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8日的2020 SOHO中国第四赛季租赁表彰会上,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表示,在现在的金融环境、税收环境下,做长租公寓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骗子”,一类是“傻子”。他说:“长租公寓是庞氏骗局在房地产市场里的一个体现。” 有人说长租公寓“非傻即骗”! 在1月8日的2020 SOHO中国第四赛季租赁表彰会上,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表示,在现在的金融环境、税收环境下,做长租公寓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骗子”,一类是“傻子”。他说:“长租公寓是庞氏骗局在房地产市场里的一个体现。” 万科公司2020年12月29日晚表示,公司看好长租公寓未来,会坚定不移地推进该业务。值得一提的是,龙湖集团、中骏集团控股等房企早已“上车”。 潘石屹爆惊人语录 潘石屹在会议上表示,大概5年前,他也研究过长租公寓的商业模式,最后的结论是——在现在的金融环境、税收环境下,做长租公寓的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骗子”,一类是“傻子”。“骗子”是没想着长远发展,骗上一笔钱就可以了;“傻子”是没算明白账,办公楼的出租回报率超过3%,公寓的回报率大概是1%,银行的贷款利率至少是4%-5%。 “如果把银行的钱借过来,建了房子再往外租,靠租金覆盖成本,是没算明白账。因此,长租公寓是庞氏骗局在房地产市场里的一个体现。”潘石屹认为。 潘石屹爆出这一番言论后,网友坐不住了,纷纷发表意见。 来源:微博 值得玩味的是,10天前,万科公司刚在互动平台表达了对长租公寓的看好。万科A(行情000002,诊股)称,长租公寓是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渠道,公司看好该业务的长期未来。集中式公寓市场需求大,且符合租购并举的政策方向,公司仍然会坚定不移地推进该业务。 不少房企已“上车” 不少房企已布局长租公寓业务。 华发股份(行情600325,诊股)不超50亿元(含)的2020年公开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日前获上交所受理,公司首期拟发行不超11亿元(含),其中7.7亿元拟用于公司住房租赁项目建设及租赁支出。 龙湖集团2020年中报提及,公司长租公寓品牌冠寓已累计开业约7.9万间。冠寓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航道之一,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重庆、成都等城市开业运营。公司表示,未来该部分业务将为公司物业租金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万科称,公司的租赁住宅业务以青年长租公寓“泊寓”为主要产品线,同时探索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长期租住解决方案。 中指研究院报告称,据沙利文数据,至2022年中国租赁人口将达2.45 亿,未来将有更多人口涌向大中城市,将给一二线城市提供租赁人口增量。 政策持续推动 央行网站1月6日公布了2021年工作部署,其中就包括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赁政策体系。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日前接受采访时称,要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早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新市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红利。但他们进入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住房,解决住房问题的途径有买房和租房两种。在高房价的背景下,租赁住房是大多数新市民的第一落脚处,而租赁住房又存在很多新老问题。因此,解决租赁住房问题已变得十分迫切,会是2021年住房工作的重心。”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市民和年轻人进入大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红利,但市场化租赁住房和政府提供的公租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2019年年底开始在沈阳、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13个城市开展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重点便是大力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因此,预计租赁住房赋权将进一步加快,集租房有望成为未来租赁社区新形态。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共识节目中与冯仑对话,在谈及“如何看待让员工24小时待命”的论题时,冯仑、潘石屹都齐声反对。 冯仑说,有的老板干活老半夜2点开会,他们就会把这当成一个公司的一个优点,勤奋,说老板玩命干。但我觉得从老板来说,你两点不睡是你的事,很多老板两点都不一定睡,但是你把大家都邀请陪着你一宿一宿这么做,其实疲劳以后效率也在降低,效果也未必好。 不过冯仑也表示,创业初期实行996是必要的。那些已经很大的公司之所以还 996,多少也反映了那些行业竞争激烈。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9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 关于对员工是否应该宽容的话题,潘石屹称,员工犯的小错误,要宽容。一旦越过界限,该什么样的机构惩罚,就让什么样的机构去惩罚他。人和人之间,哪怕这个员工犯了错,甚至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要同情他。把制裁交给谁呢?交给机构,交给法律,交给公安局。 关于狼性文化这个话题,冯仑和潘石屹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在冯仑看来,狼性文化是积极的,在逆境和突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冲劲。从团队角度来说,要讲团队协作,狼就是协作的。 潘石屹则认为,狼性文化,在公司的管理上面一应用,在人的方面,就是让人觉得残酷,缺乏温暖、温存的这一方面。一个要长期来发展的公司,一定不能够把这个东西作为长期的战略。 关于员工激励,两人一致认为,管理的过程就是激励,激励是让他能够看得到的,马上能够体会到的激励。冯仑举例称:赌场是三五天一结账,为什么呢?如果说今儿我赌赢了,一年以后结帐,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8月13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投资者就2020年3月11日公告中提及的潜在交易所进行的讨论已终止,迄今并未致使就潜在交易的条款达成共识”。这一消息意味着,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美国私募基金黑石集团退出了SOHO中国和潘石屹夫妇的“牌桌”。 在国内商业写字楼行情低迷的背景下,潘石屹夫妇是应该继续寻找新买家,还是将SOHO中国留在手里?答案恐怕一时难以揭晓。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告别黑石集团后,潘石屹夫妇有可能会回到出售项目的“老路”上去。 40亿美元的“牌桌”散场 今年3月,黑石集团与SOHO中国的谈判浮上水面。当时据外媒道,黑石集团正进行排他性谈判,计划斥资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7亿元)将SOHO中国私有化,黑石集团还将接管SOHO中国债务。报道称,这将是黑石迄今为止在中国市场的最大投资。 次日,SOHO中国公告称,针对与公司有关的潜在交易的媒体报道,董事会做出澄清及确认,公司正在和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导致、也可能不会导致对公司全部发行的股份进行全面要约收购。SOHO股价应声大涨。 公开信息显示,潘石屹、张欣夫妇于1995年创立SOHO中国的前身红石实业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SOHO中国赴港上市,现为北京、上海最大的甲级写字楼开发商之一,开发总面积已超过500万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潘石屹、张欣夫妇合计持有SOHO中国33.24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63.93%。 该公司的主要投资物业项目包括,北京的望京SOHO、光华路SOHO II、丽泽SOHO、银河╱朝阳门SOHO和前门大街项目,上海的古北SOHO、SOHO复兴广场、外滩SOHO和SOHO天山广场等。截止2019年12月31日,该公司净资产约为371.16亿元(人民币,下同),总借贷共计约179.99亿元,其中约172.47亿元的借贷以该公司的投资物业以及有限制银行存款作为抵押。 黑石集团是业内耳熟能详的名字。房地产基金投资是黑石集团投资回报最大的一项业务,黑石集团也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商”。典型案例如2007年黑石以260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修复并改善运营后于2014年后逐步卖出,最终获利约140亿美元,回报是初始投资的三倍多。 在与SOHO中国洽谈的同时,黑石完成了一项针对欧洲房地产的98亿欧元(约合107亿美元)的基金募集,这是近两年以来成功完成募集的金额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基金融资,被外界解读为黑石集团对欧洲市场的“抄底”计划。 应该说,黑石集团是少数可以参与SOHO中国 “牌桌”的理想交易对手。 然而,两个月后这笔交易传来变数。今年5月,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黑石集团关于SOHO中国私有化的洽谈陷入停滞状态。 知情人士透露,黑石集团有关私有化SOHO中国的谈判还处于初期阶段,一旦情况稳定后可能会重新启动谈判。此外,债券市场的动荡也引发人们对融资的担忧,这也是黑石集团与SOHO中国谈判的阻碍之一。 如今,随着潜在交易讨论终止的公告消息发布,SOHO中国与黑石集团的“牌桌”彻底散场。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交易告吹原因很简单,肯定是价格不合适。一个嫌贵,一个嫌便宜。国内经济不行了,写字楼现在空置严重,疫情的影响加速了这个过程。”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认为,去年双方谈判的时候经济形势比较清晰、明朗,而今年疫情的出现打乱了节奏。 继续寻找新买家,还是留下? 在张大伟看来,潘石屹夫妇依然会寻求出售机会,“肯定是想脱手,但肯定是想高价脱手。不排除有企业会有意向,但是不是能接受高价,那就不知道了”。 严跃进认为,考虑到写字楼市场的低迷态势以及SOHO中国的巨大体量,如果SOHO中国后续要寻找新的接盘者,困难会非常大,除非将价格压得很低。 但是他也指出,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市场有传闻说潘石屹夫妇原本计划出售SOHO中国再去海外投资,但是当前欧美市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海外发展的空间缩小,那么潘石屹夫妇还不如做好国内既有的项目。 回顾2019年,SOHO中国业绩尚可。财报显示,2019年度该公司实现营业额约为18.47亿元(人民币,下同),2018年约为16.68亿元(剔除已售项目租金收入),同比增长约11%;毛利约为15.10亿元,较2018年毛利约12.85亿元增加约2.25亿元,上升约18%。整体毛利率由2018年约75%上升至约82%。 SOHO中国称,根据戴德梁行的市场报告,北京和上海的写字楼在2019年年末平均租金和出租率较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2019年SOHO中国在北京和上海的成熟项目的平均租金均逆势上涨,2019年第四季度出租率出现随市场走低的情况,2019年年末出租率约为90%。 SOHO中国2020年的半年报尚未公布,外界还不清楚疫情对该公司有无较大影响。但这不意味着SOHO中国无虞。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区域——北京和上海写字楼市场都在疫情中受到冲击。 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空置率上升至13.2%的高位,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承压下行,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环比下滑,为每月每平方米363.0元,平均租金指数环比、同比分别下降0.2%、2.6%。 上海方面,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称,今年一季度由于无新供应,季内市场以吸纳现有存量为主,这使得全市甲级写字楼平均空置率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16.9%。但随着未来三年供应高峰的来临,空置率还将继续上行。全市甲级写字楼租金环比加速下跌1.0%,至人民币每平方米每天7.8元。 券商分析认为SOHO中国自身面临着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中达证券今年3月的研报指出, SOHO 中国在2005年由住宅开发转型商写(商业写字楼)开发,通过对北京旧商写项目的改造和散售实现了快速增长;2012 年转型商写自持,SOHO中国经营发生显著变化,与以万科为代表的开发商产生了较大区别。 收入结构方面,SOHO 的销售贡献占比由2009 年的99.1%下降至2019 年的0.5%,万科则保持稳定在95%以上。盈利能力方面,SOHO 周转速度下降,权益乘数较低,ROE 快速下降,2009 年SOHO 和万科的ROE 分别为21.1%和15.4%,2019 年则分别为3.8%和22.6%。现金流方面,SOHO 在进入完全自持阶段后现金流压力较大,2014 年起多次出售物业以平衡现金流。 潘石屹夫妇频频“出货”已经不是新闻,甚至被调侃是要“清仓跑路”。2019年年末,潘石屹还回应过“跑路”传闻——“千万不要相信谣言,我现在拿的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老是说我跑了跑了,这都是谣言,跑不了的!” 但数据显示,SOHO中国确实一直在“瘦身”。粗略统计,近年来SOHO中国累计出售资产套现接近300亿元,其中包括: 2014年,以82.8亿元总对价出售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SOHO静安广场及凌空SOHO近半租赁面积;2015年出售上海外滩国际金融中心8-1地块50%权益,套现45.85亿元;2016年,以32.2亿元的总对价出售上海的SOHO世纪广场;2017年,以85.8亿元的总对价出售上海的虹口SOHO及凌空SOHO;2019年,以总对价7.6亿元出售了位于北京的几个SOHO项目共计2583个地下停车位。 告别黑石集团后,潘石屹夫妇是否会回到出售项目的“老路”上去,张大伟认为“很可能会的”。
观点地产网《福布斯咒语》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SOHO中国潘氏夫妇的影子。 书中,一个艺术气质十足的野心家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气,获得了一块价值12亿元的土地,做成了谁都不愿意接手的地产项目,上演了一出出险象环生却又精彩绝伦的大戏。 小说主人公叫冯石,这个名字令人浮想联翩——他的身份是一名中国地产商,一心要把国贸东边的项目打造成北京最耀眼的明珠。他的妻子,名唤姜青,从华尔街归来,两人一起赢得了大笔财富。 大家都知道,潘石屹的夫人张欣,曾先后任职于高盛和华尔街投资银行。 两人的SOHO中国打造的项目,明确指向CBD,甚至说“那是后来成为了长安街上仅次于天安门的标志性建筑”。 小说的故事与现实重叠,很快有读者猜测,小说是以冯仑、潘石屹、张欣几个人的故事为原型。 潘石屹夫妇的经历,毫不夸张地说,是一部跌宕又令人唏嘘的地产商业史。如今,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是成功的。 今年3月传出消息,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对后者的报价为每股6港元,交易价值约40亿美元,还将接管其债务。 随后,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可能导致也可能不会导致就该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份作出全面要约,交易可能会亦可能不会进行。 之后频繁有消息称,由于疫情原因,黑石与SOHO中国的谈判已陷入停止状态,而在SOHO中国股东会上,潘石屹对私有化事件亦不曾提及。 如今,一切终于尘埃落定,私有化事项最终还是未能成功。8月13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私有化事项已经终止。 市场终于等到了最终的结果——潘石屹或许该寻找下一个买家了。 One 潘石屹惊心动魄的房地产探险从90年代开始。 那时候的海南,不相信眼泪,亦不问英雄出身何处,是“潘石屹们”追梦与冒险的地方。这群人在海南大开发的时代鼓点中完成了原始积累,当时的他们,可以说赢得了时代。 这个经常眯着眼笑的男人说,海南是他梦开始的地方。勇者胜,那也是个疯狂的地方,“击鼓传花”之下,“花”越传越快,房价越来越高,但“鼓声”总有停止的一天。 1993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针对房地产,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 幸运的是,潘石屹半年前觉察了海南可能存在的危险,带着赚来的100万及时抽离,成功躲过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危机。 后来发生的一切,可能都与这些经历后的心态转变有关,谨慎保守成了潘石屹的标签之一。 来到北京后,潘石屹结识了妻子张欣。按张欣的说法,潘石屹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土包子”,但最终还是被潘石屹的理想所吸引。 夫妻两人开始在北京闯荡,1995年共同创建了SOHO中国的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接连夺得北京、上海多个优质地块。 早期,SOHO中国的模式以整买散售为主。不得不说,老潘销售能力着实强,任志强甚至称他为“天生的二道贩子”。 千禧年之初,SOHO现代城开盘日销售额过亿,月内认购量达十之七八。 2005年,“住宅禁商令”出台,潘石屹决定彻底抛弃住宅,全心投入商业地产。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声音认为,当初潘石屹“弃住从商”的判断不够正确,错失了即将到来的地产黄金时代。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正式挂牌交易,被资本市场誉为“具有大象基因的公司”,融资19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商业地产企业IPO,风头一时无两。 上市两年后,潘石屹收购了6个空置或烂尾项目,之后再快周转进行出租售卖。 彼时,也有投资者对SOHO中国悉数出售一线城市黄金地段物业表示不解,潘石屹的回答是:“从公司股本金回报看,物业销售比物业出租高得多,资金使用率也更高”。 SOHO中国在“开发-散售”的模式下高歌猛进,10年前三里屯SOHO项目一开盘便入账40亿元。但被割裂的商业地产,其价值远逊于整幢物业。 也是差不多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发酵,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轮暴涨后,遭遇政策重拳遏制。或许是海南的经历给潘石屹留下太深烙印,谨慎保守的他公开表态:“SOHO中国所有战略的调整都是采用最保守的方式。” 一切就这样埋下了伏笔。 2008年9月,中央政府启动紧急救市计划,不久4万亿出炉,货币宽松之下房地产迎来了及时雨。很显然,保守的潘石屹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领导人的性格影响着企业的命运,房地产黄金时代再一次与SOHO中国无关。 2012年,潘石屹和妻子张欣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将公司业务模式将从“开发-销售”转型为“开发-自持”。换而言之,公司的收入将从建房卖房,变成自持物业收租,潘石屹也从“地产大亨”变为“包租公”。 当期,SOHO中国实现营收153.05亿元,同比上涨约169%;净利润约为106亿元,核心净利润约为33.4亿元,同比增长约135%,核心净利润率约为22%,仍旧让绝大多数房企难以望其项背。 当时,潘石屹对企业转型给出的解释是:“自持物业比持有人民币更好。”从如今的视角来看,两人当时再一次错判了地产行业周期。 转型犹如豪赌,输了便会付出代价。潘石屹或许不曾想到,SOHO中国这场声势浩大的转型,与时代的鼓点背道而驰。 Two 自己酿成的酒,不甜也得往肚子里咽。 尽管当时房地产已经迎来最好的年代,不少房企开始攻城略地快周转,创造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潘石屹还是笑着说:“SOHO中国战略转型成功了。” 他的结论基于以下数据——2013年,SOHO中国投资物业租金收入0.8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47%;2014年上半年,实现租金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84%。 2015年,SOHO中国现金及银行存款共计90.12亿元,净负债率约为24%,租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8%。 不过,对于这场转型,资本市场并不买账,财务和股价是最直接的表现。当年,SOHO中国净利大跌86%,股价在3港元一线苦苦挣扎。 于是,潘石屹开始了人生中“第二次创业”,也是SOHO中国的第二次转型——SOHO 3Q 共享办公业务。 这一次,老潘希望依靠一站式O2O共享办公空间,即3Q业务提升公司业绩,成为国内最大的办公楼综合服务商。 这场“创业”也不顺利,尽管有大量自持物业的先天优势,3Q业务从创立以来没有获得多少利润,2018年股东会上,甚至有股东请求3Q项目别烧太多钱。 SOHO中国则表示,2019年的计划是让3Q业务不亏损。 到现在,市场也没看到共享行业打通盈利模式。2019年中报里,SOHO中国已经没有提及3Q业务,这场潘石屹曾寄予厚望的转型,也成为了传闻中的待售资产——2019年市场消息称,SOHO 3Q欲将旗下11个项目打包卖给筑梦之星。 其实,伴随着二次转型的哨声,SOHO中国就已经在陆续出售物业资产。2014年2月,将位于上海核心区域的静安SOHO和海伦广场两项资产,以52.32亿元出售给金融街。 当年9月,将尚未开业的上海凌空SOHO 10万平米物业出售给携程控股,对价30.5亿元,余下的12.82万平方米物业,则由公司自持投资。 2015年9月,SOHO中国向复星集团出售所持上海外滩国际金融中心8-1地块50%的权益。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账面上获得45.85亿元现金。 2016年,资产出售仍在继续。当年6月26日,SOHO中国将虹口SOHO以35.73亿作价,卖给吉宝置业中国旗下首峰资金管理与另一名联合投资者;7月,SOHO世纪广场32.22亿元出售给国华人寿。 2017年6月,SOHO中国 以35.73亿元将虹口SOHO整体出售;7月,启动光华路SOHO2、凌空SOHO两个项目整售。 对于频繁的资产出售,潘石屹的说法是:“做生意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低的时候进货,高的时候出货,SOHO中国永远在遵循这样一个原则。”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几年,SOHO中国通过出售资产套现约293.41亿元,却未买过任何一个项目或土地。 几次资产处置后,SOHO中国手中最核心资产仅剩下北京前门大街项目、望京SOHO、光华路SOHO II、银河/朝阳门SOHO、丽泽SOHO,上海的SOHO复兴广场、外滩SOHO、SOHO天山广场、古北SOHO九项物业。 根据2019年年报,SOHO中国投资物业资产价值约为618.33亿元。 至此,潘石屹已经很难回头,似乎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他也越来越少以房地产大鳄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木工、比如摄影、比如编程……似乎开始追寻退休后的平静。 空闲的时候也还会出来卖点东西——2019年6月,潘石屹为SOHO站台,拿出价值78亿元的销售房源推售;9月30日,SOHO中国公告披露,作价7.61亿元出售旗下部分商业项目共计2583个地下停车位;10月22日,共享办公业务SOHO3Q传出有 11个项目打包卖给筑梦之星。 再到2019年10月消息,SOHO中国计划至少出售北京、上海9栋写字楼中的8栋,交易价格可能高达80亿美元(约624亿港元)。彼时正向潜在买家商谈,首批出售项目价值高达30亿美元。 其中,黑石集团联合新加坡国有控股的GIC公司成立买方团,有意收购SOHO中国在北京的光华路SOHO、望京SOHO塔3,以及在上海的SOHO复兴广场。 Three 直至今年三月,SOHO中国的接盘者终于浮出水面。 3月9日外媒消息,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对后者的报价为每股6港元,交易价值约40亿美元。 这一私有化报价较SOHO中国1月份平均收盘价溢价近100%,该股当时收盘报2.98港元。 有投资者分析称,在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定价权被外资控制,不能完全体现价值,回归A股和私有化是不错的选择。当前SOHO中国股价亦然,市值远远低于账面净资产。 根据2019年中报披露的数据,SOHO中国每股净资产6.76港元。 消息续指,黑石还将接管SOHO中国债务。截至2019年6月底,SOHO中国负债为326.8亿元(约合47亿美元),投资资产价值为87.8亿美元。 彼时,潘石屹和张欣持有SOHO中国的63.93%股份,而他们计划在与黑石达成交易后保留小部分股份。 受此利好影响,SOHO中国当日股价大涨,随后停牌。停牌前涨37.58%报4.1港元,最高价为4.17港元,创52周新高,最新总市值213亿港元。 黑石与SOHO中国渊源颇深,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黑石集团近30年来地产板块年均净收益达到16%,被视为市场最受欢迎的基金之一。2018年,黑石集团“抢”走SOHO中国总裁的阎岩,出任亚洲房地产部出任董事总经理。 此时此刻,连潘石屹也开始“唱衰”自己的租赁模式了。他说:“在北京这样的城市,SOHO中国的租金回报率不到3%,但银行贷款资金成本超过了4%,这几乎是地产业最低的资金成本,在此情况下,意味着全年的物业经营仍然会亏损2%,这个生意怎么做?” 不过,老潘的私有化进展也不顺利。今年5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黑石集团关于SOHO中国私有化的洽谈陷入停滞状态。 知情人士透露,黑石集团有关私有化SOHO中国的谈判还处于初期阶段,一旦情况稳定后可能会重新启动谈判。 另外,债券市场的动荡也引发人们对融资的担忧,这也是黑石集团与SOHO中国谈判的阻碍之一。 受此影响,SOHO中国股价一度大跌,海通国际曾发布报告指出,如若黑石私有化SOHO中国交易停滞不前,料SOHO中国或有机会寻求以“打包”方式出售旗下投资性物业。 直到现在,市场终于等到了最终的结果——潘石屹或许该寻找下一个买家了。
十、SOHO中国卖身黑石洽谈暂停 潘石屹有一个榜样,就是李嘉诚。李嘉诚抛售大陆资产的时候,潘石屹跟着卖。可卖到最后没人接盘了。商业就是一场游戏,当大生意失去游戏背后大BOSS的庇佑,游戏就Over了。 辣评:潘石屹的清仓之举频频被外界戏称“跑了”。潘石屹之前说“老是说我跑了跑了,这都是谣言”。其实能不能跑,看的是本事,想不想跑,看的是本心,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跑只会是迟早的事。 九、中信银行泄密客户信息 用散客信息去取悦大客户,这难道就是银行的生意经?泄密了客户信息,银行道歉开人。支行一级的背锅侠多如牛毛,撤职查办就能刹住歪风邪气?如果道歉有用,还要法律干什么? 辣评:查流水早就在黑市明码标价了,2000元查一个月,5000元查全部的,人家还说是银行后台出的。不管是不是真的,渠道端的数据黑产该查查了。信任这个东西轻飘飘的,平时看不见价值,但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 八、钾肥之王ST盐湖盈利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2019年亏458亿,转眼就赚了7亿。一把亏光入地狱,一把赚翻上天堂,这就是财务的魔力,不要以为会计就是做账的,他们才是商业世界最伟大的魔术师。 辣评:能亏出“史诗感”的公司,都不是一般公司。ST盐湖可是钾肥之王,钾肥对于农业又非常重要,没了它,你可能都吃不上饭。“亏损王”可能转身就成“盈利王”的,投资者说没见过这么“嚣张”的公司,接下来你可能会见到。 七、长电科技被索赔1.7亿 芯片封装龙头是令资金欲仙欲死的概念,白天刚涨停,晚上就被人索赔。芯片是个技术活儿,活儿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就算你玉树临风胜潘安,质量问题如果不过关,就帅不过三秒。 辣评:“质量问题”是2018年的事,怎么现在拿出来搞事情?还轰动芯片界。不说谁对谁错,中国芯正在崛起的关键时刻,如何突破更难更高端的技术,加速国产才是重中之重。这样的斗争大戏,还是越少越好。 六、400多家机构踩方正1127亿地雷 踩雷,棺材板儿还给么?这400多家机构应该庆幸,你们踩的是方正的债务雷,而不是中国银行的原油宝,否则棺材板儿真的都没了。你们千万别激动,2020年会有更多雷等着你们。 辣评:方正曾是中国最大的校企之一,如今也是资本市场最大的黑天鹅之一。俗话说,善泳者溺,举债扩张终有一天被债务压垮。 五、泰晶转债三七折强制赎回 眼睛一闭,钱没了。泰晶转债用实际行动让你见识什么是真的的流氓。其实,这一场游戏的参与者都是流氓,明明知道游戏的底线,就是要去博傻,相互道一声傻子,然后携手被埋。 辣评:可转债的复杂,在于文字中充满了上市公司和规则的博弈,可转债的简单,在于懂得了规则以后才会为之拍案击节。对于泰晶转债黑天鹅,投资者说,让人暴亏的不是可转债,而是对规则的无知。 四、两桶油一季度亏损360亿 原油价上涨,你们亏损!原油价跌成狗,你们还亏损!你们什么时候才不亏?那么多人整天西装革履坐在那里干什么呢?你们在用实际行动阐释什么叫“尸位素餐”。 辣评: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垄断带来的是高利润。石油行业垄断还亏钱?看来市场经济基本原理,我还需要深造,也可能是老师拿错课本了。 三、亚太实业上市23年不分红 什么叫垃圾?不是亏得一塌糊涂的才是垃圾,只想在A股圈钱,从来不想跟投资者分一毛钱的红利,同样是让人厌恶的垃圾。铁公鸡不止一只,他们上市就是来圈钱的,干嘛要分红? 辣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目的是什么?既是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也有获取投资回报的需要。要么现金分红,要么股价上涨。亚太实业一样都不占是闹哪样?如果一时没有能力现金分红,可以理解,上市23年“一毛不拔”,投资者要问上一句,“老铁,没毛病吧”? 二、巴菲特认错了 什么是股神,不是永远都站在赚钱的潮头,也不是永远以神的姿态俯瞰众生,而是面对错误,能够站出来说一声:我错了。当一个人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那就不配站在神的位置上。 辣评:巴菲特错不错,对于中国老板来说根本不重要,人家是借助巴菲特炒作赚钱,又不是去学价值投资理念投资。 一、华为有望重返5G标准制定正轨 地球是个村,合作才共赢。当商业掺杂了政治因素,标杆就变成了标枪,最终受损的是商业的利益,更是大众的普世利益。能够在商场上摒弃前嫌,携手共同拓展文明的边界才有未来。 辣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谁都没资格躺在昨天的荣光中歌颂未来。中国的企业唯有不骄不躁,认清自己的定位,才能完成蝶变,真正引领下一个十年。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德林