慢恢复,旅游市场也会逐步升温。除了特价产品,长期来看,特色高端休闲度假类型酒店、主题类酒店是未来市场热点。 “五一”假期之后,6月份将迎来端午小长假,业内人士认为,旅游消费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恢复。
5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显示,5月5日当天,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023.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3亿元。5月1至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此外,根据文旅部统计,“五一”首日,全国A级旅游景区开放8498家,约占总数的70%。各地景区严格落实游客流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左右的要求,未发现大规模人员聚集情况,基本做到限量、错峰、安全、有序开放。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疫后首个小长假,今年“五一”的旅游表现总体上是不错的。“尤其将假期延长至5天后,消费者在节庆期间活动安排更加丰富,旅游消费涉及的半径也会更大。” 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近3年的数据后发现,2019年,“五一”假期接待国内游客规模为1.95亿人次;2018年为1.47亿人次;2017年为1.34亿人次。这意味着,今年“五一”长假接待国内游客规模为去年同期的58.97%,接近六成。 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水路客运复苏最为强劲,4月30日至5月3日的累计客流量已经达到去年同期的75%。而5月1日至5月3日的铁路、民航日均旅客发送量创下了自春节以来的最高纪录。 刘思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五一前夕,国内许多城市纷纷降低疫情防控等级,北京等一线城市取消外来人员强制隔离的规定,对中短途游以及探亲的这部分人群形成了政策利好。 尽管今年“五一”长假比去年多出了1天,但从旅游收入来看,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仍然存在。数据显示,5月1至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 2017~2019年,全国五一假期旅游总收入分别为791亿元、871.6亿元和1176.7亿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占2017年旅游收入的60.1%,约占2018年的54.6%。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占去年同期40.4%。 智慧旅游被广泛运用 文旅部官网公布信息显示,“武汉战疫”微信小程序上线了“热点区域客流量”新功能,游客可实时查看黄鹤楼、汉口江滩、东湖绿道、楚河汉街等市内14个热门景区、热门商圈的当日客流量,提示各景区饱和度趋势。 云台山景区在景区入口处开通直达单个景点的专线车,由智慧平台分析各景点客流情况后发布指令,调度专线车按指定线路运行,引导游客避开热门景点,实现科学分流;借助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提前预警分析客流趋势,在客流达到预警线时,景区调集公安、交警在高速路口、重点路段启动分流劝返,在达到满员后,关闭前往景区通道。 广西通过“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公众号、“广西游直通车”微信小程序实时发布景区流量和出行提示,并为游客办理网上预约购票。通过景区信息监控平台,实时查看全区各主要旅游景区的游客动态,当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20%时实行第一次预警,达到26%时第二次预警,达到30%时,停止售票和游客入园(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也曾表示,今年“五一”期间,防控疫情,安全、文明、绿色、有序是主基调;出游半径同比会收缩,主要是省内游、周边游和本地休闲为主。受室内场馆暂不开放的影响,拥有开阔空间的山水林草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将是旅游目的地的首选。因此,预约旅游、智慧旅游成为这个假期的热词。
4月29日,北京市宣布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二级,这意味着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隔离14天。 去哪儿网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的半小时内,去哪儿网机票搜索量迅速攀升,北京出发机票预订量较上一时段暴涨15倍,度假、酒店等其他旅游产品搜索量也上涨3倍。 同时机票价格也迅速攀升,有郑姓用户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此前某出行预定平台上北京至杭州等地机票一度低至300元,上述消息一出后,机票价格瞬间暴涨,以北京到杭州为例,截至当日晚间7点,经济舱票价最高已升至2400元,上涨了7倍。 此外,一小时内北京出发火车票成交量比前一天同时段增长超400%。据悉,目前仍有大量低价机票,往返于杭州、昆明、成都、重庆、上海等热门城市的航线折扣力度在0.8折-2折,不过价格上涨迅速。 来自途家后台预订数据显示,该消息发布后2小时后,民宿搜索预订量较昨天同一时间段暴涨4倍,成都、杭州、三亚、大理、厦门成为最受北京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另外,数据显示,当日下午,北京用户抢购高星酒店券数大涨650%。北京、秦皇岛、杭州、上海、丽江、三亚、厦门、安吉、宁波,成为北京用户“囤酒店”热门目的地。近半北京用户选择高星级酒店,拥有海景、湖景、山景、超大面积的野奢、避世型高星酒店成热选。 来自携程的信息显示,4月29日当日,携程平台上搜索预定五一北京本地跟团游、自由行、租车自驾游、景区门票的人数,达到4月份以来的高峰,预定五一假期的游客量将比之前增加一倍以上。 据统计,目前北京跟团游、自由行订单已在迅速增加。近期预定的出游日期主要集中在五一假期,出游的人数多是以2人出游为主,预定的出游天数都是2天-3天的短天数产品。 近七成的游客选择跟团或半自助出行,三成的游客选择自由行。从产品热度来看,当前北京的游客市内游多选择京郊户外、自然风光较好的景点,如密云区的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平谷区的石林峡、天云山,延庆区的八达岭长城、园博会、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雁西湖、红螺寺等。 响应机制调至二级,五一景区预定也明显升温。携程门票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已经有超过90家景区可以预约门票,数量较清明节增长50%,预计五一期间北京景区订票游客将比清明节翻倍。北京五一人气景区预测前十名有: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北京野生动物园、圆明园、世界公园、慕田峪长城、古北水镇、天坛、北京动物园和陶然亭公园。 租车自驾游也成为北京市民主要方式。携程租车平台预计,五一订单已恢复至去年同比的80%,租车3天以上的比例将明显提升。七座商务车需求增长迅猛。目前七座商务车订单已经占了10%。也就是说,每10位携程用户就有一位选择商务车车型。这可以看得出,如今白领及高端人群、亲子家庭正逐渐成为租车自驾的主力军。且通过调研得知,居住地为北京市的客户为主要群体,目的地多为京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